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李淑娜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主观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碳素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已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B.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D.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起着决定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C.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的得出,源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
B.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向核心内容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吏部。时行以文字受知张居正,蕴藉不立崖异,居正安之。
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揽权久,操群下如束湿,异己者率逐去之。及居正卒,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务为宽大。以次收召老成,布列庶位,朝论多称之。四维忧归,时行为首辅。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尝言前阁臣专恣者四事,请帝永禁革之,时行疏争,帝深以为然,绌文熙议不用。
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以科场事论及时行子用懋,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劾罢时行姻徐学谟,时行假他疏逐之去。已而占物情,稍稍擢三人官,三人得毋废。世以此称时行长者。
评事雒于仁进《酒色财气四箴》,帝大怒,召时行等条分析之,将重谴。时行请毋下其章,而讽于仁自引去,于仁赖以免。
十四年正月,光宗年五岁,而郑贵妃有宠,生皇三子常洵,颇萌夺嫡意。时行率同列再请建储,不听。廷臣以贵妃故,多指斥宫闱,触帝怒,被严谴。十八年,帝召皇长子、皇三子,令时行入见毓德宫。时行拜贺,请亟定大计。帝犹豫久之,下诏曰:“朕不喜激聒。若明岁廷臣不复渎扰,当以后年册立,否则俟皇长子十五岁举行。”时行因戒廷臣毋激扰。
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预知。册立之事,圣意已定。有德不谙大计,惟宸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中书黄正宾复论时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责。御史邹德泳疏复上,时行力求罢。诏驰驿归。四十二年,时行年八十,帝遣行人存问。诏书至门而卒。诏赠太师,谥文定。
(节选自《明史·申时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异己者率逐去之 率:全部
B.而讽于仁自引去 讽:讽刺
C.有德不谙大计 谙:懂得
D.帝遣行人存问 存:慰问
5.对文中画虚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B.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C.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D.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请具册/立仪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内阁中亦有疏入/时行方在告次辅许国/首列时行名/时行密上封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申时行因为文采受到张居正赏识,又因为为人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让张居正很放心,但申时行的为政风格却与张居正有很大的不同。
B.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后,依次召回被张居正贬黜的有经验的臣子,让他们担任各种适宜的职位,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称赞。
C.为了向万历皇帝施加压力,次辅许国在建议立太子的奏章中把当时休假的申时行的名字列在最前面。申时行密上奏章说明实情,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造成他最终被弹劾。
D.给事中邹元标弹劾请求罢免申时行,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后来申时行还是借其他的奏章罢免驱逐了邹元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六年三月,居正将归葬父,请广阁臣,遂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5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劾时行,谓阳附群臣之议以请立,而阴缓其事以内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②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沧浪亭:苏州园林之一。②连明:通宵。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在《登高》中,,。”
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旁水泻击石,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秉墨的父亲因参加地下组织被出卖而惨遭鬼子杀害,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文中“蓄着劲举锤敲打”的细节描写暗含着张秉墨压抑不住的愤怒之情。
B.小说中的“鸽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张秉墨视鸽子为宝,佐藤被鸽子羞辱和吃鸽子,鸽子传递情报,鸽群悲鸣盘旋等,在这里,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
C.佐藤服了张秉墨配有鸽屎的中药,第二天果然恢复如常,这既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也为下文写得到佐藤信任和送墨条的情节张本。
D.小说善于运用埋设伏笔的手法,比如“锤打成一根根愤怒的墨条”就为下文利用墨条炸死鬼子作了铺垫;翻译对佐藤的一番劝说也为张秉墨奋勇杀敌最终就义打下了基础。
E.这篇小说的主题在开拓上很有深度和力度,结构大气磅礴,故事情节简单,语言极富张力,叙事也干净利落,很有特色。
小说开头两段叙述了张秉墨少年时期的种种经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请简要概括分析小说中张秉墨的人物形象。(6分)
对于小说结尾处的鸽群悲鸣和仪仗队中有人手抬写有“墨烟张”的方条墨的情节,有人说是画龙点睛,有人说是画蛇添足,你赞同哪种说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具体理由。(8分)
(jué) 监生 (jiàn) 寒喧 笑靥(yè)
对下列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与元稹合称“元白”。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B.《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C.海明威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丧
钟为谁而鸣》,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
D.“以致天下之士”: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
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全国各地有关水价上涨的新闻早已在坊间传得沸反盈天,这一关涉民生的水价问题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他一人管理着好几万人的大企业,很有信心做大做强,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街边摊上,摆着许多有关手相、算命方面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大都是些不经之谈。残疾人艺术团精彩的演出,让全场一片感动,许多观众甚至泪湿司马青衫A.国庆期间,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再次暴露了当前旅游市场由于监管不力,景区乱象丛生,任意宰客,一旦矛盾激化,会严重影响景区声誉。B.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中国房地产将呈现中速增长状态,政策和市场都将迎来根本性变化,人们期待2015年被看作中国房地产业的“转型元年”。C.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是社会培养优秀企业家为目标的大型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在全国创业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D.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与孩子待在一起。中国戏曲选材宽泛,雅俗共赏自古以来, , 。 。
这与整个中国的传统艺术,如文学、绘画、书法、诗歌等,都一脉相通,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特质。既登得了庙堂,又入得了街巷中国戏曲本质上是写意的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既有帝王将相的家国要事,也有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全凭演员高度程式化的表演营造具体的戏剧情境和表现鲜活人物中国戏曲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舞台之上,一桌二椅,唱念做打,节奏唱腔A.①③⑥④②⑤ B.③①④②⑥⑤ C.⑤⑥④①③② D.③①⑤⑥④② 17. 以下是某高校应届毕业生张伟同学写给某公司的求职信,从语言使用得体的要求看,存在五处不当,请按要求予以修改。(分)
应删的两处:(2)
应修改的三处改
(2) 改
(3) 改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 (D项中“起着决定作用”表述错误,原文第二节“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可以看出应该是“都有很大影响”而非“起着决定作用”。)
2.D (D项中,原文说的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追求的是道德品格和人生品行,而不是“耻感文化”。)
3.B(B项中,“核心内容”错,原文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可以推断,“核心内容”是“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
4.B (讽:暗示,劝告)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同现代汉语语法一样,古文中的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代词),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D 试题分析:“罪名是他和徐学谟结为儿女亲家”错误,邹元标弹劾罢免的是申时行的亲家徐学谟。”
“广” 扩充,“以”凭……身份,“预”参与,各1分,全句大意1分。)
(2)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阳” 表面,“附” 附和,“阴” 暗中、私下,各l分,全句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得进士第一名。万历五年,由礼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职。申时行因为文采而受到张居正赏识,含蓄宽容不标新立异,张居正很放心他。
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准备回家安葬父亲,申时行奏请扩充内阁大臣,(他)便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参与机要事务。张居正揽权很久,操纵部下如同拧去湿水,异己之人全部驱除。等到张居正去世,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执政,实行宽大政策。依次召收老练成熟之人,安排在各个职位,朝廷的议论大都称赞此举。张四维服丧回乡,申时行任首辅。万历十二年三月,御史张文熙曾谏言以前的内阁大臣的四件专横恣意的事,奏请皇帝永远将其禁革,申时行上奏申辩,皇帝认为很对,摒弃张文熙的提议不采用。
当初,御史魏允贞、郎中李三才因为科场的事论及申时行的儿子申用懋,被贬官。给事中邹元标弹劾罢免了申时行的姻亲徐学谟,申时行就借别的奏疏将他驱逐了。不久,他观察众情,稍稍提升了三个人的官职,三个人得以不被废黜。世人因此称赞申时行是宽厚的人。
评事雒于仁呈献《酒色财气四箴》,皇帝大怒,召见申时行等人逐条分析,准备从严责罚。申时行建议皇帝不要将他的奏章发下去,而(暗示)劝告雒于仁自己辞职,雒于仁由此幸免于惩罚。
万历十四年正月,光宗(朱常洛)五岁,而郑贵妃受到宠爱,生下了皇帝的第三子朱常洵,颇有萌生争夺嫡宗的心思。申时行率领同僚再三请求建立储宫,皇帝不听。朝廷大臣因为贵妃的缘故,大都指责宫闱之事,触怒了皇帝。被严厉训责。万历十八年,皇帝召集皇长子(朱常洛)、皇三子(朱常洵),指令申时行等人到毓德宫觐见。申时行跪拜祝贺,请求皇帝赶紧决定大计。皇帝犹豫了很久,下诏书说:“我不喜欢激动、喧扰。如果明年朝廷大臣不再轻慢滋扰,定当在后年册立皇储,否则就等皇长子十五岁时举行册封。”申时行于是劝告朝廷大臣不要烦扰皇上。
第二年八月,工部主事张有德奏请准备册立仪式的礼节制度。皇帝恼怒,命令延期一年。而内阁中也有奏章呈送进去。当时申时行正在假期,次辅许国把申时行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申时行暗中呈上加封的奏章。进言说:“臣正在假期,起初事前并不知道。册立太子这件事,圣上的意思已经明确。张有德不懂得大计,希望皇上亲自裁决,不要因为小臣而妨碍了大典。”于是给事中罗大纮弹劾申时行,认为他表面上附和群臣的建议,请求册立皇储,而暗地里延缓这件事而和内宫相交结。中书黄正宾又论说申时行排斥陷害同僚,巧妙地避开首犯的罪责。两人都被罢黜官职。御史邹德泳又上奏,申时行极力请求退职。诏令他乘驿车回乡。万历四十二年,申时行八十岁。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诏书到他家门口,他就死了。令赠封他为太师,谥号文定。
8.(5分)①前两句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发、静谧安宁的春景画面。春日雨霁,亭前池子里的水涨了不少,天上轻柔的云不断在池中变幻着倩影。(3分)②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由衷喜爱沧浪亭景色的心情。(2分)(答出画面特点2分,描述画面1分,表现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9. (6分)①情景交融或者借景抒情。全诗借雨后水涨、娇云弄晴、花竹对立、乳鸠鸣啼之景,表达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情和对沧浪亭景色的喜爱之情。②拟人。“娇”“弄”两字神韵毕现,生动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③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或衬托手法)。第三句写花竹静立,第四句写乳鸠鸣啼,更突出环境的静谧。(每点3分,答出两点可以得满分。答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1)银瓶乍破铁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得分。
B项“鸽子成了揭示主题的象征物”有误;C项“写出了张秉墨医术的高超”有误;E项“故事情节简单”有误,而应是“跳转自如”。
(6分)①勾画出一个制墨技艺高超、识文断字的传奇人物形象;(2分)②为后文即将发生的悲壮而又荡气回肠的故事作铺垫;(2分)③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6分)①擅长制墨,技艺高超。小说一开始就写其制墨手法娴熟,后又写其将炸药嵌入墨条中。(2分)②机智勇敢,巧于同敌人周旋。为取得佐藤信任,先送鸽子给他吃,后又为之治病,得以接近鬼子。(2分)③刚烈正直,牢记家仇,有民族气节。对于父亲的被杀,他发誓报仇,最后引爆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2分)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据亦可。)(8分)(示例一)画龙点睛。(2分)①鸽群悲鸣盘桓于张家院子的上空渲染了令人悲痛的气氛,揭示出人们对英雄就义的沉痛之情;(2分)②翻译跟战士手抬石碑大的写有“墨烟张”的方条墨,与前文照应,又回扣了文章的题目,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2分)③此结尾设计巧妙,升华了小说的主题。(2分)(示例二)画蛇添足。(2分)①鸽子在文中一再出现,最后还要写鸽群悲鸣使结尾缺乏亮色,不能带给人们以希望。(2分)②仪仗队中抬方条墨的情节,使小说过于直露,结尾处应含蓄蕴藉,耐人寻味。(2分)③小说倒数第二段已经写到张秉墨炸死了佐藤和敌军壮烈牺牲,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主题已暗含于整篇小说中。(2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据亦可)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不合情理的言论。A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乱成一片。应改为“沸沸扬扬”。B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D司马青衫:形容极度悲伤。 应删的两处是:(1)偶然 (2)和优厚待遇
应修改的三处是:(1)“拜读”改为“翻阅”或者“阅读”之类 (2)“你们公司”改为“贵公司” (3)“您可不能拒绝我哟”改为“期盼佳音”“希望能给我一个机会”“希望能成为贵公司一员”等等。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down/gaozhong/gaoyi/yuwen1-gaoyi/17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