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海南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必修3)试题
I阅读题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31分)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中:合乎。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4.在古代诗文题目中,往往含有文体标志词,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表示文体的一项是( )
A.《师说》《马说》《捕蛇者说》
B. 《过秦论》《岳阳楼记》《七律》
C.《琵琶行》《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
D. 《左传》《张衡传》《屈原列传》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节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注】 ①陈涛斜,地名。在陕西咸阳县东,亦谓之“成阳斜”。.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认为……奇妙。
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
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指出过错。
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
.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项是(3分)( )
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②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③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④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⑤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⑥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
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陈涛斜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
D.由于郭英 对待杜甫不好,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
(2)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
【注】 拾遗:官名。袁氏曾任拾遗,因罪流放岭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10分)
II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皆是。
B.至于说房地产没有交通领域腐败,那就更是五十步笑百步了。近些年,房地产行业被揭露的腐败现象日益增多。目前,已有多个省市的高官因此落马。
C.南京——个靡丽而怀旧的城市。如果说它有过繁花,那么秦淮河边的洪武路会告诉你多少纨袴膏粱的一掷千金、纸醉金迷,多少士大夫的理想,随着末世国都一点点丧尽。
D.“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隐形战斗轰炸机,性能优越,既可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它可以居高临下地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黄岩岛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事件向菲方阐明了严正立场。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在第一季度还能够保持稳步增长,表明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调控措施和抗危机的能力不断提高。
俄罗斯外交部网站在3月28日公布的消息中指出,联合国大会在前一天通过的确认克里米亚公投无效的决议无效,并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稳定乌克兰局势。
15.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否则,我就只能相信,这些曲调是真正的音乐。
②那些歌曲也许是有关航行,或有关浮游节肢动物的来源,或有关领地界限的简单而实打实的叙述和声明。
③当然还有其他方法来解释鲸鱼之歌。
④除非有一天有人证明,这些长长的、缭绕的、执著的曲调,被不同的歌唱者重复着,又加上了它们各自的修饰,这不过是为了向海面下数百英里之外传递像“鲸鱼在这儿”之类寻常的信息。
⑤但迄今证据还没有得到。
A.③①②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⑤②③①④ D.③②⑤④①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按要求写一篇文。
一个青年来到一片绿洲,碰到一位老人,青年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反问道:“你的家乡如何?”青年回答:“糟透了,令我讨厌。”老人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一位青年人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青年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有一切……”老人便说:“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为什么前后说法不一致,老人说:“任何环境都蕴含着独具个性的美,能不能发现它,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是啊,两个年青人之所以对自己家乡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们有着不同的心态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构思一篇作文。不要脱离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必修3)试题答案
1、 C(加:更。)
2、B(A.从;被。B. 就。C. 表修饰;表承接。D.兼词,于之;语气词。)
3、C(博学:广泛地学习。圣心:圣人的心境。须臾:片刻。寄托:寄居。)
4、D(D项中的《左传》中的“传”是为经书作注的文字,不属于文体标志词。)
5、C(C项“过”应为“探望”“拜访”的意思。)
B(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句是杜甫的文章打动玄宗,玄宗授给他的官职。⑤句表现杜甫放纵不羁。排除这两句即可。)
B(B项“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错。原文是“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意思是他们没有获取功名,只是平民时关系就很好。)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曾祖父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父亲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
杜甫天宝初年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玄宗认为这赋 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作文,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征兵。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 肃宗,被封为右拾遗。房琯平民时和杜甫很友好,当时房琯担任宰相,向肃宗请求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叛贼,帝准许他。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军队在陈涛斜被打败。 第二年春,琯被罢去宰相一职。杜甫上奏说房琯还是有才干的,不应该被罢免。肃宗生气,贬房琯当刺史,从京城赶出杜甫去担任华州司功参军。当时京城地区动乱 流离,粮食一下子变得很贵,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县,只得自己背柴火采集橡栗,饿死的儿女有几个人。一段时间之后,被召回补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 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 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种竹子,枕靠着长江建造房屋,尽 情喝酒,长啸咏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伧夫一起亲昵地游逛,没什么拘束检点。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这样傲慢不知检点。永泰元年夏,严武 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到了郭英 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 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到了东蜀之后,高适却去世了。这一年,崔宁杀死英 ,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一带大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小船到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 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社甫回来。永泰二年,杜甫吃牛 肉白酒,当晚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
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一带,后来也去世了。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1)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四处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常”1分,“负笈”1分,“而”1分,“何以”1分,句意1分)
(2) 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成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 “或”1分,“依”1分,“荆”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四处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看到书上有符合自己心意的,(就)写在他的衣服上,来记住这件事。弟子(门生)敬佩他的勤学,另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他)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活着,也只能说是行尸走肉罢了。
9.访友不遇的伤感。孟浩然特意来拜访袁拾遗,足见二人感情之厚,可不见流放 中的友人,顿生伤感之情;(2分)对友人被贬的愤愤不平。才子竟遭流放,何况流放之人还是自己的挚友,因此心中不平;(2分)对友人的思念牵挂。流放之地 梅花再好,怎及留居北地的故乡呢!(2分)10.主要运对全诗四句,两处对比。(1分)人的对比:洛阳才子与岭南流人对比。袁拾遗身为“才子”,理当被朝廷重用,却被贬他乡,沦为“流 人”,其过人的才能与恶劣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委婉表达出对当时“才人”被贬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含而不露,引人深思。(2分)地方的对比:梅花早放的 南方虽美,但还是不如春天的北国。一扬一抑,增强了诗的波澜,更见对朋友的思念挂念之情的深挚。 (2分)
(1) 白帝城高急暮砧(2) 钿头银篦击节碎(3) 空闻虎旅传宵柝(4)砯崖转石万壑雷(5)青泥何盘盘(6)一去紫台连逆漠(7)数罟不入洿池(8)蟹六跪而二螯(9)官盛则近谀 (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2.(1)BE(5分。对一个给2分,全对得5分)
(A.“他”在痛苦磨炼中掌握了熟练的演奏技巧,却不能在曲子中融入自己的感情。C.第二人称“你”,既指小说中的“他”,又推及到其他人。D.教育者不应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到孩子头上,更不能以自己的模式去打造孩子。)
(2)毕业前,“他”只能选择父亲的安排,走自己情非所愿的人生道路;毕业时“他”,毅然选择放弃。人生有太多无奈,有时不得不做出选择。(6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3)“他”最后一次拉琴的情形和听众的反应是本文的高潮部分,(2分)作者这样安排,更充分展现“他”内心的压制和反抗,使人物形象丰满而富有张力。(2分)本次演奏的成功和听众的赞赏,与前面拉琴缺乏艺术、大家对他失望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2分)(6分。意思对即可)
(4)示例:
①这篇小说是对应试教育的控诉。从儿时起近二十年,主人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拉琴。但在父亲的逼迫下从未间断过练琴。父亲的逼迫无所不用其极,他与父亲进行一次次智力较量,他没法战胜的,恐怕不止是父亲的智力。(6分)干事情不可强迫,应该尊重个体的不同需求和爱好。(2分)②这篇小说是对艺术规律的理解。技术,是没有生命的;艺术,则是生命感受和技术的完美融合。主人公原先令教授们失望,而最后一次演奏成功,正是从相反的两个侧面阐释了这个艺术规律。(6分)人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遵从规律,否则达不到目的。(2分)(8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
13.A A项中应是“比比皆是”。“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14. D A项句式杂糅,改为“以查处……为名”,或去掉“为名”。B项语序不当,将“收集”移到“转移”前。C项“措施”和“提高”搭配不当。
15.答案D 注意“否则”“除非”“但”等词
16. 答案 (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2)(示例)同情别人,不应对其评头论足,爱心需要温存地表达。同情别人要建立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带来伤害。
解析 (1)两则材料陈述对象相同,都是讲对贫困学生的扶助,但方法不同,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相对型的材料关系,概括时要着眼于它们的不同点。思路点拨
“心态”指心理状态,也包括认识主体的思维个性、性格等方面;“环境”在话题材料中侧重于自然环境,作文过程中也可以写社会环境。“心态与环境”是个充满辩证思维的关系型话题,因此,我们必须对话题涉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down/gaozhong/gaoyi/yuwen1-gaoyi/17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