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 高中 > 高中一年级 > 高一语文

陕西省城固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城固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
语 文 试 题
命题 校对:李 瑞
【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卷(题,共0分)
一、现代文阅读

(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清 溪 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8、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9、本诗的尾联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会促使诗人产生怎样的情?( 分)
(5)《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⑴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⑵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⑶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⑷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⑸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⑹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⑺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⑻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⑼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⑽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⑾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⑿“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⒀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⒁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
⒂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⒃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⒄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⒅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⒆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写嵩阳书院位于深山腹地,草茎仅依依可见,院舍空空,少有游迹,都是为了表现书院的“寂寞”。
B.文章第⑸段写少林寺的著名及成为旅游热点,李连杰的成名及商业效应都说明嵩山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C.文章描写书院中的两颗古柏是“天然见证”,它们“见证”的是书院的兴衰与其所传承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
D.作者在第⒄对书院改名的假想,表示出对现代人不重精神,失去了清雅怡然的品格这一现象有所理解。
E.文章把世俗的功利与文化精神的冷落作了对比;最后一段运用排比,抒发了作者对书院精神的赞美。
(2)文章第段写道“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是指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在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有哪些?请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传承书院文化。(6分)(表达题, 共120 )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
①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青年人经过专业化的学习,都会成为________,所以不必鄙视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② 三人当初合资创办企业的时候投入资金多少差异很大,所以在年终分红之时就有人提出来不能________,要有所区别。
③ 清华大学偏工程性、技术性、应用性,所以清华大学工程院院士多;北京大学偏理论性、科学性、基础性,所以北大科学院院士多。两所大学都是国内顶尖级的,___________。
A.春兰秋菊 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B.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各有千秋
C.各有千秋 平分秋色 春兰秋菊 D.各有千秋 春兰秋菊 平分秋色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
B.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本来不属于某一生态系统,但通过某种方式被引入到这一生态系统,然后定居、扩散、暴发危害的物种。
C.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D.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将地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保持经济增长、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高一下学期3月份语文试题答案
答案:
C(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错,从文章第一段可以看出这是有的人的看法,属于以偏概全。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系无中生有。D、“还需要侧重考虑”错,属夸大程度。)
B
C(A、“……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正是……所在”错,原文是说“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B、“如果……就……”错,原文说“经典阅读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D、“……是为了……”错,原文是说“只有……才……”)
4. D(节:有节操的人)
5. A ①说的是李时勉读书勤奋,不符合题意②说的是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时事的弊端,符合题意③反对皇上大兴土木,符合题干要求④叙述主体是皇帝⑤说的是李时勉能自尊自重,不符合题意⑥劝诫皇上居丧期间不宜亲近宠幸妃嫔,皇太子不宜远离左右,也是以天下为己任。
6.C(李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
7.(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5分)
(2)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5分)
【评分细则参考】“扑以金瓜”,状语后置,1分。“肋折者三”,定语后置,1分。补出主语“仁宗”或者“皇帝”、“李时勉”各1分。“饯都门外”状语后置,1分。“几”,1分。“发”1分。“去”1分。句子通顺各得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时勉,名懋,凭字号行于世,安福人。少年时,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裹着脚放在桶中,诵读不止。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编修《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又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完成,改任翰林侍读。
李时勉性格刚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永乐十九年,三殿遭火灾,成祖皇帝下诏征求大臣的直言之谏。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时事的弊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然而李时勉却说了许多营建北京的不利之处,违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时勉被谗陷下狱。一年多才得以释放,经杨荣举荐,李时勉才官复原职。
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谈论政事。仁宗非常愤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时勉对答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肋骨,拖出去时差点就死了。第二天,李时勉被改任交陆道御史,仁宗让他每天审理一名囚犯,上奏一件事。上了三次奏章,李时勉就被关入锦衣卫监狱。李时勉曾对一个锦衣千户有恩,恰好这位锦衣卫千户到监狱时遇到他。此人秘密找来医生,用海外血竭治疗,李时勉才得以不死。仁宗病重,对夏原吉说:“李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完,勃然大怒,夏原吉劝慰了半天才消除了仁宗的怒气。这天晚上,仁宗皇帝就死掉了。
宣宗皇帝即位一年后,有人对他说起当初李时勉如何得罪先帝的事。宣宗皇帝听后非常生气,命令使者说:“把他绑了来,我要亲自审问他,一定要把他杀了。”过后,又命令王指挥即刻就把他绑起来在西市斩首,不想再见他了。王指挥从端西旁门出去,先前的使者却已经绑着李时勉从端东旁门进入朝廷,没碰上。宣宗皇帝远远看见李时勉,就大骂:“你这个小臣竟敢触犯先帝!上疏都说了些什么话?赶快告诉我!”李时勉说:“我说居丧期间不宜亲近宠幸妃嫔,皇太子不宜远离皇帝身边。”宣宗皇帝听见这样的话,怒色渐渐平息。李时勉慢慢数到第六件事就停了。宣宗皇帝让他全都说出来。李时勉回答说:“我恐怕已经记不全了。”宣宗皇帝的怒气越发消解,说:“这只是难说罢了,奏章草稿在哪里?”回答说:“烧掉了。”宣宗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赞扬李时勉忠诚,马上就赦免了他,恢复他的侍读官职。等到王指挥从监狱回来,李时勉已经穿好官服站在台阶前了。
宣德五年,《成祖实录》修完成,之后,李时勉升任侍读学士。宣宗皇帝到史馆视察,抛撒金钱赐给众学士。学士们都趴在地上捡钱,只有李时勉一个人正身站立。宣宗皇帝于是就把其余的钱赏赐给他。正统六年李时勉接替贝泰做了国子监祭酒。正统八年请求退休,英宗皇帝没同意。正统十二年春天才得到批准。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
英宗皇帝身陷北方,李时勉日夜悲恸,派他的孙子李骥到朝廷上书,请求朝廷选拔将领,训练士兵,亲近君子,疏远小人,褒奖表彰忠臣节士,把英宗皇帝接回来。景泰元年得到代宗皇帝的嘉奖回信,然而此时李时勉已经去世,享年七十七岁。朝廷追封谥号为“文毅”。
当初,陈敬宗和李时勉都供职于翰林院。陈敬宗仪容魁梧,李时勉相貌稍丑,后来二人同时做了两京祭酒。李时勉为人平和,能推己及人,士人多与他交好,陈敬宗正直严厉。整个明代为世人称为贤能的国子监祭酒,就是“南陈(敬宗)北李(时勉)”。
8、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清澈。(1分)手法:衬托手法,以新安江水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的更加清澈。(2分)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水,把两岸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水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写出了清溪水的清澈无比。(2分)
9、诗人借入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 ,创造了一个凄凉清寂情境。( 2 分)在诗人听来,猩猩的啼叫仿佛是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情;以及胸怀济世之才的诗人内心难以言传的抑郁悲伤的情怀。( 3分)
10、(1)呦呦鹿鸣,鼓瑟吹笙(2)伏清白以死直兮 (3)守拙归园田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1.(1).( B )( D )
(B.用意是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阳书院的寂寞,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无奈与不平之情。 D.不是表示出理解而是对其讽刺。)
(2).①传承历史文化和传道解惑的教育精神。②“讲会”制度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兼容、博大与开放。③书院内融洽师生关系,相互间感情深厚,名师言传身教,表现出的教育的民主开明精神。(每点2分,答题区间在第⑻—⒀段,考查对文意的理解概括能力。)
(3).①书院少有人迹的外在的冷清;(2分)②历史文化、高尚精神受到的冷落;(2分)③作者对书院的孤寂冷清感到的心寒。(2分)(考查对文章题目内涵的理解和整体情感态度的把握。)
(4).要继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1分)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低头,(1分)坚守清雅、怡然、旷达的高尚精神品格。(1分)(大体意思对即可。这是对全文旨要的总括,最后两节也是作者思想的真实流露)。探究如何继承“书院文化”,3分。一定要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2、B(春兰秋菊: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3.D(A.偷换主语,可将介词“经过”移到句子开头。B.压缩主干便得出这样的句子:生物入侵就是指那些物种,主宾不一致,可以将“生物入侵”改为“入侵生物”。C.“90%以上”存在歧义,指“未得过麻疹”的人还是“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不明确。)
14、D(“传统艺术”后,应该选③,紧跟后面①具体说明书法的特征,⑥与现代艺术的比较强化书法的特征,②⑤④为逻辑严密的小语链)
15、答案 ①“蒸”这种烹调方法更值得推崇 ②所有的菜都是可以“蒸”的 ③上锅蒸的蔬菜体积不要太大
16、北京申办冬奥标识由一个运动的人物形象和2022中的第一个数字组成汉字“冬”。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合一,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标识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7、【作文立意】
  这是一篇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所供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可供选择的立意角度也很多。
  1、从鹦鹉的角度立意:
  鹦鹉之所以奋力救火,是因为“我曾经在这座山上居住过,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很善良,全都像我的兄弟一样,我不忍心看它们被烧死” 。为此,可以从感恩的角度立意,如:懂得感恩 、学会感恩、要知恩图报等。
  鹦鹉明知自己这种用羽毛沾水救火的方式“没有用” ,但仍坚持救火,终感动天神,扑灭山火。为此,可以从尽力的角度立意,如:凡事尽力而为方可无怨无悔无憾、勿以善小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等;
  由鹦鹉的“我不忍心看它们被烧死”,还可以从爱心的角度立意,如:要拥有一颗爱心(善心、恻隐之心、怜悯之心、不忍之心、扶弱济困之心等),爱心虽小却能感天动地 , 善心能感动上苍等。
  2、从天神的角度立意:
  天神被鹦鹉的善良、爱心所感动,而“替它将山火扑灭了” ,为此,我们可以这样立意:学会感动、支持善行等。
  3、从飞禽走兽的角度立意:
  鹦鹉的话中“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很善良,全都像我的兄弟一样” ,可见鹦鹉之所以尽力去扑火,是因为当初它的这些“飞禽走兽” 伙伴,对它付出了善良,与它情同手足。为此,可以这样立意:善有善报、付出就有回报、助人者人助之等。
  4、从材料整体角度立意:
  这则寓言故事的整体寓意是只有像鹦鹉的伙伴们一样付出友谊(爱心),在自己处于困境时才能受到援助,感动天神,成就完美结局。为此,可以确立的立意:友爱的力量、情义无价等。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down/gaozhong/gaoyi/yuwen1-gaoyi/174101.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