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客观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6小题,每小题3分共)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琵琶(pá) 模(mú)样 臭(xiù) 迹 斗转参(shēn)移
B.佣(yòng)金 旋(xuán)涡 广袤(máo ) 强(qiǎng)颜欢笑
C.晕(yùn)眩 句读(dòu ) 孝悌(tì) 度长絜(xié)大
D.鳏(gān)夫 中(zhòng)肯 笑靥(yè ) 人才济济(j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战栗 纶巾 泼脏水 茫无涯际
B.迄今 红鸾 烂摊子 走头无路
C.寒蜩 放涎 撑场面 自鸣得意
D.半晌 杜撰 摆架子 通情达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鲁侍萍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 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层妇女的悲剧。
(2)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 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
(3)在学习《苏轼词两首》时,老师说:“你们一定要 ,可不要开小差,否则难以体会到苏轼的情怀。”
A.原型 一齐 倾耳细听 B.原形 一齐 洗耳恭听
C.原型 一起 洗耳恭听 D.原形 一起 倾耳细听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俩是总角之交,从读大学就在一起。不经意间时光荏苒,到现在已经认识三十多年了,真挚的友谊从未发生过改变。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C.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大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虽然学习环境苦、学习压力大,却依然熄灭不了我们心中理想与奋斗的火焰。
D.回到家乡,在田间漫步,恰好碰上李大爷,寒暄之后,他高兴地对我说:“今年五风十雨,一定能大丰收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当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在坎坷的人生路上艰难跋涉之后,再听到这首《二泉映月》,不觉感慨万千,文思飞扬。
B.中国传统文化是最爱惜生命的,哲人的“未知死,焉知生”和普通百姓的“好死不如赖活着”,都体现出一种极强的生命意识 。
C.悲愤可以出诗人,牢骚却并不一定能兴家国。这一观点在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阐述。
D.志大略疏的袁绍,文武兼资的曹操,弘毅宽厚的刘备,任才尚计的孙权,都有统一天下之志,而后袁绍因为败亡,演成了三分之局。
6.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这种感受一直在心里,如此温暖,又如此自然。
②台北的天空,刚下过小雨,跑道边有些许积水,天空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诗意。
③没有意外,没有文化上的冲击,没有任何特别的异样。
④低头,猛然发现机翼下的风景已从港岛的摩天大厦变成了鱼池与田野。
⑤有的,只是一种从未离开的熟悉。
⑥飞机一落地,我的耳边便传来空姐清脆的笑声。
A.④①③⑤⑥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④②⑥③⑤① D.①④⑥⑤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反省城市规划
骆 新
冯骥才说:巴黎的历史保护得这么好,要感谢三个作家。第一个是雨果,他写了《向拆房者宣战》;第二个是《卡门》的作者梅里美,他成立了一个古典建筑监督委员会;第三个是马尔乐夫,在工业化进程中,提出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都要很详细地登记。这种对传统的保护意识,使法国成为文化上的超级大国。而我们的城市,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
我真不知道:我们这些生活在所谓“现代化大都市”的中国人,面对着日益长高的城市和各种华丽的大楼,究竟是应该感到自豪呢,还是自卑?
“自豪”是正常的,比如前几年,“出国旅游”的人回国之后,总愿意拿着各种照片四处炫耀:“您看看人家的城市,多发达啊!多现代啊!”但这几年说这话的人少了,就是因为大家发现,出国旅游,其实跟在家门口转悠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的高楼大厦一点也不比发达国家的逊色,甚至连楼名也都跟国外的差不多——什么雅典、罗马、柏林……还有被用滥的“曼哈顿”和“香榭丽舍”,到处都有“皇家”身影,关键是这些“皇冠”也都是外国的——什么“拿破仑皇家别墅”、“伊丽莎白皇家小区”、“威廉皇家公寓”、“维多利亚皇家广场”……反正您能想到的外国名字,差不多都给用尽了!
越是热衷于追逐西化,并因此而炫耀不停的人,其实,越是对本民族文化感到自卑!所谓的“暴发户心态”,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自打“房地产”被抬高为所谓“支柱产业”之后,大规模抹去城市历史的肌理、简单地复制出一幢幢西方风格的房子,就是大量房地产商们最热衷干的事儿!一个城市的景观和特征,究竟是由谁说了算呢?现在,肯定是由房地产商们说了算。而这些不断抄袭、克隆出来的西方商业建筑,在被我们欢呼雀跃的同时,在西方人眼里,不过是低劣的模仿,人家倒替我们担忧了:东方的感性、情绪、自由与天人合一,正在被这些“无文化根基”的复制品扫荡殆尽!
而按照冯骥才先生的话说:我们的城市,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没有考虑过城市的文化特征。最多也就保留一点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已。城市的规划完全随着长官意志而决定,几个人就可以决定一座城市的形态!中国是个“文化大国”,但在考察官员的政绩时,却没有“文化政绩”,这是很大的遗憾。
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就在它的民居。北京的特征是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特征是里弄和石库门,山东有齐鲁文化的底蕴,江浙有吴越文化的风格。但中国现在六百多个大中城市,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不但个性几乎丧失殆尽,而且连楼盘的符号,都全盘西化了。
我们中国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我们该承担什么责任?
(摘编自2013年7月《文苑》,略有改动)
7.下列关于作者对“反省城市规划”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巴黎的历史保护得这么好,要感谢雨果、梅里美和马尔乐夫三个作家。
B. 马尔乐夫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先提出要在全法国进行文化普查,“大到教堂,小到汤匙”都要很详细地登记。
C. 雨果、梅里美和马尔乐夫都用实际行动使法国成为文化上的超级大国。
D. 作者认为我们的城市,没有文化规划,只有使用规划。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些生活在所谓“现代化大都市”的中国人,面对着日益长高的城市和各种华丽的大楼,应该感到自豪。
B.出国旅游,其实跟在家门口转悠也差不了多少,我们的高楼大厦一点也不比发达国家的逊色,甚至连楼名也都跟国外的完全一样。
C.越是热衷于追逐西化,并因此而炫耀不停的人,越是对本民族文化感到自卑!
D.中国的城市规划者深刻地认识到:东方的感性、情绪、自由与天人合一,正在被这些“无文化根基”的复制品扫荡殆尽。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中国在考察官员的政绩时没有“文化政绩”,所以城市的规划完全随着长官意志而决定,几个人就可以决定一座城市的形态。
B.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就在它的民居:北京有四合院和胡同,上海有里弄和石库门。
C.中国现在六百多个大中城市,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不但个性丧失殆尽,而且连楼盘的符号都全盘西化了。
D.我们中国城市的建设者和规划者,在学会反省“我们该承担什么责任?”
三、文言文阅读(1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翻译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庭坚传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征收分摊盐筴),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遭母丧)。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闻者壮之 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 俾:使,让
D、举以自代 举:举荐
11. 分别表现黄庭坚“淡泊”、“直率”品格的一组句子是( )
A、时课颁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 不以迁谪介意
B、不以迁谪介意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C、不以迁谪介意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D、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1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庭坚奉命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因此被一再贬官。
B、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挟嫌报复,指使心腹抓住黄庭坚《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大做文章,乘机将他除名管制。
C、黄庭坚的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的评价很高,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轼推重。
D、该传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的生平、性格和文学成就,材料翔实,结构清晰,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一代名人的风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3分)
(2)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3分)
四、诗词鉴赏及名句默写(1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分)
鹧鸪天①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③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④一日凉。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③殷勤:形容雨能体贴人意,下得及时。④浮生:出自《庄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谓人生在世,虚浮无定。
(1)上片描写景物运用了哪些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
(2)有人说,这首词的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说说从中可以读出词人怎样的感慨(分) 15.古诗文填空。(分)
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
⑵襟三江而带五湖, 。
⑶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
⑸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念去去,千里烟波, 。、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9题。
壶碎
李敬泽
这个故事忘了是谁告诉我的。酒桌闲扯,很多话原本无主。
话说,一位老先生,其名甚响,不过这故事与他名姓无关,姑且称之为某先生。某日,某先生访友,该先生平生不爱钱不好色,唯独爱书,访友为的也是访书。主人多的正是书,房间里四面都是书柜,某先生一柜一柜看过去,忽蹬梯忽俯地,直把人家作自家,差不多忘了还有主人在。
忽然,哗啷啷一声脆响,正所谓银瓶乍裂水浆迸,某先生差点从梯子上掉下来,定睛看时,碎了一地的是一把紫砂壶。想是方才因抽书忘情,将书柜里摆着的一把壶拂落下去。
这时,该先生才想起主人,抬起眼,只见主人微笑:“先生欠了我一把壶,日后要拿一瓶好酒来还。”
宾主相视一笑。主人顾自取了笤帚簸箕扫去碎片,先生顾自看书。
那一日,宾主尽欢。临去时,漫天大雪。
如此而已。
此事发生在二十多年前,书房主人年近四十,在大学里教授已是正的,啸傲江湖、踏花蹄香,抬眼望便是千里万里的锦绣,一把壶岂足挂怀。转眼又是数年,某日,教授闲翻杂志,见一篇文章谈的是制壶名家顾景舟,也是一时无聊,信马由缰往下看,看着看着,教授坐不住了。
忽想起,那把壶,原是有题款的,正是顾景舟制。
站起来,几步冲到书柜前。书柜在,书也在,壶自是不在了。教授想了想,拿起电话,拨通了。劈头就问:那壶是怎么回事?
这是越洋电话,打给他父亲。教授的父亲也是教授,老教授正随着老太太在美国的大儿子家住着。多少年后,老爷子归天,众弟子发一声喊,一拥而上,把老爷子抬成了文化泰斗,回忆文章连篇累牍,老爷子被描得白衣胜雪,活活就是最后一位民国大师。其实,老爷子的大学只在民国上了一年,剩下的全在新中国。退休后一屋子书留给了小儿子,住到美国去,主要爱好就是推个小车在社区里转悠,把邻居扔出来的沙发电视什么的搬回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先是藏于车库,渐渐竟“登堂入室”。大儿子力陈中美文化之差异,苦求老爹入乡随俗,由着美国人败家去,老爷子只作没听见。
话说那日,小儿子半年多不来电话,夜半三更冷不丁“电”一下,不问苍生问鬼神不问爹娘问茶壶。老爷子半天没醒过神来,胡天胡地想不起这一壶到底是哪一壶,最后把“紫砂”“宜兴”“顾景舟”凑到一起,老爷子才忽然想起——
那是“文革”期间,去宜兴出差,朋友送的一把壶。
放下电话,教授只觉得一颗心被人紧紧地攥住了。是!必定是了!当日打碎的原是一把顾景舟的壶。这一年,据杂志所说,这把壶值三十万,而教授的工资也不过每月三四百。
教授一屁股坐到天黑,长叹一声,苦笑。又能怎样呢?难不成再找人家赔壶?罢了罢了,也是命该如此。
然后,就到了今天,教授老了,这些年他过得不好,很不好。他成了一个愤怒的老货,恨官员、恨知识分子、恨富人、恨穷人,恨这个世界和世道,这个世界从他手里骗走了一把壶。谁能想到,一次微小的碎裂事故原来竟阴险地埋伏着漫长无底的坍塌。他忍不住,他一直注视着紫砂壶的拍卖行情,那是迅速上涨的水,眼看着就从脚底漫过了头顶。他身处寂静的海底,却只见到高远的海面上漂浮着那把壶,顾景舟的壶。那把碎了的壶持续升值,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
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某先生了。
父亲留下的书,他卖给了潘家园一个书贩子,拿到了一笔钱。几十万吧,还算是钱。
在空荡荡的书房里看着那堆钱,他忽然想起,那些书其实还远远不抵那把壶。
“骗子!”
他喃喃骂了一句。
那日,我在宜兴,微雨中访吾友葛韬陶庄,看各种壶,忽抬头。见墙上一帧旧照,一位老先生正在制壶。
清瘦,身着旧时工装,凝神注目于掌中壶。
心里一动,扭头看葛韬:
这,是顾先生?
是啊。
哦,这就是顾景舟。
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看着他,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
竟无话可说了。
(选自《文汇报》)
1.请概括文章9-17段中教授的心理变化过程。(5分)
17.分析划线语句在文中的含意。(7分)
(1)他的人生在不断贬值,直到变成沉在海底的一粒沙子。(3分)
(2)顾先生的脸,净如秋水。(4分)
18.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以“壶碎”为标题的意蕴。(6分)
1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第一段原本可以删掉,但作者还是交代清楚“忘了是谁”“原本无主”,以示负责。
B.小说开头提到教授家书多,与后面教授把这些书全都卖光形成呼应。而一屋子的书,反而远不如一把壶,说明现时的价值观是畸形的。
C.第6段写雪既是为了烘托两人内心的纯净和友谊的纯洁,也是情节转折点。
D.小说结尾感慨“心里只是无端地觉得好,好得心酸。竟无话可说了”,无言胜有言,深藏着一种无奈、惋惜及失落。让人深思。
E.这篇小说叙述平淡,不追求情节的曲折,其特色足注重对思想内涵的深刻挖掘。
、语言表达共.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近日,网上一则题为《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发帖者称,自己是国家重点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大三暑假开始就不停地找工作,而她找到的最好的一份工作,月薪不到2 000元。可是她过年回老家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都能拿到3 000元以上的月薪,而且包吃包住……于是她感慨:“没想到我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
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本着简明的原则,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可删可不删的不写)。(5分)
为了①推动新农村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日前,市剧团将②派出由二十名青年演员组成的③演出队伍,奔赴边远乡村进行④慰问演出。演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乡村街道、敬老院和⑤学校,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⑥节目。通过⑦演出,拉近了青年演员与群众的距离,也使演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答:必须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删去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6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C(A琶p B袤mào D鳏guān)2.A (B.“头”应为“投”。C.“涎”应为“诞”。D.“礼”应为“理”。)
3.A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述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含贬义)。一齐:表示同一时间。一起:表示合在一处或同一地点。倾耳细听:表示很注意地听。洗耳恭听:是谦辞,形容专心地听,用于听别人讲话,不能用于要别人听自己讲话。).D(A.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朋友。《诗经》中把儿童的发髻称作“角”,后来人们习惯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B.笔走龙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C.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D“五风十雨”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用在此处恰当。
.B (A项由于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C项搭配不当;D项关联词语语序不当,“袁绍”应放于“因为”之后).C (①“这种感受”紧承⑤“熟悉”;④“机翼下”②“跑道边”⑥“飞机一落地”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转换)7.D(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张冠李戴,应该是“冯骥才认为”。B项无中生有,“最先提出”无根据。C项不合文意,原文是“这种对传统的保护意识”而非“用实际行动”。)
8.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信息的能力。A项断章取义,原文是“究竟是应该感到自豪呢,还是自卑?”B项以偏概全,“完全一样”说法错误,原文为“差不多”。D项偷梁换柱,原文是“人家倒替我们担忧了”而非“中国的城市规划者深刻地认识到”。)
9.B(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及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强加因果,两者之间不成因果关系。C项夸大事实,掉了信息“几乎”。D项超前判断,原文是“是不是也该反省一下”而非“已经在开始反省”。)10.A(过:造访。)
11.B(“时”句表现他对百姓仁爱,“至”句反映他仁途被排挤、打击的命运。)
12.A(B项中“指使心腹抓住《荆南承天院记》的问题”表述不当,一是《荆》文并非真有问题,二是陈举所为完全是出于迎合,谋在自己,并非赵挺之所指使;C项中“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D项中“按时间的顺序”错,前三段按时间的顺序记叙其生平经历,第四段概述其文学成就。)
13.翻译
(1)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
(2)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14.(1)①远近结合②动静结合③听觉、视觉和嗅觉相结合(一点2分,必须结合诗句分析)
(2)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时感悲凉。最后两句表面看,写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实际上却传达出诗人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无奈和失落,含有辛酸的自嘲之意。(大意对即可)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控蛮荆而引瓯越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6.轻松—疑惑—痛苦—无奈—仇恨(心理变化过程每个要点1分)
或者:翻看杂志时的轻松闲适(1分),想起自己的壶有顾景舟题款对其真假的疑惑(1分),得知壶为顾景舟所制后,放下电话后的痛苦(1分),长叹苦笑中的无奈(1分),再后来,因一把碎壶,他对一切充满仇恨(1分)。
1.(1)运用比喻(1分),把“他的人生”比作“海底的一粒沙子”(1分),形象地写出了教授看到碎壶不断升值时内心无尽的坍塌。(1分)
(2)这是对顾景舟进行描写,突出了顾景舟的朴素淡泊,宁静专注(2分),与市俗化的知识分子的浮躁、功利形成鲜明对比(1分),表达作者对纯净精神世界的赞美(1分)。
1.①“壶碎”起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2分)②壶未碎时主人公是一种性格,壶刚碎时主人公是一种性格,但当知道壶的价格后,主人公的性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物形象因此得到完全表现。因此“壶碎”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依托。(2分)③壶还是传统文明和价值观的象征,壶碎象征着传统文明的破碎和价值观的扭曲。(2分)。
1.A、B(A、不能删掉,看似闲笔,其实是暗示这种事情很普遍;B、是为了强调教授的心理不平衡,表现人物性格,突出主题).(示例一)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正常,对这一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理由:近年来各地持续出现的“民工荒”促使农民工的身价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甚至没有安全保障,工资高一点,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与经验,月薪少于农民工,也属正常现象。
(示例二)观点: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从长远发展看,大学生月薪一定会超过农民工,对这一现象需辩证(理性、正确)看待。
理由: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挣的钱其实是靠无数次加班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高;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多是农民工无法比拟的;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经过实际工作锻炼后,发展空间和薪酬的提高肯定比农民工好、快。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的能力。①引出目的,不能删;③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不能删;⑤连接并列成分,不能删;②和前面的“日前”矛盾,必须删;⑦使句子缺主语,必须删;④和⑥属于可删可不删之列。
答案:(必须删去的是)②⑦;(不能删去的是)①③⑤。.作文 【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看中了他的诗文。留他再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 【思路点拨】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过去的事,也许有值得留恋的辉煌业绩,或许也有追悔不及的 遗憾,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背负着昨天的痛片、挫折、失败的阴影,无法做到豁达、坦然,只会使步履沉重,最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和生命的进程;把昨天的荣耀记挂在心头,也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年青时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事业,老了一事无成,就只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睡觉,有的甚至顽固守旧,阻碍了历史或科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会忘却过去,关闭身后的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起点,这样将会青春永驻。充满活力,将会迎来新的成功。
在这则材料中,“身后的门”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生活”,关掉身后的门意味着“忘记过去,让一切重新开始”。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立意:关上身后的门,才可以更专注地走前方的路;放下昨天的包袱,才可以轻装前进;悔恨昨天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把目光投向今天或明天才有更美好的未来;让每天都成为新的起点(或开端),把每天当作新生命的开始,会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把过去的事忘记,做好现在的我,不浪费现在我的时间,才能创造未来我的幸福。
【佳作欣赏】
关闭身后的门
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每次外出都将身后的门仔细关好。他说,当门关上的时候,就是关上了所有的过去”这样才能够重新开始,向前行进。人生的路上,我们不断地推开门窗寻找新的天地,却遗落了身后的细节。关闭身后的门,关闭一切“过去”,才能更坚决地前行啊。
关闭身后的门,是关上了过去所有的荣光。所有的奖励与名誉都只能代表曾经的成就,在前进的路上它们只能让起点显得略高一些,但毕竟不是永恒的存在。留恋这些过去,荣誉的光环也会变成枷锁。孔乙己念念不忘“秀才”身份,终于成了咸亨门前唯一穿长衫却站着吃酒的独特风景。他若能放下穷书生的臭架子找一点实际营生,倒也不至于潦倒而终。鳌拜自恃元老功高过人,终于被少年气盛的康熙帝用计处死。他若能摆正为人臣的身份而不是贪揽大权专横跋扈,也能成为康熙早年的得力助手。荣光之美,其实不停地成为过去时。不懂的关闭身后的门,太多的美好也只能恶化成牵绊。只有将过去所有的荣光统统关在身后,才有更多机会取得新成就。
关闭身后的门,是关上了过去所有的阴霾。每个人的一路走来都必定经历无数风雨坎坷,它们组成了记忆中一整块暗灰的色彩,但这并不是人生的主色调。消沉于过去的遭遇,阴霾便显得无法被赶走般强大。凡高与高更决裂后无心应对生活,导致精神走向崩溃割去左耳甚至最终自杀。他若能把痛苦的过去看轻,小镇阿尔的风景正等他画出更惊人的作品。其实那些可怕的黑暗,很多时候只是失意中的人臆想出来的“灾难”。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是真正不能跨越的。把阴霾统统关在身后,面对新的一天便又见阳光。
关门者当如戴尔·卡耐基,认识到小说出版的失败,一心投入“卡耐基课堂”。关门者当如苏东坡,由庙堂之高位带来的荣耀与陷阱都被赤壁下的流水从心中洗去。关门者当如劳合·乔治,关上所有“过去”,仔细而自信地向前行进。
关闭身后的门吧。以不留退路的勇气,将眼光投向明天!
作别过去
读徐志摩的诗,最喜欢那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何其洒脱,何其旷达。就那样轻挥衣袖,作别康桥的波光潋影,然后不再回头,踏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景致。这不是对过去的冷漠,而是给自己一片更广阔的天空。旅途如此,人生的征程又未尝不是如此?潇洒地告别过去,不论是欢喜还是悲伤,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有真正地放下,才有崭新的收获。
作别往昔最荣耀的光环,驰骋于无垠的平原,方能无拘无束,畅快淋漓。当美好已逝,我们才能用更平和的心态去冷静地审视自己。季羡林婉辞“国学大师”的美誉,那是一代大家的谦逊,更是岁月积淀于他的睿智和深邃,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一个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讥渴求学的老人。他学贯中西,但那是他继续学习的动力;他辞去“国学大师”,是将自己摆脱曾经的束缚,还原为一个更真实的学者,因为只有心无杂念的人才能无所旁骛,领会求知的真谛。
作别曾经的痛苦记忆,攀出阴暗的泥淖,方能用坚强的心驱散阴霾,找回阳光。忘却残酷挫败的经历,不是逃避,不是苟活,是用勇气与毅力唤回生命的春天。有一种痛苦叫做生不如死,司马迁承受了这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与痛苦,他放下身心的残破,放下了外人的鄙视,将自己屈辱的身心完全融入历史的汪洋,“成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他成功地开辟了一片历史的天空。他放下了身后的一切,他迎接起了生命的地平线上再一次冉冉升起的朝阳!
放下过去,潇洒地挥手作别,不做枝桠上的蜗牛,背着沉重的硬壳步履艰辛,而应学那直冲云霄的雄鹰,义无返顾,决不回头。成功是过去的纪念牌,失败是过去的墓志铭,他们都不属于今天和未来。居里夫人毫不介意地把诺贝尔奖牌当作玩具送给孩子,那是一种与过去作别的方式;李叔同毫无眷恋地落尽青丝,遁入空门,那是一种作别过去的智慧通达。学会放下过去,学会与过去作别,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
评语:美丽的诗歌为话题引入的开头,经典的历史文化名人为佐证观点的材料,主体部分内容充实且有深度,结尾部分则在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照应开头。一句话,本文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精彩亮丽,中间充实丰富,结尾响亮有力。比喻、对偶、对比等辞格的使用,使文采斐然。
放下心中的枷锁
我们总习惯于在时间的长河里争渡,奋力地追逐;我们也习惯于在现实的重压下回首,吟唱往日的牧歌;我们也习惯于捧住摔坏的沙漏,负重前行。我们的心不知从何时开始被无形的枷锁困住,困在那不可回溯的记忆之中,那些甜蜜,那些苦楚,那些闲适,那些忧虑都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成了最沉重的包袱。
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卸下沉重的包袱,放下心中的枷锁,关上身后的门。被贬密州之时,东坡的一句“且把新火煮新茶”吟出了他的淡然、泰然、坦然。他用新茶融化了内心的冰霜,用新火化开了人生中的坚冰。他的生活中没有沮丧,因为他挥别了贬谪他乡的失意;他的生命中没有叹息,因为他化解了他乡的愁苦;他的诗情中只有豁然,只有放达,只有乐观,因为他放下了心中的枷锁。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不也正是因为放下了长安城中的莺歌燕舞,放下了金銮殿前的龙颜承欢,放下了名利富贵的渴求,而游走于盛世的山水之间,挥洒剑气豪情,才成就了一个诗的锦绣大唐么?
雅典奥运会后,面对汹涌而来的荣誉和赞美,“风之子”刘翔保持着难得的冷静,“奥运会上的成绩的确十分神奇,我明白自己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是这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我想接下来我应该更多地考虑自己怎样把状态保持下去。至于世界纪录,当然想破,我会为此而努力的。”他放下了过去的成绩,放下了所有荣誉的羁绊,终于在二年后以12秒88的百米跨栏成绩,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
只有告别过去,才能投入地创造当下,展望未来的成功。无论是过去的失意愁苦,还是过去的甜美回忆,如果不能忘却,那么我们怎能算是真正地生活着?如果不会放下,那么我们又怎能轻装上阵攀登新高?
如今,有很多学者在面对大众对其指出的错误,或避而不答,或百般抵赖,为自己寻找借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他们不敢于承认,不敢于纠正,是因为他们的光环太多,称号太多,证书太多!这一切都使他们无法张口去承认一个简单的错误。无法放下过去的成就,无法象居里夫人那样看淡曾经的辉煌,那么他们终将自己锁在了心灵的枷锁中,最终将无法飞上他们向往的天空!
放下心中的枷锁,关上身后的门,让失意的过去成为过去,让辉煌的成就也成为过去,轻轻挥别,尽心创造当下的生活,去追求另一种境界,去攀登另一个高度,去享受另一份的精彩。
放下心中的枷锁,我们将走得更远,更潇洒!
评语:开头从现实的习惯入手,自然地亮出本文主旨,主体内容详实丰富,围绕观点,组织材料,立意集中明确,正面材料论证有力,体现出“关门与成功的关系”;接着联系现实问题,使观点有现实意义。三个扣题准确、叙述精当的正面事例,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开合之间,人生无限
合上懵懂无知的混沌的门,我们打开新奇丰富的探索之门;合上灯红酒绿的华市的门,我们打开清风扶月的朗夜的门;合上功成名就的殿堂的门,我们打开琴吟书香的草屋的门;我们静静地合上眼前有声有色的窗户,悄悄地打开纯净的心灵的门。
世界如一帘浩繁的卷帙漫铺于我们眼前,贪婪的人一并吸纳精华与糟粕,来不及分门归类,也不愿舍其一二,就如一艘超重的油轮,将自己沉入无底的深渊,何况我们仅是一叶扁舟,行游于万浪之上,虽不得飘飘乎遗世独立的大家之气,但撷取一缕清风,卸载一身浊气,还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若留恋,若无厌,将通往名利的门通通打开,我们迟早会失去方向,辗转其中,无法自拔。关上一扇金库的门,也许会禁锢了我们心中一头贪婪的猛兽,我们会怀念曾经的拥有,我们会不舍昔日的成就,但若不舍弃旧的,怎么去追求新的开始呢?当我们狠狠心关上最不舍的门时,一扇充满希望与梦想,富有挑战和激情的门会向你敞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潜关上五斗米之俸禄之门,打开桃李罗堂前悠悠朴素情怀的门。关上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怀天下之忧,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清功名利禄,十年学得功名成,十年修得仕途路,不是谈笑间就能舍而忘之,重新回到艰苦和自然,让富贵如浮云去飘走,让精神放逐而求真。勇敢地关上名利之门。打开自然世界的门,我们看到陶潜悠然南山下。
也许我们的人生只有一道门,合翕张启之间,是我们的精神取向和毕生追求。尼采将自己固锁在上帝的门前,让信仰上帝的人从他的门前经过,洗礼他“上帝已死”的咆哮;希区柯克将自己幻影于影框中,让恐惧惨怛于平静的人性之中;黑泽明将《罗生门》敞开,让卑微的武士来拷问我们的心灵;昆德拉关上了布拉格上空的家门,带根在文学中流浪,去扣响暗涌在我们心中的古钟回声;贝多芬猛烈地击打着键盘,打开了生命之门,按响了无数人命运的门铃。
我们的心门该朝向何方?我们该关上多少门?我想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许就是打开另一扇通往人生无限的门!
评语:“关门是为了开启一扇新的门。”作者能从话题材料中提升出全新而深刻的辨证立意,开头一段用排比句表明主旨,然后从现实入手阐释,接下去又用陶潜、尼采等历史人物的事例来说明,信手拈来,增强本文文化内涵。最后用设问的方式收束全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在语言的表达上,善于遣词造句,能给人新颖之感,当然如果过于生造,难免给人不自然之感。另外,有些历史人物的选择是否合适,有待商榷。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卷)
晓天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down/gaozhong/gaoyi/yuwen1-gaoyi/173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