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题材 > 歌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名师导航歌词

admin 歌词 2016-12-18 08:18:00

  内容感知

  《我的中国心》是香港歌星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唱的一首歌,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歌中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作为中华儿女的息息相关、心心相印的感情,打动了海内亿万观众的心。

  《在希望的田野上》从赞美家乡、歌颂理想、憧憬未来三个方面表现这片土地充满了希望,充分抒发了劳动人民幸福、自豪和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的感情。通过对现实的赞美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黄河颂》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在民族存亡的时刻,一个心系祖国命运的诗人,面对黄河,产生了不可抑止的激情,对赶走侵略者、建设美好的家园也充满了决心和信心。诗人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一形象,把心中的感情,也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感情抒发出来。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掀起(xiān) 澎湃(péng pài) 高山之巅(diān) 体魄(p)

  萦(yíng) 烙(lào) 梳妆(zhuāng) 波澜(lán)

  2.多音字

  二、字形

  三、词义

  1.重点词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体魄:体格和精力。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宛转:曲折。

  2.近义词

  打扮·化妆

  两个词都有使好看的意思。区别在于:打扮指使容貌和衣着好看。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

  四、文学常识

  黄霑,香港著名作家。他的创作范围较广,有散文、小说、电影和电视剧本,也写过不少歌词,并多次获奖。

  晓光,原名陈晓光,词作家。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剖析:一个只,情深意长。是啊,离开祖国,已不知多少年了,有的甚至从未踏上过祖国的河山。可是不管离开了多少年,哪怕从未见过,而梦里都是祖国河山的影子。梦萦多年未亲近,点明了赤子的身份。这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思念,同时也有着深深的遗憾。

  2.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剖析:人有国籍之分,并没有心分国籍的说法。毫无疑问,中国心,也就是心中永远装着祖国,永远念着祖国。这一说法,寄托着身在异国他乡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3.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剖析:极为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辛勤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

  4.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剖析:具体描写人们未来的生活,美好的感受寄寓其中。最后两句仍运用倒装句,突出了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奋斗,也表达了要为这片田野增光而奋斗的决心。

  5.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剖析:这三句歌词进一步描写黄河的宏伟气势,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表明黄河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象征。

  二、重点语段

  1.《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二节:从我们的理想到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剖析:说家乡在田野上,是通常的表达;说理想在田野上,这便是诗的语言。意思是,我们在这田野上播种理想,播种希望。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极为形象地描写农民为理想辛勤耕耘,充满诗意地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带来了大地的丰收。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四个句子更具体地描写劳动的情景,这里的西村东港北疆南国并非定指,而是强调全国人民都在耕耘希望。最后两句也是倒装,意思是为了打扮、梳妆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劳动人民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2.《黄河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南北两面。

  剖析:写我所看到的黄河形象,突出了黄河不可阻挡的气势。诗歌由我落笔,由我的望引出对黄河形象的描写,这样不仅和下两层的内容紧密相承,而且也紧扣题目的颂字。而我所站的高山之巅,又从侧面表现了黄河的气势。诗人描写黄河形象,不重在写形(尽管也有金写色,九曲连环写形),而重在写黄河的动态,滚滚奔向东南掀起劈等一系列动作,着墨不多,却把黄河的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wtc/geci/202205/2933359.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