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介绍兵马俑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21-11-07 08:18:00 兵马俑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介绍兵马俑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介绍兵马俑作文 篇1

  正在上品德课,老师在讲关于兵马俑的事情。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寒假时的西安之旅。到了西安的第二天就去了兵马俑。一进了秦始皇陵,就被高大的秦始皇像震撼了。我和妈妈在它前面留了一个影。可是,这只是一个仿古建筑,我还要去看兵马俑呢!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冲进大展厅。

  我们先进了一号坑,里面有很多像士兵一样的东西,还有一些像马一样的东西,原来是人俑。每个俑的大小都不一样,相貌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兵马俑李挑不出两件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兵器。种类也很多,有跪射俑,跪射俑的腿一条跪着,一条立着,还有军士俑,军士俑立正站好,身上还披着铠甲。有些神情严肃,有些神态自若,有的挂着笑容,还有马俑,马的颜色跟俑一样,是灰色的,背上还有马鞍,后面绑着马车,是战车,战车上有人俑,人俑正在操纵马俑,坐在战车上。

  这些兵马俑做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置身于大展厅里,兵马俑好像活了一样,仿佛听见了它们的呼吸声。我好久才回过神来,继续听品德老师讲课。兵马俑很雄伟很壮观,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介绍兵马俑作文 篇2

  早听说西安有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那是闻名中外的奇观。这次我在报纸上看见,兵马俑要运到福州来展出,马上就能亲眼目睹我向往已久的兵马俑了,我高兴极了,马上要求妈妈带我去参观,妈妈同意了。

  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福州博物馆,买好门票,我们就朝大门走去,一进门,就看见一架气势磅礴四匹马拉的古代马车,上面有一个人驾御,原来它就是秦始皇的御驾――铜车马。再往前走,在显眼的地方摆着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刃,这就是青铜剑。听讲解员介绍,我知道青铜剑表面有着一层化学涂层,有良好的防腐性能,难怪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把剑还是银光闪烁。据说这把剑从来没有被使用过。

  不一会儿,我跟随讲解员来到了秦俑最多的地方,有高级军吏俑、铠甲武士俑、战袍武士俑、铠甲军吏俑、跪射俑、立射俑和百戏俑。除百戏俑以外都是军官类,百戏俑是杂耍艺人的形象。只见秦俑身着战袍,排成几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这些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都各不相同。这些威风凛凛的兵马俑,使我赞叹不已。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多么不平凡的奇迹呀!

  今天真是我最最开心的星期天,让我大开眼界,真是不虚此行啊!

介绍兵马俑作文 篇3

  秦兵马俑是国家一级博物馆,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他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陪葬品,规模宏大。

  我们首先去的是一号坑,一号坑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坑,坑内的陶佣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动作不一。虽然手中的兵器早已腐烂,可他们那整齐的队伍,严肃的表情、宏伟的气势,让人肃然起敬。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二号坑,这个坑虽然只开挖了一部分,但也许是因为观看的距离更进吧!我感觉二号坑里的陶佣比一号坑里的更加生动,尤其是车马佣,拉车的马匹好象正欲撒开四蹄,向前方疾驰。最后我们去的是三号坑,这个还没有开挖,只能看见一个个小土坡。我相信,如果以后它被开挖出来了,一定比一号和二号坑更加宏伟。

  我们的古人,仅凭自己的双手造就出了如此精美绝伦的物品,这难道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吗?秦兵马俑,这个文化和艺术的宝库的.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介绍兵马俑作文 篇4

  从西安建国饭店出发,爸爸驾驶着我们的“白龙马”——我们的私家车,过二环,上高速,经临鐘镇、骊山,历时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到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博物馆分一、二、三号展厅和七号坑出土物品展厅。来到一号坑,我们看到排列整齐的俑士们各不相同。有一脸稚气的新兵和一脸严肃的老兵。瞧!这个俑站得像一棵松树,身上穿着沉重的铠甲,把那睁不大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敌人来进攻。还有这个!这个俑半跪着,一脸丧气,也许是做错了什么正求饶呢!

  二号展厅里也是武士俑们,三号展厅里都是战车马。这些战车马有的一脸傲气,似乎刚协助武士们打过胜仗凯旋归。七号坑出土的物品最多了,它们统一放置在一个展厅里供我们参观。里面有青铜鹅、铜车马、各种古代兵器等等。

  这次取经之路,又让我长了许多见识。

  俗话说得好,没看过秦兵马俑,不算去过中国。现在我们前往西安,那里震撼人心的秦兵马俑,是一只威武之师。

  兵马俑分成三部分。首先,我们来到一号俑坑。一号俑坑总面积近1426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兵马俑里将军俑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武士俑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兵马俑的排列是三列向东的模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一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声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有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

  现在我们正在参观兵马俑,看,那是将军俑,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歇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真壮观!看那边,武士俑自信满满地站在地上,它们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持铠甲,看上去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要上战场。

  兵马俑,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我说也说不完,有时间你们慢慢去游赏吧!

介绍兵马俑作文 篇5

  朋友,你去过历史名城西安吗?如果你去过。那你一定参观过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吧?上一个暑假,我有幸去了一次西安,与秦始皇兵马俑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它是中国第一批一级保护文物之一,也是最宏伟的之一,被人们称为世界八大奇迹。它目前挖掘了的有三个坑。还有许多没有因为科技的不足,所以没挖出来,但是这些也有5000多具了,怎么样,被震撼了吧?今天我就带你们去看看。

  首先我们先去一号坑,也是已挖掘的三个坑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兵马俑数量最多的,有3000多具兵马俑,他们一个个目视前方,抬头挺胸,双目中有一份坚定,好像这一战他们必会胜利。极目远眺,看向远处的一支又一支,一队又一对的人马,有的紧握双拳,好像有必胜的信心;有的眼神中满是迷茫,好像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有的聚在一块儿,好像商量着要如何对敌;有的看上去仍然生龙活虎,丝毫没有久战的疲劳……

  过了一会儿,我们满脸震惊地走出一号展厅,走向了二号展厅。

  相比之下,二号展厅的人数一看就很少,就像一支骑兵团,有武士俑、跪射俑,还有几个将领,他们一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让人叹为观止。

  而3号坑数量更少,但有几匹陶马,这些陶马也有一米多高,里面还有几张桌子,中间有几个人,他们都有着严肃的面孔,像是一支支队伍的将领聚在一块儿,一起商量着御敌的战术。

  看到这些兵马俑以后,我想到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当我们走出展厅,我想到那些生龙活虎、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他们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秦军的精锐和士气,那是多么的强大呀!当时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气势,从兵马俑可见一斑。这,让我心生敬意。

  秦始皇兵马俑,让我心生敬意。

介绍兵马俑作文 篇6

  从韦曲出发沿西潼高速东行,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传奇的临潼。烽火台上,周幽王宠褒姒,一笑失天下;华清宫里,杨玉环、唐玄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神秘的秦陵,头枕金山,脚蹬渭河,左是灞河,右有戏水。这些脑海中曾经深刻的记忆,让今日重新踏上这个举世瞩目的圣地的我激动,震撼。夏秋之际,红日染过的山,热情,明丽,招呼着远道而至的客人。

  在一号俑坑里,被挤挤攒攒的人潮凑拥着,小广播里传来明快、清润的声音。说克林顿访华来这里时,馆长说:“现在让我们去看一看20xx多年前的地下军阵吧!”翻译的人却译成了“现在就请总统阁下检阅这支地下部队吧!”克林顿幽默地点头说:“这正是一个总统应该做的。”我情不自禁地思量,这一个个身材魁梧,威武雄健,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面容各异,形象逼真的秦俑,牵系着多少人敬与爱的情怀?

  上学的时候背《诗经 秦风》,中有这样一句:四牡孔阜,六辔在手。根本就不知道,驾车人驱赶四匹马,为什么才能牵住六条辔绳?今天终于眼见为实,眼睛贴着玻璃橱窗的围挡,我努力勘探“青铜之冠”的奥秘。原来每匹马都有两条辔绳,四匹马一共是八条辔绳。中间两匹马内侧的辔绳拴在车前的衔环上,其余六条辔绳才抓在赶车人的手中。

  尾随了一个参观团的导游,听他说,一号俑坑宏伟庞大,是这支地下部队的主要力量;二号俑坑是战车、骑兵和弓箭手的混合部队,是这支地下部队的精锐;三号俑坑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挥部。

  我想,20xx多年前,如此强大的地下军阵,向东而立,迎接每一天新升起的太阳。而今,它的身后,正安详静谧地睡着一代枭雄,始皇嬴政。是啊,一切被一切遗忘,一切又被一切追忆。看着摩肩接踵的游人的身影,中国的,外国的,我对此时此刻双脚正踩着的坚实的中华的大地,畏然起敬。一切中的声响与攒动,怎能忘怀?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7572.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