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游兵马俑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21-12-28 08:18:00 兵马俑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兵马俑作文5篇,欢迎大家分享。

游兵马俑作文 篇1

  今儿,我有幸来参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帝视死如视生。生前享有一切死后全部带入墓穴。未生育嫔妃全部殉葬。始皇生于河南死于河南,葬在骊山脚下。秦始皇自登基即开始修建陵墓,其总面积相当于欧洲小国国土面积。迄今为止只开挖出的是被誉为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都说5000年中国看西安,这座古都有太多的历史。所以导游也说,在西安,三分看,七分听。

  秦始皇的陵墓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公里处,

  旅游车载着我们大概走了2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一个很大的园林门前,里面绿树成荫,花草丛生,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大约走了2公里路,才来到了三所巨型房子跟前,神秘而壮观的兵马俑就在里面,我的心按捺不住的咚咚跳着。

  跟着导游我知道了兵马俑是由3个坑组成的,每一所大房子里都有一个坑。一号坑最大,里面的兵马俑最多,也最为壮观,来参观的游客也最多。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

  御手一名,车士两名。所有的兵马俑都如同真人一般高大,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千奇百态,栩栩如生。难怪好多老外看了都连连惊叹,我们的国宝真了不起!

  参观结束后,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那些生动伟大的兵马俑们,也感叹着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真有一种梦回秦朝的感觉!

游兵马俑作文 篇2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秦朝开国皇帝,他开辟了一个新的帝国,而他也做了一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决定——不再让活人陪葬。但一个皇帝总该有陪葬品吧,于是,他就命人做了许多惟妙惟肖的陶俑,来为他殉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头攒动,这也证明了秦兵马俑的出名,连外国人也慕名而来。在面积最大,兵佣最多的一号厅里,一排排的兵马俑栩栩如生。各种兵俑,马俑排成了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方阵,每个兵佣都身穿铠甲,虽已在地下沉睡了几千年,但他们仍是那样的生动。他们脸上的表情或凝重,似是要与敌人决一死战;或担忧,像是放心不下家人;或兴奋,好像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这些陶俑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个人看上去都像要随时出征一般。想当年,秦始皇就是带着这样的一支部队南征北战,攻下一个个国家,最终秦国一统天下。现在看着这些兵马俑,仿佛还能看到马蹄甩起的一层层灰土,蒙住了士兵们的双眼,但高举着的“秦”字大旗,仍是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欣赏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我便很好奇工匠们是如何将它们做成的。想的不如做的,接下来我们就是学做兵马俑环节。

  待老师讲解完步骤后,我们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搓滑、切开、装模……之前一直做得很成功,可开始脱模后,便有点令人失望了。我先拿下了背部的模具,却看到陶俑的背部裂了好几条裂缝,就像是在光滑的地砖上的几条裂痕,不会它就这么毁了吧?我悲观地想着。边想,我用手小心翼翼地去拿掉另一半模具,摇晃了几下后,轻轻地打开了它。我鼓起勇气,把陶俑翻了过来。还好,并没有我想到的“头破血流”,但它也是“面目全非”了。我捧着这个“面目狰狞”的兵马俑,心中甚是激动,这个兵马俑虽不如店里买的,但它是我亲手做的,这可真是西安之行最好的纪念品呀!

  这次的西安游到此也是结束了,不过西安的文化气息、兵马俑还是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令我念念不忘。大秦兵马俑,它们一直在呼唤着我,引领我去探索更多的中华奥秘!

游兵马俑作文 篇3

  十一双节黄金周放假八天,我们一家三口自驾游了十三朝古都——陕西西安。

  去西安当然少不了去西安临潼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我们刚游完华清池,就去了临潼,迫不及待的想看一看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

  买票后,走进大门。里面有一些纵横交错的林间小路。走了二十分钟,终于看到一座雄伟的建筑,上面写着"秦兵马俑博物馆"几个大字。我们先到了资料馆,这里展出的是:青铜之冠。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前面一辆是四匹马拉着一辆高车,后面一辆是四匹马拉着一辆矮车。一辆是"硬座",一辆是"软座".这两辆马车相当于古代的"奔驰"、"宝马",非常高级。做工非常精细,形象非常逼真。

  走出这个资料馆,跟着导游来到了一号坑。()一号坑里的兵马俑比较完整,整个场面透出庄严肃立、戒备森严的感觉,令人不寒而栗。每个兵马俑都有真人般大小,动作各异,有的两手向前握着,好像是驾车的马夫;有的一手向前握成空状,一手向上握住,好像一手拿盾,一手拿矛……它们的服装也不一样,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服饰。

  我们又来到了二号坑。二号坑的损坏程度较大,但这里出土的却是精品。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凭栏俯视,依稀可以看到浮出的一个车轮,三十三条车辐也能看到。战马昂首嘶鸣,连马鬃都能看清,雕刻非常细致。

  三号坑里好像是高级将领的指挥所,士兵面对面站立,它们就是秦始皇的皇家卫队。我站在坑旁,感觉自己也置身于古代的战场:两军将士各执刀枪,严阵以待,战争一触即发;高级将领们在军营里商讨怎样周密部署士兵……将军身上的铠甲,犹如一片片鱼鳞,非常精致。

  那么,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原来,在1974年春天西安市临潼区西杨村的村民为了抗旱而打井,刚好打到了头排的兵马俑,挖出来一看,别的人以为是天上的神明在作怪,都吓跑了。一位姓杨的老先生不信神鬼之说,用板车拉了三车运到相关部门,兵马俑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也存有遗憾,因为兵马俑其实是有色彩的,但出土后很快就会氧化。一部分挖出来后,因为缺乏保护的技术,又复埋了。坑的`后部据说也有兵马俑,但现在的技术还不能将它们完好的保存,所以至今尚未开挖。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掌握科学技术,让兵马俑以它本来的面目面向世人!

游兵马俑作文 篇4

  想到要去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我真是激动万分,早上,我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早饭,就踏上了去兵马俑的路。

  一个小时后我们便来到了兵马俑售票处,买了票后向前走了2公里,就来到了一座陈列馆。走进陈列馆,里面展示了两辆青铜马车,第一辆马车是高车,车厢为横长方形,车厢比较低,有一把非常有创意的遮阳伞,车上配有铜弩、铜盾、铜箭。这辆车应该是战车,为后方的车开路。第二辆车是安车,车马通长317厘米,通高106.2厘米,总重1241千克,车厢平凸形,分为前后两室,是皇帝的坐车。御手坐在前室驾车,后室是皇帝坐的。

  随后我们准备前去俑坑,要以1、3、2的顺序去参观。走进一号坑,哇噻!好壮观呀,真不愧是皇帝的地下部队,一个个神情严肃的兵马俑长得都不一样,可想而知,要是当时色彩没褪时那该多么壮观呀。只不过,这些俑挖出来时都已经成了碎片了。

  二号俑坑只修复了一部分,对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碰到了那位发现兵马俑的老先生,还买了他亲笔签名的书呢!二号俑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据推断,二号俑坑内藏陶俑、陶马1300件,内容更为丰富,是三座俑坑中的精华。二号俑坑的俑神态千变万化,是每一位士兵的化身呢!

  三号坑我个人认为最有意思,听导游阿姨说这是指挥部,但是唯一的遗憾是很多件兵马俑都少了头。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一把青铜剑,是当时的格斗武器,目前在秦俑坑中已经出土了22件。展示的一把剑出土于一号俑坑,长90.8厘米,与前代剑相比,剑身窄狭而长,剑表面青白色,,铬氧化层处理使其虽然埋入地下20xx年,但仍保持着当初的锋利,这项技术早于欧洲20xx多年。而且,发现时这把剑被一个俑压弯了,但拿开俑之后又弹回了原来的笔直。

  午时,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些又伟大有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而那一本杨老先生的亲笔签名书成了我的纪念品。

游兵马俑作文 篇5

  秦兵马俑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它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珍贵历史文物遗产。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千米的临潼区。

  今年暑假,我就有幸来到临潼参观兵马俑。

  买了门票,进入眼帘的便是一段羊肠小路。哇!这儿可真大呀!我们随着讲解员阿姨的脚步,走进了博物馆大厅。

  我们参观完博物馆,对兵马俑有了大概的了解。便向今天的参观目标--俑坑出发。

  听讲解员阿姨说,这里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在三个俑坑中,就属一号坑最大,总面积就已达14260平方米,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足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一号坑不仅最多,而且兵马俑也最多,竟达到6000个左右。听完这些介绍,就早已被吓得甘拜下风。走在拱形大厅之上,向远鸟瞰,那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军队多么像当年秦始皇带领的南征北战的大军啊!

  6000多个俑,6000多张脸,6000多个动作。讲解员阿姨介绍,经专家研究,俑坑里的兵马俑竟然没有一张相同的脸。我仔细端详着离我最近的那个兵马俑,他惟妙惟肖,活像一位威风凛凛的战士,每一个都是如此,真像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队。

  就这样,我以激动的心情参观完了兵马俑,同时也领略了兵马俑的气势宏大。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7339.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