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兵马俑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21-12-30 08:18:00 兵马俑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兵马俑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兵马俑作文 篇1

  自从学了课文《秦兵马俑》以后,我就特别想和兵马俑有一次“亲密接触”。五一,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安,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下午下雨了,但这影响不了我的心情, 因为我马上就要到秦兵马俑博物院了。

  进了检票口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远处若隐若现的骊山和庞大的博物院。听导游说,秦兵马俑的面积很大,现在已经挖出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大约有20000平方米。里面地兵马俑也非常多,有八千多个。

  我和爸爸妈妈先进入了一号俑坑。在这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大约有14260平方米。它这里面地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拱形大厅,用来给里面的兵马俑遮风挡雨。我们站在坑边上的围栏处往下望,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非常整齐。

  一号坑还有些地方没有挖掘出来,上面被土层遮盖着,当时我真想跳进去当一回考古学家,和兵马俑来一个更紧密的接触。

  从一号坑出来,我们又去了三号坑和二号坑,都非常壮观。在这三个坑里,我见到了将军俑、弓弩俑、跻射俑、跪射俑……这么多类型里面,我最难忘地就是敢死队里的步兵俑和跪射俑。步兵俑打仗时冲在最前面,不穿铠甲,身着便装,轻装上阵,非常勇敢。跪射俑的手里的武器是弓箭,他的样子从侧面看很像陕西省的地图,真是神奇。

  我们这次游览还见到了兵马俑的发现人杨新满老人,他都已经78岁了,他还在我买的一本兵马俑书上签了名呢!

  秦兵马俑举世无双,非常壮观,我都还没有看够呢,天就快黑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还想来看兵马俑。

兵马俑作文 篇2

  今天小姨带我去兵马俑了,参观兵马俑的人真多啊!虽然是排了好久才进去的呢,但是里面的东西很精彩。我们请了一个导游阿姨讲解兵马俑,导游阿姨就仔仔细细给我们讲解着,我们也认认真真的听着。

  里面分为4个博物馆,第一个参观的是资料馆,主要讲的不是兵马俑,而是两辆马车,这是挖出来的,挖出来的是碎的,经过专家8年的修复,终于修好了,可是遗憾的是这两辆马车中有一辆是真的有一辆是假的。然后阿姨又带着我们继续参观,我们看到了古代铜做的水壶,有很多样式的箭,还有套马头的链子,样子很像手链。导游阿姨说这可不是手链,这是专门套马的,放在马的嘴里,如果马不听话,嘴里的东西上的小刺就会扎到马嘴,所以马就乖乖的听话了。

  第二个参观的是兵马俑1号坑,一进去就看见了很多的泥人整齐的站在坑里。出来泥人还有很多的陶瓷碎片,这是为什么啊?阿姨很仔细的给我们讲着,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他是埋在土里的.,上面盖着土和木头还有席子;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泥土会塌下去,很多的兵马俑都被压成了碎片,所以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

  第三个参观的是兵马俑3号坑,我惊奇的发现这个坑和其他的坑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是因为这个坑里铺的有地砖,而且坑很小,里面的兵马俑都是围着墙整齐的站着,我还发现里面有两个人带着马,可是马后面怎么一个车都没有拉呢?原来是这样的:马车是木头做的,经过了很长时间埋在地下,都坏掉了。专家找不到碎片,所以无法将车修好。

  第四个参观的是兵马俑2号坑,二号坑里全是土堆,兵马俑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导游阿姨给我们讲:“兵马俑挖出来本来是彩色的,可是一见空气颜色就自然掉落了,所以就没有继续挖掘。”我看见照片上面的彩色兵马俑,他们实在和人太像了,特别逼真。而且那位导游阿姨还说其实过去都没有这些颜色,都是自己配出来的颜色,你看过去的人多么聪明啊!阿姨还说这些兵马俑都是美男子,都留着胡须,而且他们的头发刻的特别细致和真人的头发一样,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长相还有皱纹都不一样,我还看到了几个挖出来损坏比较小的兵马俑,一个是跪射俑,一个是文官,一个是大将军,还有一个是站射俑。我还从阿姨那里听说跪射俑是出土损失较小的,其他的兵马俑出头损坏情况比较严重。

  博物馆里的兵马俑可真多啊!看完兵马俑我觉得很震撼,过去古代人精雕细刻把兵马俑给雕刻出来,古代人可真是太聪明了。我的妈妈出来还给我买了一套秦兵马俑的明星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兵马俑作文 篇3

  秦兵马俑是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他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兵马俑作文 篇4

  今天天气很好,天空碧蓝,还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几个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博物馆一共有三个展馆,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一个一个的参观。

  第一个展馆是铜车马展馆。进入展馆,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大概有三层楼高的兵马俑,这个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兵马俑,但它是复制品,在北京奥运会参展过。随后我们参观铜车马,一号铜车马是四匹铜马拖着一辆铜车,听导游讲解,俗话说的“驷马难追”最早就是来源于此;二号铜车马的车棚就像个龟壳盖着,因为乌龟是长寿的象征,由此看出来秦始皇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永统江山。

  第二个展馆就是展览着举世瞩目的兵马俑,我兴奋地来到俑坑前,心想:“我平时都只在电视上看过兵马俑,今天终于能看到真实的兵马俑了!”眼前的情景壮观极了,每个兵马俑都和真人一样大小,栩栩如生,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做到的,连头发丝都雕刻的很精细。导游说:“兵马俑每个都不一样,如果你仔细的去找,一定能找到像自己的兵马俑。”我多么希望能找到和我长相相似的兵马俑啊!

  最后我们来到第三个展馆,参观了单独列展的兵马俑,这些兵马俑形态各异,有将军俑、跪射俑、仆射俑……导游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事情,原来鞋尖翘得越高的兵马俑象征的地位也就越高,难怪他们都是“趾高气昂”的。我们还从导游那里得知,这些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但是一接触空气就氧化成灰色,多么可惜呀!

  参观完兵马俑,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兵马俑身上有多少神奇的故事啊,只能让我们去猜、去想像了!

兵马俑作文 篇5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举世无双,是我国陶塑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传说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们令其他国家的军队为之丧胆,为之变色。他们就是秦兵,一支由秦始皇亲手组建的军队,一支纪律严明、队形整齐的军队,一支神出鬼没、百战百胜的军队。军队中的每个秦兵都饱经风霜,身上都留下了战争的印记。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被历史无情地掩埋在尘土之下。秦兵马俑向人们生动地展现了秦兵当年的威武之势。

  秦兵马俑最早被发现的是一号俑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大约是两个普通的足球场那么大。坑中有8000多个兵马俑,多数是车兵,其次是步兵与骑兵。车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此外,每个秦兵神情也是各不相同,有的凝视远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有的怒目圆瞪,紧握双拳,好似时刻准备上阵杀敌;有的目光坚定,神态端庄,好像誓为秦国统一天下而献出生命……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两个较小的俑坑,被称为二号俑坑和三号俑坑,出土了许多文物与武器,都十分精美,可见当年秦国的陶塑工艺技术是多么精湛啊!

  宏伟的秦兵马俑,我仰慕您,我敬佩您。您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历史由您见证!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7302.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