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文化作文

西安兵马俑作文

admin 文化作文 2022-01-12 08:18:00 兵马俑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安兵马俑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西安兵马俑作文 篇1

  暑假里我们在陕西参观了不得不看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临潼向东5公里骊山北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陵墓的陪葬坑,也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起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建时间长达38年,工程十分浩大、气魄之雄伟。

  当时,秦朝大约有20xx万人口,而营建陵园的人数达72万之多。

西安兵马俑作文 篇2

  在暑假里,我和妈妈去了临潼兵马俑,远远就看到威严壮观又器宇轩昂的秦始皇大雕像。

  原来,这里就是秦始皇的寝陵,“唯有寝陵兵马俑,潼关渭水历千秋。”兵马俑不仅使我们感受到金戈铁马的震撼,更使我们陷入浪花淘尽英雄的沉思。

  秦始皇,顾名思义,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皇帝,当时,秦始皇肯定想把皇位在自己的子子孙孙中传下去。过了几十年,他死了,他的手下和马车都要埋在土里,给秦始皇陪葬,继续他气吞河山的霸主生活。

  我和妈妈来到三号坑,这是第一个参观点,这里虽然没有兵马俑,但是,这里的土地已经散发着战场的气息,很有秦始皇奋力迎战、开疆辟土的气魄。

  接着我们来到二号坑,这里只有五六个兵马俑,里边还有两个战士的骸骨,他们是为秦始皇殉葬的吧。

  我们来到了一号坑,这里全都是用铜做成的兵马俑,一排排、成千上万,整齐、雄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表情不一的兵马俑中,我还找出了和我表情一样的兵马俑呢!

  真应该让爸爸也来看一看,我想起爸爸教我《秦兵马俑》中的句子: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西安兵马俑作文 篇3

  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人乘坐飞机来到世界第八大奇迹之古都西安——秦兵马俑博物馆。

  一到博物馆,人山人海,外国人还特别多,想必是这些外国人应该是“想要了解一个国家,必先了解它的历史”而来追寻西安的吧。我们首先来到一号坑,看到的场景就和我四年级上册学的《秦兵马俑》所说的一样:秦兵马俑总面积20000个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兵马俑近8000个。此时身临其境,果不其然,场面太宏大了。正当我沉思在这对兵马俑的敬佩之情时,漂亮的导游阿姨开口了:“我们现在所在的一号坑是三个俑坑中最大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有6000多个兵马俑。”人群中不约而同地发出“哇哇”的声音,人们既惊讶又佩服!参观完一号坑后,我们随着人群到达了二号坑,二号坑内的兵马俑没有出土,听导游阿姨说:“秦始皇最喜欢搞混合军队,我们从墙上抢拍下来的照片来看,刚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的颜色相当漂亮,随之空气的接触,颜色慢慢地消失了,而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研究出能够保护好这种颜色的药水,因此为了保护好二号坑,没有去开挖了。”三号坑的面积最小,但是等级最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指挥部,因此地上铺的都是秦朝的砖头。随着导游阿姨的介绍,我想象着当时的千军万马,那种浩浩荡荡的气势,那些古人用自己的双手把一堆泥土做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战车、等等,他们太了不起,太不可思议了!

  秦兵马俑,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让我了解到中国历史的深厚,让我感到身为中国人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西安兵马俑作文 篇4

  西安,一个千年文明古都,他像一位垂垂老矣的史官,记录着五千年来多少的战争,判乱。又见证了天纵奇才的'风范,千古明君有威名,历代名将的勇猛......还有许多君王长眠于此, 最有名气的是那威震四方,吞并六国,首个完成纺一大业的帝王---秦始皇。

  秦始皇陵占地面积约56.25平方米,曾经有学者发现,秦始皇巡游四海时在黄海边立的一块界碑与皇陵的东门大道在一条直线上,疑似皇陵范围远至黄海。关于陵墓内部,史记中写道:以水银为江海,以月明珠,珍珠为星空,且机关重重难以破解,以至于现在也没有被发掘。

  来到秦始皇陵园遗址,一尊巨大的始皇帝塑像映入眼帘,威风凛凛; 却又像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我们也接受了邀请,来到了一号兵马俑坑。步入大厅,人声鼎沸,四周是黑压压的人群,数以千计个强壮的陶泥人从地底下跃入眼帘,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俑坑中,表情脸形各不相同,手持各种兵器,整齐划一。往日的彩色早已氧化退去,放眼望去,灰朦朦一片,似乎一支由大将军蒙恬率领的十万精锐部队出现在我面前,大秦帝国往日雄风一览无余, 不由让人心头一震。

  意犹未尽的我又将目光投向了二号坑。虽说二号坑比一号坑略小,一号坑以步兵为主,但二号坑兵种繁多。有骑兵,步兵,驽兵,还有立着或跪着的射兵,战车战马及青铜兵器,数量甚大。我不由得佩服,古人将兵种分类明确如此精细,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到的境界。

  二号坑与一号坑比起来,更像是随时可以出去夜袭的小分队。

  三号坑在参观完了一二号坑后也不能落下。三号坑将古人战争中的军事指挥部,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展现给我们。三号坑陶俑较少,多为大将定,使臣及战车,是军事智囊团的集结地。将三个坑合为一体,整套秦帝国的军事力量便形成了。看来秦始皇生前指挥千军万马一统天下,名垂千史;死后还想有一支宠大的军队守护他,称霸冥界,真是野心勃勃。

  可惜,千古一帝一生都在追求永生,寻求灵丹妙药,劳民伤财,最终还是病死在巡游路上。但我们还果记住他,他为后来缤纷的历历史奠定了基础。没有他, 也不会有后世的开元盛世, 仁宣盛世……我为我们祖国拥有灿烂的历史而骄傲。

西安兵马俑作文 篇5

  去年暑假,我来到了规模宏大、雄伟壮观的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走进大门,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号俑坑。这是一个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这些兵马俑人高马大,同真人真马大小相同,似真人真马。他们的面部表情千奇百怪,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脸部表情有喜,有怒,有哀,有乐,真是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他们的形态似乎都在时刻准备着牛角号的吹响,生动形象的为我们展现了秦代军队的真实面貌。突然,我对兵马俑的来历产生了好奇,导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便说道:原本这里是一个村庄,一位村民到井边打水,无意中捞到了一个俑碎片,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最后考古学家把兵马俑挖了出来。可这时他们却发现却大事不妙,因为兵马俑一遇到阳光和空气,原本五颜六色的身体就会褪色。

  走出一号坑,正对面是三号坑的入口。这里虽然小,但是性质很重要。考古专家认为,它应该是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也就是将军和参谋所居住的地方。这里还有一半的兵马俑没有发掘出来,是因为现在的文物挖掘技术还不先进,如果挖掘可能会造成文物损坏。不过我相信,这些兵马俑一定会再次重见天日。

  接着我们来到了二号坑,坑内布局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弩兵;第二单元是战车;第三单元是骑兵与步兵;第四单元是骑兵与马俑组成的骑兵阵。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俑是不完整的。有的头没了,有的缺了胳膊,有的腿断了,还有的成为了一片废墟听导游说,这是叛军所造成的损伤。

  最后我们来到了文物陈列厅,这里陈列着青铜马车和各式各样的兵马俑,这里最珍贵的是两辆巨型彩绘青铜马车,上面的金银饰品足达14公斤,表现了它高贵而又显赫的等级。

  秦始皇陵兵马俑不愧为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我为祖国有这样的文物而骄傲,我为祖国有这样一段历史而自豪!

西安兵马俑作文 篇6

  暑假我参观了位于陕西临潼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我们随着参观的人群走进了皇陵大门,啊,这个博物馆好大呀!与很多间展厅。其中一座规模宏大的圆顶建筑最引人注目。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走了进去,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象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坑里站满了排的、整整齐齐的泥塑“武士”,一个一个跟真人一般大小,仿佛是一群生龙活虎的士兵,正站在那里列队操练。你看他们穿战袍,套铠甲,蹬战靴,有的象拿着长矛,有的象拿着利剑,有的象持着盾牌。我仔细看着这些“武士”,发现他们每个人的姿势、发型和表情全都不一样。有的圆睁双目,有的紧闭双唇,神态严肃,栩栩如生,好像是在等候与敌人决战。还有很多弓箭手,一手拉弓,一手搭箭,就等敌人一到他们万箭齐发。坑内还有很多骑士,他们牵着马,挎着刀,正准备上马出征。侧耳倾听,仿佛听到了金戈铁马的厮杀声……此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不由惊叹道:“太神奇了”。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我知道“兵马俑”是古代君王-秦始皇的殉葬品。由工匠们用陶土做成战车、战马、士兵连同帝王一同埋入地下陪葬。经过几千年后,被人们发现。但是并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么完整,而是由一片片破碎的瓦片精心修复后,才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呈现在世人面前,向后人展示了秦帝国的强大和统一六国的雄心。

  参观了“兵马俑”这一世界奇观后,我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感到骄傲。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wenhuazuowen/202201/2027006.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