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情感作文

故乡作文

admin 情感作文 2022-01-04 08:18:00 思乡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乡作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作文 篇1

  在日落的黄昏,亦或是在飘着细雨的清晨。也许是不经意的一个抬头,也许是不留神的一个回眸。会突然看到升向天空的炊烟,袅袅的似一个扭着纤腰的舞娘,只是太过淳朴了些,不施一丝的脂粉也不着红衣绿裙,而是那般的清纯似一朵山路旁的花朵,在轻风的里舞的格外自由自在,似山崖间的一际清流,淙淙流淌着,那般不染纤尘不念一丝丝恩怨,轻松愉快的奔淌流动,在山间在崖隙邈邈如风。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炊烟,袅袅的,无论怎么样,都那么执着的倔犟的向着天空升腾升腾,不与任何人讲条件,也不与谁邀功,更不与谁去攀比。总是那样的心平气和,总是心静如水,又总是那样与世无争。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从容而执着的走完一生。

  也许更多喜欢那缕炊烟,还有更多的思乡情节吧?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总是喜欢站在村间的小路上去看村子里那从家家户户烟夕里冒出的一缕缕炊烟,在彩霞满天的傍晚,在碧青色的蓝天下,那缕缕炊烟在小村庄的上空升起。

  也许那些鸟儿也喜欢着一缕缕的炊烟吧,总是从那一缕缕飘渺似梦似幻的炊烟中急着飞回巢中,那水里的鱼儿也潜进水晶宫中似的,恬静安然,此时河边会有一只只鹅鸭游上岸来,边梳理着翎羽边找自己的伴旅,一行行的排成对,走着进了村子,好似闻到自己家的炊烟独特的味道,一只只在村口告别似的互相鸣叫着,飞也似的飞进了自家的院门口去。

  我总是喜欢与小伙伴们用我们小小的手指去数那一缕缕在红瓦白夕间升起的炊烟,每当数到自己家的那缕,看着那风中飘飘的一缕缕轻如梦境的炊烟,会立刻感觉好暖,好暖:哦,是妈妈回家了吧,是妈妈在做晚饭呢,会做什么好吃的呢?是米饭煎蛋?还是烙葱香油饼猪肉炖粉条呢?想着热腾腾的饭菜摆在饭桌上时,想像着一家人围在小小的饭桌前,心里就好美好幸福。

  最喜欢爸爸妈妈或哥哥吃到我喜欢吃的饭菜时,就立刻夹给我,我就将小嘴伸过去,张开小嘴吃那一筷子饭菜,边吃边笑着说:好香,好香,好香呀。嘻嘻。一家人就都欢喜的看着我,一起感受那份快乐与幸福,往往此刻家人会比自己吃到还要欢喜呢。

  这样的想着,仿佛间就在村头就会响起母亲的声音:玉儿,回家吃饭了。在袅袅的炊烟里,那声音那般的亲切那般的温暖,接着就会有更多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在那一抹烟夕中响起:孩儿回家吃饭了,各自的母亲呼唤着各自家的孩子们,那声音纯美的飘成了一曲唤儿归家曲。

  哦,这声音是那般淳朴那般天然,在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的傍晚,那美妙的母亲们的声音没有任何雕饰,甘美的似热天的清茶一杯,温暖的似寒夜里的篝火簇簇。在村庄的天空里,在晚霞映照着的河水上,飘醉如一瓣瓣酒花,那般醇美甘甜。让你无论走的再远,在远,也无论如何忘不掉。就好似粘进了你的血脉,在每一个心跳的里面,那般鲜明的博动着你的心魂,那就是乡思吗?在你记忆深处渗透着,凃抹着那一缕缕淡如素描得乡村图画。一副副飘着炊烟的乡间图画。

  我知道这样的图画是无法与名画甚至任何一副图画,在色彩上,线条上,无法相提并论的。有些土的掉渣,有些单纯粗陋。可是那种亲切,那种乡情是任何水墨丹青也难相提并论的,那究竟是一种血浓于水的思乡情呀。

  也许骨子里染上了淳朴的气息,也许血脉里有了那一缕缕炊烟乡土的熏染,更许是血脉里早铸就了骨肉亲情,总是对那缕缕炊烟有着格外的情感。虽然离开家乡很久了,但那缕缕炊烟在脑海里早已根深蒂固,那种无法割舍的亲情乡亲厚重而浓烈。

  妈妈总说盼儿长大,真的长大了,又会觉得还是小时候更好,守在身边,天真烂漫的似一只只小鸟儿,在炊烟升起的傍晚一只只飞回家门来。叽叽喳喳,吵吵闹闹,欢天喜地的围在妈妈身旁。那是母亲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可又很盼望孩子们长大,一个个飞在蓝天上,做一只只经得起风雨的雄鹰,那才是母亲最欣慰的。

  暮然间,好似又见炊烟升起,又看到母亲站在村口,只是多了白发,在袅袅的炊烟里,那白发那么刺眼,闪着光芒,如一朵纯白的花朵,在傍晚的炊烟韵角里平添进一笔绝美的诗的韵味。母亲那亲切暖暖的声音又一次在袅袅炊烟里升起,村庄的上空顿时又一次此起彼伏的响起一曲曲唤儿归家的纯音乐。

  有泪滴落:妈妈,很想很想您,很想很想家。情难禁,思乡的心儿被掀开了一条缝隙,思念的潮水立刻如长江之水滚滚涌入,那缕缕炊烟也就在心空了弥漫开来,绘出了一副副最美的思乡画卷。让远在外的游子们想起慈母手中线,想起白发慈母的声声呼欢,回家,回家,回到母亲身旁,回到母亲的怀中。将在外面世界实现也好未实现也罢,展在母亲的心底里,在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刻,一同将梦放飞。升华升华升华,那般执着那般拥有一份淡定宁静的心境。

故乡作文 篇2

  故乡,那是我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故土啊,那是几千里蜿蜒曲折的路程啊,故乡,你是我披星戴月奔波岁月里一处理想的天地、梦想的家园。常常心血来潮,盼望立即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或走出车门的那种归属感,或在亲戚之间说说家常,或品品尝年夜饭的美味……自从离开故乡后,每年就只有一次回家的机会了,每每都会怅然若失。尤其是随着每年新年临近的日子,这种思绪会愈发强烈,像一根细长的藤蔓,牵扯着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

  在我的记忆里,使我热血沸腾的节日莫过于新年了。在我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时候,临近新年,盼望各位亲属归来,当然还有父亲、母亲;而现在,我也随父母去往了大都市郑州,临近新年,最盼望最高兴的事就是回故乡过春节了。此刻,我身在故乡,也临近新年,可我找不到那时的年味了!那时的年味去哪儿了呢?不知是我心智成熟了亦或故乡的变化太快。此刻的我又怅然若失,不知是为了自己还是故乡,惟有铺一张素笺,把心绪写下,把记忆写下,重温那段年味,期待这次的新年。

  在我的记忆里,一进腊月,爷爷、奶奶就开始忙碌了,杀鸡宰羊、蒸馍、添置年货、炸丸子,灶台上总是热气腾腾。随着偶尔炸响的爆竹声,过年的味道便不知不觉地弥漫开来。奶奶白天忙完家务就带着我出去为我买新衣,买一些亲属回家时用的被子、铺盖。当家家对联贴门,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年的诱惑便一览无余了。

  大年三十是团聚的日子,在外打工、异乡念书的哥哥弟弟都风尘仆仆赶回了家,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与异乡不同的是,老家那一顿丰盛的“团年饭”设在晚上,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之后,是一年里最隆重的大餐,丰盛的饭肴摆满了桌子,长辈说,这叫年年有余。饭后,除留下一两人在家拾掇碗筷外,其他的人都要随长者去“拜坟”(即祭祖),他们带着“纸钱”、熟肉、水果、白酒、鞭炮,去往田地,作揖、磕头,祭奠逝去的亲人。家里该准备的都已准备了,前门后院的院落也收拾得干干净净,在那一片暖阳里,男女老少慵慵懒懒地一边走,一边互相寒暄祝福……

  到除夕,刚放下筷子,堂屋里一盆木炭火也烧得通红通红的了。全家人围在一起,向火而坐,大人们闲谈着今年的收成,畅想着明年的打算。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兴奋的时刻,与其说我们在吃着花生、瓜子,守岁接年,不如说是在等那已经等了很久的压岁钱。爷爷给完了,还有叔叔婶婶、大爷大奶要给呢。“压岁钱”带着大人们对孩子们的希望,落在一双双胖乎乎的小手上。十二点刚过,爸爸就嘱咐我在院子里放一挂又脆又长的鞭炮,爆竹的声浪此起彼伏,嘣走去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村里的鞭炮声连绵不断,会一直响到天亮,我们的心也会澎湃到天亮,彻夜难眠到天亮!

  到了大年初一,我们被早早叫醒,吃完早饭,就名正言顺地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服、新鞋,合同平时一起的玩伴跳跃着,欢呼着!女孩们会带着压岁钱,上街去买心仪已久的文具之类的东西。我们男孩子手里会拿着大人放过的鞭炮中漏炸的鞭炮。我们底着头,然后点燃,扔远。看着漫天飞舞的烟花,痛快惬意的心情在料峭春寒里尽情挥洒。而此时到处已是人声鼎沸,拜年的队伍连绵不绝,搅弄得整个村子都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去到长辈们的家里,好吃的菜肴、糖果让我们欣喜若狂,我们互相追跑欢笑,最后回到各自的家里,集合在一起商量着买些什么炮。

  正月初二开始,我们就要“走亲戚”了。要到姥姥姥爷家,或者到大姑、大姨家吃饭,去住一两天。只要你不怕累,跟着大人走,每到一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压岁钱的。当然,还可以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新鞋。

  此刻我身在故乡,体味着逝去的年味,但愿年味不要成为永恒的回忆。对于新年,或者我早已没有了那种迫切的心情,可对故土的乡思,却愈来愈浓,在我心头弥漫着。

故乡作文 篇3

  我的故乡是个美丽的村庄。

  村庄南面是一条长长的小河。河水碧绿,清澈见底。河水映着阳光折射出千万道金银色的光芒,高处看,小河犹如一条波光粼粼的银河。晚上,我在河边散步,只见那棵棵垂柳低着头,像一个个羞答答的小姑娘,月色朦胧,平静的河面上倒映着她柔美的身姿。

  村庄西面是一座有着茂密森林的大山,远远望去,山上一片绿的海洋。碧绿的山再配上万里长空和朵朵白云,简直与仙境没有区别。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从小河里捕鱼吃,还有人到山上去摘哪个满身是刺的家伙——栗子,栗子肉好吃,摘可不好摘,一不小心就被它身上的刺扎到了,剥开外壳,里面的肉香甜可口,那叫一个好吃!

  我美丽的故乡,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景色。

故乡作文 篇4

  故乡,我出生的地方,我成长的地方,我回忆的地方,我宣泄感情的地方。故乡的美便是点滴的情感构成的啊!当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便会发现你早已把情感流连于它之上。渗进骨血,不可磨灭。故乡,我爱的地方!这里是平原上的一处小乡村,没有奢华的现代科技所带来的震撼,亦没有原味的依山傍水所带来的清秀,这里,仅有那澄澈的故乡情。

  春姗姗来迟,像是被等不到演出的观众恼怒般,舞台沉重的幕布终于缓缓拉开,进入了“三月槐雨”的开幕之始。

  清冽的槐花香便袅袅婷婷钻入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撩乱一池水涟漪。淡黄的花中挺立着几抹嫣然,像是含羞带怯的深阁女子,羞红的小脸终是绽放绝美的笑颜,傲然在观众眼中找寻它们的独特舞姿。倾城一笑后是一张张纯真的童颜,笑嘻嘻的把槐花收入口袋,嘴里咽着口水,眼中闪烁着醉人的风采,想是闻到槐花饼的香味罢!

  天气逐渐暖,各家各户终是摆脱掉恼人的厚衣,换上了清凉的单衣,嘴里吹着口哨,扛上锄头去田地里劳作。柔和的风吹过,大朵大朵洁白的云彩从头顶飘过,仿佛触手可及。蓝色的天空下是颜色分明的绿色在磅礴待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兀的立于人们视线之处。就像黄粱一梦,梦醒,春回大地。

  温和的风唤醒了大地也唤醒了恼人的小虫。骑着单车潇洒的感受着风之神韵,突然眼睛撞上了一个小虫,刺的眼睛生疼,想必你也不会如意。蓝天白云下,一个个花枝乱颤的身影搅乱了春的诱人风姿。

  树木在变装,绿色精灵的音容笑貌便深深伫立于心灵深处,是啊!故乡正是一代代守护并传承下去的,不是吗?绿色的影子晃动于人们的视野,笑便一点点延伸于世界之中。笑,酣畅淋漓。

  舞台落幕了,观众还在意犹未尽,嘴角勾起的角度,眼里迷人的神采,昭示了刚才那场戏的精彩辉煌!澄澈的故乡情,由每一位在此居住的人们传承。我爱你,故乡!

故乡作文 篇5

  有人说,人出生以来就一直呆在同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对他而言只能叫“家乡”,而不是“故乡”,只有游走在他乡的人,那个地方才能叫做“故乡”。一字之差,感受却大有不同,遥望明月,故乡永远在别处。当我们身在他乡的时候,我们才更清楚哪里是故乡。

  “好 ”&“好唔好”

  第一次搭飞机,想不到那目的地竟然是上海。“魔都”,魔幻的城市、东方巴黎、犹太人曾经的避难所,那到底是什么样子?满怀期待,我终于登上了上海东方航空的班机。

  到达一个地方,首先听到的是这个地方的语言。对于上海话,最初的认识是小时候《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刘涛扮演的上海媳妇胡幸子。每当要发表意见的时候,幸子都是“阿拉”这样“阿拉”那样的'。那时候觉得“阿拉”就像是那个音符的名字“La”,有着某种音乐美,很适合幸子这上海女孩身上体现出来的那份气质。后来认识的是微博上热起来的“好 ”、“侬”等,这些都是对上海话的零星认识。本来以为这次到上海,就能轻易地听到地道的上海话,殊不知在上海的机场、出租车、街道上耳边掠过的都是带着各种味道的普通话,京味、东北味、港台味,甚至还有外国味。于是,直到登上回广州的飞机,我的心中都有着某种遗憾,也许是因为我在上海走过的地方太少了,也可能这地道的上海话只藏在这弄堂的一扇扇窗里了。

  一座城市,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越高,就越不可避免悄悄地淡化一些本土性很强的东西,如方言。上海地方虽小,却有足够的吸引力,五湖四海的人都来此做着自己的梦,普通话成了很多人交流的共同语言。不知道是否值得庆幸,在上海人心中还只是“乡下”的广州,在街头、地铁、饭店我还可以听到亲切的白话,听到美女帅哥讨论着哪里好玩“去边度”,听到阿姨们说别家孩子考重点大学“好威水”,听着婆婆公公们说着回家“煲靓汤”。听到一些人操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不可以介样啦”、“湿湿碎啦”,同时也听到各种口音的白话,“内猴”、“大佬,你好么”。如此种种,虽然听起来有些别扭,令人哭笑不得,心里却更觉得他们可爱。

  这几年,各个地方保护方言的呼声都较高,身在粤语区感受尤为深刻,“保护粤语”曾经闹得挺大,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有香港“撑住”。其实,粤语历史悠久,是广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梁文道言“粤语是可以思考的语言,讲粤语是天经地义的”,粤语足以成为广州的名片、城市印象。卡尔维诺曾经写道:“方言文化有其完全的影响力,确保一个城市、地域、流域身份的认同,与附近其他城市、地域、流域区隔开来。”“在这个世界上(说实在并不大)方言是界定自己会说话,赋予地方习俗形式,总而言之,存在的方式。”广府文化中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和气生财”也许会让人觉得广府人做人做事“是但”、“求其”、“所谓”,但其实“内秀”或者“不争辩”不代表没有底线。原则上的东西是动摇不得的,如一些传统习俗,如粤语,这并不是因为排外,或者是傲慢,而是因为源远流长的文化系统使然,而是因为这些就是他们的存在方式。

  下了从上海飞回广州的飞机,在机场里走着的时候遇到了一对母子,母亲貌似正在教训调皮的儿子。听到了那亲切的“一早话你噶啦”、“好心你啦,好唔好!”我长舒了一口气,我知道,我回来了。

  “弄”&“巷”

  大城市往往会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我们称之为地标,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如广州的“小蛮腰”,它们让城市变得更有知名度和辨识度。但其实,在我心中它们都是一个地方现代化、城市化的标志,时刻在要求着更高更大更有设计感,却也同时让人有着某种距离感,缺少生活的亲和感。木心说:“生活是琐碎的,是琐碎方显得是生、是活――小慷慨、小吝啬、小小盟誓、小小负约,太大了非人性所能挡得起,小街两旁的屋里偶有悬梁或吞金服毒者,但小街上没有悲观主义,人们兴奋忙碌营利繁殖,小街才是上帝心目中的人间。”小小的角落里,琐碎的生活,反而显得更真实。一个城市的灵魂就在民间,在角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莫嫌地窄林亭小,莫厌贫家活计微。大有高门锁宽宅,主人到老不曾归。”相比于去参观上海的“东方明珠”,还有微博上戏说的“上海滩三大神器――注射器、开瓶器、打蛋器”,我更愿意走进上海的小街小落去感受上海。在去上海社科院的那一天,当听到“淮海中路622弄7号”这个地址的时候,我的心兴奋了一下,这意味着我要看到上海的弄堂、石库门了吗?在淮海中路又走了一大段路,路过了一个门牌“××弄××号”。抬起头往上看,被法国梧桐半遮半掩的楼并不高,窗是旧式的,窗框是朱红色的,两扇玻璃被分成六个格子,紧闭着。放下头来继续走着,心里却想着那窗里关住了多少故事,挡住了多少流言,是否也有鸽子飞过。

  去完外滩原路返回的那一天,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我看到远处一字排开的民居,不知道那些都是多少弄多少号的房子?窗子也是旧式的,比现在普遍的铝合金窗外加不锈钢有味道得多。窗下固定着几根铁棒,有些则是不锈钢架子,晾着些衣服。有些窗是紧闭着的,有些则是接近180度的敞开。没有阳台不要紧,精明的上海人总能想到好办法,每一寸地方都能用得恰到好处,物尽其用。

  想起了广州那些门牌号“××巷××号”,想起了小时候伯公伯婆经常带我在楼下附近的小吃店吃滑滑的肠粉,那一条条随处可见小吃店的巷子,爱吃和会吃的广州人散布在每一个角落,想起了那些风格各异,或可爱搞怪或古雅别致的巷子名字“甜水巷”、“飞来对面巷”、“杏花巷”、“九兜二巷”,想起了《外来媳妇本地郎》里的西关大屋,西关那大街,连接着不知伸向何处的小巷,小巷连接着人家,有玩捉迷藏的小孩、树阴下聊天下棋的老人,想起那天跟同学去完陈家祠后自己在日记中写下的“走在陈家祠的巷道里,仿佛走进了别人从前的一个梦,我要窥探,他们都梦见过些什么。在光孝寺的菩提树下,我闭上眼睛,念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请求佛祖赐予我智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做着普通人做的事,怀着一些普通人的心愿。”…… 上海有里弄,北京有胡同,广州,有巷子。巷子里是平民化的广州生活,朴素而真实,琐碎而生动,它承载着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一些人成长的记忆。

  “城里人”&“乡下人”

  很久之前就听说过一个段子,说在广东人的眼里,除了广东或以南的人是南方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北方人”;而在上海人的眼里,除了上海人是城里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乡下人”。当时对于前半句话我只在心里一笑,对于后半句话则没有什么感觉,现在,短短的几天上海之行却让我对后半句话有了更多的认识。

  走在上海的街头,很明显的一个感受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很多,外国人也多,而且很多都是白人,不知道他们是在这里旅游的,还是在这里工作生活的,不管是哪样,都让我觉得上海的国际视野比广州的大得多。也许就是因为国际范较足,上海人觉得自己见识广、文明程度高而自居“城里人”,将自己跟“乡下人”区别开来?

  很多人都说来上海出差或旅行,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因为稍不注意就会被这里很讲究穿着打扮、注重时尚的上海人“看不起”。在上海的文化里,宁可住得简陋吃得不好,出门的衣着打扮也要光鲜,穿得朴素会被认为“寒酸老土”、“下里巴人”而被势利眼。幸好,在上海的几天我还没遇到过“只认衣衫不认人”的情况,而且,他们的穿着打扮也没给我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除了那几天不怎么看见有人穿人字拖上街,看见的多是皮鞋、凉鞋、洞洞鞋,而且见到的穿洞洞鞋的人都穿袜子的。另外,在天桥走着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孩,我看了她一眼,她一直看着前方。后来,她走过很远后同伴告诉我那个女孩背着的LV是假的,有一个细节处跟真品不同。

  记得有朋友曾经开过玩笑,“在广州,别看人家穿着人字拖、短裤在街上闲逛,分分钟有可能是百万富翁!”也许,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广州只能叫做“城乡接合部”,有很多“乡下人”,不过相比于做过分注重门面功夫、讲面子的“城里人”,我倒更愿意做一个“乡下人”,“舒服就好、实用就好”这样的务实有着更持久的力量,最起码做人更轻松一些,“装”的生活会很累。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当我们身在他乡见识到更多了解到更多人,拓宽了生命的宽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身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我们更容易重新审视自己,深化自身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审视那自以为熟悉的在别处的故乡。“流浪的去程有多遥,回家的归程就有多远。”希望每一次归来的都是不一样的、更美好的自己。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qingganzuowen/202201/1554965.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