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话题作文 > 节日作文

特殊生日作文

admin 节日作文 2022-04-21 08:18:00 生日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殊生日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特殊生日作文 篇1

  下课了,同学们在教室里围在一起聊天。

  田可心说:“我昨天刚刚过了九岁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蛋糕。”于泽文说:“我也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人一起过的。”同学们你一言他一语地说着。

  这时,李晓明在后面站着。听了后,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到了座位上,心想:我也快过生日了,可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他难过地向窗外望去。

  尽管李晓明很小声,但还是被细心的于泽文听见了。于泽文对田可欣说:“李晓明也快过生日了,可他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要不我们一起陪他过生日吧!”田可心说:“可以呀!我最喜欢干助人为乐的事情。”时间如流水,转眼间李晓明的生日就到了。大家都纷纷来到了李晓明的家里。家里只有李晓明的奶奶,大家给李晓明的奶奶说明了来意之后,便开始手忙脚乱地打扮起屋子来。有吹气球的,有挂彩带的,还有摆蛋糕的。当李晓明进门那一刻,他惊呆了。同学们也没闲着,齐声唱起了生日派对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李晓明激动地对大家说:“这是我过的最快乐的一个生日!”

特殊生日作文 篇2

  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有空时翻看小时候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是许多趣事的记录,也是我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

  我喜欢照相。曾照过许多照片,有黑白的、彩色的,还有艺术照。在这么多照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5岁那年,妈妈和我抱着一个洋娃桂的合影。记得那年的一天,我过生日。妈妈答应我下午跑车回来,一定给我买蛋糕,庆祝生日。可是我在家里等啊!等啊!怎么也等不着妈妈。我是多么盼望妈妈能早点下班回来,给我过生日啊!可是时针从5点,6点……一直指向了9点,妈妈才施着疲惫的身体回来了。她两手空空,没有给我买蛋糕。看到妈妈的样子,虽然我很心疼,但我更失望,眼泪不由地流了下来,嘴里嘟噜着:“坏妈妈,妈妈说话不算数……”便生气地躲到屋里,不理妈妈。妈妈看到我哭弄子,哭得那么伤心,很难为情地解释说:“孩子,不是妈妈不想回家给你过生日,实在是没有办法呀。线路出了问题,火车晚点4个多小时。从本线路路过的火车都晚点了。谁不想早回家呀?谁家没有孩子、老人……可这是妈妈的工作呀!妈妈的工作性质有些特殊,希望你能理解妈妈。好孩子,别哭了,明天妈妈一定让你高高兴兴地过生日。”听了妈妈的话,我还能说什么呢?妈妈紧紧地把我楼在怀里。顿时,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真切地感受到世上只有妈妈好……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把我唤醒,给我梳洗打扮,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个小公主……来到商店里,妈妈先给我买了蛋糕,又给我买了一个音乐洋娃娃,然后带我来到照相馆,我抱着洋娃娃和妈妈柏了这张照片。

  现在我长大了,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内心就感到一阵愧疚。这些年来,妈妈在生活上、学习土元微不至地关心我,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呀!想想那时的我又是多么的自私、不懂事呀!我在内心深处一遍一遮地呼喊着:妈妈,我最亲爱的妈妈。你一定会原谅女儿的无知……

特殊生日作文 篇3

  西西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叫“小嘎巴豆”,一个叫“吱吱”。“小嘎巴豆”是一条一岁大的小狗,他长着两颗圆溜溜,黄豆般大的眼睛,所以主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小嘎巴豆”。“吱吱”是一只灰色的小老鼠,它可不是偷东西的小贼,它是只小巧可爱的宠物鼠。西西家刚搬到这个城市不久,爸爸仍在以前的城市工作,还没有调过来,只有妈妈在照顾她。不过,她也不寂寞,因为她有两个最好的朋友陪她玩。

  这不,西西不久就要过生日了,“小嘎巴豆”和“吱吱”就商量着要给西西准备一件礼物,“小嘎巴豆”和“吱吱”觉得要给西西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定要非常有意义。可是什么礼物最特殊,最有意义呢?它们一时没了主意。

  这天,可出了一件大事。西西放学回家后,没吃晚饭就睡了,她还哭了呢。怎么了呢?原来西西单元考试了,她只打了七十多分,西西可难过了,她很想打九十分的。分数差得太多了。“小嘎巴豆”和“吱吱”也很难过,它们等西西睡了,从西西的书包里拿出了西西的考试卷一看,发现“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这道题,西西错了很多。

  “吱吱”看着其中的一道题,这道题是“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犹如母亲的胸怀。”“西西觉得这个句子是拟人。西西没错呀,把草原比作母亲,不是把草原当人来写吗?拟人就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呀。”“吱吱”挠挠头,不解地说。“小嘎巴豆”眼睛转了转,说:“不是,这句是比喻句,拟人句是没有比喻词的。”

  “哎呀,到底什么是比喻句,什么是拟人句呀?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的头都被搅昏了。”“吱吱”一屁股坐在了鼠标旁。

  “小嘎巴豆”一本正经地说:“比喻就是打比方,一般是两种不同的事物相比,两事物之间有相似点,用其中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的方法。被打比方的事物是本体,打比方的事物是喻体。”

  “比喻有三种,第一种是明喻,这种比喻句有明显的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你刚才也说到比喻词,可什么是比喻词呢?”“吱吱”问。

  “小嘎巴豆”看了一眼“吱吱”,继续说:“比喻词呀,就是‘像、好像、如同、如、好似’之类的词。明喻句中一定有比喻词,但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

  “这一会说有比喻词,一会说没有,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小嘎巴豆,你的话不对。”“吱吱”大声地抗议。

  “吱吱,别急,听我说完。我说的是,明喻句中一定有比喻词,而且比喻词可以说是明喻句的标志。刚才我们看到的“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犹如母亲的胸怀。”,这个句子就是一个明喻句。草原是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母亲的胸怀是喻体,两者的相似点是同样广阔。可是,有的句子中,比如,他长得真像他爸爸。这个句子中,不是把两类不同的事物相比,虽然句子中出现了‘像’这个词,但此时的句子是陈述一个事实,说明他的长相,而不是为了把句子打比方,使句子更优美,这个句子不是比喻句。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是比喻句,但明喻句中一定有比喻词。要结合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

  “嘎巴豆”也坐上电脑桌,接着说:“比喻中的第二种是暗喻,这种句子将两种不同事物打比方时,句子中不出现‘像’、‘如同’、‘好似’之类的比喻词,而用‘成了’、‘是’这样的词代替,也就是说,句子虽然是打比方,但没有明显的好像之类的比喻词,这样的句子就是暗喻句。比如,夜晚,天空成了黑色的海洋,星星是在这黑色海洋中闪烁的灯光。”

  “第三种比喻是借喻,这种比喻句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比如,六月,荔枝树上满树的红玛瑙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这个句子的本体是荔枝,但这个本体与比喻词都没有出现,只出现了红玛瑙这个喻体,这就是暗喻的特点。”

  “小嘎巴豆,李明好像比军军高。这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吱吱”想了想,提出了这个问题。

  “嘎巴豆”笑着拍着“吱吱”的肩膀说:“不是,这个句子中不是两种类的事物相比,而且重要的是两事物没有任何相似点,虽然有好像这个词,这个句子却只是一个陈述事实的`普通陈述句。”

  “吱吱”若有所思地说:“对比喻这种修辞,我好像明白很多了,可是什么是拟人呢?我说的把事物比作人这个说法不对吗?”

  “嘎巴豆”又向“吱吱”身边挪了挪,说:“更准确的说法是,把事物当做人来写,使事物具有人的语言、动作、思维,这种修辞手法才是拟人。判断拟人句比较可靠的方法是看描写事物动作的词是否是人所特有的动作词。举个例子吧,太阳公公慢慢地爬上天空,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树叶和花朵。太阳和风都是事物,但它们却具有人的动作,‘爬’和‘抚摸’,这两个动词就是拟人句最明显的标志。比喻句强调本体和喻体相似,本体一般不会有人的动作。拟人句一定没有比喻词,描写事物的动作词不是此事物本身特有的动作词,而是人所特有的动作词。这就是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明白了。”“吱吱”如释重负地说。“两种小小的修辞方法中也有这么多大道理。”它忽然想到了什么,对“嘎巴豆”说:“嘎巴豆,我知道送西西什么特殊生日礼物了。”

  “吱吱,吹吧你,你刚刚才弄懂比喻和拟人,才几秒钟呀,坐上超超音速啦!就想到特殊生日礼物,这么短的时间你能想到最恰当的最有意义的特殊生日礼物,会那么有创意?糊弄我的吧。”“嘎巴豆”特别惊讶,“我们想了好几天都没确定下来。”

  “吱吱”慢条斯理地说:“西西这次没考好,她很难过。这次考试不佳是因为比喻和拟人的知识点她没弄懂。嘎巴豆,你知道比喻和拟人的相关知识,把你刚刚跟我说的写下来,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西西,她弄懂了,下次一定能考九十分以上,她就不会难过了,而且知识有了增长,一举两得。这不是最有意义的特殊生日礼物吗?”

  “嘎巴豆”一巴掌拍到“吱吱”的背上,再搂着它的肩说:“行呀,哥们,关键时候还挺有智慧,就这么办!”

  “嘎巴豆”打开电脑,在键盘上飞快地敲了起来。“吱吱”回头看了看西西,西西睡得正香,挂着泪痕的脸颊露出微微的笑容,西西是不是梦到自己考试得了九十分呢?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huatizuowen/jierizuowen/202204/2859987.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