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单元作文 >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漫游语文世界

  篇一:

  语文,如同一只神来之笔,画出世间万物,包罗万象。它带我领略山河美景,品悟人生之真谛,引领我走上属于我自己的轨道。陶醉于语文的魅力中,没有喧哗吵闹,没有烦心恼事,一切似乎都置身于外。有我,有心,有语文。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杜牧用一句话,对颓靡的世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眼前仿佛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早春图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了曹操的雄心壮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的相似愁绪。

  语文,让我领略山水之趣。一叶扁舟,小雨淅沥,春和景明,一碧万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丽景,美不胜收。碧水蓝天相互映衬,清风徐徐,杨柳微垂。涟漪微荡的西湖或在丽日下闪烁着金光,或在阴雨下盖上一层朦胧的面纱,那若隐若现的`姿态总能牵动你的心脾,让你流连忘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旭日东升,霞光万顷,江边鲜花盛开,比火还要红艳;春水方生,波光荡漾,绿得像蓝草一样。江南好啊!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杨是江南。亭台楼阁,诗情画意,笙箫声环绕,不绝于耳。江南的日之红、水之绿形成一幅极绚丽的画面,耀人眼目。

  语文,带我领悟人之真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黛玉,眼泪的化身,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含泪树前葬花,愁煞人也。寄人篱下,有靠又无依。作为宁国府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被无数人羡慕着,但其中的辛酸只有她一个人知道。痴心黛玉与宝玉,有情趣无缘。他们那沾染着时代灵气的爱情,随风渐渐远去,为后人所传诵……“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水的源远流长,象征着人之真情的绵绵不断,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是女子的情思和不尽离恨。这些都是语文的魅力。

  语文,教我以人生之真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凡事以祖国利益为重,使中国繁荣昌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作为新一代少年,更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奋斗,为自己也为祖国的将来而拼搏。梁启超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趁我们具有青春之激情时,珍惜时间,把握机会,为“少年中国”而奋勇进取!

  语文,如久旱后的甘霖,告诉我道理,教我以真情,带我走遍壮丽山河,引领我开采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篇二:

  我一直在苦苦追求你,我心中的语文。

  你给了我清风与明月,你给了我山光与水色,你给了我碧海与晴空,你让我走进你的世界,让我陶醉其中。

  语文能让安静奔流成壮阔,使寂寞绽开成芬芳,将孤独演绎成一排鸿雁,把快乐幻化为满天繁星。我感谢语文,感谢她在我陶醉时,给予我聆听音乐的耳朵、欣赏绘画的头脑与眼睛。天空中一丝云飘过,淡淡的,感觉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生机蓬勃,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还是语文。语文让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语文让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为点点春泥,语文将徐志摩对康桥的热爱轻轻地沉淀成一首柔情的歌,语文让我聆听海子的声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酒”的心境,去“坐看云起时,行至水穷处”,赏“村边绿树,郭外青山”,品“把酒临风,宠辱偕忘”,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语文领我登上山顶俯瞰碧波万顷,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带我踏上农家田埂,领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幽淡意境。黄昏远眺湖面,粼粼江水,上一秒还泛着金箔般的光泽,下一分钟已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什么让这一切如此美好,如此精彩?还是语文。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那古城旧都里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无声的冷月,是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帆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沉舟侧畔的千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语文的魅力,使我深深陶醉。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zuowen/danyuanzuowen/qinianjishangce/202203/2794705.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