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小学生作文 > 一年级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的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三篇

admin 一年级作文 2020-04-23 02:31:18 素材作文

要下笔如有神,关键不在于你看的素材有多少,而在于你积累的素材有多少,会运用的素材有多少。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素材的积累与运用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作文教学的素材的积累与运用1

很开心可以为大家写关于语文作文的心得,作为一名作文高一高二一直一般的文学素养颇低的普通人,在高三开窍之后,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作文狂飙并且稳定在52+的分数,我想告诉大家,语文作文不是什么难题,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大块。

大家可能普遍觉得语文作文只要一个平均分数45分左右就可以了,反正大家也拉不开差距,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去写数学题可能提高的更快。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因为凡事存在一个极限,你花一年去学数学就可以满分了吗?真的不一定。

应试教育要的就是你不能有短板,而作文对大部分人而言,还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间,花这个时间去提高作文在效率上,是绝对划算的买卖。

接下来我会分享一些素材积累和文采提升的窍门,干货满满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一种方法和思路,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我们应该拿出怎么样的态度来应对才是最佳方案,这是我们在接下来人生需要面对的课题,所以我更希望吸收的是这种思路,而不是材料本身。

素材积累方法

关于素材的积累,很多人觉得拿个小本本抄起来没事读读背背就可以了,可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背了好多,可是一到要用,脑子里一片空白,这是因为素材在脑子里混乱不堪,杂乱无章,导致要使用时没有一条线索让我们找到合适的素材,所以要很大程度的挖掘运用已经有的素材,最重要就是简单化——

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记忆简单的素材,第二是人为简化素材。

简单的素材,最大的有点是好记!!只有记忆下来才会运用是吧!

小学作文教学的素材的积累与运用2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实中许多学生却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这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写、善写作文呢?在此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说明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写作的内容(即命题)感兴趣。因此,教师首当其初要了解学生的经历和情感,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去感受世界。如果给学生的题目贴近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学生就会把写作看成是自然而然、不做不快的事情。学生们知道了作文就是表达和倾吐的需要,对作文才能萌发兴趣。

二、要重视学生的积累。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说明,积累素材要“厚”,即要突出一个“多”字。因为“多”,才有“活水来”,才能得心应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出好作文来。那么,怎样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

1、重视生活积累

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是作文材料的丰富源。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但它们是为有心者而准备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然而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学生,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

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单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假若离开了生活,缺乏了感受与体验,就会造成学生对生活中很多写作素材都不熟悉,有的也是一知半解。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

2、注重阅读积累

我国古代文人曾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之说,教育家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中国人也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阅读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要扩充作文素材,是必须要进行广泛阅读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见微知著,才能源头有活水。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只有阅读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

三、注重写作练习。

积累素材是为了运用素材进行写作,运用素材进行写作则能促进学生不断地更好地积累素材。如何以写助积呢?

1.写周记。在写周记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

2.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

3.多仿写。好的句子、好的语段、好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学着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小学作文教学的素材的积累与运用3

积累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实效,精读素材,把它摸深吃透。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写起作文来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一、慢咽细嚼,提炼感点

素材是生活、社会的缩影。只有在生活学习中多方面审思感悟,多思多想,做个有心人,才能捕捉到素材的感点。

所谓感点,就是看了素材后你对它的感觉。你不要去管别人对它是什么感觉,而是要抓住你对它的感觉。对一则自己有感点的素材,不应该囫囵吞枣,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应该慢咽细嚼,提炼出自己的多个感点来。例如,素材: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致失去双臂,但她克服种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写字、游泳、绘画等等。后来又出演《隐形的翅膀》电影女主角,雷庆瑶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2011年8月,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经过对这则素材的慢咽细嚼,你可能有很多感点,如:

感点一:自立自强

雷庆瑶3岁时被电击致失去双臂,但却克服困难学会用双脚穿衣、做饭、吃饭、写字、缝补衣裳、骑自行车、游泳、绘画等等。

感点二:经历造就辉煌

雷庆瑶成功出演电影《隐形的翅膀》女主角,获2007年华表奖优秀儿童女演员奖。其作品于同年获得华表奖优秀儿童电影奖。被称为“东方维纳斯”、“断臂天使”。

感点三:感恩

在受到别人关爱的同时,庆瑶时刻想着感恩。在玉树地震期间,她凑集捐款13万元,外加500床厚棉被和1000件棉服,装上汽车从成都运送到玉树,因而荣获第二届“四川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

二、分门别类,穿针引线

沙,没有装笼时,它是散沙;珍珠,没有串联时,它是乱珠;同样素材没有分类串联前,它只是杂乱无章,没有条目的文字。每则素材提炼感点后,应分门别类积累,合并同类,这样,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触类旁通。例如,素材: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带领大家植树造林,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素材:阿里木江·哈力克生活并不富裕,靠卖羊肉串谋生。2001年,他以微薄的收入资助了数百名贫困学生。在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阿里木带着与新疆两家爱心企业共同援助的方便食品及饮用水等物资奔往灾区。

对于这些素材,感点是很多的,这时你可以概括出它们共同的感点,比如“人间最美是心景”。并把这些素材合并,归成一类,剪辑在一起,而后用线穿起来,这线就是相同的感点。你可以用“最美是心景”这一共同感点把这些材料贯穿起来。可以积累为: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风景。雷庆瑶,失去双臂,却用身残志坚的毅力演绎了《隐形的翅膀》;杨善洲在林场一待就是几十年,用担当绘制了最挺拔的森林;阿里木,不过是个烤羊肉串的普通人,用最朴素的恻隐之心在人们心中荡起千层浪花。

三、匹配中心,用活用巧

赵树理说:“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确实如此,能不能从沙子中淘出金子来,就得注意方法,多思考,多实践。也就是要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素材库中的人和事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即根据各种作文题目,科学合理地匹配写作题材,把这些素材用活用巧,需要根据题意,适度裁剪,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运用:以雷庆瑶所遭遇的巨大不幸,即使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似乎也不为过,但她没有,她拒绝“喂食”,鄙弃寄生,不仅能够自食其力,还凭借自立自强去帮助别人,在玉树地震期间,她凑集捐款13万元,外加500床厚棉被和1000件棉服,装上汽车从成都运送到玉树,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为生活带来诸多的幸福和欢乐。这正如大作家茅盾所言,“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生命才具有伟大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注重实效,对自己有感点的素材慢咽细嚼,并建立自己的实用有效的作文素材库,使之成为写作的题材。这样做,不仅解决了“无米之炊”,更解决了讲究色香味形的恰当搭配的问题,使自己的作文匠心独运,脱颖而出。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xiaoxue/ynjzw/240998.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