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之旅
丝路,一条经过茫茫大漠通往西方的古文明之路,从我第一次在故事中听到它,就心生向往,能在历史中绽放光彩,那一定是神秘而又独具魅力的地方。敦煌,丝路的必经之地,又因为莫高窟被世人所熟知。这个假期,梦想已久的敦煌之旅终于实现,想要感受我的兴奋和震撼,就一起同行吧!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郊东南方向,远远望去,蔚蓝的天空下,绵延千里的鸣沙山断崖,像一幅土黄色的画卷,千余个大大小小的洞窟,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上面。
走近洞窟群,好几棵又粗又高的大树矗立在前,看着它们坚实的树干,犹如卫士一般,我猜想在这千百年的岁月里,或许就是它们一直守卫着孤独的莫高窟。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时期,那时候有位僧人路过这里,小憩醒来忽然看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他觉得这是上天的一种旨意,于是便在崖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在此修禅。后来几个朝代的统治者信奉佛教,僧侣们陆陆续续建造了很多洞窟。到了隋唐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武则天时期石窟数量达到千余个,后来人们也把莫高窟称为千佛洞。
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们依次进入一个个标有序号的洞窟参观,借助手电筒,看到里面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壁画、雕塑,因为建造时期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的色调热烈浓重,线条淳朴浑厚,具有西域佛教的特色;有的色调雅致,风格洒脱,具有中原气息。壁画内容有佛像、经变、故事、神怪、供养人等,最引人注目的是几乎每个洞窟都有的飞天,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圆圆胖胖,有的修长轻盈,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也有的合手向下,还有的反弹琵琶,无论哪一种都姿态优雅。美术课讲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我用老师教过的方法去欣赏这些精美的壁画,保存得好的地方,竟像是刚刚完工的画作,色彩鲜艳明快、笔触细腻清晰,一点儿也看不出已经历了千年的时光。我在心中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正在这时,讲解员阿姨解答了我的疑问,原来除了一种颜料是就地取材,其他都是由从西域进口而来的天然矿物制成,有很多成分还是名贵的宝石呢!难怪说莫高窟不仅是一座闻名于世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颜料标本博物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光照、二氧化碳、列强入侵等很多原因,导致有些墙体脱落、颜料氧化变色、还有被人为破坏的痕迹。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这座宝库的保护,限制游客人数、不同编号的洞窟轮流开放、进入洞窟不能拍照、触摸等,我还看到有在一个半封闭的洞窟内,有工作人员用一些先进仪器,对壁画做数字采集保存。
幸运的是,我们参观时第96号窟恰巧对外开放,这是整个洞窟群里最高的一座,我站在这座高大的弥勒佛坐像前,从下仰望,大概有十层楼那么高呢!佛像气势雄伟,面容慈祥。这也是莫高窟为数不多的石胎泥塑——直接在崖壁的岩石上凿出主体身形,再泥塑而成。因为鸣沙山岩石成分不容易成型,其他更多的佛像是木骨结构的,我在另一个洞窟内,就发现一具被损坏的佛像,最中心是先用木头做骨架,再用麻草泥塑,最后再彩绘而成。
有位叔叔的讲解既生动又风趣,他介绍一尊卧佛时说:“很多人把这样的佛像称为睡佛,其实是错误的!佛像的神情很安详,看似在睡觉,其实是涅槃。什么是涅槃呢?这种时刻,普通人称为去世、皇帝称为驾崩、和尚称为圆寂,而佛呢,就称为涅槃。”我一听就明白了,而且周围的游客也都是笑着点头。瞧!每种职业,都需要点心思和幽默。
最后,我来到了大名鼎鼎的藏经洞,它其实是藏在一个洞窟之内的洞中之洞。从洞口隔着栏杆看进去,并不算大。曾经保藏在这里的那么多珍贵典籍、画作、刺绣,一点儿踪影都看不到,只能去想象了。
从莫高窟走出来,再回头看这一片古人创造的奇迹,我有收获,也有遗憾——有些洞窟因为破坏严重而不能开放,还有更多的珍贵文物,因为流失海外而不能回到真正的故乡。不远处,就有两座古代著名的关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塞的荒凉,也写出了大漠的风沙。在千年之前,古人就能在如此艰苦的地方,开辟出繁荣的文明之路,现在,我们更有能力去保护这些灿烂的遗产。真期待下次再到敦煌,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文物回家。【深海网作文大全 https://www.shenhai5.com/zuowen】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xiaoxue/lnjzw/5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