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素材 > 优美句子素材

形容母女感情

admin 优美句子素材 2020-06-30 22:50:18 母亲母女

第一篇 形容母女感情
《母女情深》

母女情深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已渐渐消失在我的脑海里“唯有一件’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占据的我的心灵“

记得那是去上英语课的一个傍晚?天阴沉沉的?天空中飞舞着晶莹的雪花’雪华被风一吹/像顽皮的孩子四处乱散”雪越下越大?不久便像鹅毛一般、望着地上越积越厚的雪,我想‘、真倒霉,偏偏碰上这样的鬼天气去上课、风雪这么大”天这么冷,路又滑?干脆今天就别去上课了”’母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从衣柜里取出厚厚的羽绒服“温和地说,/穿上厚羽绒服‘今天你别骑车了‘我驮你去?”我刚要说什么,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做任何事都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我会意地点点头、母亲一边帮我穿外套?一边说;:真是妈妈的乖女儿,、

就这样“我们出门了。后厚的羽绒服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把她的羊绒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我感觉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热乎乎的'

母亲骑着车带我行使在风雪中:路上夹杂着北风的小雪粒抽打在母亲的脸上;而我呢?戴着厚厚的羽绒服帽子'蜷缩在母亲身后‘母亲用她那瘦削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雪:路上雪很厚’母亲小心翼翼的蹬着车/还不时回头看看我’好像生怕把我冻坏“就在母亲回头的一瞬间,我看见了她的脸”她的脸早已被夹杂着小雪粒的北风吹得通红?我忽然想起母亲的围巾这时已戴到了我的脖子上/我忙说’。妈妈/这围巾还是您戴吧,用它可以挡挡风:‘母亲却说;/快带好/我不冷/‘

由于汽车的碾压“路面跟镜子面似的?母亲赶忙下了车推着我艰难地走’忽然脚下一滑“车子微斜了一下“眼看我就要从车上掉下来了”这时/母亲用左手扶住车把?伸出右臂使劲地把我搂住;我安然无恙,坐上车”母亲继续推着我向前走去„„„„

下课时;我是被爸爸接回家的。路上我问爸爸”。妈妈怎么没来接我呢?,爸爸缓缓地说。、你妈妈在送你的路上胳膊的肌肉被拉伤了。这时/我回想起妈妈在送我的路上出现的险情、而她,却什么也没说,甚至连眉头也没眨一下,回家后/我看见妈妈的胳膊红肿得厉害: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我抚摸着妈妈红肿的胳膊"而她”抚摸着我纤细的小手‘我们母女就这样依偎着、好久好久„„„„

一时间:爱在手中传递;爱在时空穿越;爱在心中沸腾;就这样、我在充满爱的乐章中成长着‘

(欢迎大家来欣赏我的作文,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一旦采纳/将给提建议的人5分至10分不等的奖励?也希望大家多多为我打分”多谢!!多谢!!)

第二篇 形容母女感情
《母女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起点》

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聊起最近经手一个姑娘的案例。那个在争吵中将自己的母亲重重推倒在地然后愤然而去的26岁姑娘,自己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

“我的人生像是我妈的影子一般,她一路替我选择小学,中学,大学,替我选择朋友,替我选择爱人。”她说,“我一点自由也没有,稍微不如她的意,她就一哭二闹寻死觅活的说我不听话。说我翅膀长硬了不认娘。”

她亮出自己胳膊上的青痕斑斑,“老公出轨了,对我越来越不好,甚至于有时会动手打我,我想要跟他离婚,可是我妈居然以死相逼要求我继续这段婚姻…我真是想不通,她是我妈啊,口口声声都是为了我好,为什么就能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我不幸福呢?”

排给她的心理辅导,是两周一次的固定课程。

第六周的时候她没来,朋友打过电话去问,只听在那头她声音低低,“我妈说…心理咨询都是骗人的,这周开始我就不去了,剩下没上完的课可以退钱吗?”

他帮她办理了退款手续,长叹一声说,“这种人,被我们戏称作【被母亲吃掉的人】,不管年龄多大,心智能力和判断能力都还是个小孩的水平,抱怨东抱怨西,抱怨完了一切听妈妈安排还是他们唯一的方法论。”

就像…被一点一点的溺爱,控制和掠夺吃空了灵魂,只留下一具还在生长的皮囊的感觉,活的像个傀儡,又像个影子。

他这么形容道。

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女之间的关系,或许是绝大多数人都需要直面的问题。 做母亲的想要表达关怀,却总是难以把握尊重的分寸,一不留神,关心演化成掌控,深爱便成了让人厌烦的唠叨,而爱意的叮咛成了诅咒。

做孩子的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拒绝的话却总是难以说出口。“谢谢你的爱和关心,但是我也需要一点自由”,这句简单的话,出口却总成了“行了行了,你能不能不要烦我”的不领情和不耐烦。

有多少父母在感慨自己为孩子做牛做马操碎了心,就有多少孩子在抱怨自己的生活被父母掌控。

我们明明都是从爱的起点出发,为什么最后总是沦落到恨的荒野?

关怀与尊重的比率如何把握?爱和自由又该怎样平衡?

想要做一个“不被吃掉”的女儿,维持健康良好的母女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步开始。

1、不管母亲能不能理解,都要培养自己的价值观

“我妈说,女孩子应该考公务员,图个稳定,也好找对象…”

“我妈说,你要嫁一个有钱人,这样今后能少吃好多苦…”

“我妈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家丑不可外扬…”

生活中有这样的一些人,她们从小就被原封不动的灌输了母亲的价值观,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逐渐将母亲的观点,意见奉若真理。

她们将自己的生活缩小到无限小,小到用母亲的影子可以覆盖,并渴望在这样的阴影中过上一帆风顺的生活。她们以为母亲的智慧和经验就是万能,却往往忘记了,母亲也不过只是一个普通人。

在时代剧烈的变化中,她也会落伍,对于无穷无尽的新鲜知识,她也会不懂。 对于母亲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可以参考,但是并不能照本全搬。通过阅读,跟人交往,不断的反思和思考之后的判断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才是摆脱“母爱魔咒”的不二途径。

“可是妈妈并不能理解我的想法,一定是我错了吧…”,我曾经听过这样的顾虑。

摒弃“无论如何母亲都应该可以理解我的想法”,则是打破自我怀疑的第一步。

日本女作家在樱场江利子在《完美母女关系的秘密》中写到:

不想要复制母亲的道路,就不要对母亲抱有太高的期望,希望她成为你的避风港,包容理解你的一切…冲突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母女彼此也一定会有无法理解的部分,但是这并没有关系。不要对母亲抱有太高的期待。你才有可能过的轻松一点。

在保持尊重的同时坚定的贯彻自己的主张,像应对上司一样应对母亲。相信自己,冷静的思考和判断母亲的劝告。坚持走自己的路,做一个离开母亲也可以过的很好的人,才是对养育我们长大的母亲最好的报答。

2、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楼下上高中的小妹妹,每一天早上出门都像是打仗。形容母女感情

“我都说了不吃不吃不吃,你不要管我行不行啊,烦不烦。”,她一边说,一边重重的摔上门。

一路气鼓鼓的跟我抱怨,“我都上高中了,还需要我妈提醒我每天要写作业这种事吗?还有,我做卷子正全神贯注的时候她老是过来给我送牛奶水果,打断我的思路不说,我自己要吃自己不会去拿吗?进我房间从来都不敲门,一点也不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那你跟她好好说过这个问题吗?”我问,“不吵不闹心平气和的沟通?” 她愣了几秒,反倒自嘲的一笑,“姐姐,你看看我都这么闹腾了,她还是该怎么怎么,我好好说就更没有用了。”

这个听上去自洽的逻辑,很多时候只能将结果导向的与目的越来越远。 矛盾越发尖锐,争吵愈演愈烈,做母亲的只知道自己的女儿进入了反叛期,却不知道她的反叛源头是自己无限制的溺爱,和出于看似“为她好”而对她生活的掌控。做女儿的对母亲的不解更加生气,而这生气又会逐渐带上一些赌气的成分,你为我好是吧,那我就偏偏要让自己不好给你看,看你还控不控制我。

逃学,旷课,落榜,喝酒,夜不归宿,交一个糟糕的男朋友。

这些都是女儿以自我放逐形式的报复,可母亲依然不懂,她只会垂泪叹气,“可是我对她那么好啊…”

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两个充满诗意的语句,来描述最和谐的亲密关系: 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在母女关系中,第一句可以适用于母亲,我无条件关心你,但是我不会营造出一个让你需要我,离开我就什么也不行的假象,我爱你,也尊重你的选择。

而第二句更适用于女儿,我知道你很爱我,但是我需要自己的空间。虽然我拒绝你,但是依然感激你的付出。

3. 想要有自由的生活,就必须先有自由的能力形容母女感情

办公室里曾经有一位实习生小姑娘。

她常常在我们面前抱怨父母管的太多,擅自翻看她的日记本,不尊重她的想法,把她当作小孩子一样对待。

有人给她出主意:“你既然这么觉得,为什么不搬出去住呢?”

“搬出去?我也想啊,我现在的工资还不够每个月自己买东西呢,在家里住着吃爸妈的喝爸妈的,搬出去肯定十几天就没钱花了。”她这么回答。

另外一个小姑娘立刻附和,“对啊,不仅是这样,我去年搬出去住的时候节衣缩食就不说了吧,有天晚上停电了,外面又刮着大风,不知谁家的窗户被风吹的哐当作响,特别像恐怖片里的场景。我当时就吓得给我妈打电话接我回家了,从此断了自己住的念头…”

两个小姑娘互相露出心有戚戚焉的表情,剩下我们在一旁面面相觑。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承担自由的代价。

刘墉老师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今天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讨价还价,既要美式的自由,又要中式的宠爱,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

太多人心目中定义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独立,而是既可以得到宠爱,得到享受,又要求保持独立自主的奢望。

追求自由,需要从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开始。

经济不独立,你永远逃不出寄生的命运,永远只能寄居在家里,听着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唠叨,抱怨,试探,“你看人家XXX的男朋友多体贴”,“人家小X今年又升职了”,或者“你为什么还不结婚?”这样的话。

精神不独立,不管你走到多远的地方,都还是个依赖母亲的孩子。刮风下雨,打雷闪电,停电停水,工作上不顺利,感情中受了委屈,从不考虑解决方法,只知道拿起手机拨通妈妈的电话求助或者哭诉。

不独立的人,注定是无法自由的,像是开头朋友讲述的那个例子一样,她那么恨,那么渴望自主,潜意识里却依旧会将母亲的意见奉为圣旨,从而放任自己在“被吃掉”的漩涡中,陷得越来越深。

从努力工作存下第一笔钱开始,从第一次打落牙齿和血吞开始。成长会痛,但是不经过这样的痛楚,你永远无法成长。

只有成长,才能迈出自由的第一步。形容母女感情

《布鲁克林有棵树》中,弗兰西的母亲在弗兰西失恋回家痛哭之后,有过这样一段心理独白:

“终于来了”,她想,“这个时刻终于来了,无法在呵护孩子,不叫他们遇见不幸了。过去家里吃的东西少,你可以假装自己不饿让他们多吃点。夜里寒冷,你起床把自己的被子盖在他们身上,好让他们不受冻,谁想要伤害他们,你会跟他们拼命。

可是终归有一天,或许阳光灿烂,他们走出去,或许会遭遇一些不幸,而你却无法知道,你拼了一生要阻止他们去遭遇的痛苦,总会找上他们的门。

这或许是每一个母亲都必须要经过的心路历程。

你疼爱的那个孩子,终究要长大了。你无法永远将她捧在你的掌心,她有自己的人生要过,也有自己的痛苦需要面对。

你能做的,并不是一直拉着她的手,而是放开她,让她成为一个离开你,也有勇气和能力能够很好的面对生活的人。

而一个女儿对母亲最高的致礼,并不是成为你。而是在你的爱中,我终于成为了自己。

第三篇 形容母女感情
《母女情深》

母女情深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已渐渐消失在我的脑海里。唯有一件,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占据的我的心灵。

记得那是去上英语课的一个傍晚,天阴沉沉的,天空中飞舞着晶莹的雪花,雪华被风一吹,像顽皮的孩子四处乱散。雪越下越大,不久便像鹅毛一般。望着地上越积越厚的雪,我想:"真倒霉,偏偏碰上这样的鬼天气去上课,风雪这么大,天这么冷,路又滑,干脆今天就别去上课了。"母亲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从衣柜里取出厚厚的羽绒服,温和地说:"穿上厚羽绒服,今天你别骑车了,我驮你去。"我刚要说什么,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说:"做任何事都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我会意地点点头。母亲一边帮我穿外套,一边说:"真是妈妈的乖女儿。"

就这样,我们出门了。后厚的羽绒服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妈妈把她的羊绒围巾围在我的脖子上……我感觉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热乎乎的。

母亲骑着车带我行使在风雪中。路上夹杂着北风的小雪粒抽打在母亲的脸上。而我呢?戴着厚厚的羽绒服帽子,蜷缩在母亲身后,母亲用她那瘦削的身躯为我遮风挡雪。路上雪很厚,母亲小心翼翼的蹬着车,还不时回头看看我,好像生怕把我冻坏。就在母亲回头的一瞬间,我看见了她的脸。她的脸早已被夹杂着小雪粒的北风吹得通红。我忽然想起母亲的围巾这时已戴到了我的脖子上,我忙说:"妈妈,这围巾还是您戴吧,用它可以挡挡风。"母亲却说:"快带好,我不冷。"

由于汽车的碾压,路面跟镜子面似的,母亲赶忙下了车推着我艰难地走。忽然脚下一滑,车子微斜了一下,眼看我就要从车上掉下来了,这时,母亲用左手扶住车把,伸出右臂使劲地把我搂住。我安然无恙,坐上车,母亲继续推着我向前走去……

下课时,我是被爸爸接回家的。路上我问爸爸:"妈妈怎么没来接我呢?"爸爸缓缓地说:"你妈妈在送你的路上胳膊的肌肉被拉伤了。这时,我回想起妈妈在送我的路上出现的险情,而她,却什么也没说,甚至连眉头也没眨一下。回家后,我看见妈妈的胳膊红肿得厉害,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我抚摸着妈妈红肿的胳膊,而她,抚摸着我纤细的小手。我们母女就这样依偎着,好久好久……

一时间,爱在手中传递;爱在时空穿越;爱在心中沸腾。就这样,我在充满爱的乐章中成长着。

(欢迎大家来欣赏我的作文。希望大家多多提出宝贵的意见,一旦采纳,将给提建议的人5分至10分不等的奖励,也希望大家多多为我打分。多谢!多谢!)

第四篇 形容母女感情
《相离相爱——论《小团圆》中的母女关系》

第32卷第3期2012年8月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

Vol.32No.3Aug.2012

相离相爱

———论《小团圆》中的母女关系

唐宇红

(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2)

摘要:张爱玲以往作品中的母亲往往是异化,母女之间也因此无过多亲情。但在《小团圆》中,张爱玲却刻画了另一种复杂而纠结的母女关系:尽管母女之间有着疏离,但本能的血脉亲情却并未减少。

关键词:张爱玲;母女关系;疏离;《小团圆》中图分类号:I207.4形容母女感情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63(2012)03-0043-03

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除重点人物以外,着墨最多的便是主人公的亲人了。而在这些以主人公为中心的亲人形象里,母亲往往是最不能忽视的角色。《小团圆》作为张爱玲的遗作并没有跳出这个规律,但是它所塑造母亲形象并由此而展开的母女关系却又与前期的作品有所不同。

一、母亲形象的转变:“恶母”变“严母”

张爱玲以往作品中的母亲形象无疑是异化的,无母女亲情的。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半生缘》中的顾太太,《花凋》中的郑夫人等等,无不是自私冷漠不顾儿女生死的“恶母”形象。而《小团圆》中的母亲———蕊秋尽管一方面庸俗、滥交并且也带有冷漠自私,但更多的是对女儿的关爱。特别是在对待金钱与子女的态度上,蕊秋与曹七巧、顾太太之流有着本质的区别。

曹七巧,《金锁记》里的灵魂人物,这个付出了所有终于换来了一份家产的辛苦女人,在为了守住自己用青春与情欲换来的这份家产,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思恋多年的男人。金钱不仅操控了她的人格,更是囚禁她的黄金的笼子,“把自己锁在黄金的枷锁里,不给自己快乐,也不让子女快乐。”(夏志清语)被金钱控制的曹七巧,完全没有母亲应有的温情,有的只是自虐与虐他的疯狂。为了控制子女,她教儿子吸大烟、逛窑子,不惜破坏女儿原本应该有的美好婚姻。《花凋》中的郑夫人,也是一副精明商人算计相。为了自己努力积存的一点私房钱,她毫不留情地放弃了

收稿日期:2012-04-06

作者简介:唐宇红(1986-),女,湖南东安人,广西大学文学院文艺学2010级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女儿的生命。她对于女儿的爱,在金钱面前完全不堪一击。《半生缘》中的顾太太更是毁灭女儿的帮凶,不仅对大女儿曼璐的堕落持默许的态度,而且在曼桢受困之时袖手旁观。她本有机会说出真相,解救曼桢,可是,当她摸到口袋里那一叠“那种八成旧的钞票,摸上去是温软的,又是那么厚墩墩的方方的一大叠。钱这样东西,确实有一种奥妙的力量。”[1]可以说,张爱玲笔下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因为金钱而放弃了女儿。

而《小团圆》中,蕊秋尽管对九莉没有像普通的母亲那样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很多时候她的不善表达或者是过于直白伤害了九莉的心,但是在金钱与女儿的选择上,她却是极尽所能地尽了一个母亲的心。离婚后,蕊秋害怕前夫只管儿子而不管女儿,于是主动将女儿送去学校受教育,因为在蕊秋看来,女子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有自立的本领。她毫不计较地送九莉学钢琴、学画画,上昂贵的私立教会中学。而当九莉从父亲家逃离后,她也毫不犹豫地接纳了她,让她跟随自己生活。她支持九莉念书,送九莉上港大,并花费高额学费让她参加牛津剑桥伦敦三家联合招办的监考人自己办的补习班,并在生活中,时时刻刻纠正九莉的举止,希望将其培养成淑女。如此等等,不难看出,蕊秋是以母亲的身份在关照着女儿九莉的。尽管她并未做到传统意义上的慈母,但至少她不是“恶母”,或者说,她只是一个不懂表达的“严母”。可以说,没有母亲蕊秋的这种付出,也就没有九莉日后的成就,或者说,没有我们日后所看到的张爱玲。

二、母女关系的转变:“审母”变“恋母”

张爱玲以往作品中的母女关系总是淡漠而异

-43-

化:母亲为了金钱或者别的外在原因可以毫不留情地牺牲女儿,也因此,女儿对于母亲的感情更多是一种失去庇佑的惶恐以及极其无助的伤痛的感情。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半生缘》中的顾曼桢。《倾城之恋》里,兄嫂们花完了离婚后寄居在家的白流苏的钱以后,便露出本真的面目,不仅对其冷言冷语,更是想把她赶出白家家门。可当有苦难言的白流苏满含委屈地来寻求母亲白老太太的庇护时,白老太太为了所谓的家族安定,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装糊涂。“支持这份家,可不容易,你得体谅他们一点”[2],“流苏在她母亲床前凄凄凉凉跪着,迷迷糊糊向前一扑,自己以为是枕住了母亲的膝盖,”[2]可哭了半日,白流苏才发现母亲并不在床上,已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这个时候的白流苏才真真切切从心底里觉得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而对于顾曼璐、顾曼桢而言,顾太太在母亲的角色上更是缺席的。对于曼璐而言,在她伤心痛苦需要倾诉沟通之时,母亲并不能给她任何帮助,而对于她一生伴侣的选择,母亲衡量的唯一标准也总是能不能负担起一家人的开销。对于曼桢,顾太太更是因为金钱而恶意缺席母亲的职位。当曼桢被姐姐囚禁被姐夫强暴之时,尽管她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个没主意的人,并会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会顺从于姐姐的压力让自己马马虎虎地跟了祝鸿才,但是在绝望之时,她仍然还是将最后的一点希望寄托到了母亲的身上:“唯一的希望是母亲肯把这件事情的真相告诉世钧,和世钧商量。”[1]而母亲顾太太毫无疑问是让女儿失望了,她对世钧守口如瓶也因此葬送了女儿的爱情与幸福。

而在《小团圆》中,女主人公九莉与母亲蕊秋尽管有争吵有猜忌有怨恨,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有着母女之间的爱,只是她们的感情更多呈现的是一种爱而疏离的状态。首先从母亲的方向来说,在人生的大方向上,她并未因为计较金钱而放弃女儿九莉。细节上,尽管有很多时候她不懂尊重孩子,喜欢用训话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并常常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动辄便是“我宁愿看你死”、“你活着就是害人”、“猪”这一类咒骂的话语,但是并不是说蕊秋就没有亲情,她只是不善于表达亲情,并且对于亲情表现并不够宽容与亲密。因此,很多的时候,蕊秋表达母爱的方式是极其委婉的。比如,九莉在母亲节买花的时候被骗了,心里惶恐不安,但是蕊秋却很高兴地用异常柔和的声音安慰道:“不要紧,插在水里还可以开好些天。”[3]九莉的剧本正式上演时,蕊秋的满意让九莉心里都纳罕:“她也变得跟一般父母一样,对子女的成就很

容易满足。”[3]当姑姑楚娣嗤笑九莉的身材过高过细——“美术俱的时候,蕊秋表现出了母亲护短的本能—乐部也有这种模特”[3],这无疑便是呵护了。在九莉的婚姻态度上,蕊秋尽管有着失望与无奈,但她依旧尊重着女儿,对于邵之雍她并未坚决反对,只是善意提醒九莉,让九莉多交往再决定,不要将自己封闭起来。

而从女儿九莉方面来看,她无疑是深爱着自己的母亲的。也因为这极其重视的爱,敏感细腻的女儿极其重视母亲的一言一行,母亲随意的一句话既可以让她幸福地飞上天也能让她恨不得把自己给摔死在地上。当收到奖学金后,九莉第一反应就是拿去给母亲看;而当听到母亲维护自己的身材,说俱乐部的模特也是如此身材之时,她“第一次听见她母亲卫护的口吻,竭力不露出喜色来。”[3]而对于母亲给她梳的新发式,她更是小心翼翼地爱护“直头发不持久,回到学校里早已塌下来了,可她舍不得去碰它,由它在跟前披拂,微风一样轻柔”。

[3]

《小团圆》一书中,关于

蕊秋的笑声、神情、外貌、姿态、穿着、言语、事件的记录与描写,绘声绘色,如见其人,联想《对照记》里大量的照片,不难看出女儿对于母亲的感情漫长而深沉。可也因为着这份极其深厚的感情,九莉对于母亲的言行也就极其敏感与在乎,还钱的事情最令人痛心,可也最具有代表性。张爱玲曾说“能够爱一个人爱到问他拿零用钱的程度,那是严格的测试”,[4]在她的小说里,金钱的关系便是爱的关系。《小团圆》中,九莉一直怕问蕊秋要钱,宁愿走半个城。对于自己买的东西花的钱,她的心里也一直想着“我一定要还给二婶。装在一只长盒子里,埋在一打深红的玫瑰花下。”[3]她心里认定,母亲不信任她,是因为她那时没有还钱的能力,她为此痛苦不已,以至于想到跳楼来说明自己。“事实是只有她母亲与之雍给她受过罪。那时候想死给她母亲看:‘这你才知道了吧?’”[3]她不爱父亲,所以尽管父亲打她、关她禁闭,可她并不伤心也不恨他,但是对于深爱的母亲,她却不能不在乎不得不伤心。

因此,可以说,蕊秋与九莉并非毫无母女之情,只是在张爱玲的笔下,这种母女亲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母慈子孝图,它更多的在提示读者,母亲女儿都是普通人,都有着凡人的一切劣根,因着自己的处境影响着双方的关系,疏离但却依旧有情。

三、相离相爱的缘由

《小团圆》中的母女关系其实并不复杂,一次简单的过马路便能将这对母女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

-44-

致。九莉九岁的时候,蕊秋有一次领着她过马路:“又踌躇了一下,仿佛觉得有牵着她手的必要,一咬牙,方才抓住她的手,抓得太紧了点,九莉没想到她手指这么瘦,像一把细竹管横七竖八夹在自己手上,心里也很乱。在车缝里匆匆穿过南京路,一到人行道上蕊秋立刻放了手。九莉感到她刚才那一刹那的内心的挣扎,很震动。”[3]一次对于正常母女再平常不过的牵手,在这对母女心里却是不小的波动,源于本能母亲还是牵起了女儿的手,但这种对于身体接触感到陌生和刺激无疑又是在说明着母女之间有着深刻的疏离。可以说《小团圆》中的母女关系也就如这次牵手所表现出的含义一样:尽管疏离,但依旧有着本能的血脉亲情之爱。疏离更多的是来自母亲蕊秋与女儿九莉的距离,一来,蕊秋常年在国外生活,与女儿缺乏交流。在九莉的记忆里,蕊秋总是在收拾行李,小时候她站在旁边看着蕊秋收拾,长大了她就帮着蕊秋一起收拾。二来,即使蕊秋后面回国与九莉一起生活,可是彼时九莉已经长大,从小失了抱抱亲亲的举动,母女关系自然也就不那么亲密。而不亲密,自然是会失掉许多爱,因此也就有了这种另类的既疏离又亲近的母女之情。

而张爱玲之所以在《小团圆》中开始表现不一样的母女关系,也许不外乎三个原因。首先,在张爱玲的成长中,相比较父亲而言,母亲扮演的是更重要的角色,母亲不仅在她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她并且还送她受了教育,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成就了她。其次更客观的事实,也许是在中国的传统道德里面,揭自己长辈的短毕竟有违人伦。年少时,也许愤愤不平,于是在许多的作品中直接或间接的要表现要倾吐,可当时光荏苒,事过境迁再旧事重提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最后,也许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代表着一种谅解,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谅解。

张爱玲曾在她前期的作品里提到过“我一直是用一种罗曼蒂克的爱来爱着我的母亲的。”[4]因此用

西方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对母女的关系反而更合适。传统的看法只会让我们觉得母亲没有对女儿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女儿也没有对母亲的绕膝之情,双方无疑都是薄情寡义之辈。可是从西方现代的角度来看,父辈与子辈、养与被养完全就是平等的事情。对于女儿而言,母亲能在危难之际助其一臂之力,并且在养时能在大处着眼,比如送其受教育,这就是尽了做母亲的义务,这就是爱。而至于那些批评那些责骂,完全可以理解为一时之言而不必计较。而对于母亲而言,在年老无经济来源时,接受女儿的救助更是无可厚非的,被爱者或者说被养着偿还某些代价本也就天经地义。《小团圆》的最后,蕊秋去世之时仍然想着见九莉一面并留下不少的首饰给九莉,这更显示了一个母亲对于女儿最后的爱。可以说,《小团圆》描写的母女关系复杂而纠结,但这却是丰实而非否定了母女间的亲情。

结语

最隐秘的东西往往最难表达,而最深刻的感情往往也在最后表达。在长期的磨练表现力增强之后,在生命的尽头而不得不说之时,张爱玲这才在《小团圆》中将自己与母亲的温情纠葛向我们娓娓道来,而最深刻的生命体验也就尽集于此了。

参考文献:

[1]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3]张爱玲.小团圆[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4]张爱玲.童言无忌,流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5]杨泽编.阅读张爱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于青.张爱玲传[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安[7]刘锋杰.想象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M].合肥:徽教育出版社,2004

-45-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sucai/youmeijuzi/282777.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