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吴江的诗词
1、过吴江有感清代:吴伟业落日松陵道,堤长欲抱城。把酒叹浮名。译文日落时在松陵道上前行,长长的江堤围绕着这座古城。长桥牵引出一弯新月出生。街市寂静无人皆因逃税,江宽见不到客船都在逃避官兵。端起酒杯感叹这身外浮名。2、鹦鹉洲唐代:李白鹦鹉来过吴江水,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迁客此时徒极目,译文鹦鹉曾经来到吴江的岸边,江中的小洲传着鹦鹉的美名。鹦鹉已向西而飞回到陇山,鹦鹉洲上花香四溢草木青青。春风和暖烟云缭绕飘来阵阵兰香,两岸桃花落入江中形成层层锦浪。被迁谪的旅人此时只有徒然远望,张可久为谁忙,落月书灯。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思莼季鹰,笑我飘零。译文究竟是为谁这样辛苦奔波?西风萧瑟瘦马颠簸,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红叶满山吴江凄冷。镜中人已白发频添。思恋莼羹的季鹰,定会笑我飘零。辛弃疾少年痛饮,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怕是秋天风露,译文回忆起年轻时曾在这里狂饮一场,酒醒了眼前是奔流的吴淞江。团团明月投下了桂树的身影,十里之外都散发着桂花的幽香。桂花只不过有一点点宫黄之色,却给人间送来这样的芬芳。也许是她要借着秋天的风露,让香气飘散到世界的四面八方。5、望鹦鹉洲怀祢衡唐代:吴江赋鹦鹉,句句欲飞鸣。兰蕙不忍生。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
求关于苏州尤其是吴江的诗词句或者优美的散文
仙境胡秉言红花绿草满园栽,曲径闲幽宁静雅。
关于吴江的诗词
吴江诗词网这个网站上有很多优秀的古诗词的
吴江诗词网?
吴江诗词网这个网站上有很多优秀的古诗词的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这句诗是哪一对剑的典故?是干将莫邪么?
《赠故人马子乔诗》是南北朝诗人鲍照所作诗词之一,这首诗是《赠故人马子乔》的第六首。主要是思念远别的故人和希望重新聚首。双剑将别离。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雌沈吴江里。雄飞入楚城。吴江深无底。岂直限幽明。神物终不隔。整首诗都是以双剑的离合作比喻。关于双剑的故事见于《晋书·张华传》。鲍照就是用这个故事,把自己和故人比成双剑,说虽然有时候会分开,但最后还可能重逢。《晋书·张华传》关于“故事的节选初,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道术者皆以吴方强盛,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可共寻天文“知将来吉凶,因登楼仰观。惟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何祥也,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曰“吾少时有相者言”当得宝剑佩之,斯言岂效与。因问曰”华曰,欲屈君为宰,即补焕为丰城令: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以南昌西山北岩下土以拭剑?遣使送一剑并土与华,或谓焕曰,此剑当系徐君墓树耳。灵异之物,不永为人服也,宝爱之,华以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终当合耳”焕更以拭剑“子华为州从事,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不见剑,没者惧而反:须臾光彩照水“华叹曰?张公终合之论,华之博物多此类”不可详载焉。当初东吴未灭时。斗星与牛星之间常有紫气,相信道术的人都认为这是象征吴正强大。不可征伐,只有张华不以为然,吴平之后,紫气更加明显,张华听说豫章人雷焕精通谶纬天象,就邀请雷焕,避开旁人对他说,我们一起去寻察天象。可知将来的凶吉,二人登楼仰观天象,是宝剑的精气,有个相面的说,并当得到宝剑佩带,这话大概是效验的。剑在哪个郡,在豫章丰城:张华说“想委曲您到丰城做长吏,一起暗地寻找此剑。雷焕答应了,张华大喜:立即补雷焕为丰城令“雷焕到丰城后,发现一个石匣”剑上都刻有字?一名太阿:斗牛之间的光气消逝了,雷焕用南昌西山北岩下的土擦拭二剑。光芒艳丽四射”用大盆盛水:把剑放在上面“看去光芒炫目。派使者送一剑和北岩土给张华,留一剑自己佩用,瞒得过张公吗。雷焕说。本朝将要大乱”张公也要在乱中遭祸:此剑当悬于徐君墓树之上“终究会化为他物而去”不会永远为人所佩带:张华以为南昌土不如华阴赤土“给雷焕写信说。与其相配的莫邪“虽然二剑分离,天生神物?终于会会合的”
“飐落吴江千树缬”出自哪一首诗词
这句出自宋·彭郁《题万壑风烟亭百韵》题注:
标点符号 枫落吴江冷这是谁的诗句
吕止庵仙吕·后庭花(二)孤身万里游,寸心千古愁[一]。认归舟,斜阳独倚楼。悲歌把剑弹[五]。心事鱼缘木[六],前程羝触藩[七]。世途艰,一声长叹,满天星斗寒。[一]寸心:何逊《夜梦故人》诗:相思不可寄“直在寸心中,这是用唐诗人崔信明的断句”枫落吴江冷:[四]功名揽镜看。意思是说拿起镜子来看:朱颜已老。而功名未就。这是化用杜甫《江上》:勋业频看镜,[五]悲歌把剑弹。冯谖在孟尝君家里作客。于是倚柱而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六]心事鱼缘木!喻不能实现的想法”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sucai/guwenshici/348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