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摘自 左岸读书
一位正在读高一的在校学生通过新浪微博找到我,私信里跟我说他看了我的文章,觉得挺触动的,他还说他现在很迷茫,想让我帮帮他。
我给他的回复并不算多,但是依然表达了感谢,并且给他提供了自己当初的方法: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一想最亲或者是最爱的人,他们在时时刻刻偷偷注视着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其实说实话,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并没有他所描述得那般迷茫,只是到了大学才一发不可收拾的,所以坦白说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对所有人都能够奏效,然而我并不想让他失望,作为大学刚毕业的我,能够给予的建议也就只有这些了。
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话语之外,杨绛先生在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其实迷茫的又何止是高中生呢?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段时间,大家仿佛一下子都得了“肾虚”,都说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现在仔细想来,其实也就是“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罢了。大家要么整天地逃课玩游戏,要么每节课去了也是埋头睡大觉,然后一旦空出来时间就开始胡思乱想,想想这顿饭吃什么,想想那个美女挺漂亮的,想想奖学金为什么是他拿了,想想我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想想我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想想我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想想„„然而也仅仅是想想,我们就是站在那里不动,从不上晚自习,也不去图书馆,反正考试就靠考前突击和临场作弊,及格了便是幸运,不及格还有补考,更何况最后还有清考(这个时候一般老师都会适当照顾学生,不过也会有例外,我的舍友就不幸中招了),得过且过,大学便就此结束了。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工作了小半年,其实有些同学的工作单位还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每每和他们聊起时,他们还是说很迷茫。我说我新年以来读了将近十本书了,并和他们分享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生活的应用,他们却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过一眼书了,我出于安慰说你们是工作太忙了,谁知他们却几乎一致的回答:其实哪里有那么忙呀,只是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而已。我之后在QQ和微博上发了一条说说“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马云等身家如此显赫的商人依然经常教导年轻人要多读书呢?为什么身边一些暴发户虽然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呢?我思考的结果是:书虽然未必会让人产生直接的财富,但是它却可以充实人的思想,富足人的心智,荡涤人的心灵,然后在人的一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正能量。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看到:读书人很少产生家暴,而且很少出现离婚。我想这应该就是书本给他们的看不见的财富在起作用吧。
究竟读书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作用,古往今来不乏讨论,然而依然是模糊而不可辨清的,但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读书总归是有用的。我知道一谈到开卷有益,肯定就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出现,大多是拿一些黄色书籍来当挡箭牌,经常被提及的就是《金瓶梅》。其实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不良内容仅仅不足五千字,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版本也大多剔除掉了这些,所以看本书,只要你不是居心不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还会有不少的收获,你会对封建社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更何况,世界上的书的种类那么多,黄色书籍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都难登大雅之堂,你也就不会看到,从这个角度讲,看到了也许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吗?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读书对于我的巨大作用除了熏陶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克制。比如,读了美国作家简和袁的《拖延心理学》,我才发现了拖延问题的根源,并且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拖延习惯;读了美国作家庞龙的《宽容》,我就开始试着去善待和理解所有人;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才知道活人与死人的区别,人活着要将苦难当作忍受,以待以后„„读了太多书,我会不由得接受所有人的观点,尽管也不见得全部理解,毕竟理解是种奢侈品嘛。
有人说,迷茫是青春的必需品,我不同意。我承认青春肯定是会迷茫的,但它未必是必需品,迷茫的本质就是精神空虚,与青春并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人直至死去也依然迷茫。也许我们把书称作精神食粮,就是这个原因吧,古人不是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断章取义,谈到读书,他们便又会举出三国演义里马谡的例子来反驳你,于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顶帽子便经久不衰,而且大有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的趋势。你看,由于这些年大学生就业率不好,于是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早早地辍学了,家里人让他们学了一门手艺,以便早点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历史光荣使命,毕竟无后为大。 其实读书和“纸上谈兵”并不是一回事儿,很多书籍都提倡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书都是作者亲身实践的足迹。谁成天坐在家里都写不成一本可以被称为著作的书,也许哲学家除外,但是其实当代社会已经愈发地注重哲学,因为我们发现哲学其实往往实践渗透在各种学科当中。
读书太少的人往往会想得太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人类从来都是喜欢“思考”这个东西的,因为可以毫不费力,这也正好迎合了我们懒惰的心理。然而,因为内心没有什么东西,想来想去,仍然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于是便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越迷茫越看不到人生前行的方向,大致就是如此。
读书多的人则不同,他们从书中看到了对待一个问题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思考方式,于是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基本上也就不会再钻牛角尖了。当然了,读书多的人留给自己想的时间肯定是没有读书少的人长的,但是想的却并不少,他们由于他们思维不被局限,所以会想到很多问题,会想到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也会更有深度。
当北京的“单向街”、上海的“季风”和杭州的“枫林晚”等实体书店逐渐走向衰落,台湾的“诚品”却在连续十几年亏损之后突然开始盈利了,真是庆幸,这个世界上读书的人还没有消失殆尽。
那么,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呢?
篇二:《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书读的太少而想的太多(摘自 左岸读书) 一位正在读高一的在校学生通过新浪微博找到我,私信里跟我说他看了我的文章,觉得挺触动的,他还说他现在很迷茫,想让我帮帮他。
我给他的回复并不算多,但是依然表达了感谢,并且给他提供了自己当初的方法: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一想最亲或者是最爱的人,他们在时时刻刻偷偷注视着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其实说实话,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并没有他所描述得那般迷茫,只是到了大学才一发不可收拾的,所以坦白说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对所有人都能够奏效,然而我并不想让他失望,作为大学刚毕业的我,能够给予的建议也就只有这些了。
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话语之外,杨绛先生在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其实迷茫的又何止是高中生呢?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段时间,大家仿佛一下子都得了“肾虚”,都说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现
在仔细想来,其实也就是“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罢了。大家要么整天地逃课玩游戏,要么每节课去了也是埋头睡大觉,然后一旦空出来时间就开始胡思乱想,想想这顿饭吃什么,想想那个美女挺漂亮的,想想奖学金为什么是他拿了,想想我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想想我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想想我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想想„„然而也仅仅是想想,我们就是站在那里不动,从不上晚自习,也不去图书馆,反正考试就靠考前突击和临场作弊,及格了便是幸运,不及格还有补考,更何况最后还有清考(这个时候一般老师都会适当照顾学生,不过也会有例外,我的舍友就不幸中招了),得过且过,大学便就此结束了。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工作了小半年,其实有些同学的工作单位还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每每和他们聊起时,他们还是说很迷茫。我说我新年以来读了将近十本书了,并和他们分享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生活的应用,他们却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过一眼书了,我出于安慰说你们是工作太忙了,谁知他们却几乎一致的回答:其实哪里有那么忙呀,只是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而已。我之后在QQ和微博上发了一条说说“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马云等身家如此显赫的商人依然经常教导年轻人要多读书呢?为什么身边一些暴发户虽然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呢?我思考的结
果是:书虽然未必会让人产生直接的财富,但是它却可以充实人的思想,富足人的心智,荡涤人的心灵,然后在人的一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正能量。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看到:读书人很少产生家暴,而且很少出现离婚。我想这应该就是书本给他们的看不见的财富在起作用吧。
究竟读书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作用,古往今来不乏讨论,然而依然是模糊而不可辨清的,但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读书总归是有用的。我知道一谈到开卷有益,肯定就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出现,大多是拿一些黄色书籍来当挡箭牌,经常被提及的就是《金瓶梅》。其实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不良内容仅仅不足五千字,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版本也大多剔除掉了这些,所以看本书,只要你不是居心不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还会有不少的收获,你会对封建社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更何况,世界上的书的种类那么多,黄色书籍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都难登大雅之堂,你也就不会看到,从这个角度讲,看到了也许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吗?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读书对于我的巨大作用除了熏陶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克制。比如,读了美国作家简和袁的《拖延心理学》,我才发现了拖延问题的根源,并且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拖延习惯;读了美国作家庞龙的《宽容》,我就开始试着去善待和理解
所有人;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才知道活人与死人的区别,人活着要将苦难当作忍受,以待以后„„读了太多书,我会不由得接受所有人的观点,尽管也不见得全部理解,毕竟理解是种奢侈品嘛。
有人说,迷茫是青春的必需品,我不同意。我承认青春肯定是会迷茫的,但它未必是必需品,迷茫的本质就是精神空虚,与青春并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人直至死去也依然迷茫。也许我们把书称作精神食粮,就是这个原因吧,古人不是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断章取义,谈到读书,他们便又会举出三国演义里马谡的例子来反驳你,于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顶帽子便经久不衰,而且大有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的趋势。你看,由于这些年大学生就业率不好,于是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早早地辍学了,家里人让他们学了一门手艺,以便早点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历史光荣使命,毕竟无后为大。
其实读书和“纸上谈兵”并不是一回事儿,很多书籍都提倡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书都是作者亲身实践的足迹。谁成天坐在家里都写不成一本可以被称为著作的书,也许哲学家除外,但是其实当代社会已经愈发地注重哲学,因为我们发现哲学其实往往实践渗透在各种学科当中。
读书太少的人往往会想得太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人类从来都是喜欢“思考”这个东西的,因为可以毫不费力,这也正好迎合了我们懒惰的心理。然而,因为内心没有什么东西,想来想去,仍然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于是便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越迷茫越看不到人生前行的方向,大致就是如此。
读书多的人则不同,他们从书中看到了对待一个问题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思考方式,于是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基本上也就不会再钻牛角尖了。当然了,读书多的人留给自己想的时间肯定是没有读书少的人长的,但是想的却并不少,他们由于他们思维不被局限,所以会想到很多问题,会想到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也会更有深度。
当北京的“单向街”、上海的“季风”和杭州的“枫林晚”等实体书店逐渐走向衰落,台湾的“诚品”却在连续十几年亏损之后突然开始盈利了,真是庆幸,这个世界上读书的人还没有消失殆尽。
那么,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呢?
篇三:《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你迷茫的原因在于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
如果你也是觉得迷茫
一位正在读高一的在校学生通过新浪微博找到我,私信里跟我说他看了我的文章,觉得挺触动的,他还说他现在很迷茫,想让我帮帮他。
我给他的回复并不算多,但是依然表达了感谢,并且给他提供了自己当初的方法: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一想最亲或者是最爱的人,他们在时时刻刻偷偷注视着我,我不能让他们失望。其实说实话,我当年读高中的时候并没有他所描述得那般迷茫,只是到了大学才一发不可收拾的,所以坦白说我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对所有人都能够奏效,然而我并不想让他失望,作为大学刚毕业的我,能够给予的建议也就只有这些了。
前些天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特别崇拜杨绛先生,于是高中毕业的时候便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长信,表达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并倾诉了他的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了。淡黄色的竖排红格信纸,毛笔字。除了寒暄和一些鼓励晚辈的话语之外,杨绛先生在信里其实只写了一句话,诚恳而不客气:“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其实迷茫的又何止是高中生呢?记得上大学时有一段时间,大家仿佛一下子都得了“肾虚”,都说迷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现在仔细想来,其实也就是“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罢了。大家要么整天地逃课玩游戏,要么每节课去了也是埋头睡大觉,然后一旦空出来时间就开始胡思乱想,想想这顿饭吃什么,想想那个美女挺漂亮的,想想奖学金为什么是他拿了,想想我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想想我能不能
找到一份好工作,想想我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想想……然而也仅仅是想想,我们就是站在那里不动,从不上晚自习,也不去图书馆,反正考试就靠考前突击和临场作弊,及格了便是幸运,不及格还有补考,更何况最后还有清考(这个时候一般老师都会适当照顾学生,不过也会有例外,我的舍友就不幸中招了),得过且过,大学便就此结束了。
现在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工作了小半年,其实有些同学的工作单位还是相当不错的,然而,每每和他们聊起时,他们还是说很迷茫。我说我新年以来读了将近十本书了,并和他们分享我从书中得到的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生活的应用,他们却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过一眼书了,我出于安慰说你们是工作太忙了,谁知他们却几乎一致的回答:其实哪里有那么忙呀,只是找个借口为自己开脱而已。我之后在QQ和微博上发了一条说说“你是否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得到的都是肯定的回答。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马云等身家如此显赫的商人依然经常教导年轻人要多读书呢?为什么身边一些暴发户虽然自己没有多少文化但是却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问题呢?我思考的结果是:书虽然未必会让人产生直接的财富,但是它却可以充实人的思想,富足人的心智,荡涤人的心灵,然后在人的一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正能量。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看到:读书人很少产生家暴,而且很少出现离婚。我想这应该就是书本给他们的看不见的财富在起作用吧。
究竟读书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作用,古往今来不乏讨论,然而依然是模糊而不可辨清的,但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读书总归是有用的。我知道一谈到开卷有益,肯定就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出现,大多是拿一些黄色书籍来当挡箭牌,经常被提及的就是《金瓶梅》。其实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部百万字的小说不良内容仅仅不足五千字,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版本也大多剔除掉了这些,所以看本书,只要你不是居心不良,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还会有不少的收获,你会对封建社会有个更深入的了解。更何况,世界上的书的种类那么多,黄色书籍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都难登大雅之堂,你也就不会看到,从这个角度讲,看到了也许就是你的问题了,不是吗?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读书对于我的巨大作用除了熏陶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克制。比如,读了美国作家简和袁的《拖延心理学》,我才发现了拖延问题的根源,并且努力改变自己的一些拖延习惯;读了美国作家庞龙的《宽容》,我就开始试着
去善待和理解所有人;读了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才知道活人与死人的区别,人活着要将苦难当作忍受,以待以后……读了太多书,我会不由得接受所有人的观点,尽管也不见得全部理解,毕竟理解是种奢侈品嘛。
有人说,迷茫是青春的必需品,我不同意。我承认青春肯定是会迷茫的,但它未必是必需品,迷茫的本质就是精神空虚,与青春并没有多大关系,有的人直至死去也依然迷茫。也许我们把书称作精神食粮,就是这个原因吧,古人不是也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
我们中国人特别喜欢断章取义,谈到读书,他们便又会举出三国演义里马谡的例子来反驳你,于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顶帽子便经久不衰,而且大有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发扬光大的趋势。你看,由于这些年大学生就业率不好,于是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早早地辍学了,家里人让他们学了一门手艺,以便早点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的历史光荣使命,毕竟无后为大。
其实读书和“纸上谈兵”并不是一回事儿,很多书籍都提倡实践,而且越来越多的书都是作者亲身实践的足迹。谁成天坐在家里都写不成一本可以被称为著作的书,也许哲学家除外,但是其实当代社会已经愈发地注重哲学,因为我们发现哲学其实往往实践渗透在各种学科当中。
读书太少的人往往会想得太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人类从来都是喜欢“思考”这个东西的,因为可以毫不费力,这也正好迎合了我们懒惰的心理。然而,因为内心没有什么东西,想来想去,仍然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于是便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越迷茫越看不到人生前行的方向,大致就是如此。
读书多的人则不同,他们从书中看到了对待一个问题不同作者的不同观点和不同思考方式,于是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这样基本上也就不会再钻牛角尖了。当然了,读书多的人留给自己想的时间肯定是没有读书少的人长的,但是想的却并不少,他们由于他们思维不被局限,所以会想到很多问题,会想到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也会更有深度。
当北京的“单向街”、上海的“季风”和杭州的“枫林晚”等实体书店逐渐走向衰落,台湾的“诚品”却在连续十几年亏损之后突然开始盈利了,真是庆幸,这个世界上读书的人还没有消失殆尽。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yzw/232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