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一作文

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admin 高一作文 2020-04-23 01:14:18 教师学生

【篇一】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研究课题《民族地区学校科研组织发展与素质教育推进综合开发研究》专题材料)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谌业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开始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不同寻常的时代背景。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这一切都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基础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和挑战。以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迎接挑战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增强国际竞争力。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

新一轮课程改革,坚持与时俱进,反映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这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一是要改革课程功能,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要改革课程结构,适应时代要求及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是要改革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是要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五是要改革课程评价标准,要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素质提高、改进教学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上的功能;六是要改革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总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一)面对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体现在: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当然,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应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体现在: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还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孤军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以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例如,小学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3—9年级设科学课,1—9年级设艺术课,7—9年级设历史与社会课,还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比如,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要帮助课题组的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而且要力图获得比学生更为丰富、详尽的资料,才能对课题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准备。另外,无论哪一门学科,哪一本教材,你都会感到其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在未来的新课程中,将出现课程资源的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

(三)面对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

体现在: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过去,教科书是完全按照知识体系编写的,如今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境入手选择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情境主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另外,新教材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形式,许多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新颖、独特,每一节课都充满新意,教师要有创意地进行教学,这也对教师的创新精神提出了挑战。

(四)课程改革中新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

体现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五)面对新课程,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

体现在: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是应对挑战的最佳策略

为迎接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应大力开展学校教育科研。我们知道,学校教育科研是在行政号召和现实需要的背景上开展起来的,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直接解决教育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在教育现场展开的,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发展(开发)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为什么要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呢?

(一)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1.教育科学研究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教师队伍建设列为一个部分专门予以阐述,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系统提出了新世纪教师的必备素质,强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把参与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师素质的一个必要内容提出来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之所以如此,是由时代要求所决定的。

2.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合国还特别强调教师是一种专业,说明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认同程度还不够。认同程度之所以不高,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从主观上说,历来有一种看法,认为“学者即良师”,只要有知识、有学问就可以作教师,没有意识到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和学问,还要有与教师职业相应的品格和技能,要有对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要有不断思考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从客观上说,人们不会对律师、医生、会计的专业性发生任何怀疑,也不会有一名从未学过律师、医生、会计专业的大学生去直接谋求这些职业。而对于教师职业很多人就有胆量来尝试,因为它的专业化程度还没有达到与律师、医生、会计等职业同样的程度。但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这就是《决定》所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在这其中,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研究能力又是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有力保证。

3.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工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知识传授、行为训练的工作。其实,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我们现在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但班级授课制是以这样的假设为前提的:相同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相同,所以对相同年龄的儿童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要求教授同样的内容,并以同样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然而,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在智力上,7岁儿童的实际智力水平在4—11岁之间;在性格上、认知风格上,五颜六色,“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在家庭背景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十分巨大。这就注定了班级授课制一开始就种下了教育的一系列祸根:非针对性、去个性化。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儿童根据各自的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根据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不仅需要有教育的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突破别人和自己的经验,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因材施教。

4.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师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变化,教育的质量观也不断变化。如何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没有现成的、千“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4.教师参与研究还可以破除教师群体对“研究”的迷信,增强自己的自尊、自信和自立的能力。通常,中小学教师认为“研究”是大学教授和专业科研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结果,虽然有关教育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但一线的教师几乎无人问津。教师对“研究”似乎有一种复杂的、爱恨参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对研究怀有一种“神秘感”,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而另一方面,又对目前教育研究脱离实际的做法感到不满,认为这些研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帮助。其实,研究并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很多一线的教师已经在从事不同类型的研究。据了解,很多教师在工作中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收集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他们已经(或正在)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他们所作的是一种朴素的“行动研究”,将研究结果直接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然而,由于忙于日常事务,特别是缺乏文献资料、技术指导和系统学习的机会,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和提升。教师如何重新反思自己已经(或正在)做的工作,将其理论化、系统化、严谨化,教育科研则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和操作工具,使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总结提升自己的经验,进而从事更加切合自己教学实际的研究工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展开,我们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

谌业锋

【篇二】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格式模板

文字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和附件。各项基本要求如下:①封面标明课题名称、研究时间、班级、指导老师、组长、小组成员。②摘要控制在250字以内。③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左右,4000字以内,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④采用Word文档,标题用小三号黑体; 内容正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报告正文前的内容摘要、关键词请用五号楷体,并注明[内容摘要]、[关键词]字样;正文下方请标明页码(页码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居中)。⑤附件是帮助评委了解研究过程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成果的一些原始文字材料,原始文字材料的形式以活动记录册为宜(或活动笔记本),附件以班级为单位集中上交。⑥报告不用打印,一律采用电子稿,即采用Word文档,每班集中在教室电脑上。

1、2010年研究性学习信息表

2、封面格式:课题名称 研究时间 班 级 指导老师 组长 小组成员:

3、正文格式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正 文 参考文献:

一、结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常见的研究报告大致有实验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和设计报告四种形式。但基本格式大同小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标题 标题是对研究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研究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研究报告的中心议题。

(二)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三)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四)摘要 摘要是研究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研究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五)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一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凡是在研究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十)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就中学生的研究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附录六个部分,其他不作统一要求。

二、结题报告的撰写

结题报告主要包括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小论文等。下面就这三种类型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格式分别作介绍:

1.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指对课题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后的记录,是一种反映调查结果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由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调查报告的表述没有固定形式,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A.题目

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词语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①按调查顺序逐点来写;②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③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④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这种安排较为常见。最后,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

在观点和材料的处理上,可以先列出材料,然后进行分析和推论,引出观点。也可以先摆明观点,然后用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的分析来说明。

D.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代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对每项课题实验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其报告的组成部分有:

A. 题目

除简练、明确外,还要反映出实验研究的特点。

B.问题的提出

揭示实验的背景、目的、意义。对实验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一语破的。

C.实验方法

应交代怎样选择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是单组、等组或是轮组,测量标准,实验步骤。

D.实验措施

即自变量包括哪些内容。

E.无关因素的控制

用什么方法控制了哪些无关因素。

F.实验结果

这部分是实验报告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核实准确,注意用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要有典型事例,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G.分析与讨论

由实验结果回答

A.题目

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是小论文写作的重要一步。中学生小论文的选题应根据需要性、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典型性的原则来确定。

B.引论

引论部分阐述内容应符合两个要求:①交代清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②文字力求简明扼要,只要点明问题即行,不必多加铺叙。

C.主论

这是一①议题—论点—论据。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D.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简要归纳所得出的结论或观点,也可以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方向。如结论已提前揭示,这部分只作文章的收尾,但必须注意与开头相照应。

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表格。很多研究结果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表格对总结结果非常有效,特别是报告中包括大量的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但表格内容必须清楚易读,排列适当,组织要符合逻辑。构建一个相对清晰的表格应遵循以下规则:①表格的名称要专门针对表格内容;②行和列要包括适当的小标题;③表格空间要能清楚地分隔数字,不要拥挤;④一篇文章中的表格格式要一致。

2.课题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撰写报告要精益求精。结题报告一般由一名同学具体执笔,但需要其他组员的密切配合。在书写报告前,执笔者最好先口头报告一次,征求意见,以使书面报告趋于完善;报告语言要准确、简洁、易懂;报告完成后,全体组员可以展开讨论,进一步核定、修改、完善。如果是写调查报告,最好由主持调查的同学亲自执笔,报告完成后还应征询一下被调查对象的意见,确定准确无误后才算定稿。

三、撰写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撰写结题报告(即科学论文)是一项严肃、慎重的工作,必须要认真对待。除了上述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论文撰写要注意科学性、真实性和新颖性 科学性是指题目与结论的合理程度,要做到书写规范、文理通顺、叙述明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真实性是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论文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指有原始记录(应由学生本人填写),并附有必要的实验数据、图表、照片、标本等。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修改数据或素材,为自己的观点报务。研究性学习论文切忌“成人化”,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是可以的,但不能越疽代疱。新颖性即独创性,论文中结果与有关数据是通过实验或调查获得,是他人所没有的。以往的学生论文存在“假大空”现象,关键是没有实验数据及其它原始材料,或从报刊杂志上抄袭。因此,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重视原始材料的积累。研究的成功经验要在实践中通过检验并加以推广,若发现问题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探究活动,进行滚动式研究。

(二) 要善于运用和图表来说明问题 研究结果完全用文字表述,不但比较繁琐,有时还不容易表达清楚。若在文中恰当运用图表,可以简捷明了地表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图表可以对研究过程中一些零乱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加工整理,从而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某些规律和特征,显示事物发展规律、变化趋势及分布状况。常用表格有分类表、频数频率分布表、累积频率分布表等。使用表格一般都要进行显著性检验,如卡方检验。有时为了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可以用统计图像,如条形图、圆形图、线状图等。在论文中若运用量表和常模,必须标出名称,并简述使用方法。

(三) 论文的篇幅不宜过长 论文字数与学术价值不成正比,故要避免文章繁琐冗长。要做到行文流畅,不说空话、大话,对于一些谦虚和自夸之词、一般公式及推导、一般常规的实验方法等等都可省略。凡能用表格说明的问题,就不必用文字描述;能用图像表达的,就不必列表格。总之,要做到删繁就简,字无废言。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若无一定的篇幅,也不能将问题说明清楚。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一篇研究性的结题报告(不包括附件)以2000—3000字为宜。

【篇三】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学习:因研究而美丽
——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层面浅析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李华平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词语,它体现着课程专家对“理想学习”的追求,体现着人们对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但,从目前理论研究和大面积实践来看,人们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不全面、深刻,实践也多有偏差。其实,认真分析可知,“研究性学习”概念本身不是一个静态的平面,而是一个动态的立体,涵盖三个层面。

一、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这是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一个层面(包括不少人错误地把它当成一门学科)。这也是当前人们积极研究和大胆实践的一个领域。教育部新的高中课程设置计划将此作为每个高中生的“必修课”,每周三课时。不少学校和老师都积极地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难能可贵的。这门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对自主选择的问题进行跨学科探究,以获取学生自己的结论。这门课程与现行的学科课程有本质的区别:从逻辑起点来看,学科课程是基于或主要基于学科的自身逻辑体系而开发的,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从学习目的来看,学科课程以学生掌握必要的体现于学科中的间接经验为直接目的;研究性学习以学生获取关于探究学习的直接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直接目的,以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根本目的。

在应试教育影响太深的今天,这样做,确实有利于转变师生的角色,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很明显,课程专家的这种构想只是一种应急的办法:避开各种来自各方(包括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其根源是高考)的习惯势力,单列一门课程,予以强化,以纠时弊。

作为一门课,研究性学习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人们重视不够,课程形同虚设——三个课时被语文、数学、外语瓜分了;教师指导乏力,学生积极性不高——三个课时用于做作业了;过于追求规范,学生兴趣索然——研究性学习毕竟是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学习过程中的程序性要求不宜过高;过于追求成果,出现新的“应试”(实际是“应付”)——教师为使学生成果获奖,往往捉刀代笔、包办代替,其实,研究性学习最大的成果应是学生所形成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健康发展的个性;缺乏整合,独木难支——课程之间的整合才能生发学生发展的支撑点,支撑点越多,学生成长越快、越稳。

存在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的观念没有得到有效更新,而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当作一种额外负担——一种上级强调、高考又不考的一门课程(学科)。我们不能只是责怪人们的短视行为,换一种眼光来看,这是目前研究性学习理论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理论应该具有先导性,先导性的研究性学习理论应该突破“课程”的视界。


二、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准确的称呼是“研究型学习”。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采用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

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从学习规律来看,二者都是必要的,过去我们过多的强调和倚重了“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二者应该相辅相成、结伴而行。这样看来,“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门课的学习方式,它应是学生学习各门课程的通用学习方式:学生不一定要做课题,但学生有一个活动的专题;学生不一定做开题报告,但学生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不一定做翔实的研究记录,但学生实实在在沿着一定的方向努力探究;学生不一定有研究报告,但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充了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一样,各有其利弊。“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但学生所学内容的很大一部分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和文化的结晶,是浓缩性的知识,是“压缩饼干”,亲身体验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学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一一重新亲身体验一番。在此意义上,“研究性学习”永远不可能替代“接受性学习”,因此,任何过高估计“研究性学习”作用的想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正确的做法是,“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三、作为学习理念的研究性学习

学习理念是“认为学习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行为)”的思想观念,它指导学习实践,并通过学习实践表现出来。从学习理念的层面来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观点是:“学习即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学习、工作,一旦处在研究的状态下,就会兴趣盎然、信心十足、热情持久。在研究状态下学习,会很自然地觉得“学习着很美丽”,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美丽”,萌生对“美丽”的“学习”不懈追求的愿望,并且保持持久的追求热情。这种“研究”,是泛化的研究,它消解了课题、专题,甚至没有十分明确的问题,但学生始终有“研索、究底”的兴趣和热情,学习活动始终在“很值得研究”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生在“研究”中寻找真理:“学习的心情好吗?”、“学习的态度端正吗?”、“学习方法对路吗?”、“还有没有更好的?”。学生通过“研究”,不断调整学习心理、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努力探究新的认知领域。在“研究”状态下的“学习”,学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乐趣、学习的美丽——学习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在此学习理念指导下,可以更富有创意地进行专题活动和课题研究,并且不会觉得是额外的负担。在“接受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也需要“研究”:“我一定要接受这个知识吗?”、“怎样接受更好?”、“还能不能有新的发现?”。这样一来,学生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结晶的“接受”就是主动地接受,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以上三个层面的“研究性学习”,一步步抵达学习的本质:“学习是生命的趣味游戏”、“学习是一个人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这也正是“理想学习”的生动实践。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也会更富有成效。

通讯地址:(635200)四川省渠县中学教科室

联系电话:0818—2868268

电子信箱:lihuaping003@sohu.com

【篇四】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一.(13)班 王天肖、司维永等

题目:美国的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班级:高一(13)班

组长:王天肖

成员:王天肖、王丽雪、王飞雪、金荣智、司维永、巩康华

指导老师:邢磊

摘要:

5年前,象征美国光荣与梦想的世贸中心双子塔在全世界的注视中轰然倒塌,成为一片废墟,3000多无辜生命在恐怖分子丧失理性的罪恶行动中与亲人永别。恐怖和反恐,从那一天起成为国际政治演进的一条主线。同时,911事件也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的伤痛。然而,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次恐怖袭击事件?恐怖主义到底指的是什么?在这背后,又有什么力量驱使着恐怖分子发动这次袭击?„„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对“美国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为什么会被轰炸?”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前言:

2001年9月11日,在这个令美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里,曾经辉煌无限的世贸大厦轰然倒塌。整个美国都震惊了,人们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这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这是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五周年即将来临,多少人在9·11事件发生以来的5年中,在惊恐、彷徨中度日,永远缅怀逝去的亲人,也有多少人在期盼、反思中振作,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并不是忘了才能走出来。如此严重的后果不得不使我们对当前世界反恐局势、"9·11"对美国社会及世界地缘政治经济的影响、当今恐怖主义猖獗的根源以及中国如何应对世界反恐局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

研究经过:

一、活动计划安排:

第一阶段(第1周)

查阅资料、定子课题、填写研究计划表

第二阶段(第2周)

确定研究重点、收集材料、完成子课题研究等

第三阶段(第3周)

整理资料、补查缺漏资料、成果总汇

第四阶段(第4周)

撰写研究报告及论文

二、人员分工:略。

三、研究方式:查阅书籍、上网搜索、询问专家等。

研究内容:美国的世贸大厦和五角大楼会被轰炸的原因等。

研究结果:

5年前,纽约双子塔的坍塌不仅惊醒了冷战后自以为是的美国人,也引发了全世界对后冷战时代新的国际政治现象的重新解读,结果是“恐怖主义”与“反恐”成为过去5年牵动国际政治、重塑国际关系的主旋律。美国一度因祸得福,高举反恐大旗,对内凝聚民心,推进军事、安全、情报系统的全面转型,凸显出“一超”化危机为转机的超强能力;对外引领国际反恐联盟,摧毁塔利班老巢,进入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并掀起一股大国合作、协作的新气象。

恐怖主义 定义

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

(恐怖主义与刑事犯罪的国际恐怖活动两者所采用的手段和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同小异,但一般说前者具有政治色彩,故又被称为政治恐怖主义。)

产生和由来

(1)恐怖主义最深刻的根源是国际、国内过于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虽然一些恐怖领导人可能并不是穷人(拉登是富家子弟),但他们要发动民众则必须有相应的土壤,而那些专干绑票勾当的恐怖组织单纯就是为了追求金钱。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忍无可忍而又无力正常抵抗,天长日久一些人自然就会走向用恐怖主义来报复敌人。如果国际、国内这种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不想办法解决,靠美国人那种穷兵黩武的方式,要想消除恐怖主义近乎于奢谈。

(2)从根本上来说,20世纪的恐怖主义是一种反抗霸权主义的恐怖主义。恐怖主义发生在与美国冲突最前线的西亚地区并不是偶然的,在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霸权主义对于伊斯兰世界长期的、野蛮的、残酷的掠夺、屠杀和蹂躏。

(3)民族分离主义成为当今世界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之一。这些极端民族主义恐怖组织分布在世界各地,如争取北爱尔兰独立的爱尔兰共和军、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菲律宾的“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印尼的“自由亚齐运动”、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分子、俄罗斯的车臣恐怖分子、我国的“东突”恐怖分子等。它可以是个别民族从统一国家中脱离而出,也可以是一个统一国家以民族为单位的分解。前者使原有的国家统一遭到破坏,后者使原有的国家不复

存在。

(4)极端宗教主义是恐怖主义不可忽视的根源。近年来,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活跃分子发起的恐怖活动日益增多。这些组织认为西方是洪水猛兽,对西方的政治经济扩张和文化渗透极端仇恨,屡屡以西方特别是美国为目标发起恐怖行动。典型代表就是令西方谈虎色变的以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

手段

恐吓

包括写恐吓信或打恐吓电话等几种手段,这也是恐怖分子采用的最原始的恐怖手段。美国助理国务卿帕特里克•肯尼迪透露,美国每年收到的各类恐吓信件约3.1万封。

绑架

绑架人质是恐怖分子借以达到其他目的的常用伎俩。20世纪最大的绑架人质事件发生在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1996年12月17日晚,卡托尼利等8名秘鲁“图帕克•阿马鲁运动”武装分子将500多名应邀参加日本天皇生日晚会的客人劫为人质,此举震惊世界。2000年5月,塞拉利昂“革命联合阵线”竟将联合国士兵扣为人质。自去年开始,菲律宾反政府武装组织——阿布沙耶夫多次大规模劫持外国游客,引起全世界的强烈关注。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暗杀

为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恐怖分子暗杀的对象主要是要人。1995年1月29日:阿尔及利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临时议会)成员穆萨•莫格尼在阿尔及尔被伊斯兰极端分子暗杀;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自由民主党议员斯科罗契金在莫斯科郊区被暗杀。也有对特定的普通人实施暗杀的,如一些反堕胎者开始用暗杀手段对付坚持堕胎权的医务人员。据初步统计,l 990年至今,恐怖分子的暗杀活动达l 0 0余次。仅1999年,全球较大型的恐怖暗杀活动达20余起,30多人被暗杀。

爆炸

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团体的恐怖分子制造了一起起耸人听闻、丧心病狂的爆炸案,每一起爆炸案都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损失,给许多无辜者的心灵造成了无法弥合的创伤。从最初的初级自杀性爆炸案,到当今有组织的国际性合作策划的大爆炸,恐怖爆炸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破坏范围也越来越广。首例震惊世界的恐怖主义事件——“大卫王饭店”事件即是通过爆炸手段实施的。这次爆炸发生在英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时间是1946年7月,当时一些犹太复国主义恐怖集团袭击了英国和巴勒斯坦的目标,守卫森严的英国军方和文官在耶路撒冷的

总部所在地大卫王饭店被炸成两半。现在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恐怖活动都用爆炸方式进行。在过去的10年间,全球共发生恐怖爆炸事件数十起,数百人被炸死,数千人被炸伤。如1998年8月7日,恐怖分子差不多同时炸了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使馆,造成90人(其中8名美国人)死亡和包括美国驻肯尼亚女大使布什内尔和肯贸易部长在内的2200余人受伤。

劫持飞机

世界上第一起劫机案发生在1931年,直到16年后才发生第二次。但1960年以后,劫机成了恐怖分子惯用的杀手锏,1970年~1972年世界上发生了196起劫机案,平均每5天一起。恐怖分子劫机的目的一般是通过挟持人质,要求政府释放有关被关押人员,或停止某项军事行动等。

网络攻击

当今社会越来越成为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基础设施、电力供水系统、金融证券市场无不逐步网络化,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恐怖主义开始选择以网络恐怖主义替代传统恐怖主义。1999年,美国兰德公司在一篇题为《对付新的恐怖主义》的研究报告中称,现在已经出现了网上恐怖组织“SPIN"。网络袭击是一种隐型、高速、大面积、目标广泛、任何人和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起进攻的全新的战略战术,对国家安全的威胁极为严重。恐怖分子已对网络进行过多次重大攻击。受到袭击的不仅有商业网站,而且包括重要的政府网站,如美国司法部、白宫、国会乃至联邦调查局都曾遭到攻击,有的还一度处于瘫痪状态。一些恐怖组织还利用因特网进行恐怖主义宣传、募集资金、协调行动等,如本•拉登的组织已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该组织设计了一个依靠因特网电子邮件和电子布告栏的通讯网络,可使其成员不必冒着被美国反恐怖组织抓获的危险而交换信息。今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恐怖组织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传播恐怖活动信息和制造各种恐怖武器的技术,进行洗钱以及筹措经费等活动。

生化攻击

生化攻击是指采用化学毒物、生物病菌等进行的袭击,如采用毒气、病菌(包括炭疽、天花、鼠疫、口蹄疫、埃博拉病毒等,其中炭疽病被认为是首要威胁)等袭击人群。最近几年来,世界上发生过多起利用生物病原体从事恐怖活动的案件。1995年在日本东京发生的地铁毒气事件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是由日本邪教奥姆真理教一手策划的,在东京地铁施放了连希特勒纳粹分子都拒绝使用的沙林毒气,造成5000余人中毒,70人昏迷不醒。此次事件被国际反恐怖专家形容为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预演。 美国技术评价局认为,如果用飞机把100公斤的炭疽杆菌培养液撒在华盛顿的上空,就会造成100万人的死亡。由此可见生化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它一旦被恐怖分子获取并使用,后果将不堪设想。基因武器则

【篇五】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学习第一单元

单元1 科学技术走向太空

第一课时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活动背景:

神舟七号的太空漫步,尤其是国旗在太空飘扬的那 一瞬间,国人为之自豪。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也为之荡漾。尤其是学习了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在太空理家》后,学生们对太空生活充满兴趣,向往太空,热爱太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特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为《走向太空》。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太空奥秘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共同去揭开太空神秘的面纱。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人类走向太空的足迹,即人类认识太空 的历史。

2.了解神舟一号到七号的发展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求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科学探求的兴趣和热情,热爱科学。

5.学会上网或利用资料搜集信息,会办手抄报等展示成果。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神七在太空的一组图片引入,请学生 谈现在重温画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走入太空。

小组交流:各自展示收集到的太空资料。(初步认识)

教师展示:有趣的幻灯片——航空航天史(激发兴趣) 而后展示《走向太空的足迹》资料(加深认识) 重点强调国人对太空的探索《神一到神七》的发展史(加强责任 感)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憧憬,重点是对太空的探求。(放眼未来)

活动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太空的有关知识,了解神舟 一号到七号的发展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我们也在轻松愉快中看到了在太空的生活。放飞我们的梦想吧,明天让我们伟大祖国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而自豪。

活动评价:选出收集资料最充分的同学,选出合作最好的小组 进行奖励。

第二课时

活动背景:

在2012年12月12日之前,社会中有很多的人都相信美国根据玛雅历法所拍的电影大片《2012》所说的“世界末日”,甚至对太阳的永不升起的传说产生了深深地恐惧。同时,学生们对太空生活充满兴趣,向往太空,热爱太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特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为《走向太空》。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探求太空奥秘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共同去揭开太空神秘的面纱。

活动目标:

1.了解宇宙的起源,让学生以科学知识为考虑的出发点。

2.了解一些人类走向太空的足迹,即人类认识太空的历史。

3.了解神舟5号杨利伟是中国航天的一个转折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

今后奋斗的责任感。

4.通过对十二星座的介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求的良好习惯。

5.培养学生科学探求的兴趣和热情,热爱科学。

6.学会上网或利用资料搜集信息,会办手抄报等展示成果。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通过玛雅历法和《2012》剧片的引入,请学生谈现在重温画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走入太空。

2.小组交流:各自展示收集到的太空资料。(初步认识)

3.教师展示:有趣的幻灯片——航空航天史(激发兴趣) 而后展示《走向太空的足迹》资料(加深认识)

重点强调国人对太空的探索《神5杨利伟到神七》的发展史(加强责任感)

4.教师引导:通过对某些天象的科学解释,让学生们放弃迷信,相信科学。

5.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憧憬,重点是对太空的探求。(放眼未来)

6.在太空理家的部分画面。(轻松愉快)

活动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太空的有关知识,了解神舟一号到七号的发展史,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我们也在轻松愉快中看到了在太空的生活。放飞我们的梦想吧,明天让我们伟大祖国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而自豪。

作业:

以小组办一份关于《走向太空》的手抄报或写一份总结材料。

第三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与艰辛;

2.了解天文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的广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一切科学成就都是来之不易的,新的理论会不断完善和补充旧的理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培养献身于科学的时代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遨游太空是人类古已有之的梦想,但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人类才迈出了走向太空的第一步.其间饱含着人类多少汗水和智慧呢?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人类对太空的不懈追求.

推进新课

一、古希腊人的探索

多媒体课件展示:

地心说

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

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学生活动:阅读并讨论你是否支持地心说,为什么?

二、文艺复兴的撞击

多媒体课件展示:

日心说

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的浪潮在意大利兴起并逐步波及欧洲,冲击着自中世纪以来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又称为“日心地动说”或“日心体系”.

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 ①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

②沿用了行星在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运动速度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学生活动:讨论日心说的合理性,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牛顿的大综合

展示阅读材料:

牛顿——伟大的科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正是在欧

【篇六】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课题的初探

本学期,我新接五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我多次到这个班级的随堂听课情况和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成绩看,本班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较差,并存在着严重的缺漏现象。五年级3班情况差不多,所以整个年级双基较差是影响数学成绩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组决定把“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如何落实双基,并及时补缺补差”作为我们本学期教学研究专题,现我将自己理论学习及课堂实践的粗浅体会进行总结。

一、理论学习收获

1.探究性学习和双基的界定

“双基” 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突破,使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活动。具体地说,这个界定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a.“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明了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而不仅仅是传授者。

b.“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线”,表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c.“以问题解决为突破”,表明探究性学习以问题的产生、分析、探究、解决的过程来体现教学过程,师生一起“经历”问题的探究过程。

d.“让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表明探究性学习以健全学生人格为宗旨,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为终极目标。

2、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既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把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获取者”,符合当前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程序总体上遵循“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展开。

二、课堂实践中的主要困惑

1、”探究”与“双基”时间分配的矛盾 。

开展探究性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探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在一个有限的课时内往往无法按计划完成探究活动,“双基”难以获得有效落实。

2、探究效果与教师讲授效果的矛盾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有时效果不错,但有时效果极差,得不到什么的结论,时间又浪费掉了,因此我们常常直接将思考的方法及结论直接教给学生,让学生记忆,但这样做又不符合课改精神。

三、开展“探究学习“与落实“双基”的对策

1、鼓励学生合作,加强教师的指导。

合作学习既是探究性学习的构成形式,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策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一般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组织集体评讲,并进行总结提升。 如:教学《组合图形》一课,

a.全班试做。

b.交流。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投影各种算法,进行点评(略)

c.师进行总结。解题步骤:1是将图形进行分割或补贴,使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2根据计算公式,找到所须数据,3列式算出结果4、几个简单图形面积之和(或差)。最后,考虑到部分中下水平的学生,我把解体的清晰思路再通过书写形式板演出来,以使90%的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方法。效果蛮好的。小组活动目标明确,教师的总结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既得到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能掌握得较好。从而有效解决大班教学带来的困惑。

2、备课要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既不能当“哑巴”,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回到传统教学的“一言堂”的状况。而备课要做到既合教材又备学生就可以有效解决“讲与不讲”的度的问题。但如果教师在备课时能认真做到了这一点,既明确保标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又考虑到在上课前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更好的把握讲与不讲的尺度。对于一些陈述性知识、对于学生在探究中应掌握的“双基”,教师该讲的还必须讲;而对于学生在探究中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体验,都是学生最可宝贵的财富,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探究进行反思,引导学生在反思中得到收获。 许多时候,我常常对一节课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哪些,以便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一般可行性的教学方案也只能是上完课后才能完成。针对学生作业反馈中的问题,分析原因所在,采取哪些措施对缺漏的知识技能进行补救。

3、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效落实双基。

通过教师对信息设备的主要操作,在课堂上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演示所开发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使抽象、复杂的教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内容时,,我从网上下载自己适用的课件辅助学生学习。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或动手操作后,讨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倒出来的?学生交流、讨论之后,用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的面积推倒过程。

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经历这一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并能牢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有效得落实了本科双基教学。

总之,双基是每一学生必须掌握的,扎扎实实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应完成的最根本的工作,但在“创新”和“双基”并重的今天,要完成好教学工作确实任重道远。

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开发初探

摘要: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开发?这是当前普通高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从引导学生审视生活、抓生活中契机、挖掘教师潜力、渗透学科教学等方面探讨课题开发的途径,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提供操作方面的支持。 关健词:研究性学习 课题 开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成为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课题开发指导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经过前一阶段的艰苦摸索,我们发现制约研究性学习活动正常开展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质量较高、上一点档次的可行性研究课题。为攻克这一难题,扭转瓶颈现象,我与几位同事一起进行了大量课题开发的有效尝试,初步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基本思路。

一、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审视生活,挖掘课题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课题,而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学生往往己被训练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如何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并用发现的眼光将生活中的诸多矛盾、问题,尤其是热点、焦点、盲点、误区明确地揭示出来,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分析,进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十分必要。我们通过课题开发动员会激发学生蕴臧在心灵深处的渴望激情,激起发现问题的强烈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空间的开发价值。

当生活中遇到的疑惑、难题一个个被揭示出来之后,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注超乎寻常。许多问题的提出老师们始料未及。有一个学生科代表从教师办公桌上一盆水仙花得到启发,提出“关注教师健康,从美化办公桌开始”的建议。一学生从中学生戴眼镜人数增多这一现象而萌发对全校各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一次普查的设想。一学生从教室里每日饮用的纯净水而产生到生产厂家参观一下的念头。一住宿生针对食堂伙食存在问题想搞一次学生民意测验„„学生大胆而亳无拘束地提出的问题无不来源于生活。生活的巨大空间一旦被打开,别有天地。学生发现生活中竟有如此丰富的“课题”可供研究、认识。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同。我想这对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亦很有启发。研究性学习课题源于生活,一旦发现并打开源头,课题就会如泉水汩汩而出。

二、指导学生以生活中的事件为契机,策划课题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一些重要事情往往是产生研究课题的契机。三月半庙会是当地商品交易的一次盛会,学生非常渴望到庙会逛一逛:增加社会经验、丰富社会知识,也满足一下青年人的好奇心。但是,带着问题去观察研究才有“逛”的价值。带什么样的问题去呢?同学们经过苦思冥想,也不过20分钟时间便开发出一系列调研课题:三月半服装、食品、小吃、家俱、家电、手工艺品、文化音像制品、水果等销售行情调查;从广告语看商家心态;三月半庙会管理状况调查„„这些课题虽然不太成熟,但其目标意识已开始明确,且基本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团委准备组织一次敬老院慰问活动,学生觉得可以通过对镇敬老院基本设施及老人们生活现状等情况调查看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前途。于是,观察小组、资料小组、采访小组、慰问小组很快成立,并着手多方面落实研究方案。

后勤处在植树节进行校园绿化,几个学生便建议进行一次校园景点开发方案设计。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从美学角度审视校园人文、自然景观。晨光中的校门、雨中的小花园、雾中的教学大楼、雪松四季、水码头今昔、诱人的草坪、小土山风景区改造设想„„伴随着一个个景点的开发,诞生了一篇篇优美的写景短文。校园景点分布图尤如一幅导游图,令人耳目一新。

三、开发学生潜能,挖掘教师潜力

研究性学习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一个个课题提出之后,学生自己组建研究小组,自聘导师并付诸实施,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潜能得了综合性开发。许多教师开始感到组织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远不象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那样得心应手,抓住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放性特征,有效挖掘教师潜力成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开发的突破口。一位学者说过:“科学地构建研究性学习运作过程中的师生作用关系,是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1]教师只能做导演,学生才是活动的主角。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课题开发和研究的信心。古语有“教学相长”,学生“学然后知不足”,教师“教然后知困”。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开发对相当一部分仅熟悉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师是一个挑战。尽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学生提出的课题有许多涉及的是我们教师的未知领域,教师不做较为深入广泛的钻研是很难将活动指导得游刃有余的。

四、多开发小课题,让学生感受成功

我们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的研究水平、能力及研究条件制约着研究课题的大小选择。大课题的过程指导复杂,不易在短时间内形成成果;小课题易操作、易指导,只要

学生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钻研出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有价值。

综观学生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感受文章、论文结果,可以发现学生的成就感很强,这有利于促进研究性学习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当然,对研究目标远大、钻研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选择一些较大的课题进行研究时,教师应重在培养其耐心、恒心,坚持不懈地进行过程指导。过程指导中应注意明确阶段目标,并帮助学生努力实现。大课题的审批应首先进行可行性论证。

五、结合学科教学开发研究课题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课题的选择范围也应包括学生的学习空间。将各学科中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作为课外活动拓展、延伸的研究课题也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开发学科特色的课题,“最终打通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在课堂教学方式上的界限,真正实现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2]尤其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很能挖掘具有学科特色的课题进行研究。毫无疑问,把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思路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符合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要求。理化生学科可以结合实验操作开发出有试验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

总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开发,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索。让学生着眼于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结合本人兴趣,从实际出发,选出具有一定科学性、实践性的可行性专题才是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开发的最终目标。

【篇七】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中国封建现象的调查研究

班级 初二(2)班

组长 陆丹妮 指导老师 董 楠 张建军

小组成员 赵怡然 杨惟肖 陆丹妮

一 研究背景.

由于刚学过中国近代史,我们深刻了解到了中国一步步走向现代的历程是多么艰难。看到由封建转为平等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今天,封建现象虽然逐渐减少,但它仍贯穿了中国古代的历史与现在。在这个高度文明、科学的社会,封建现象仍有显现。因此,本小组决定对封建现象展开调查研究。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能透彻地了解到封建现象的历史及现状,了解到现在问题的根源,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封建思想的危害,并增强人们的科学意识,更好地消除封建影响,使之在社会上消失,让人类的社会更加文明、科学。与此同时,这也能培养我们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我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也许我们的力量微薄,能力有限,但我们还是愿意做好这份报告,为社会的和谐,进步作贡献。

三 研究内容及方法

我们计划分为两部分来研究

1. 历史 包括 封建制度和思想的起源,现象等

2. 现在 包括 封建现象的残留、如何消除封建现象等

调查方法

通过查找文献、网络搜集有关事例和资料 ,我们还针对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这一重大封建问题展开了问卷调查。

四 调查与研究

1问卷调查

(1) 设计问卷

我们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起草了问卷,在征求其他同学意见后,最终确定了内容。共打印了20份。

(2) 调查对象

通过小组的讨论,考虑到在问卷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决定只在周边进行调查。

我们分别选取10位父母和男女同学各5位进行问卷调查。我们想对比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思想,以及男女不同的思想。(1月27日到1月30日进行)

(3) 问卷样本

十八大将“男女平等”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关于“男女平等”的社会现状,我们作此调查研究。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男女平等现状的调查问卷

1. 您的性别是

( )男

( )女

2. 您是否赞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

( )是

( )否

3. 您认为孩子应该随父姓还是随母姓?

( )父

( )母

( )父母均可

4. 您认为婚后女方应该随男方回家过年?

( )是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 )否

( )无所谓

5. 如果让您决定孩子的性别,您会选择?

( )女

( )男

( )男女均可

6. 您觉得现代社会女性仍是弱势群体?

( )是

( )否

7. 您认为当前男女就业机会是否平等?

( )是

( )否

8. 同一份工作,相同能力的男女薪酬是否相同?

( )是

( )否

9. 您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当领导?

( )是

( )否

10. 如果您认为现今社会男女不平等,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 )中国社会传统的影响

( )男女天生能力上的差别

( )中国社会女性意识的缺乏

( )相关法律保障的缺失

( )中国相关妇女组织的作用未完全发挥

其他

若选其他请说明原因> <

(4)我们共发放20张,并全部回收。下面是我们的统计分析情况;

据表格可知大多数人赞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更多人认为孩子可以随父母姓,而9人认为应随父姓,但并没有人认为应随母姓,7人认为女方应随男方过年,约一半人认为无所谓,对于孩子性别,男女已基本相同,仅有极少数人只选择男孩或女孩。约六成人认为女性仍是弱势群体,并在就业机会方面也是不平等的,但相同能力的男女薪酬基本相同,更有9人认为男性适合当领导。所有人都认为男女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受中国社会传统的影响,

其次是女性意识的缺乏。

我们将问卷人群分为男性、女性并分析。多数男性赞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女性持平。7名男性认为孩子应随父姓,8名女性支持平等。60%男性认为应随男方回家过年,50%女性则表示无所谓。对于孩子的性别男女差别不大。有差异的地方是大部分男性认为女性不是弱势群体,而女性的认为则相反,男性大都认为男性适合当领导,女性持相反意见。一些女性人为男女不平等也是相关法律保障的缺失.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在行为上男女平等的表

现较明显,但在思想上略有不同。

③年代归类统计情况

我们又将人群根据年代划分,统计后分析(针对差异):对孩子的姓,多数90年代人选择了随父姓,并认为女性不是弱势群体。而60到70年代人群则认为姓是父母均可的、女性仍是弱势群体。90年代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适合当领导,60到70年代则相反。我们分析产生这些差异,可能是学生们还不是

【篇八】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研究性学习报告

延边二中2010年寒假研究性学习报告

班级:2年5班

课题科目:历史

研究小组组长:雷鹏

课题名称:中美关系的跌宕起伏。

课题研究的背景:美苏争霸时,美国陷于越南战争,希望找到中国支持。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了解中美关系为何这么复杂,试图寻找缓解中美关系的

办法。

主要研究内容: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研究小组成员:杨袁彰;王琳(小);郑霜霜;周宝芮;张妍;陈诺;刘佳;

任姝静;雷鹏。

课题指导老师:许微微

课题报告内容:

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的原因

1、国际政治体系结构的重大变化

中美关系的发展揭示了20世纪国际舞台强权迭起、两极争霸、一超独霸以及世界逐渐多极化的连天烽火,两国关系的沉浮随国际体系的结构性变化而逐步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结盟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中美直接对立。而在冷战后期,中美合作,共同反对苏联威胁则成为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美国一超独霸全球,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发生了实质的变化,中美关系也随之风波迭起,摩擦不断。21世纪初,“9.11”事件的爆发以及美国实力的不断衰落,伴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国际体系多极化的趋势初现雏形,美国被迫调整对华强硬态度,中美关系逐渐步入成熟理性的发展轨道。

2、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自立国之初,美国便自视为“山巅之城”,怀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救世情怀和“天赋使命”的道义感,认为自身承担着向“旧世界”传播民主、人权的使命感。其独特的“二元论”思维模式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导致美国对“共产主义”怀有极深的仇视和疑虑,并将中国等坚定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视为“独裁”政体、“无赖”国家,必欲除之而后快,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把现实追求的具体利益同口头宣扬的道德和意识形态目标混在一起”,因此多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围绕着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问题展开的,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中美关系的摩擦甚至敌对。

3、美国对华“爱恨情结”

美国对中国的情感本身十分复杂,一方面认为中国人民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民族。另一方面则视中国为“红色恶龙”、奉行压迫民主扼杀人权政策的“独裁专制”国家。例如,根据民意调查显示,中美建交后,中国的形象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每几年就有一个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的吸引力使得美国和西方多数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充满浪漫气息。但1989年以后,反华浪潮一浪接一浪。再以后,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飞速前进“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美国也曾把中国看作是负责任的伙伴,但小布什上台后,美国对中

国的防范意识大大增加,“即将到来的与中国的冲突”之类的论调流行于市。美国制定的“预防性战略”中的一个重大内容,便是调兵遣将,准备同中国这个新兴大国大打出手。

4、国内政治的羁绊

美国奉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制衡”的政治哲学,各方利益的分化组合,导致作为行政部门首长的总统时时刻刻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其中包括国会的制衡、利益集团的角力、民意舆论的压力以及选举政治的影响,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往往出现大幅度的摇摆和反复。例如1994年5月31日,克林顿总统针对国会无端阻挠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问题,便曾撰文指出:多年来“人权同最惠国待遇挂钩已把我们带到了尽头”,“我们不能实行两套对华政策——国会一套和总统一套,而必须实行美国唯一的一套对华政策。”而1995-1996年第三次台海危机的爆发便是由于国会迫使克林顿总统允许李登辉访美而引起的。

5、中美关系的“多维性”与利益的复杂性

作为两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中美两国的关系在任何一个领域展开,而两国利益的交融与互动也随之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复杂性。具体而言,两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手、军事安全领域的竞争者、政治领域的合作者与反对者、经济领域的“利益攸关方”。两国无法简单地将对方界定为“朋友”抑或是“敌人”,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个领域,两国均必须既合作又竞争,甚至有时会陷入敌对,但任何一方也不能对对方置之不理,或是弃之不顾。而在当今后冷战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经济相互依存的不断提升,两国的共同利益日渐增多,在发展经贸合作、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生态恶化、遏制国际恐怖主义、打击贩毒等国际犯罪活动等各个方面,中美均需为加强双方的合作而作出妥协,进行协调,以实现双赢的局面。由此导致百年来,特别是双方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呈现出曲线的运行状态。为此,有学者总结出所谓的中美关系的“三石”理论:即“压舱石”——中美经贸交往;“试金石”——台海交锋;“绊脚石”——意识形态之争。如何化解两国之间的分歧,增进互惠共赢,则成为21世纪中美双方有识之士必须面对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篇九】研究性学习课题解体

永久的悔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性学习评价表1

注:“┄┄┄”表示不评价,总分为100分。75~100为非常优秀,60~75为优秀,40~60

为良,40分以下为尚需努力。本表以定量评价为主,重在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yzw/229776.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