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感情
(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3)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诗通过记事写人来抒情,这是区别一般抒情诗的最主要的特色,应作为学习
的重点;
(2)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借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想想母亲每天都为你和一家人做了哪些事情,一年到头都为家里做着什么。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亲,歌颂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资料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代表性作品除了这首诗之外,还有《手推车》、《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5岁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一些爱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么这首诗是一首什么诗?
——A抒情诗B叙事诗C哲理诗D叙事抒情诗
——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就这首诗的总的倾向而言,作者并没有向读者讲述有关大堰河的完整的或大体完整的故事,他利用这些片断的故事或画面,目的是倾吐对大堰河的深情。所以这首诗是抒情诗,不是叙事诗。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悼。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回忆大堰河辛劳又悲苦的一身,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了诗人对她的深切的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现实。
第四部分:(12—13节)讴歌与赞美。这部分是诗人呈现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分部分研读课文,鉴赏诗歌。
㈠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诵1—3节。
2、先看第一节,大堰河是不是一条河的名字?——不是,是我的保姆的名字。(注解1)
她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这说明了什么呢?
——她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3、从这三节中,我们还还能知道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
——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谁能说说什么叫童养媳?——从小被卖到别人家做媳妇的人。
做童养媳的日子好不好过?——不好过,和做牛做马差不多。
4、是啊,大堰河就是这样一位身世凄惨的劳动妇女。诗人对这样一位妇女有怎样的感情呢?我们看到第二节。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人说他是大堰河的儿子,他是吗?
——不是,也是。大堰河只是诗人的保姆,所以不是;诗人把大堰河当作母亲,所以是。
5、第三节描绘了一些什么样的景物?这些景物给你什么印象?
——被雪压着草盖着的的坟墓、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门前的长满了青苔的石椅,全是冷色调的。这些镜头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的惨淡景象,暗示大堰河生前的贫困和死后的寂寞,浸透着诗人的伤痛、怀念之情。
㈡学习第二部分。
1、诗歌的第二部分概括了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候,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4节,7节)
2、朗读第四节。同学们看看大堰河干了多少活呀,像一架劳动的机器,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大堰河做了这么多事情,诗人是用什么句式把这些连接在一起的呢?——排比。
3、如此劳碌,如此辛苦,但大堰河每每干完一些活之后,她有没有休息呢?——没有。
她不休息在干什么呢?——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大堰河一直在忙,她一停下活就去抱着诗人艾青,说明她对诗人……——疼爱。
好!无时无刻都关爱着艾青,无微不至的关心着艾青。
4、“大堰河用她厚大的手掌……”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呢?请你想象、描述一下大堰河的手。
——粗糙的,有力的,比较黑,骨节粗大,很温暖。
5、是的,这双勤劳慈爱的手,使一个贫穷的家充满温馨,使这个被地主家嫌弃的孩子得到了母爱的补偿。这双手,就成了母爱的象征。请同学们联想一下自己,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母爱是怎样的?描述一个细节。
——说得很好!母爱是真挚的、博大的,同学们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堰河。“我”在大堰河家里得到的就是这样细致周到的爱。
6、我们再往后看,“我”回家了,我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富足、豪华、富裕、锦衣玉食……
但是我的心情却是什么样的?从诗歌中找一个词。为什么?
——忸怩不安。——因为这里只有丰富的物质,没有爱。
7、“我做了生了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句话里有两个名词性的字,十分矛盾,是哪两个?
——“”家”和“”客”。
对!大家有谁在自己的家像做客吗?
——没有。“家”和“客”本是对立的,谁在自己家里做客呀,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诗人在这里正是抓住了“家”与“客“的一对矛盾,才表达出一种复杂的辛酸。
8、往下看,仍然在这一节里,还能不能找出类似的矛盾的写法?
——“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本是骨肉,却同陌路。
——“我不认识”与“天伦叙乐”矛盾,不认识怎么能读出来呢?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艾青长大后也认识这四个字理解这四个字了,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品尝过四个字的感情。艾青从小没有感觉到那几个字。也可以这样说:“上面挂着‘天伦叙乐’”,下面却根本没有“天伦叙乐”;虽认识“天伦叙乐”,却没有感受过“天伦叙乐”,这是强烈的对比的写法!家庭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根本不讲天伦,根本没有叙乐!
9、大堰河家贫穷,但充满爱,“我”家富有,但缺少爱。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想起这些,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大堰河的什么样的感情?——感激
对。大堰河流尽了她的乳汁后,又开始劳动,流她的血汗,同学们自读第7节。
10、6个句子都是以含着笑开头的,这几个句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大堰河干的活又苦又脏又累,她为什么“含着笑”?
——为能挣钱养家,高兴。同时,也表现了大堰河纯朴宽厚的性格,她生活沉重,却非常乐观;她命运悲惨,但容易满足,靠双手吃饭,并无多求。诗人对大堰河是既赞美,又同情。
11、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她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说的梦
在梦里,她吃着乳儿的婚酒
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
而她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
——大堰河对她乳儿的爱原来如此深切真挚,就连梦中也念念不忘!她期盼乳儿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幸福美满,她乳儿幸福就是她最大的满足,这不是一个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吗?这个梦,把大堰河对乳儿的爱推向了高潮,倾注了她那慈母的深情。但是这个梦是不能说的,因为这个梦对大堰河来说是非份的,是一种执着的明知不可能实现却始终不能忘怀的期待。
㈢学习第三部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给予她的,却只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同学们齐读9—10节。
1、大堰河得到了什么?
——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
2、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组数量词的对比之中。
3、大堰河生前付出的何其多,死后得到的何其少啊!是谁造成了她的悲剧?
——不公道的社会!
对。齐读11节。把诗人的憎恨之情读进去!
——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计当奴隶。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
4、我们总结一下大堰河的形象。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大堰河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她又是悲苦的,贫苦的,劳累的。多年的贫苦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健康,年仅40多岁就含泪地去了。
5、这就是大堰河。让我们一起欣赏诗人呈给大堰河的颂歌。同学们齐读最后两节。
㈣学习第四部分。
1、这首热烈、深沉的颂歌,仅仅呈给大堰河吗?
——还呈给他的儿子们,呈给干千万万的大堰河,也是呈给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可见诗人的感情升华了,扩大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却把心中最深情的颂歌唱给了千千万万的大堰河,扑向劳动人民的怀抱,这在30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㈤颜色——紫色的灵魂
1、“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讨论)
——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
——紫色是一种高贵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
——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2、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3、我综合一下大家的意见。刚才大家的全部意见,无非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尊贵、圣洁、热烈的方面,紫色是高贵、神圣的象征,“紫气东来”、“紫禁城”。大堰河身份虽卑贱,但她慈爱、善良、勤劳,集中了人之美德,她的灵魂最高贵、最伟大。一方面强调是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另一种看法,紫色是伤痕的颜色,是凝血的颜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颜色,代表了不幸、苦楚、伤痛和死亡,大堰河苦难一生,结局悲惨,因而称之为“紫色的灵魂”。同学们深思一下,这两种意见矛盾吗?
——不矛盾。
可以从痛苦角度去理解,体会一下全诗吧,似乎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想想呀,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侮、太多太多的折磨,那么,这个人的灵魂会是怎么样的呢?
——高贵。
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紫色”的理解,这句话的格式是,灵魂因__而___!(板书:灵魂因__而___!)——灵魂因“痛苦”而“高贵”。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非常精彩!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结论是谁得出呢?不是老师得出的,老师只不过是大家意见的概括者。结论是大家自己共同讨论、研讨、集思广益得出的。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悬案,没有一个定于一的结论。今天大家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成为众多学术观点之一。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呀!
4、深入一步,我问大家,大家知道艾青在写诗之前是学什么的吗?
——是学画画的。所以他对色彩非常敏感。大家数一数,看看全诗中艾青用了多少颜色词语,找出来。
——“长满了青苔的石椅”“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辉煌的结彩的堂上”“紫色的灵魂”“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共有多少处用了颜色词语?说说各自的意义。
——8处。
“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表示一种荒凉、败落。
“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出大堰河家的生活十分穷困。
“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艾青父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
“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艾青的少年的特点。
“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的艾青婚礼隆重。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显示大堰河的作为劳动人民劳作辛苦。
五、艺术特色。
㈠形式上的自由。
1、“什么是‘自由诗’?简单说,这种诗体,有一句占一行的,有一句占两行的;每行没有一定音节,每段没有一定行数;也有整首诗不分段的。‘自由诗’有押韵的,有不押韵的。‘自由诗’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形式上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在奔放与约束意见取得协调,在参差与变化里取得一致。
2、全诗13节,少则4行一节,多则16行一节;少则每行2字,多则每行22个字。全诗不押韵,但有11节的首尾句相互重复,以确定基调与色彩,中间几行大多采用排比句式,且多长句,以尽情抒发与描摹。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这首诗与《雨巷》《再别康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它们同样成为新诗中的名关于这首诗的阶级观念。
——在阶级斗争的年代里,文学作品往往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政治解读,因此这首诗的
主题,就变成了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的阶级的背叛和被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在新的时代里,阶级分析的方法渐渐过时,但是仍然不能否认它的阶级观念。首先,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年代,是个阶级意识非常鲜明的时代,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阶级意识和阶级观念,是非常真诚的。其次,在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公,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人比比皆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所以适当用阶级的眼光来看这首诗也是非常需要的。
七、作业。
课外找些艾青的诗作进行阅读。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一部分:(1—3节)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节)眷念与感激
第三部分:(9—11节)同情与控诉
第四部分:(11—12节)讴歌与赞美
副板书:蒋海澄
第二课时:大堰河——我的保姆
自由诗
艺术特色排比反复
对比
副板书:灵魂因__而___!阶级分析法
【篇二】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重点、难点和解决办法
作者是在一种特定的心境下写下《故都的秋》这
1.本文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
2.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也一笔带过?
3.能表现文章感情基调的是哪几个词?作者对它们是分别描写的,还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试举例说明。
4.简述课文的结构,文章是怎样前后呼应的?
第一课时解决1、2题;第2课时解决3、4题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文章描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
2.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是如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体会文章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艺术风特色。
二、整体感知
1.释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他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游记。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可选取传统教材中峻青《秋色赋》若干段进行朗读。读后问:这段秋景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可为:丰收,色彩绚丽,喜悦热烈)今天我们学习一
本文能表现感情基调的词语是“清”“静”“悲凉”,作者是通过所选取的不同景物,从不同侧面同时加以渲染和刻画的,而不是分别描写的。
举例分析
(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景致。
思考题4(答案见板书设计)。
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阅读《语文读本》第三册上的《想北平》,想想两文描写故都
风物,抒发对故都的感想方面的异同。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附:板书设计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1.总起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①清晨所见、牵牛花
②槐树落蕊
故记叙③秋蝉残声前
都2.分写④秋雨话秋凉后
的⑤枣树奇景呼
秋议论:凡是有情趣的人,对于秋应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觉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写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板书二(课堂上完成)
文眼:清静悲凉
牵牛花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疏疏落落的衰草
故静对着
都槐花落蕊“扫街……清闲”极细微落寞
风极柔软
物秋蝉残声啼鸣衰弱
秋雨凉风都市闲人息列索落凉
悠闲缓慢
教学信息反馈:
【篇三】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导入:
香港回归是哪一年?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假设你是一名记者,该怎样报道这一盛况呢?播放视频。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该如何报道?首先一起来回忆一下相关的新闻知识。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可分为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主体:新闻的主干、核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
背景:对新闻背景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结语:用来小结、展望、激励、评价等。
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
1、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看到不列颠尼亚,想到了什么呢?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国。“不列颠尼亚”是什么东西呢?
英国皇家游轮。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与这个游轮告别,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找出文中的导语部分,请大家齐声朗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英国撤离香港。任何壮美的语言都难以尽现它的精美绝伦,任何浓重的笔墨都难以描绘它的恢弘壮举。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一般新闻的主要内容都可以在导语中找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 从导语部分我们知道了本根据对新闻的学习,请你以学校前不久举行的军训阅兵仪式为新闻报道材料,试写一内容包括新闻三要素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王梦雪
【篇四】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
人生形式
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把握人物
形象的能力。
2、 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
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
【教学过程】
预习课文 品读重点段落
要求:1、勾画出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语句。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品味小说中的淳朴的人性
4、勾画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体会这些民俗的特点以及内涵
5、理顺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6、明确小说的人物、情节,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充相关的其他情节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边城》这部小说问世不久,湘西的凤凰镇就成为旅游胜地。它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名镇一样,崛起在世界文化大师的光环之
中。因为莎士比亚,英国的斯拉特福小镇才会蜚声世界;有了莫扎特,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才成为世界音乐中心,有了塞万提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才成为旅游圣地。同样,因为有了沈从文以及他的系列湘西小说,凤凰镇也成为了风景名胜之地,凤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小镇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边城》去欣赏那里的山水之秀,去感受那里的民俗、人情之美。
二、文本解读
1、读第一段,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况?
明确 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2、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文本的描述,
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码头、碉堡、河滩、军营、河流、山、水、船。
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就象是这里的人一样。
3、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
中秋节:赏月、男女青年对歌。
新年: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
婚嫁:小轿子、羊、男孩、糍粑。
这些民俗具有古老而淳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表达着欢快的情
感,充满了吉祥如
意的氛围。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4、小说情节的归纳
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赛龙舟:由赛龙舟引出小说的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一些事情。
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角是谁?
人物:
主角:翠翠 围绕主角相关的人物有:祖父、傩送、天保、顺顺。 情节:
第一年赛龙舟——翠翠傩送邂逅 埋下爱情的种子 第二年赛龙舟——翠翠与天保相识 引来天宝的爱意 第三年赛龙舟——祖孙二人在家 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总结: 端午节赛龙舟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边城中那些闪亮的珍珠,即那些故事和人,在故事中,边城的人性光辉也闪耀起来。 下面我们就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
5、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怎样的?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展现出来的?请同学分组讨论解决
明确:
翠翠:单纯、多情、腼腆 ——-语言心理描写 细节刻画 祖父:善良、忠诚、慈爱、热情、朴素—–行为语言描写
天保:坦荡 ——行为语言描写侧面描写
傩送:热心、正派、幽默 ——正面侧面结合 细节刻画 顺顺:富有、热心、正直 ——- 侧面描写
这里的人们不分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生活在边城的人们淳朴、善良、平和而又与世无争,甚至连那条大黄狗都善解人意,这样的至善的人性,必然使这里的生活和谐美好。
下面我们就来看生活在边城中的人们之间 的关系是怎样的? 爱情—走山路走马路方式的表达爱情,不因为磨房也不会因为地位而放弃自己的爱情。不受物质名利的干扰影响 是纯洁的爱情
亲情—爷爷疼爱翠翠,翠翠依赖爷爷;彼此相依为命。哥哥让弟弟,哥哥为弟弟而出走闯滩。弟弟又因哥哥的出险而内疚离开。不管是祖孙间的情还是手足间的情都是那么的深挚感人,令人唏嘘不已。 乡情—人与人之间和善友爱互助 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军民情—-端午节捉鸭子;春节放鞭炮;爷爷可以去军营中喝酒。军民和谐亲密相处,有着鱼水一样的情意。
三、探究交流
1、《边城》这么美,人也这么善良,关系这么和谐,那作者为什么一边在赞美歌颂、却又一面要把它写成悲剧呢?
有人认为翠翠的爱情悲剧,是由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的孤寂导致的,可以从相关人物和情节中印证这样的观点。学生自由发言,
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2、作者为什么要把小说的名字起为《边城》呢?
结合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来分析,(第一段文字)
“湘西的儿子”走出湘西,经历了北京城的战乱动荡,尔虞我诈,也看到了上海的灯红酒绿,低迷庸俗的生活,中国的这些中心城市正是一片污浊和混乱,正在承受战乱的苦难,因而作者更怀念自己的故乡湘西。起名《边城》表明没有受到污染的小城,与中心相对而言的,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小结:湘西之于沈从文,正仿佛桃花源之于五柳先生,是一种精神意志的象征,是自我意识的一种移情外化。理想中的湘西是沈从文先生永久的依恋。
四、板书设计
边 城
民 情: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民 俗:古老淳朴,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人 性:至善
爱情:至纯
人 情: 亲情:至深
乡情:至真
【篇五】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2015年最新边城教案
边 城(节选)
教学目标
1、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 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大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秋背景,对故乡人民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请问这位大家是谁?对,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边城》的作者——沈从文。
二、解题:
1、关于作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
《八骏图》《湘行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今天,我们就欣赏他的小说《边城》中的片断。
2、、创作动机:
《边城》完成于是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动机是: “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3、简介《边城》的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李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朗读课文,理清节选部分故事情节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复述小说情节,并笔头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根据全文加以补充,尤其是王团总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儿子嫁给傩送,傩送却不为所动;爷爷后来忧郁而死等情节。)
课文四章的内容概括:
第三节:边城龙舟赛。 为了庆祝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场面热闹非凡。
第四节:翠傩初相会。 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
第五节:端午看龙舟,大老夸翠翠。 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祖父拿天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系傩送,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思,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着。这种情感上的执着,以及对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的拒绝态度,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
第六节:喜轿渡河,翠翠心动。 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
情节结构特点:
节选部分写了三个端午节,按照“眼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上一年端午”的顺序展开情节。
时间上忽而眼前忽而追忆,回环往复衔接得天衣无缝。作用: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整体布局上的跌宕美;在内容交代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充实了人性美善的内容。
四、再次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并初步体会文章中的人性美。
五、板书设计:
边城
作者:沈从文 湖南人 小说大师
风格:表现湘西风情,人性的善与美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剖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沈从文先生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方面来探究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二、分析环境:
(1)风景美:
《边城》课文很长,布置了同学们扎扎实实的预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P16豆绿色的水 天气明朗 落日 薄雾 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欣赏沱江风景,突出水的豆绿色,给人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感觉)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P19.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3)人情美: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明确: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下面分三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情美。一组探究翠翠与傩送的感情;二组探究翠翠与爷爷的感情;三组探究爷爷与乡邻的感情 。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A、 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关心别人,古道热肠
傩送:(动作、神态:笑)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明确: P19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 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P19:“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P16: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P22: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 (语言)
Q: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
明确:P20。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
(语言)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 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怎么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
①爷爷与“老熟人”:
提问: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P21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分析人物形象
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必也是与这环境相匹配的,这其间有翠翠和她外祖父,有天保和傩送兄弟,有船总顺顺,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1、翠翠:
十分依恋爷爷,两人相依为命,等不到爷爷时内心着急。 “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翠翠便稍稍有点儿着慌了”;描写捉鸭人的少去、看龙船人的散去以及落日、银色薄雾、上灯等环境描写表现翠翠内心的焦急;两次想到“假如爷爷死了”“爷爷死了呢”,对爷爷无比的依赖。
情窦初开,感情纯洁真挚。她始终惦记着二老,当祖父几乎提遍顺顺一家人而唯独不提二老时,这种情感溢于言表:“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表现她爱的执着。
纯真、可爱。比如回答傩送时的“我是翠翠”那种内心极其着急、急于有人认定、希望有人能认识她的心理,到后来回家回答爷爷“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既有祖孙情深,又有少女的纯真可爱。
聪慧、矜持。顺顺和老船夫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时的神态;祖父问及翠翠是否记得前两年端午的事情,翠翠本正想着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但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我全记不得!’”。
2、老船夫:
对翠翠亲情无限,疼爱有加。不论在生活上,还是感情上,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翠翠。翠翠觉得一个人进城看划船不好,老祖父便连夜赶到城里请熟人替自己看一天渡船,自己陪翠翠进城。还为翠翠唱歌、讲故事,这一些都是为了让翠翠开心。
为孙女的亲事操心担忧。当顺顺夸翠翠长得很美时,“祖父则很快乐的夸奖了翠翠不少”,他虽“似乎不许别人来关心翠翠的婚事”,其实自己内心十分操心;“不加检点笑着”问翠翠假如大老要娶她,她是否愿意,以及翠翠回绝后他虽不再说了,“心中却仍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看到别人家的闺女出嫁,马上向翠翠身上引导。
待人热情,为人豪爽,工作尽职。祖父虽然陪翠翠进城了,到路上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去替那位帮他看船的朋友,让他去看看城里的热闹。老朋友醉倒后,祖父心理虽着急着翠翠,为了责任便没有离开渡船。卖皮纸的过渡人送他一把铜钱,他既赔了船钱,又搭上一大束草烟叶,又不失情意地留下一枚“单铜子”。这又见他的热情与豪爽。
3、傩送:
淳朴、英俊、幽默。翠翠在码头苦等爷爷时,他好意邀她进屋去等;翠翠误会他并骂了他,他
【篇六】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
沈从文
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了解沈从文及其写作风格、文章的情节结构特点。
2、 感受作品中所展示的水墨湘西的风景美和古朴淳厚的风俗美。
3、体会作者所构建的善与美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4、结合人性美的分析,领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所构建的善与美的世界中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感受含蓄的心理刻画,体会其所展现出的翠翠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 讲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计划:两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观看<<边城>>电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导入语: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湘西,一个在地图上,一个在黄永玉的画里,一个在沈从文的笔下。地图上的湘西,也就是存在于湖南的美丽的凤凰古城,如果有机会,同学们以后可以去领略一下湘西风情。而画里的湘西,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一睹画中湘西的风采,进行一番心灵的旅程,寻找美的真谛。那么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又是如何的呢?通过上一次的电影,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湘西,走进《边城》。
二、作者介绍:
向同学们介绍本课作者:沈从文,他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湖南凤凰人,著有小说、散文、文论等集子70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贵生》、《三三》。中篇《边城》。长篇《长河》,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他的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创造了一个湘西世界,表达了对故
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暖。他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景风情画于一炉,展示了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文章语言质朴。沈从文先生在下半生致力于文物的研究工作,他所作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深远。这或许是一种奇怪的现象,由文学转而研究文物,算是一种“种瓜得豆”的现象吧。
三、“边城”题解
在学生了解了沈从文先生后,让学生看课文。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小说《边城》的一部分,是第三到第六节。请学生再默读一遍课文第一节。学生已经看过电影了,让他们结合电影所看到的与课文所写的,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作者把这座小城称为“边城”?
明确:“边城”是指边地的小镇,是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开篇第一段点明。这一段属于社会环境描写。“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似乎就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这点明了边城环境僻远,边城人民不关心或者说不用关心他们生活以外的事情,体现了边城之“边”。
沈从文先生所处的时代,本来国家衰落危亡,人民挣扎于苦难之中。当时中国几个大城市正在沦陷,然而小城人民却安居乐业。由此课看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对隔离,受外界影响小。
文中第二段还说到,“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奋了„„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他们的习俗保留相对完好,并没有遭受当时苦难的破坏。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要称“边城”的原因。
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了城里的庸俗、市侩的风气后,转而描写这个未受现代物质
文明腐蚀的小城。可以说,作者是在描写“中国另外一个地方的另外一种事情,与都市无关,与喧嚣无关。
四、情节梳理
这里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人们坚守着一份安静与和谐。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看了电影了,也看了课本了,问学生有没发现有一个节日是经常被描写的,是什么节日?(明确:端午
节)。课文写了几个端午节呢?在课文结构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一组各找一节,找出各节中有提示端午节时间的语句。 明确:三个端午节。
提示端午节时间的句子:端午节又快来了;还是两年前的事;上年一个端午;翠翠还在想着两年前的端午的一切事情。
课文的结构:文章按眼前的端午——两年前的端午——上一年的端午——眼前的端午的顺序来展开情节。在这些端午节里,边城的故事在进行着,文章把现实与回忆想交错,忽而眼前忽而追忆,有顺叙和插叙,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端午,回环往复,让我们仿佛进入了边城,跟着翠翠一起去感受端午节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
文章正是以端午节为线索,串起了文中的主人公,串起了发生在小城的一件事,让学生看看课文,围绕端午节,第三到第六节,都写了哪些事?
明确:1、边城人们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2、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傩送时的情景。
3、翠翠和外祖父看龙舟时巧遇天保的情景。
4、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渡口渡河,撩拨了翠翠内心深处情思,引发
她对爱情的买好憧憬。
五、探究湘西“风景美”:
提问学生:“看过电影,读过文章,看过图片了,觉得边城的风景美
吗?”(美)。让学生再回想一下,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画面,那些色彩,细细地品味一下。然后请学生来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总结:读过文章的人可能都会发现本文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淡淡的
美”,它渗透了文章的字里行间。请学生静下心来,在教师的话语中,发挥想象,再次感受一下这个风景如画的小城。
教师描述:有一个小城,它依山傍水,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在
水面上笼罩着一层薄雾,仿佛笼着轻纱似的梦。远处白云环绕着群山。楼阁、白塔掩映在群峰之间。在山中,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交递鸣叫着,缓缓地走入城中,仰望天空,风烟俱净,如一汪清水。现在我们走在青石板路上,细雨湿润着古城,两岸的吊脚楼朦胧而古朴,充满着生命的质感。蜿蜒曲回的小河在清晨和黄昏中浅吟低唱。坐上乌篷船,撑一支长篙,穿行在古镇之中,两岸是历经风浪的斑驳和飘零。石拱桥在水面上倾听岁月的声音,与古镇风韵融为一体。在这个小城里,我们任一米阳光静然流淌,任诗意在心中轻舞飞扬。
在学生听完这段话后,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桃花源般的世界,仿佛田园牧歌一般动人心弦。它自然、清丽、恬淡、雅致。它就像一幅朦胧的水墨画,朴实恬静,优雅隽永,含而不露,这便是边城。
六、探究湘西“风俗美”
当学生沉浸于小城如诗如画的风景美之时,让学生继续怀着对这个小城的深情继续体会这里的风土人情,它同样会让学生着迷,这个小城与我们的生活不太一样。让学生假设自己正走在这个古镇石道上,想想他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和书上读到的,问学生觉得会看到哪些富有湘西地方特色的事物与风俗。 明确:吊脚楼、攀引缆索的渡船、苗家服饰、白塔、端午习俗、放鸭子官民同乐、月下对歌、狮子龙灯、迎婚送亲的花轿队送钱习俗等等。
总结:这些质朴的风俗习惯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给人桃花源般的幻想色彩和地域特色,给人桃花源般的幻想色彩和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图景。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卷,令人神往,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沈从文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也梳理了课文的脉络,走进了边城,去感受了作者所展示的水墨画般的湘西风景和淳厚古朴的湘西风情。边城在我们的脑海里已是一个世外桃源。
八、布置作业
1、再次阅读课文,看看小城的人们是怎样的一群人。
2、想想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九、堂堂清
十、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请学生来说说边城的风景美和风俗美,营造一种美的气氛,让学生先沉浸其中,以便这节课的教学。
二、 合作探究:边城的“人性美”
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和风俗,美的令人温暖,美的令人自在。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们必也是与这环境相匹配的。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身上充满着人情味和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请学生来谈谈这些
淳朴的人们。先让学生来探讨翠翠这个湘西女子,找出文中可以反映翠翠形象特征的语言、心理、行为和神态。让学生分成四组,一组找语言部分,一组找心理部分,两组共同找神态和行为部分。看看这些句子刻画出一个怎样的翠翠形象。
明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参考:
语言:1、爷爷问翠翠敢不敢一个人看龙船时,翠翠说“怎么不敢?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其实想爷爷一起去,但不直说,要表明自己并不胆小,体现了她的聪明可爱
【篇七】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节选)·教案
【教学要点】
1、(主)分析几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的人性美
2、(次)分析本文的文化内涵
【教学法】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大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秋背景,对故乡人民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请问这位大家是谁?对,就是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
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苗族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今天,我们就欣赏他的小说《边城》中的片断。
一、 简介创作动机:
《边城》完成于是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动是:
“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二、简介《边城》的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李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
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二、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先自己阅读分析,然后,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典型发言,教师可作点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君子风度。“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美好的道德情操在这里发扬光大。)
1、 翠翠
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的人的归来。表现了她爱的执著。/翠翠自幼父母双亡,内心无比孤独。虽然有外公无微不至照顾自己,但是并不能真正理解她作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她“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没有人能体会一个青春少女的感情。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奈的生活而痛哭,外公不能明白她内心的哀痛,只能哄劝她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对于一个花季少女,这样的话太不切实际了。天保和傩送为了她唱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希望爱情的实现,现实好像和她毫无相干。最后天保闯滩而死,傩送离家出走,外公为她的婚事忧愁而亡,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前因后果,只能凄凉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2、 外公
外公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他对孙女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活、唱歌。/外公因为女儿和
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翠翠害怕地痛哭让他觉得莫名其妙,他给孙女讲母亲的故事,更让孙女感触不已。对于天保兄弟的选择,他却没有直接告诉翠翠,反而让孙女“心中不免有点乱”。他对翠翠“温和悲悯地笑”,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又害怕她再走母亲的老路,却不能直接说出来。节选部分以后因天保的死造成孙女的悲剧,他又无能为力,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只能撒手而去。可以说他是在孤独中死去的。
3、 天保兄弟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一开口”,她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一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天保喜欢翠翠,托媒被糊里糊涂地拒绝回来,他不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傩送也喜欢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爱情的矛盾中。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伤心之地,最后死于意外,也许正是他孤独的归宿。傩送也可以说孤独地追求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道飘泊到什么地方。
【篇八】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教案
一、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2.把握文中的人物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形象。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教学重点:小说主旨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
教学方法:鉴赏、分析、品味
课时安排:2课时。
二、作家介绍:
作家生平:凤凰之子――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1、湘西少年: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希奇。最希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分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得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作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太多了。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2、军旅生涯:一到第二天,各处团总来见司令供办给养时,同时就用绳子缚来四十三个老实乡下人。当夜过了一次堂,每人照呈案的罪名询问了几句,各人按罪名轻重先来一顿板子、一顿夹棍。有二十七个在刑罚中画了供,用墨涂在手掌上取了手模。第二天,这二十七个乡下人就被簇拥到市外田坪里把头砍了。(《清乡所见》)
3、抒情诗人:《边城》《长河》《湘行散记》《从文自传》
4、被流放的歌者:“一切终得变,从大处看发展,中国行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用笔者求其有意义,有作用,传统写作方式以及对社会态度,实值得严肃认真加以检讨,有所抉择„„人近中年,情绪凝固,又或因性情内向,缺少社交适应能力,用笔方式,二十年三十年统统由一个‘思’字起步,此时却必需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这是我们一代若干人必然结果。”——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载《大众文艺丛刊》1948年第1辑)。中把沈从文定性为“桃红色”作家,并批判道:“特别是沈从文,他一直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
“我”在什么地方?寻觅,也无处可以找到。我“意志”是什么?我写的全是要不得的,这是人家说的……我终得牺牲。我不向南行,留下在这里,本来即是为孩子在新环境中受教育,自己决心作牺牲的!应当放弃了对一只沉船的希望,将爱给予下一代。(1949年初致夫人张兆和的信)
一和好的音乐对面,我即得完全投降认输。它是唯一用过程来说教,而不是以是非说教的改造人的工程师。一到音乐中我就十分善良,完全和孩子们一样,整个变了。我似乎是从无数回无数种音乐中支持了自己,改造了自己,而又在当前从一个长长乐曲中新生了的。(1949年9月20日致夫人的信)
正是音乐的滋润,心灵豁然洞开,沈从文已领悟到了生命的深层内涵:“生命在发展中,
变化是常态,毁灭是常态。生命本身不能凝固,凝固即近于死亡或真正死亡。惟转化为文字,为形象,为音符,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式,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存在和延续„„”(《沈从文别集·抽象的抒情》)
巴金在《怀念从文》中充满感情地写道:“我还记得兆和说过,火化前他像熟睡一般,非常平静,看样子他明白一生在大风大浪中已尽了自己的责任,清清白白,无愧于心。他的确是这样。我多么羡慕他!可是我却不能走得像他那样平静,那样从容,因为我并未尽了自己的责任,还欠下一身债。我不可能不惊动任何人静悄悄离开人世。”终有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作品风格: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三、关于《边城》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这篇中篇小说以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二三十年代的恬静生活为背景,展开了一个悲剧故事。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作者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
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这些话正可证实小说的主旨。这篇作品人物形象生动细腻,山光月色描写得诗意盎然。著名评沦家李健吾称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田园牧歌式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亚洲周刊》在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时,将《边城》评为百强第二名,真是很有见地。
四、理清课文的情节结构,从风俗与人情两方面体会边城的美。
(1)风俗美: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端午节: 龙舟赛 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秋、过年: 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祥和、和睦、和谐)
突出的都是一个“和”字,所以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种氛围是不是和《桃花源记》诗意生活相类似。这就是边城人民生活的独特的生活环境。
(2)人情美: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在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了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A、 翠翠与傩送:(爱情)先请是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P18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翠翠: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1、从刚才的朗读中可看出翠翠对傩送的初次印象怎样?(不好,误以为傩送是个“轻薄男子”)
2、傩送有没有生气?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傩送:(他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但他看到翠翠后主动询问,对话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傩送根本不认识翠翠,但他还是邀请翠翠到他家里去)(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 关心别人,古道热肠,心地宽厚,热情开朗
3、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没有变化?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心理)
在她知道是二老派人送她回家时,她“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的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把走去”。 “吃惊”的是傩送对自己不但不记仇,还派人把自己送回去;“害羞”, 十三岁的翠翠,得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面还是有几分羞涩的,几分难为情。
“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晚上。”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心理描写,把翠翠对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这个片断,着重通过语言、心理、神态刻画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个宽厚热情的帅哥形象。正所谓“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两位拌嘴的年轻人却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蒙胧的纯洁的初恋之情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呢?
B、翠翠与爷爷:(亲情)
爷爷与翠翠间的亲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爷爷对翠翠的感情?
爷爷非常疼爱翠翠。比如看赛龙舟时,他不忘叮嘱别人送翠翠回家。(四次)
然后,我们来看一看翠翠对爷爷的感情?
第六部分当爷爷说到翠翠长大了时,翠翠说“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这些话表现出的是翠翠对爷爷的关心。况且下面还有这一句:“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我认为这句话也是写翠翠对爷爷的感情的,她看到爷爷越来越老,已经想着替爷爷守船了。 (语言)
探究型问题1: 不过,在文本中,在另外一件事上,爷爷没有弄明白翠翠是怎么想的,并且祖孙二人似乎真的是有那么一点隔阂了,大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事吗?
答案: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几句对话:
“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这都是话中有话啊。第一句翠翠对爷爷有抱怨,因为在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翠翠惦记着的傩送。第二句话,是因为这只鸭子是大老送的,如果是二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3、 第五部分写到爷爷和翠翠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句话“祖父不说什么,还是唱着。两人都记起顺顺家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但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这句话里说“谁也不明白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所止处”。怎么理解?
爷爷:记忆所止处:让天保娶翠翠;
翠翠:记忆所止处:思恋二老。
从全文来看,在爱情问题上,一开始.祖父的确不是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不过虽然如此,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份纯真的祖孙情怎不令人感动呢?
C、爷爷与乡邻:(友情)
①爷爷与“老熟人”:
1、文中是怎样描写爷爷与“老熟人”的关系的呢?
“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白描)
“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不到一会儿,那人却在岩石上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老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杯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这种纯朴的友情怎不令人羡慕呢?
②、爷爷与过渡人:(友情)
这里的人情非常淳朴、厚道。(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
③爷爷与顺顺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
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 ,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探究型问题2: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或词)呢?
参考答案:例如:“美”边城山美、水美、人更美:“爱”通过爱情、亲情、友情“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纯”边城民风纯朴,边城人心地纯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
五、拓展深化: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主题)
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篇九】边城高一下册第一节教案
《边城》教案
《边城》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点:
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学习课文中作者对湘西边城淳朴风情的描写,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沈从文小说的风格,培养并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点:
通过导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把握小说主旨,品味小说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所描绘的湘西边城的淳朴风情和人性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在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情美、人性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为小说构筑这样一个环境的深意,也就是对小说主题的把握。 教法:导读品析法。
学法:阅读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课件、《边城》电影视频、湘西美景图片
教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 ,初步体会翠翠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导入)
1、播放黄磊的歌曲《等等等等》这首歌讲述了一个美丽却有着淡淡哀愁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美丽的故事。
2、湘西美景图片的播放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出示幻灯片)
检查预习,剧情介绍。
1、作者介绍(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是现代文学 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他以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
2、故事情节介绍(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民国初年,位于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 – 茶峒,有位船总顺顺,颇有名望 。他的两个儿子大佬天保和二佬傩送 ,同时爱上渡口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 。老船夫怕翠翠重蹈其母因婚姻不幸而殉情身亡的复辙,对她的婚事十分关注。
端午节的夜晚,情窦初开的翠翠邂逅二佬傩送,心中萌发爱慕之情 ,但在二佬面前却羞于表露。以后在 顺顺家又与大佬天保相识。一天,顺顺托杨马兵来向老船夫说媒。老船夫得知大佬喜欢翠翠,不胜欣喜,他试图说服翠翠,翠翠却十分恼怒。当天 ,王团总也派人到顺顺家为女儿提亲,他愿以一座新碾房作陪嫁,但二佬傩送表示宁要渡船,不要碾房。
大佬 得知弟弟也爱慕翠翠,郁闷不乐,遂乘船外出经商,不幸落水毙命。
噩耗传来,二佬傩送十分悲痛,不愿再提 亲事,离家出走。老船夫见翠翠婚事无望,怅然伤怀,加之劳累过度,心力交瘁,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与世诀别。翠翠依旧守候在渡船上, 长年为人摆渡,同时,仍旧有所等待 。
3、主要人物关系图
4、解题:
边城,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
三、初读课文,感知小说情节。
1、速读课文,分析情节特点(学生讨论回答)
(1)本文围绕哪个传统节日展开描写与叙述的?每节主要写了哪些事?
围绕端午节;
第三节:第三个端午节,听鼓声,说民俗;
第四节:第一个端午节,两年前,翠翠巧遇二佬傩送;
第五节:第二个端午节,上一年,巧遇大佬天保;
第六节:迎婚送亲渡河,勾起翠翠心思。
(2)文中写了几个端午节?结构上有何特点?
三个;眼前端午——两年前端午——上一年端午——眼前;采用了插叙,回环往复,衔接得当
2、分析边城的风情美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湘西边陲特有的清新秀丽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在于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
第四节描写端午节赛龙舟的画面,渲染了喜庆欢快的节日气氛,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有力铺垫,烘托了人物个性,突出表现:
明净亮丽的边城风光,
安定祥和的边城生活
古老淳朴的边城民风
勤劳勇敢 多情友爱 淳朴无私——边城的人性美
美景与人物心境密切联系:
烘托边城年轻人的勤劳勇敢能干——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大胆开朗、热情大方 在欢快的气氛中烘托翠翠对爱情的朦胧向往与追求
课堂小结:多美好的边城生活!多质朴的人们!多纯真美好的翠翠!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完成课后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分析翠翠人物形象美;
2、总结本篇小说特点,归纳小说主题和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导课。(复习导入)
由情节导入。
二、继续研习课文,探究难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分析第二部分:
“两年前的端午节”中含蓄的对话和优美的语言特点。
探究问题:
你觉得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主人公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来?
2、分析第三部分:翠翠有哪些心理活动?体会“人性美”中的“情美”,即翠翠的“爱情美”。
3、分析探讨第四部分:边城人的“人性美”。
4、分析总结翠翠的形象。
(1)、完成翠翠形象的整体感受。
(2)、体会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微妙心理。(结合课后第二题)
沈从文描写翠翠这个人物,是从心理描写入手,把这个从情窦初开这一页慢慢翻开,完成了一部爱情心理觉醒之书。这个灵秀、乖觉、明慧、清纯的少女既表现出了不加修饰的生命本色,又在其人生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混入了一丝淡淡的愁绪,预示着结局的悲剧。
5、品味语言美:
(1)沈从文的小说,被称为“乡土抒情诗”,你最喜欢的是那些文字?为什么?
(2)、归纳语言特点:
沈从文有“文字魔术师”之称,他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他的语言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他的作品充满的美感。
a、典雅性(诗歌的意境、哲理的隽永、古典的精美)
b 、口语化(质朴隽永)
三、拓展提高
对比古代女子和翠翠的心理,试比较二者对爱情的表达有何不同。
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经》
古:对爱情的炽烈,大胆与直白;
翠翠:含蓄、羞涩、内心微妙,是悲剧的原因所在。
四、课堂小结:
小说的“三美”。
五、课后作业:
1、整理基础知识;
2、分析翠翠、爷爷、傩送等几个主人公的形象,写成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
3、回答问题:本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三美?
板书设计 :
风俗美
爷爷
边城人
边城人性美 傩送 自然美天保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经》
古:对爱情的炽烈,大胆与直白;
翠翠:含蓄、羞涩、内心微妙,是悲剧的原因所在。
课堂小结:
小说的“三美”。
五、课后作业:
1、整理基础知识;
分析翠翠、爷爷、傩送等几个主人公的形象,写成不少于300字的小论文; 回答问题:本文从哪些地方体现了三美?
板书设计 :
风俗美
爷爷 乡情 边城人
边城 人性美 亲情
傩送
翠翠 爱情
自然美 天保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yzw/22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