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帝集团,总裁女人的第五次出逃

admin 高三作文 2020-04-22 22:58:18 的是这一

篇一:《2016届高三历史第五次月考试题》

2016届高三历史第五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受泉

第I卷(选择题)每小 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汉 B.隋唐 C.魏晋南北朝 D.明清

2.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

A.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3.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贱,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 )

A.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限

C.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4.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脱胎于汉魏以来察举制度的母体之中的。二者的渊源关系表现在( )

A.体现择优选拔的原则 B.体现才能惟上的原则

C.体现程序公平的原则 D.体现平等竞争的原则

5.据古碑记载:“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酒榷’,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材料表明汉代( )

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实行了分封制 ③实行盐铁专卖政策 ④对市场进行严格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 “胜利燦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重压 B.外国资本的侵蚀

C.封建官府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7.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

A.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B.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C.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8. 孙中山1912年在《宣告各友邦书》中指出:“凡革命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起以后则否。”后来,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指出:“ 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适宜于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重要条约。”这种变化不能反映出( )

A.孙中山在维护共和屡次失败后的思考

B.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帮助的结果

C.孙中山已明确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和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9.“不幸的是当欧洲文明日趋分裂之时,也正是我们中国西化运动逐渐加深之日。就在我们决定搞全盘西化之时(1919年五四运动),也正是他们彻底分裂之日。”唐德刚所说的欧洲文明“彻底分裂”是指( )

A.马克思主义诞生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 D.苏联解体

10.2011年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11.前苏联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指工业产品与农产品不等价交换,国家无偿向农民征收公粮、调拨农产品和以低价收购农产品,而以较高的价格将工业产品卖给农民,从中得到有利的差价),苏联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主要是( )

A.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B.发展农业生产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C.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实现国家的农业化 D.增加资金积累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12.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对集体农庄进行改革;“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措施都( )

A.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 B.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一定程度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D.具有领先世界的特殊地位

13.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遭遇严重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遭遇严重损失,灾后重建任务艰巨,中国如需要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4.1961年,我国开放了集市贸易41437个,1962年为38666个,在大中城市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农副产品的自由市场。下列各项中对这一举措解读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C.解决了市场机制的运作问题 D.政府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15.“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16.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17.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 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 883美元;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 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 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新经济”的出现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计划经

济体制的确立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8. 欧元自1999年发行后,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广泛使用的货币,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在2005年11月2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9月底,全球债券和货币发行总值为12.158万亿美元,其中5.431万亿为欧元,4.765万亿为美元,8830亿为英镑,5010亿为日元,2060亿为瑞士法郎,这说明

①欧元已成为发行量最大的币种

②欧元的出现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表现

③欧元的发行和流通标志着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这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形成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今天的中国不是苏联,中美没有在亚洲站在一场“新冷战”的边缘„„只有成功地建立卓有成效的中美关系,我们才能成功地建设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美国这番话表明( )

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美国认可中国的影响力

②美国放弃冷战思维,主张中美两国共同领导亚太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中美两国联系日益紧密

④美国放弃单边主义,谋求国际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20.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世界面临着多极化趋势的冲击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1.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过去过分注重需求而忽视供给的政策倾向,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停滞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B.扩大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C.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的积极性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

22.新中国初期,在鼓励农村青年扎根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国家还号召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导致这一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人口增长太快 B.国家重点扶持农村发展

C.城市就业困难 D.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缓慢

23.2011年是不结盟运动成立50周年。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最大国家,但在当时并未参加该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约束 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政策

C.国内“左”倾错误所致 D.苏联霸权主义政策的推行

24.对某一历史事件,学者有不同评价。肯定者认为它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否定者认为它是导致欧洲分裂的“加速器”,“绝缘体”。依据你的历史知识,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A.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B.欧洲经济共同体启动

C.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5.《世界是和平的 ——21 世纪简史》 一书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益处,2005 年4月出版后轰动了西方及整个世界,谁也无法否认,我们已经身处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第II卷:非选择题(26题17分。27题18分。28题15分)

26.古今中外,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以下材料,(17分)回答: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在秦、唐、明三代的具体表现。(6分)

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明废丞相,设内阁,只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

材料二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

篇二:《宁夏银川九中2016届高三文综上册第五次月考试题》

银川九中2016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命题教师:王艳飞、李刚、李兴龙

第I卷 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纬度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海绵城市(下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4.读图,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C.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读“我国某山地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气候资料”回答下题。

5.该山地若有永久积雪,其北坡雪线海拔高度约为( )

A.2500米 B.3000米 C.3500米 D.4000米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 束。图5为我国部分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计)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不同省区出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环境承载力②经济发展水平③公民受教育程度④当地人口密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启动“全面二孩”政策,是为了

①提高人口合理容量②转变生育观念③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④保持合理劳力规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密度与城市形态图,图中等值线是等高线,读图回答8-9题。

8. 关于左上图中城市的合理说法是

A. 该地纬度低,所以城市多分布在海拔500-1000米的海拔较高的地区

B. 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主要是便于取水和运输

C. 小城市数量最多,服务人数多,服务功能齐全

D. 城市规模越大,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9. 根据右上图的城市形态,推测其中心商务区最可能位于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过去六十年来,台湾经济实现了快速成长。读“台湾经济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0-11

题。

10.关于台湾经济第Ⅰ、Ⅱ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第Ⅰ阶段是典型的“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②第Ⅰ阶段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③第Ⅱ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大量优质劳动力和国外投资

④第Ⅱ阶段产业附加值高、经济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第Ⅲ阶段是台湾重化工业阶段,重点发展化纤、塑料、橡胶、钢铁等重化工业。其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岛内广阔的市场 B.矿产资源丰富

C.海岛多港口 D.大批高素质从业人员

12.29岁的塔尼娅·卢比克斯-纳夫罗茨卡是个学生,买公寓的时候获赠了一个车位,但她没有车,于是就在“JustPark”网站上把车位租出去。已经成交了100笔生意,每个月能为她带来200英镑(1854元人民币)收入。这就是分享经济,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使人们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财产、时间和技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发展分享经济”。据此判断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分享经济的是( )

A.滴滴快的专车 B.网络购物 C.发展实体经济 D.信用贷款

13.在下列各图的相关描述及指示的比例关系中,你认为在正常条件下,关系表述得正确的个数有 个。(

)

注:图中的①为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②为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szw/215867.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