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5届江苏省宿迁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开学联考理科语文试卷D》
1.默写填空。(8分)
①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
②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⑤《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两句是:__________,。
⑥在赵师秀的《约客》一诗中,表现作者心情寂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
2.“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能默写出多少诗文。 (6分)
(1)而那过去了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鸟向檐上飞,(《山中杂诗》)
(3)《论诗》中道出诗歌创作应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1.阅读《萝卜干的滋味》,完成下面的小题。
萝卜干的滋味
林老师:
请您原谅一个终日忙于家事的主妇,她以这封信代替了本应亲往的礼貌拜访。
一切都缘于小儿振亚饭盒里的一块萝卜干,我简单地讲给您听。
这件事发生已有多久,我不知道,我发现则才有三天。三天前,我初次发现振亚带回的饭盒中有一块萝卜干时,并未惊奇,我以为那是午饭时同学们互尝菜味交换来的。但当第二天,饭盒的残羹中又是干巴巴的萝卜干时,我不免生疑,因而仔细看了两眼,这才发现垫在萝卜干底下的,是一小堆粗糙的籼米剩饭,我们家向来是吃经过碾拣加工的粳米的,因此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缘故。同时我又发现这个看似相同的铝制饭盒还有不同之处:我们的饭盒,盒盖边沿曾被不慎磕凹了一小处。这个饭盒连同里面的饭菜,显然不是振亚早晨带去的,但是我没有对振亚说什么。第三天,就是昨天早上,我装进饭盒一块炸排骨,我在有意等待这事的发展。果然,振亚带回的饭盒中,没有啃剩的骨头,却仍是干瘪的萝卜干。而且奇怪的是,我们自己的饭盒又换回来了。
我相信这不是偶然的错误,而是有计划的行动,有人在干着偷天换日的勾当。这是出于某一个人的行动,他所作所为,无非是想攫取我儿的营养,怎能不让做母亲的我痛心!
林老师,您或许知道,我们并非富有之家,我的丈夫靠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因此在每天给他们父子俩的饭盒里,无论装入的是一块排骨、一颗鸡蛋或者一只鸡腿,我都会想到它来之不易。它是为了丈夫的辛勤、儿子的发育,靠我的节俭才勉强做到的。所以我不客气地跟您说,我们是经不起这样被人偷取的。
我也知道,在您的教育之下,是不可能发生这类事情的,但事实摆在这里,又有什么办法。为了我儿的营养,我只好求您费费心,查明是哪个偷天换日的聪明孩子干的。萝卜干偶尔吃一次是香的,但是天天吃,顿顿吃,您想想是什么滋味。怪不得那个孩子想出这样巧妙的办法,那臭烘烘的萝卜干,他早就吃够了!
为了您调查的方便,我想告诉您,今天早上当着振亚的面,我在饭盒里装进了一个大肉丸,您可以看看,到底是哪个今天要倒霉的孩子在吃这个大肉丸。
敬祝
教安
朱夏荔媛上
朱太太:
工友送进您的来信时,我刚在饭厅里坐定,四十多个孩子正窸窸窣窣地吃着各自的午饭,我却停箸展读来函。我以怀疑的心情打开您的信,却以快乐的心情读完它,现在我以无比轻松的心情写信给您,同时告诉您,我捉到那“贼”了,您所说的那个“偷天换日”的聪明孩子被我捉到了。我纳闷儿了三天不能猜透的事情,因为您的来信而获解决,这怎能不叫我轻松愉快呢!就是在我执笔给您写信的这当儿,激动的情绪仍持续着,因为有一张真挚可爱的小脸深印于我的心上,为了这些纯真的孩子,我也愿意终身献身儿童教育!
我先告诉您三天来的情形,再讲我是怎样捉到那“小贼”的。这里吃饭的情形您或许早已知道,孩子们每天早晨到学校后,便先把各人的饭盒送到厨房去,交给大师傅老赵,他便放进大蒸笼。午间各人到厨房去取蒸热的饭盒,厨房旁边是一间大饭厅,大家都在那里吃午饭。我也不例外,一向是陪着孩子们吃的。
三天前吃午饭时,当我正举箸,刘毅军站了起来,他说:“老师,有人拿错了我的饭盒,这„„这不是我的。”我抬头望去,可不是,饭盒打开来,横躺在热腾腾的粳米饭上的,是一只香喷喷的红烧鸡腿,我知道那确实不会是刘毅军的。我便对同学 们说:“是谁拿错了饭盒?是谁带了有鸡腿的饭?”
等了几分钟,也没有人来认换。也难怪,饭盒的大小样式几乎都是相同的,而且家里给装了什么菜,孩子们知道的也不多。 既然没有人来认领,只好叫刘毅军吃了再说。毅军津津有味地吃着鸡腿,十分高兴。不是我看不起刘毅军,无父的孤儿,靠寡母穿针引线替人缝补度日,如果不是有人拿错了,他哪儿摸得着鸡腿吃呀!
可是第二天,同样的情形又发生了,我也不免奇怪,这是怎么一回事。当刘毅军打开饭盒,又惊奇地喊着有人拿 错了的时候,同学们都停下筷子围到毅军的面前看。今天换了,是一块炸排骨。我问毅军自己带的是什么菜,他很难为情地说:“只有一些萝卜干,老师!”
我对同学们说:“看看谁拿错了饭盒,炸排骨换萝卜干可不划算!”同学们听了哗然,却仍无人来认领。我虽也觉有趣好笑,却不免纳闷儿起来。刘毅军也以想不通的样子吃下了这顿排骨饭。
今天,当我们正为那个像小皮球一样大的肉丸惊疑时,您的 信来了。我在未打开信时曾对 毅军开玩笑说:“这是上帝的意旨,你吃吧!”
说到萝卜干,我实在还应当把一些情形说给您听:刘毅军的母亲,在我去做家庭访问的时候,她并不避穷,很坦白地对我说,一日三餐的筹措是如何艰难,所以,她要我善为教育她的独子毅军。这一点,毅军倒从未使人失望。当毅军的母亲和我畅谈家常的时候,她家的院子里,正晾着一篮篮萝卜干。指着那些被吹满尘土的萝卜干,她对我说:“老师您看,我晾了许多萝卜,可也不是花钱买来的,附近有一家菜园,种了许多萝卜,当人家拔萝卜的时候,我就赶了去,把人家扔掉不要的萝卜头、萝卜根、坏了心的、脱了皮的,通通拾了来。我再挑拣一遍,晒晒腌腌,可以够我们娘儿俩吃些日子的。”
朱太太,您问我萝卜干吃多了是什么滋味,我想毅军的母亲吃着它的时候,当觉其味无限辛酸。就是毅军,在他长大以后,回忆起他嚼萝卜干的童年时代,也该有不少的感触。
我跟您扯得太远了,让我们再回到饭厅里去。我读完您的信,停箸良久不能自已。我草草吃完饭,顺着饭厅巡视一番。走到那个长着圆圆红红小脸蛋儿的孩子面前,我停下了,这孩子抬头看见了我,有点做“贼”心虚,急忙用筷子把饭盒里的萝卜干塞到籼米饭底下。我却在他旁边的空位子上坐下来,侧着头在他耳旁悄声问道:“萝卜干的滋味怎么样?”他先是一惊,随后竟装着若无其事地回答我:“很甜,老师!”很甜!我站起身来,回味着他这句话,想着您的来信,不由得抿嘴笑着走出饭厅,可是身后响起了跑步声,有人跟出来了。“林老师!”我回头站定,是小红圆脸,他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老师不要讲出去吧,刘毅军的家里实
在很穷,他天天吃白饭配萝卜干,所以„„”
我的个子已经很矮,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小男孩还比我低半头,他的胸襟却是如此辽阔无边! 写到这儿,您已经全部明白了吧。您要我调查的那个“偷天换日”的孩子,我捉到了,正是令郎朱振亚自己!
我当时点头示意答应了振亚的请求,见他结实的小身影走回饭厅,我才无限激动地回到自己的房里。我一边用毛巾擦脸一边想,这萝卜干到底是什么滋味?它实在是包含着人生的各种滋味,要看什么人在什么境遇下吃它。
我又想,虽在如此纷乱的人间,善良的本性却并未从我们的孩子身上失去,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事情。
我不断地用毛巾擦着,想着,擦了这么久才发现,我没有在擦油嘴,却擦的是眼睛。哟,真奇怪!我原是满心的高兴,为何却流泪?
当您看完了这封信,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呢?您会原谅“偷天换日”的孩子吗?我倒要为我的学生向您求情了!
此复并祝
快乐
林××上
(作者:林海音,有删改)
【小题1】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梳理文章的情节:
①——振亚妈妈来信,要求调查“换饭事件”——②—— 林老师回信,解说换饭真相
【小题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安排情节,与本文用信件往来的方式来安排情节相比,哪一个效果更好?为什么?
【小题3】对“萝卜干的滋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请从朱振亚或刘毅军的角度谈一谈。
【小题4】请从下面任选一句,结合语境说说你的理解。
⑴现在我以无比轻松的心情写信给您,同时告诉您,我捉到那“贼”了,您所说的那个“偷天换日”的聪明孩子被我捉到了。
⑵我不断地用毛巾擦着,想着,擦了这么久才发现,我没有在擦油嘴,却擦的是眼睛。哟,真奇怪!我原是满心的高兴,为何却流泪?
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不炼,不成器
杨绛
①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从苦痛中炼出美德。孟子说:“______________。”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他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②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看得到的实情。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纯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说的都是以上道理。 ③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他的弟子,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自身吗?
④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
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要求世界和谐,首先得治理本国。要治国,先得齐家。要齐家,先得修身。要修身,先得正心。要摆正自己的心,先得有诚意,也就是对自己老老实实,勿自欺自骗。不自欺,就得切切实实了解自己。
⑥要了解自己,就得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所谓格物致知。
⑦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头脑里的智力是很狡猾的,会找出种种歪理来支持自身的私欲。得对自己毫无偏爱,像侦探调查嫌疑犯那样窥视自己,在自己毫无防备毫无遮掩的时候——例如在梦中、在醉中、在将睡未睡的胡思乱想中,或心满意足、得意忘形时,捉住自己平时不愿或不敢承认的私心杂念。在这种境界,有诚意摆正自己的心而不自欺的,则会憬然1.警觉:“啊!我自以为没这种想头了,原来是我没有看透自己!”一个人如能看明自己是自欺欺人,就老实了,就不袒护自己了。这样才会认真修身。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从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子就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又国泰民安,这就可以谋求国际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这是孔子教育人民的道理,孟子继承、发挥并充实了孔子 的理论。我上文所讲的,都属“孔孟之道”。
⑧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9年第3期)
1.憬然:醒悟的样子。
【小题1】根据语境,第①段划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小题2】为了达到“人成器”的目的,作者建议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阅读第⑦段,简要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人“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的?
【小题4】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个人“修身”在国家兴旺发达、“世界和谐和平”中的作用。
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17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清?沈复《幼时记趣》)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必细察其纹理(2)项为之强
(3)盖一癞蛤蟆也(4)鞭数十
【小题2】选出下列对本文语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蚊成雷”,写出了蚊
虫之多,轰鸣之响,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冲烟飞鸣”的“冲”,让人想见蚊群在烟雾中乱飞乱撞的情状。C.“鹤唳云端”的“唳”字,让人听到了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用词准确。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吐”和“吞”两个动词极为生动地表现了蛤蟆捕虫动作的迅速、准确。【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2)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小题4】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2.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16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贞观二年,京师①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②视禾,见蝗虫,掇③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朕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④,何疾之避?”遂吞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务农第三十》)
【注】①京师:京城。②苑: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③掇:拾取。④躬:身体。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环而攻之②故君子有不战
③但当蚀我心④左右遽谏曰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百姓有过,在朕一人。
【小题3】从唐太宗言行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怎样的皇帝。(4分)
【小题4】面对侍从对唐太宗吞蝗之举的阻止,如果你是唐太宗,请联系甲文内容来说服他们。(4分)
3.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14 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3分)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诎右臂支船③令怪之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左臂挂念珠倚之B.献之县令C.踉跄逐之D.能以径寸之木【小题3】用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篇二:《2015年房县九年级语文答案》
房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检测
九年级语文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B ( 3分)2. D(3分)3. B(3分)4. C(3分)5. A(3分)6. B(3分)
7.(1)羌笛何须怨杨柳(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3) 溯洄从之 宛在水中央(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句1分,共4分。每错漏一字扣0.5分)
8.①示例:标题一:改编了“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融合了作家莫言的名字,诺奖本身就印证了莫言的实力,也许此时不用说太多话;或莫言一语双关,既代表作家莫言,又表示莫言获奖时的低调,形象的表现了莫言获奖时的淡定心态。标题二:一语双关。可以理解为莫言获奖开了先例,后面的人很难短时期赶上莫言;或莫言开了中国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先河,但我们还有信心,不要轻易说绝后,我国还有一批高水平的文学家,他们也可能会在几年内获得诺奖。在表扬莫言的同时,也给了其他中国作家以最大的鼓励和希冀;或两个“莫言”都是不要说的意思。莫言此次获奖,不要说是空前的,也不要说是绝后的。(2分。有恰当分析1分;答“一语双关”1分) ②略(2分)(要有对象,有祝贺,有希望。基本符合要求可。)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9.(1)父亲因为我贪玩炸伤自己与母亲争吵并安慰我。 (2)父亲为了我们兄妹俩安心读书拾起养蜂手艺。(2分,一点1分) 10. A(3分)
11. 表现父亲对我的牵挂和为人父亲的困难,引出下文对记忆中的父亲的描写,也表现出“我”对没能理解父亲爱子之心的自责。(3分)
12.我自责是因为贪玩爆竹炸伤了自己引发父母的争吵;父母自责是因为没能照顾好我让我炸伤了自己,两人争吵甚至打架伤害了夫妻感情,也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3分)
13. 示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 (2分,符合要求即可)
14.在我青春叛逆期包容我;在我受到伤害时安慰我;在我离家回家的时候送别迎接我;在家庭困难的时候不辞辛劳。(3分)
(二)(12分,每小题3分) [
1
15.挫折是一堂人生课。 16. 对比论证,将人生行走在康庄大道和坎坷泥路的两种态度对比,有力地证明行走人生之路,应该要有镇定之气这一观点。(1+2 )
17. C 18. 不能。第②段列举奥格?曼狄诺的事例重在阐释“正视人生的坎坷,所需要的其实仅仅是勇气与决心”与第③段相照应;第④段列举卡莱尔的事例重在阐释面对崎岖和坎坷,我们只有选择镇定,与第⑤段相照应。(1+2)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9.B 20.答案略 21. B
22. 相同点:二者都表现出作者在贬谪境遇下积极理政,造福于民,与民同乐的思想。不同点:范仲淹强调忧民在前,同乐在后;欧阳修乐在醉中,隐含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1+2)
(二)(4分,每小题2分)
23. 对比(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人的感受(一空1分) 24.D
四、作文(50分)
分。打满分或打低分(24分以下)的(包括因文章观点问题要打低分的)应提交评分组商议后决定。 ②未写标题、擅改标题的均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到3分为止。
③字数每少50个扣1分。
④适当控制低分。凡文章完整,有具体内容,字数达到或基本达到要求的原则上应在35分以上。 ⑤阅卷中发现疑似抄袭的文章,报告评分组处理。
⑥严格按照作文评分标准评阅给分,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标准,严禁打“保险分”。
2
篇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1)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4分){泪眼朦胧在醉中}.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采桑子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2)“绿树青苔半夕阳”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①赖:依赖,凭借。②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4分)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4分)
6.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③。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1、参考答案:(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赏析】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早晨的路上,细雨潇潇,空气中有着几丝清冷,正是江南水乡黄叶翻飞的季节。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大雁从头顶飞过,抛下几声急促的鸣叫,是啊,都已经深秋了,大雁怎会不急?可是我,远望归家的路,却遥遥不可及。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诗人的观察由远及近,鸟儿因为船猛地退了一下而急急地躲避,鱼儿因为船桨的晃动而惊得跳散了开去。诗人触景生情,像这样颠簸流离的旅程何时才能结束呢?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孤舟是承载着作者的所见所闻,是整首诗的线索。今夜要在哪里投宿呢?最佳地点当然是张继曾经投宿过的、并留下著名诗篇的枫桥了。
2、参考答案(1)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2)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赏析】
这首诗写竹轩景物,自然清丽,可以从中看出作者本身的志趣。作者虽然出身于勋业很高的富贵之家,但心志清隽,爱好闲雅,摆脱了富贵子弟庸俗的习气。
开头两句写竹轩面对柴门,清风卷来,柴门被自然地吹开了。轩的前面,是刚刚开辟不久的小径,径边栽上了许多篁竹,环境是非常优雅的。三四两句写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妙在结合轩中的清事来写,显得自然而洒脱,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第五六两句写竹轩清趣,写的是暑天的夜晚和冬天下雪的白昼,以轩内倦卧看星,和冬天对雪闲吟为主,以“星穿过”和“雪压摧”相应地写竹,达到水乳交融、情景俱妙的程度。因此时尚在夏季,所以第六句所写的情事,只是虚写,是预想如此。作者设想到了冬季,这儿的清景,一定格外宜人。冬天是梅花的季节,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纵使不是雪天,也便梅竹同淸,使竹轩更有幽致。若是下雪的话,那么雪地映梅花,静听竹林里敲金戞玉的声音,
此境岂不更加清绝。所以作者在诗中叮嘱自己说:“莫移墙下一株梅,”梅花将为竹轩带来更多的诗兴啊!到那时节,是“日暮倚修竹”,还是欣赏月下的梅花,那就听自己的便了。
3、参考答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里“凄凄”、“袅袅”两个叠字,用得传神。前者形容内心的凄凉、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萧瑟、黯淡。正由于送别时内心“凄凄”,故格外感觉秋风“袅袅”;而那如泣如诉的“袅袅”风声,又更加烘托出离人肝肠寸断的“凄凄”之情,两者相生相衬。而且“凄”、“袅”声调低促,一经重叠,读来格外令人回肠咽气,与离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写得更是情意切切,缠绵悱恻。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最后分手,是送别的高潮。诗人捕捉住这关键时刻一个最突出的镜头:分手后,离人虽已登舟而去,但他频频回过头来,默默而“看”。“看”,本是很平常的动作,但此时此地,这一“看”却显得十分不寻常:离人心中用言语难以表达的千种离愁、万般情思,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从这个“看”字,读者仿佛看到那离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间闪动的泪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肠一断”,涌起阵阵酸楚。诗人连用两个“一”,把去留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谊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诗人劝慰离人:“好去莫回头。”意思是说: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细细咀嚼,却意味深长。诗人并不是真要离人赶快离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双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4、参考答案:(1)主要使用反衬手法,以乐写哀。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侣伴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2)将要落山的夕阳映照着绿树青苔,景色凄清苍凉,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凄婉、哀伤之情。
【赏析】
正当春花怒放,携手观赏时,失却了“游春侣”!独自寻芳的心情,纵有笙歌,也不免愁肠欲断。眼前蝶戏林间,燕穿帘栊,更使人不堪思量。词中用“各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寂。“绿树青苔半夕阳”韵味无限,耐人寻思。全词情景相渗,构思新颖,风流蕴藉,雅淡自然。体现了冯词的特色。
篇四:《2013-2014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试卷》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szw/215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