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admin 高三作文 2020-04-22 22:51:18 楚辞屈原

【篇一】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马小菊天空的天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小菊从家里出来时,天还好好的,走到半路就下起了雨。马小菊没带雨具,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又冷又疼。她看看离药店不远了,就跑了起来,跑到药店,衣服湿了个透。这个夏天的雨格外多,像失恋女人的眼泪,落得很频繁。

“咋这天来了?”药店老板招呼马小菊。“婆婆疼得紧。”马小菊一边用她本就湿了的袖子擦拭脸上的雨水,一边回避着药店老板的眼睛。马小菊的婆婆有风湿病,一到雨天就疼得厉害。

“向午真不是个东西,把家里的事都甩给你一个人,自个儿倒乐呵去了。”药店老板说。向午是马小菊的男人,当包工头挣了钱后就很少回家了,别人说他有了外遇。

马小菊没理药店老板的茬,边说拿一盒膏药再拿一盒止疼片,边从温温的裤兜里往外掏钱。药店老板把找回的钱递给马小菊的时候说:“昨天二凯去省城进货看见向午了,他和一个女的在街上走着。”说完两眼盯着马小菊看,以为她会大骂向午一顿,可是马小菊似乎没什么反应,她先接过钱,然后像听别人家男人的事一样“哦”了一声。马小菊说:“要是二凯再看见向午,就跟他说他娘病了,想他。”

马小菊说完拿上装在塑料袋里的药就往外走。雨还在下着,马小菊不紧不慢地走在雨里,密密的雨点实实地打在她身上。刚才要不是药店老板提起向午,她还想在药店避避雨的,可是药店老板提起了向午,她就不能再呆下去了。

向午是马小菊的一块心痛。刚听说向午有外心的那会,马小菊的心都碎了。她整天哭整天骂,四处向人打听向午的行踪。她还去省城找了一趟,但偌大一座省城,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就像绣花针落门前草坡地了。马小菊找了三天三夜,没找到,就回来了。

马小菊回到家才知道,她不在家这几天,婆婆摔断了腿。马小菊好懊悔,如果不是自己离开家去找向午,婆婆就不会摔伤。马小菊抱着婆婆的伤腿,眼泪流得像筛子眼里落下的米。一些人笑话马小菊,说她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马小菊不去理。她觉得眼下没有比照顾婆婆更重要的事了,真的没有了。

马小菊揣着药走到家时雨停了,她心想:这雨,好像就是给我下的。

马小菊进了屋唤了几声娘,没人回应。马小菊以为婆婆睡着了,就去自己的房间换衣服。等她换完衣服来到婆婆房间一看,婆婆昏倒在地上,口里吐着白沫,手里却紧紧地攥着一张向午的照片。马小菊明白了,婆婆是为了找放在抽屉里的向午的照片才摔倒的。马小菊赶忙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脑溢血,要马小菊去交住院押金。马小菊的钱不够,就去银行取钱。

在去银行的路上,马小菊碰见了旺子媳妇。旺子媳妇追着撵着跟马小菊说:“我在省城看到远处一个男人,好像是向午呢。”马小菊说:“你再看见向午,跟他说他娘病了,病得很重,让他赶快回来。”旺子媳妇还想跟马小菊说些什么,马小菊却匆匆走了。

经过一夜的抢救,婆婆仍然昏迷不醒,医生说能否醒过来不好说。

马小菊说:“怎么就不好说了呢?”她想起别人曾给过她一个治疑难杂症的偏方,婆婆用了这个偏方也许会好起来。她就回到家找到那个偏方,按方子里写的,找了几味药,最后就差一味冬瓜皮。马小菊知道前院吴二婶家种了冬瓜,就去吴二婶家要冬瓜皮。


马小菊到吴二婶家还没开口说话,吴二婶就先和她说起了向午的事。吴二婶说:“小菊,我去省城儿子家,看见向午和一个女人在逛街。”马小菊说:“吴二婶,你再见到向午,跟他说他娘病得很重,快不行了,让他赶快回来。”

婆婆喝了马小菊熬的药,仍旧没有好,最后还是去了。

婆婆入土那天,又下了雨,很大的雨,雨声把马小菊的哭声给淹没了。

雨季快要过去的时候,向午回来了。向午一身落魄地回来了,他被人骗了个精光后回来了。

“你还回来干啥?你娘不在了你还回来干啥呢?”马小菊说着,眼泪像雨滴一样落了下来。可这时窗外的雨却停了,天空响晴响晴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面对丈夫的外遇,马小菊开始时大吵大闹,后来无动于衷,连回答别人时都是简单重复那儿句话,这一变化过程说明她对丈夫已经不抱希望。

B.作者注重在细微处写人,药店老板、旺子媳妇、吴二婶等人迫不及待地将向午的相关信息告诉马小菊,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

C.小说对向午这个人物着墨不多,但这个赚了钱就开始膨胀、迷失自我的农民形象具有典型性,隐含着作者对进城农民生活状态和价值追求的忧虑和反思。

D.小说有主次两条线索,主线是马小菊在家中照顾婆婆,次线是向午在城里出轨被骗;两条线索同时发展,最后随着向午落魄归家而相互交织。

E.小说结局虽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但从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看,随着向午的回归,马小菊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

8.小说在刻画马小菊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中多次写到“下雨”,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案:

7.CD(A“不抱希望”“非常平静地接受了丈夫出轨的事实”错,B“体现了善良的村民们对马小菊的同情和关心”错,E“她最终会原谅丈夫的过去”太绝对)(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8.①善良孝顺。在丈夫有外遇长期不归家的情况下,马小菊仍然毫无怨言、无微不至地照顾婆婆,表现了善良和孝顺的本性。②坚强隐忍。面对丈夫的出轨和众人的闲言碎语,马小菊外表平静,内心其实非常痛苦,但她隐忍不发,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家庭的责任,表现出坚强隐忍的一面。(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①设置背景,渲染氛围。“下雨”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反复描写“下雨”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②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向午的出轨,马小菊内心极其痛苦,密集的雨滴看似打在她的身上,其实是在敲打着她的心,作者借下雨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③推动情节发展。“下雨”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密切关联,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④深化小说主题。自然界的“雨”与马小菊婚姻中的“雨”互相交织,隐喻主人公的生活进入“雨季”,进一步表现小说主题。(以上4点,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篇二】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曾雪梅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任晓雯

曾雪梅七岁时,喜欢趴在窗台上,仰面数飞机。①飞机跟小鸟似的,翅膀不动地滑过去。时或起一记嘘声,仿佛有人吹口哨。地平线轰然颤动,团起阵阵乌云。曾雪梅觉得像是过年放鞭炮,便拍手欢呼。母亲兜头一掌道:“看啥西洋镜,东洋鬼子投炸弹呢。回头捉牢你这种不听话的小因①,扯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

是年,曾雪梅已开始念书。读至十三岁,校舍被日本人炸坏。曾家弃了房产,逃到法租界,在寺庙院子里搭个滚地龙。曾雪梅又断续上了四年夜校后辍学,由邻居引荐,到日本人的福助洋行做工。曾雪梅定在门口,不肯进去。邻居反复诘问,她才憋红脸道:“日本人,会吃小囡吗?”

曾雪梅因为识字多,被派作车间记录员。每月工资三十多元,外加大米、菜油、黄豆各十斤。逾数月,养得颊圆颐润。工头二本松是日本人,夫人千代子,也在车间工作。一次,千代子邀了几个中国女工去她家吃饭。曾雪梅走过南京路时,浑身觳觫.谎称不舒服,让同事们先行,自己坐到街沿上,掏出用来送礼的苹果,边啃边想心事。食罢,核子一扔,返身往回走。

旬余,机修工钟阿宝问:“你觉得中国人好,还是日本人好?”曾雪梅睃一眼围观的同事,道:“我才不上你的老当。”

曾雪梅回得家来,说与母亲。母亲道:“当然中国人好,有啥不敢讲的。”曾雪梅道:“我也不晓得。听说中国工头都打人的。日本大班来视察时,还给每人发十块洋钿奖金。”母亲嘴唇一抖道:“小恩小惠的,就把你收买了。若不是鬼子杀人放火,我们家就不会穷,你就会一直念书。”曾雪梅默然一晌,问:“那为啥让我去日本工厂做事?”“嘁,赚鬼子的钞票,也是爱国啊。”

到月头,发了工资,曾雪梅背回大米和黄豆。母亲借了一座台秤过磅,忽道:“好像少脱了。”曾雪梅听得口齿有异,抬眼见她嘴巴歪斜,唇角拖下一径涎沫来。“妈,怎么了。”母亲想伸手去擦,感觉天花板一动,面孔已然贴倒在地。

一日工间休息,千代子问曾雪梅是不是有心事。曾雪梅犹豫了一下,说:“我妈跌了跤,半边身子僵掉了。找过郎中,不见好。现在她不肯吃饭,说要早点死掉,帮我们节省钞票。”千代子取了六十块钱,让她给母亲找西医,补营养。曾雪梅推却着,收下,回去说与家人。母亲回光返照似的,嗓门铿铿响道:“我是个强硬的人,不讨日本人便宜。”一口气接不上,眼乌珠翻了白。②曾雪梅扑过去,见一滴浊黄的泪水滑过母亲的太阳穴,在鬓边略作停滞,吧嗒滴落于枕上。

曾雪梅把钱还给千代子,自此避开她扣二本松。

一年后,曾雪梅结婚。婚后,丈夫建议曾雪梅辞工。犹豫间,日本投降,福助洋行解散。曾雪梅归得家来,专心养胎。忽一日,那位老邻居捎来二本松的信,她才晓得,厂里的日本人,都被关到了提篮桥。她瞒着丈夫,买了六包稻香村鸭肫肝,学千代子的做派,将点心盒子包起来,去提篮桥探监。

登记、盘问、等待。听到喊她名字,已是入暮时分。晃眼见一个灰发女人,穿着空阅的囚服,挪着碎步出来,深鞠一躬,泪水甩在点心盒上。是日临别,千代子送了她一包童装,都是亲手缝制的。她本来以为,自己会在中国生孩子。曾雪梅怕丈夫见怪,留了一件电机纱短褂,其余的送去了典当铺。


三个月后,曾雪梅开始做母亲。她将电机纱短褂给大儿穿,很快短小了,便收起来,转与二儿穿。怀第三胎时,解放军来了。派出所唤了她去,“日本人撤离前,把工厂机器运到吴淞口,扔进海里了。你晓不晓得这件事?”她说不晓得。又盘问几句,才放她走。

曾雪梅把在弄堂里玩耍的二儿揪回家,闭紧房门,剥了他身上的电机纱短褂,剪成一条条,混着废报纸烧掉。二儿号啕不已,被她甩了一巴掌:“日本鬼子良心忒坏,啥人稀罕他们的破烂衣裳。”二儿道:“你说千代子阿姨蛮好的。”“呸呸,什么千代子万代子,乱话三千。当心日本鬼子把你撕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二儿嘶了一声,不再说话。

(选自2017年3月第5期《读者•文苑•浮生》,有删节)

【注】①小囡:方言,小孩儿。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开

7.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能

力。A项,“也表现了曾雪梅在现实面前变得清醒与坚强。”“坚强”这一分析错误。C项,“线索

人物”错误,这位老邻居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但不是小说的线索人物。D项,“千代子

善于伪装……掩盖日本人的侵略本质”错误,千代予的这些做法是可能发自内心的,请女工吃饭

是想让女工们更加努力工作、送曾雪梅童装是感谢曾雪梅来探监,恰好自己没有生孩子且也不

能在中国生孩子了。这不能说就是“伪装”,但可能有些虚伪,有笼络人心的意思。另外,“侵略”

一词不准确,应该是“剥削”。

8.【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问题,可以

从三个角度分析,一是使用的表现手法,二是表述的具体意思,三是在刻画人物以及表达主题上

的具体作用。第一句,主要使用比喻的修辞,从小孩子的视觉写日本人对中国领土的狂轰乱炸,

表现了日本人的侵略行径;第二句,主要是动作和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曾雪梅对母亲的爱,又表

现了母亲刚强的生活态度和对日本人的愤怒之情以及对曾雪梅的做法的恼怒等。

【答案】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本人的飞机比喻成小鸟,把飞机扔炸弹的声音比喻为口哨

声;从七岁孩子的角度写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领土的狂轰乱炸,写出他们的凶残。(2分)

②使用了动作和细节描写,“扑过去”表现了曾雪梅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母亲去

世前的泪水滴落在枕头上表现了母亲对日本人的极度愤恨以及对曾雪梅接受日本人资助的恼

怒之情。(3分)

9.【解析】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是准确理解人物形象、正确领悟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题可

以从小说的具体细节人手。因为母亲的吓唬,曾雪梅小时候就对日本人有恐惧的心理,就是开

始工作的时候还对母亲的话记忆犹新;到了工厂后,曾雪梅看到二本松、千代子等日本人,感觉

日本人并不可怕,有时候还有亲近、效仿的意味,因为她看不到日本人真正的凶残;后来,派出所

的人告诉她日本人把机器扔到吴淞口后,她才真正了解日本人,对日本人的认识才变得清醒并、

充满着憎恨。 :

【答案】曾雪梅对待日本人的心理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年幼时的无知懵懂。七岁时喜欢趴在

窗台上,仰面数入侵的日本轰炸机。②刚工作时的胆怯惧怕。邻居荐她进入日本厂子她不敢

进,询问邻居日本人吃不吃小孩子的问题;后来,日本人千代子请女工到家中吃饭,她也不敢去


千代子的家里。③工作时的好感效仿。因为二本松不打工人、日本大班视察时还发奖金以及于

代子给曾雪梅钱治疗她母亲的疾病等,曾雪梅认为厂里的日本人不是坏人,心怀好感;还效仿千二

代子的做派;日本人投降后还到监狱探望千代子,后来还告诉自己的儿子千代子阿姨是个好人,

等。④抗战胜利后的清醒愤怒(憎恨)。听到派出所的人说日本入撤离中国时把工厂的机器运

到吴淞口扔到海里后,曾雪梅彻底清醒,对日本人充满愤恨,把穿在二儿子身上的纱褂剪碎烧

掉。(共6分,每点1.5分;能准确概括出每个阶段的人物心理,用词恰当,给1分;每个心理变化

能举出较为恰当的细节给0.5分。)

【篇三】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九江一模】江西省九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秘密★2017年1月19日

九江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辟,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辞”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马迁,用来泛指楚地的歌辞。宋人黄伯思的观点认为,“楚辞”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B.“楚辞”受屈原影响极大,它不仅成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体的专称,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称为“骚”、“骚体”、“赋”等。

C.继《诗经》之后,《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不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还包括后人的模仿之作。

D.楚辞与汉赋是有区别的,虽然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但为了区别这两种文体,现代人已经不大将“楚辞”称为“屈赋”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诗句的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读法,而是“不歌而诵”,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吟唱”。

C.与整齐四言体的中原歌谣不同,楚辞属于每句长短不一的杂言体,这是其体式上的显著特征。

D.楚辞的篇幅较长,虽然已经不适宜歌唱,但是文辞繁丽,富有内涵,能够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楚地发达的音乐与歌谣的影响,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渗透。

B.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一些长篇巨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对歌谣的突破。

C.楚国君臣百姓崇信巫术,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这种文化氛围使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D.与楚辞相比,同时期的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缺乏浓厚的神话色彩,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院士缅怀“三士科学家”罗沛霖

“罗老病重期间还牵挂着《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的编写情况,现在这部分已经编撰完毕即将付梓,可惜他没有机会看到了,真是莫大的遗憾。”对于罗沛霖去世,数字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难掩悲伤。

今天上午,两院资深院士、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罗沛霖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11天前,罗沛霖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98年的人生旅途。

罗沛霖被誉为“红色科学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秘密奔赴延安,进入中央军委三局,创建了延安通信材料厂,同时还担任延安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罗沛霖应组织要求,前往美国留学,准备为新中国建设服务。1948年9月,在好友钱学森的推荐下,罗沛霖正式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的信念让35岁的罗沛霖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他只用23个月便完成了课程和论文,直接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在努力完成学业之外,罗沛霖还从事着另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据我所知,罗沛霖一直与当时的留美科技人员协会保持密切联系,这个协会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建设新中国。他是这个协会加州理工学院支会的负责人。”郑哲敏回忆说。在罗沛霖等人的影响和支持下,1950年,庄逢甘、郑哲敏、鲍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员集中回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

1950年罗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两度独自赴民主德国考察谈判,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联合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并出任该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为我国电子工业的自力更生发展和电子设备生产配套打下基础。

1956年一个重大任务落在了罗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参与讨论并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工作。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

1958年,吴佑寿曾在中科院电子所研制“超远程雷达”。他回忆说,“罗老学术造诣深、见多识广,给大家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提出采用‘门波积累’来解决问题,对大家很有启发。”

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罗沛霖是倡议人之一。实际上,退休后的罗沛霖一刻都没有闲下来,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除了致力于软科学研究之外,还参与了大量科普丛书出版工作,热衷于电子科技人才培养。

“罗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由于知识渊博,他的意见往往具有战略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身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摘编自王飞、李大庆《院士缅怀“三士科学家”罗沛霖》)

【相关链接】

①就资历而言他可谓是“三八式干部”(指抗日干部——编者注);从学历上讲他曾留洋获得过博士学位;而论学术成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头衔”便足以说明一切。更有人把他称作“三士科学家”——战士、博士、院士„„(节选自尹传红、骆玫《“三士”科学家罗沛霖》)

②“如果一生生活呈波浪形,并不是一往直前,只要一旦改弦更张,努力奋进,还是可以有所贡献的。最理想的当然还是早日认清方向而持之以恒,取得成就。”罗沛霖跨两个世纪的人生阅历与经验总结,或许正是现在的年轻人所须借鉴的。(节选自李琪《笑容风雨 乐

思得失——走近罗沛霖院士》)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结构清晰,分别从资历、学历和学术成就的角度,高度概括了传主作为“三士(战士、博士、院士)科学家”的一生。

B.第一段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对罗沛霖院士的缅怀入题,照应标题,又以“莫大遗憾”设置悬念,自然引出下文。

C.本文运用倒叙手法,从传主的去世写起,追述传主的生平事迹,介绍了传主在中国革命、电子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就。

D.罗沛霖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验告诫青年人,当生活不顺利时,只要改变方向,努力奋进,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成就。

5.本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罗沛霖院士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空 巢

冰心

老梁左手叉在腰上,右手扶着书架,正佝偻着在看架上排列的书呢。我默默地望着他的肩部隆起的背影,慨叹地想:他老了,我们都老了,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啊!

解放前夕,有一位老教授,半夜里来把我们叫到一起,动员我们乘明天“抢救教授”的飞机离开这危险的故都。老梁接受这个邀请,带着夫人美博、儿子梁平走了,我和华平留了下来„„

厨房里,不时送来一阵炒菜的声音和扑鼻的香味,妻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着呢。老梁放下《白香山诗集》,笑对我说:“好香!在美国的我家里,就永远闻不到这种香味。” 我说:“你难道就不做中国饭吃?”

他说:“美博死后,我自己很少做饭,麻烦得很,一个人吃也没意思。”

我说:“那么,梁平和他媳妇就不回来了吗?”

他笑了笑:“咳,他媳妇是美籍意大利人,不像咱们中国人那样,来了就炒菜做饭——这,你也知道——我还得做给他们吃呢!”

这时,孙女小文对着《白香山诗集》,一字一字地念下去: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念到这里,她抬起头问老梁:“这个‘梁’字,就是您姓的那个‘梁’吧?”

老梁拍着小文的肩膀,大声地夸奖说,“你真是了不起,认得这么多字,念得还真够味儿!”

我笑了,“人家都上小学三年级了,该认得好几千字了。”

这时小文已念到: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

啁啾终夜悲

老梁忽然两手抱着头,自己低声地念:“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却入空巢里„„好了,不说了,老陈,你们现在怎么样呢?”

我笑了一笑,说:“华平不错,她一直在中学教书,现在已经退休了。本来我从五七年以后,就不能教书了„„调到图书馆里工作,也好,我搜集了不少的资料卡片。六六年以后,我的那些卡片,连同以前的,也都被烧掉了!这以后的情况,也和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一样,

抄家、搜书、住牛棚、写检查„„但我还是活下来了,我始终没有失去信念!„„我闲了二十年,如今,政策落实了,我也到了退休年龄,反倒忙起来了!我说我上不了大课,但学校里一定要我带研究生,还好,这几个研究生,都很扎实,很用功,只是外文根柢差一些,看不懂外文的参考书,本来嘛,他们整整耽误了十几年,他们中间年纪最轻的也有三十多岁了„„”

老梁用回忆的眼光看着我说,“我们像他们这样年龄,已经当上教授、系主任了。” 我说,“正是这话——他们正努力地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我也是这样,恨不得把我知道的一切,都交给他们,好把‘青黄’接了上去。还有写不完的赶任务的文章,看不完的报纸刊物,回不完的信件,整天忙得晕头转向!”

老梁猛地一下站了起来,说,“能忙就好,总比我整天一个人在‘空巢’里呆着强„„” 女儿端了一个摆满餐具的盘子进来,我也站了起来,同老梁把靠墙放的一张方桌抬到屋子的中间。女儿安放好杯箸,便和妻进进出出地摆好一桌热腾腾的菜。女儿拿起茅台酒瓶来,笑着说,“三十年不见了,今晚妈妈陪梁伯伯喝一杯。”妻忙说,“梁伯伯是不会喝酒的,茅台酒又厉害,这瓶酒是我让他带回去当礼物送人的,大家都少来一点,意思意思吧!”老梁却一把把酒瓶夺了过去,满满地斟了一杯,一仰脖就干了,又满满地给自己斟了一杯,还替我和妻斟了半杯。他一边用手背抹了抹嘴唇,一面大声念: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念完,他哈哈大笑了起来,一仰脖又把第二杯酒喝干了,这时他满脸通红,额上的汗都流到了耳边。妻连忙从他紧握的手里,夺过酒瓶来。老梁颓然地坐了下去,拿起筷子,睁着浮肿的眼皮望着妻和女儿,说,“你们不但管老陈,还要管我!我是多少年没人管的了„„可是我要是有人管,那有多好!”

妻笑说,“你还是那样地爱小孩。梁平有孩子吧?”

老梁冷冷地笑说:“没有,他的媳妇儿嫌麻烦,不要!”

„„我没有说话,眼前却仿佛看见老梁像一只衰老的燕,扇着无力的翅膀,慢慢地向着遥远的空巢飞去。

(摘编自冰心发表于1980年的小说《空巢》)

【注】①出自白居易《燕诗示刘叟》。②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通过人物对话交代背景,使跨度长达30年的故事浓缩在老友相聚的生活片段中,情节集中,内涵丰富。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方式展开故事,语言平易朴实;描写细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显得真实、亲切、自然。

C.作者借助回忆往事、朗诵唐诗、开怀饮酒等情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面了一个豪爽、重情而孤独的美籍华人形象。

D.小说描写了两个家,一个是建在异邦形如“空巢”的家,一个是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家。一虚一实,反差强烈。

E.以“空巢”为题,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又含蓄地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寄寓了作者对两位老人深切的同情。

8.文中孙女小文朗读白居易《燕诗示刘叟》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交代了两位教授不同的遭遇,由此表现出深刻的主题。请结合文本探究小说的主题。(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纲传

纲字文纪,少明经学。父张皓,封留侯。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

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曰:“大将军冀,荷国厚恩,而纵恣无底,诚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谨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震竦。时冀妹为皇后,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婴闻,泣下,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散遣其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绝,乃止。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纲自被疾,吏人咸为祠祀祈福。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诏曰:“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婴等缞杖,若丧考妣,朕甚愍焉。”拜纲子续为郎中,赐钱百万。(《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B.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C.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D.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本指孝悌与清廉之士,后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

B.“汉安”是汉顺帝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有些皇帝会因祥瑞或重大事故改元。

C.大辟,指严刑、重刑。古五刑之一。对深受国恩而冒犯君威、怠慢君命的巨子就要使用重刑。

D.考妣,是父亲、母亲的别称,一般指死去的父母。但也可指活在或死去的父母以上的祖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纲出身高贵,砥砺节操。他身为贵族子弟,征召为侍御史;心中感激顺帝的知遇之恩,立志誓死解除国家危难。

B.张纲痛恨权奸,勇于直谏。他上奏弹劾外戚将军梁冀,认为他肆意妄为,应当严惩。此事震动朝野,但皇帝没有采纳。

C.张纲真诚仁义,劝服巨盗。他只带十几人前往张婴营垒,询问疾苦,申明国恩,让张婴大惊流泪,次日率部归降。

D.张纲爱护百姓,深得民心。张纲生病,史民都为他祭祀求福;去世后,百姓哀悼,张婴等五百多人为他穿戴丧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2)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14-15题(11分)

大麦行①

杜甫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篇四】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江西省九江市2017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江西省九江市2017届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辟,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马迁,用来泛指楚地的歌辞。宋人黄伯思的观点认为,“楚辞”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B.“楚辞”受屈原影响极大,它不仅成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体的专称,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称为“骚”、“骚体”、“赋”等。

C.继《诗经》之后,《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不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还包括后人的模仿之作。

D.楚辞与汉赋是有区别的,虽然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但为了区别这两种文体,现代人已经不大将“楚辞”称为“屈赋”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诗句的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读法,而是“不歌而诵”,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吟唱”。

C.与整齐四言体的中原歌谣不同,楚辞属于每句长短不一的杂言体,这是其体式上的显著特征。

D.楚辞的篇幅较长,虽然已经不适宜歌唱,但是文辞繁丽,富有内涵,能够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楚地发达的音乐与歌谣的影响,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渗透。

B.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一些长篇巨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对歌谣的突破。

C.楚国君臣百姓崇信巫术,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这种文化氛围使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D.与楚辞相比,同时期的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缺乏浓厚的神话色彩,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院士缅怀“三士科学家”罗沛霖

“罗老病重期间还牵挂着《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的编写情况,现在这部分已经编撰完毕即将付梓,可惜他没有机会看到了,真是莫大的遗憾。”对于罗沛霖去世,数字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难掩悲伤。

今天上午,两院资深院士、著名电子学与信息学家罗沛霖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11天前,罗沛霖因病在北京逝世,走完了98年的人生旅途。 罗沛霖被誉为“红色科学家”。早在1938年3月,他就秘密奔赴延安,进入中央军委三局,创建了延安通信材料厂,同时还担任延安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罗沛霖应组织要求,前往美国留学,准备为新中国建设服务。1948年9月,在好友钱学森的推荐下,罗沛霖正式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

“党派我来留学,要对得起党”的信念让35岁的罗沛霖坚定了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的决心,他只用23个月便完成了课程和论文,直接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在努力完成学业之外,罗沛霖还从事着另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据我所知,罗沛霖一直与当时的留美科技人员协会保持密切联系,这个协会主要工作之一便是动员留美人员回国建设新中国。他是这个协会加州理工学院支会的负责人。”郑哲敏回忆说。在罗沛霖等人的影响和支持下,1950年,庄逢甘、郑哲敏、鲍文奎等一大批知名留美科研人员集中回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

1950年罗沛霖回到北京。1951﹣1953年,他两度独自赴民主德国考察谈判,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大型综合电子元件联合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厂,并

出任该厂总工程师兼第一副厂长,为我国电子工业的自力更生发展和电子设备生产配套打下基础。

1956年一个重大任务落在了罗沛霖的肩上。他被抽出参与讨论并制订《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的工作。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

1958年,吴佑寿曾在中科院电子所研制“超远程雷达”。他回忆说,“罗老学术造诣深、见多识广,给大家介绍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结合实际提出采用‘门波积累’来解决问题,对大家很有启发。”

1994年6月,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罗沛霖是倡议人之一。实际上,退休后的罗沛霖一刻都没有闲下来,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除了致力于软科学研究之外,还参与了大量科普丛书出版工作,热衷于电子科技人才培养。

“罗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由于知识渊博,他的意见往往具有战略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表示,“他的逝世是我国科技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身上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摘编自王飞、李大庆《院士缅怀“三士科学家”罗沛霖》)

【相关链接】

①就资历而言他可谓是“三八式干部”(指抗日干部﹣﹣编者注);从学历上讲他曾留洋获得过博士学位;而论学术成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双院士“头衔”便足以说明一切。更有人把他称作“三士科学家”﹣﹣战士、博士、院士„„(节选自尹传红、骆玫《“三士”科学家罗沛霖》)

②“如果一生生活呈波浪形,并不是一往直前,只要一旦改弦更张,努力奋进,还是可以有所贡献的。最理想的当然还是早日认清方向而持之以恒,取得成就。”罗沛霖跨两个世纪的人生阅历与经验总结,或许正是现在的年轻人所须借鉴的。(节选自李琪《笑容风雨乐思得失﹣﹣走近罗沛霖院士》)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结构清晰,分别从资历、学历和学术成就的角度,高度概括了传主作为“三士(战士、博士、院士)科学家”的一生。

B.第一段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佑寿对罗沛霖院士的缅怀入题,照应标题,又以“莫大遗憾”设置悬念,自然引出下文。

C.本文运用倒叙手法,从传主的去世写起,追述传主的生平事迹,介绍了传主在中国革命、电子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就。

D.罗沛霖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经验告诫青年人,当生活不顺利时,只要改变方向,努力奋进,持之以恒,就会取得成就。

(2)本文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罗沛霖院士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空 巢

冰心

老梁左手叉在腰上,右手扶着书架,正佝偻着在看架上排列的书呢。我默默地望着他的肩部隆起的背影,慨叹地想:他老了,我们都老了,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啊!

解放前夕,有一位老教授,半夜里来把我们叫到一起,动员我们乘明天“抢救教授”的飞机离开这危险的故都。老梁接受这个邀请,带着夫人美博、儿子梁平走了,我和华平留了下来„„

厨房里,不时送来一阵炒菜的声音和扑鼻的香味,妻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着呢。老梁放下《白香山诗集》,笑对我说:“好香!在美国的我家里,就永远闻不到这种香味。”

我说:“你难道就不做中国饭吃?”

他说:“美博死后,我自己很少做饭,麻烦得很,一个人吃也没意思。” 我说:“那么,梁平和他媳妇就不回来了吗?”

他笑了笑:“咳,他媳妇是美籍意大利人,不像咱们中国人那样,来了就炒菜做饭﹣﹣这,你也知道﹣﹣我还得做给他们吃呢!”

这时,孙女小文对着《白香山诗集》,一字一字地念下去: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念到这里,她抬起头问老梁:“这个‘梁’字,就是您姓的那个‘梁’吧?”

老梁拍着小文的肩膀,大声地夸奖说,“你真是了不起,认得这么多字,念得还真够味儿!”

我笑了,“人家都上小学三年级了,该认得好几千字了。”

这时小文已念到: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

啁啾终夜悲

老梁忽然两手抱着头,自己低声地念:“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却入空巢里„„好了,不说了,老陈,你们现在怎么样呢?”

我笑了一笑,说:“华平不错,她一直在中学教书,现在已经退休了。本来我从五七年以后,就不能教书了„„调到图书馆里工作,也好,我搜集了不少的资料卡片。六六年以后,我的那些卡片,连同以前的,也都被烧掉了!这以后的情况,也和绝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一样,抄家、搜书、住牛棚、写检查„„但我还是活下来了,我始终没有失去信念!„„我闲了二十年,如今,政策落实了,我也到了退休年龄,反倒忙起来了!我说我上不了大课,但学校里一定要我带研究生,还好,这几个研究生,都很扎实,很用功,只是外文根柢差一些,看不懂

外文的参考书,本来嘛,他们整整耽误了十几年,他们中间年纪最轻的也有三十多岁了„„”

老梁用回忆的眼光看着我说,“我们像他们这样年龄,已经当上教授、系主任了。”

我说,“正是这话﹣﹣他们正努力地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我也是这样,恨不得把我知道的一切,都交给他们,好把‘青黄’接了上去。还有写不完的赶任务的文章,看不完的报纸刊物,回不完的信件,整天忙得晕头转向!”

老梁猛地一下站了起来,说,“能忙就好,总比我整天一个人在‘空巢’里呆着强„„”

女儿端了一个摆满餐具的盘子进来,我也站了起来,同老梁把靠墙放的一张方桌抬到屋子的中间。女儿安放好杯箸,便和妻进进出出地摆好一桌热腾腾的菜。女儿拿起茅台酒瓶来,笑着说,“三十年不见了,今晚妈妈陪梁伯伯喝一杯。”妻忙说,“梁伯伯是不会喝酒的,茅台酒又厉害,这瓶酒是我让他带回去当礼物送人的,大家都少来一点,意思意思吧!”老梁却一把把酒瓶夺了过去,满满地斟了一杯,一仰脖就干了,又满满地给自己斟了一杯,还替我和妻斟了半杯。他一边用手背抹了抹嘴唇,一面大声念: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念完,他哈哈大笑了起来,一仰脖又把第二杯酒喝干了,这时他满脸通红,额上的汗都流到了耳边。妻连忙从他紧握的手里,夺过酒瓶来。老梁颓然地坐了下去,拿起筷子,睁着浮肿的眼皮望着妻和女儿,说,“你们不但管老陈,还要管我!我是多少年没人管的了„„可是我要是有人管,那有多好!”

妻笑说,“你还是那样地爱小孩。梁平有孩子吧?”

老梁冷冷地笑说:“没有,他的媳妇儿嫌麻烦,不要!”

„„我没有说话,眼前却仿佛看见老梁像一只衰老的燕,扇着无力的翅膀,慢慢地向着遥远的空巢飞去。

(摘编自冰心发表于1980年的小说《空巢》)

【注】①出自白居易《燕诗示刘叟》.②出自杜甫《赠卫八处士》。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通过人物对话交代背景,使跨度长达30年的故事浓缩在老友相聚的生活片段中,情节集中,内涵丰富。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方式展开故事,语言平易朴实;描写细腻,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显得真实、亲切、自然。

C.作者借助回忆往事、朗诵唐诗、开怀饮酒等情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面了一个豪爽、重情而孤独的美籍华人形象。

D.小说描写了两个家,一个是建在异邦形如“空巢”的家,一个是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家。一虚一实,反差强烈。

E.以“空巢”为题,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又含蓄地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寄寓了作者对两位老人深切的同情。

(2)文中孙女小文朗读白居易《燕诗示刘叟》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篇五】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实验学校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杭州文海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阶段检测

语 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然(cù) 溯洄从之(suî) 鳞次栉比(zhì) ...

B.骈进(pián) 悚然(sù) 百战不殆(dài) ...

C.窥伺( cì ) 归咎(jiù) 颔首低眉(h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殷红 陨落 顶礼膜拜 大庭广众

B.轻捷 焦灼 引精据典 急不可耐

C.荒谬 造型 明查秋毫 因地制宜

D.逞辩 慰藉 骇人听闻 转弯抹脚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千岛湖配水工程预测今年年内动工,它将是杭州最长的水利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11..

公里。

B.四月,春雨润泽,繁花草木在阳光照射下,这儿一朵,那儿一束,将西湖装点得姹紫..

嫣红。

C.大国外交是立体的,既有元首外交,又有民间外交等,而像“夫人外交”这种方式,同样具有迥乎不同的重要意义。 ....

D.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成熟和消亡一样,珠算被更为快捷的计算器运算等方式取代,也是事物的一种物竞天择。 ....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孟轲及其门人所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礼记》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它们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小说可借用儿童的视角来反映世界。都德的《最后一课》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反映了法国

人民的爱国之情,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菲利普的眼光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C.著名作家汪曾祺、沈从文、琦君分别写下了《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故事。

D.《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荷叶 母亲》作者冰心,

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们创作的这两首散文诗,都借助具体的形象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D.穷匮(kuì) 嗥鸣(háo) 悄怆幽邃(qiǎo)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些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中,杭州的独有剧种“杭剧”,被列入省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发展与传承终于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B.光彩照人的明星常常是人们崇拜的偶像,而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以虚心好学、乐观进取对

待工作和生活的人,更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C.《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它以评选出当年度令人感动的人

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D.接连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大大提高了

我们对食品市场现状的不安和担忧。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③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_____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⑤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2)两小题。(5分)

在明月高悬、灯火通明之时,古老质朴的民俗节目开演了。“秧歌”“龙灯”“高跷”等传统节目的表演,或灵巧,或刚劲,或矫健,驱走了凛冽的严寒,带来了温馨的情调,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增添了,游人们畅快淋漓,喝彩声、击掌声此起彼伏。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正是正月十五百姓歌舞娱乐的盛行。

(1)文中在语言结构、标点使用、用词得体上各有一处不当,请加以修改。

(2)请你谈谈当今社会保留传统节日习俗的原因。

8.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相关的活动任务。(6分,各2分)

(1)下面是同学搜集的几则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出当前空巢老人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第八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大约6200万空巢老人,

占中国老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有老人家庭占所有家庭的30.6%,而全国大

约有1824万的老年人生活在单身空巢家庭里面。

材料二:《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专题研究》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目前的1.6

亿老年人中,城乡空巢家庭的比率分别达到了49.7%和38.3%,并且随着人

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还在增多,空巢家庭比例还在继续增长。目

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核心城区的空巢老人家庭比率达到了70%以上。

材料三:人民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关爱“空巢老人”的调查显示:

超过64%的老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常常心情郁闷、沮丧、孤

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常常自责,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

(2)现在请你根据以下情境,任选一个对象进行劝说。

①你的邻居王奶奶儿孙都在美国,每逢看见你,她都要念叨自己的孙子,并常常落泪。

这时,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

②你的同学李响,经常接到外婆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他常常抱怨老人啰嗦,你会对他

说: _____________

(3)社区要出一期以“尊重老人”为话题的板报,请你协助宣传员,仿照画线句子将下面

两句话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句式整齐,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老人是历史。他们如壑的皱纹刻录的是沧桑与风雨,他们 ① 。 老人是财富。他们用智慧为人类传承了悠久的历史,他们 ② 。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

我生命里的那棵树

文 辉

恐怕是太久不见你的容颜,你总会在我不经意的梦里摇曳。你分明应该在我故乡的河边,在我出生的村落里傲然地屹立,却不知道怎么随了我,流落到这他乡的夜里。梦里见你,你显然还是那么年轻啊,用清新的枝叶抚着我的鼾声,枝杈里还残留着我童年的笑语。我攀爬过你最细的枝干,你虽然吃力,但总能支撑起我的顽皮。清化河在你脚下流过,你硬是让她在你树荫下盘了个小潭,深深的,又清澈见底。盛夏里,常见你把我们一个个抱起,又温柔地把我们赤溜溜的,抛进水潭,那溅起的水花呀,足足滋润了我整个童年。

难道是你怕我会将你遗忘?不,即便是在梦中,我也会把你记起,你就是哺育我童年的那棵树呀!

村子的北边,淌过故乡的河,你就在那河边上。听阿爷说在他阿爷那辈人,就是你看护着,迈过了穿开裆裤的年龄。最最年长的老人只要和我说起你,都会没有了年龄的代沟,把眼一眯,发出漏风的笑声。

我是长大后才知道你的学名的,书上说你叫“南国相思”,而我还是觉得你该叫牛筋树。“南国相思”,太雅了,雅得和我那光着脚丫的童年相去太远,还是牛筋树这俗俗的名字,才能栓得住我浑身泥巴的童年。

月光下,三狗叔公在牛筋树根上坐着讲《说唐》,常常讲到半拉子就打起瞌睡,我们一帮子“粉丝”把他摇醒,他收了口水,讲上几句又“吊起鱼”来;再摇醒,他就吆喝一句:“谁帮我滚(卷)根烟?”我总是表现得最积极,几个利索的动作就帮他卷了根喇叭筒。三狗叔公一边吧嗒吧嗒地抽上几口,一边继续绘声绘色地讲起来。树叶在凉风中沙沙地配音,半弯子的月亮悬在西山顶上,偶尔有夜里捕鱼的乡人在小河滩上喊上一句:“三狗叔,讲到哪段呀?”三狗叔公高着调子应一句:“正讲李元霸骁骑出潼关哪——”接下来便是讲得更加眉飞色舞,动情处还大声地唱上几句:“外边女将,她有飞刀二十四把,十分厉害……快与我拿了来——”袅袅的回音顺着树干而上,震得树叶似乎洒落些许,那带咽的唱腔又继而弥漫在故乡的夜空,连那些星星也似乎颤颤地动着……那样的夜晚,肯定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最写意的。

不知道什么年月,牛筋树被老雷削了树干尖,树干尖上留下的隘洞里住了窝猫头鹰,秋后的深夜,一准会有“苦啊——苦啊——”凄凄惨惨地叫着,一直传到我小屋的窗户里,吓得我半夜里宁愿尿床也不敢起来。当然,树上也还住着我最喜欢的鹩哥,鹩哥样子像乌鸦,可是叫起来就离了十万八千里。喜欢鹩哥是因为它久养能言,家里就我一个孩子,从小就想有个人能说话解闷,可惜却没有。从树上逮只鹩哥的幼鸟来,细致地喂个把年,修过它的舌头,果真能模仿人说些简单的话,那是童年时顶有成就感的事。我有过那么几只,都是从牛筋树上取来的,刚学会说话没多久,就被母亲不知道弄哪儿去了……任我死去活来地哭闹也不肯还我,说是怕我玩物夺志,荒了学业。

故乡的树啊,我生命的树!梦里,你又屹立在了故乡的河边,似乎有些凋零,有些苍老了。我知道,你一定是寂寞了。是啊,如今的鬼崽头们都去玩游戏、看动画片了;你的老伙计三狗叔公也在前些年去世了。听说去世前的傍晚,他就坐在你的树根上独自抽喇叭筒。我

想,你一定寂寞了——我的树啊!我只能梦里来看你呀,你也看见了我吗?小河,消瘦成了小溪;水潭,积满了淤泥。你,熟悉了几百年的都变了,变得连我都不晓得方向,更何况,是你呢!

(文章有删

改)

9.文中那棵“牛筋树”是怎样拴住“我浑身泥巴的童年”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6分)

10.文中画横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 梦里见你,你显然还是那么年轻啊,用清新的枝叶抚着我的鼾声,枝杈里还残留着我童

年的笑语。

② 袅袅的回音顺着树干而上,震得树叶似乎洒落些许,那带咽的唱腔又继而弥漫在故乡的

夜空,连那些星星也似乎颤颤地动着……

11.作者为什么要以“我生命里的那棵树”为题目?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3分)

12.最后一段写道:“你,熟悉了几百年的都变了,变得连我都不晓得方向,更何况,是你呢!”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二)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不必在乎你的对手是谁

王飙

阿德尔曼带领着他的休斯顿火箭队在NBA大赛中凯歌高奏之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不要以为我们上一场赢球了,下一场想当然会赢。在NBA中不能有这样的想法,我不在乎对手是谁,关键是自己在场上有没有努力去拼,有没有拼尽全力!”

“不在乎对手是谁”,真可谓是一句豪气四溢的铿锵之语,个性张扬,自信满怀。人生在世,竞争可以说无处不在,只有努力去做,我们才有可能超越对手得到“赢”的荣耀,挂在我们生命之树上的期待与梦想的蓓蕾,才有可能绽放她们的美丽。

1990年,大学毕业不久的杨澜到中央电视台去参加主持人的招考。走进化妆间,她明白了什么叫“美女如云”,当她得知这些美女们大都是来自表演系或传媒学院的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时,她没有因为自己的专业是英语而被此时此刻的场景吓住,她对自己说:“我是来参加主持人竞聘的,又不是参加选美的,不管对手是谁,我还是先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吧!”于是,她坦然自信地走进了考场。经过了数轮拼杀,她以出色的表现,从一千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为她日后成为中国著名的主持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也揽不了瓷器活。自己心中没有一点底气的人,恐怕也不敢说“不在乎对手”这样的话。那么,这底气究竟要来自何处呢?

曾经在北京奥运会上独揽游泳8块金牌的菲尔普斯,可谓傲视群雄的典范。他曾毫不讳言:“我不在乎对手,我只在乎成功!”可在平时的生活中,他却把那些与自己抗衡的游泳名将的照片贴在床头,每次睡觉前,都会朝着照片说:“看着吧,我明天就超越你们!”第二天早上醒来,如果他想睡懒觉,只要看到照片上的那些对手,就会觉得他们仿佛在对自己说:“小子啦,我们早已开始训练了!”于是,他便飞身起床,立即投入艰苦的训练之中……赛场上的“不在乎”正是来自平日的“在乎”,这或许就是菲尔普斯的底气之源吧!

不在乎对手是谁,并不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而是我们不必把对手当成一座大山,压在自己的心灵之上,是我们在不断地做大、做好和做强自己的同时,也把自己铸成一座他人难以与之争高的大山。有了这样的底气,不管面前的对手是谁,我们胸中都能涌起“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在人生的挑战和竞争中,唯有敢于不断超越自我的人,他才能最终超越自己的对手。所以,我们应该常提醒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不必在乎对手是谁!

(文章有删改)

13.第一段写阿德尔曼回答记者的提问,有什么作用?(2分)

14.怎样才能做到“不必在乎对手是谁”?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

15.运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论述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一处作分析。(4分)

16.为了能从多角度论证观点,下面的两段材料中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论据?并简述理由。.....

(4分)

材料一:在室内世锦赛前,刘翔曾期待能与世界纪录保持者罗伯斯碰面。他坦言罗伯斯实

力很强,但自己并无压力:“罗伯斯特别厉害,打破了世界纪录,室内赛也跑出过

7秒33的60米栏史上第二好成绩,不过对我来说输赢无所谓,只要成绩能证明

自己,就是成功。”

材料二: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自此不把东吴吕蒙、陆逊放在眼里,才

导致丢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死于吕蒙之手。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县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府.

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宪弟夏阳侯瑰欲往见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

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严令诸.

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服丧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

等上书陈恢忠节,拜其子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有删

改)

[注]①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多次) B.恢谢不与通(道歉) ..

C.而忿其不附己(愤恨) D.帝始亲事(才)..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其父为县吏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

B.令闻而矜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C.其极不测 其如土石何 ..

D.恢以意不得行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①

【篇六】空巢冰心阅读答案老梁的家

2016-2017学年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阜阳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辞”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马迁,用来泛指楚地的歌辞。宋人黄伯思的观点认为,“楚辞”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B.继《诗经》之后,《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不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还包括后人的模仿之作。

C.“楚辞”受屈原影响极大,它不仅成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体的专称,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称为“骚”、“骚体”、“赋”等。

D.楚辞与汉赋是有区别的,虽然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但为了区别这两种文体,现代人已经不大将“楚辞”称为“屈赋”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诗句的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读法,而是“不歌而诵”,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吟唱”。

C.楚辞的篇幅较长,虽然已经不适宜歌唱,但是文辞繁丽,富有内涵,能够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D.与整齐四言体的中原歌谣不同,楚辞每句可长可短,所以可在句尾或句中用语气词“兮”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楚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楚地发达的音乐与歌谣的影响,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渗透。

B.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一些长篇巨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对歌谣的突破。

C.楚国君臣百姓崇信巫术,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这种文化氛围使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D.与楚辞相比,同时期的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缺乏浓厚的神话色彩,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纲传

纲字文纪,少明经学。父张皓,封留侯。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也。‛

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曰:‚大将军冀,荷国厚恩,而纵恣无底,诚天威所不赦,大辟所宜加也。谨务其无君之心十五事,斯皆臣子所切齿者也。‛书御,京师震竦。时冀妹为皇后,内宠方盛,诸梁姻族满朝,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婴闻,泣下,深感悟,乃辞还营。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散遣其部众,任从所之。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朝廷论功当封,梁冀遏绝,乃止。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纲自被疾,吏人咸为祠祀祈福。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诏曰: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婴等缞杖,若丧考妣,朕甚愍焉。‛拜纲子续为郎中,赐钱百万。(《后汉书》列传第四十六,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B.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C.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D.故广陵太守张纲正身导/下班宣/德信降集剧贼张婴/万人息干戈之役/济蒸庶之困/未升显爵/不幸早卒/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廉”本指孝悌与清廉之士,后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

B.“汉安”是汉顺帝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有些皇帝会因祥瑞或重大事故改元。

C.考妣,是父亲、母亲的别称,一般指死去的父母。但古时也可指在世的父母。

D.大辟,指严刑、重刑。古五刑之一。对深受国恩而冒犯君威、怠慢君命的臣子就要使用重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纲出身高贵,砥砺节操。他身为贵族子弟,征召为侍御史;心中感激顺帝的知遇之恩,立志誓死解除国家危难。

B.张纲痛恨权奸,勇于直谏。他上奏弹劾外戚将军梁冀,认为他肆意妄为,应当严惩。此事震动朝野,但皇帝没有采纳。

C.张纲真诚仁义,劝服巨盗。他只带十几人前往张婴营垒,询问疾苦,申明国恩,让张婴大惊流泪,次日率部归降。

D.张纲爱护百姓,深得民心。张纲生病,史民都为他祭祀求福;去世后,百姓哀悼,张婴等五百多人为他穿戴丧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

(2)亲为卜居宅,相田畴。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宋]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①吴松:即吴淞,江名。

8.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6分)

9.请分析颔联“雁”这一意象的作用。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琵琶行》中“ , ”写出琵琶女技艺高超,即使是音乐间的停顿也含有丰富的情感。

(2)《蜀道难》中,从听觉的角度写蜀道激流瀑布的句子

是: , 。

(3)杜甫写王昭君的美貌没有被君王所识的诗句:,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①

空 巢

冰心

老梁左手叉在腰上,右手扶着书架,正佝偻着在看架上排列的书呢。我默默地望着他的肩部隆起的背影,慨叹地想:他老了,我们都老了,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啊!

解放前夕,有一位老教授,半夜里来把我们叫到一起,动员我们乘明天‚抢救教授‛的飞机离开这危险的故都。老梁接受这个邀请,带着夫人美博、儿子梁平走了,我和华平留了下来……

厨房里,不时送来一阵炒菜的声音和扑鼻的香味,妻和女儿正在厨房里忙着呢。老梁放下《白香山诗集》,笑对我说:‚好香!在美国的我家里,就永远闻不到这种香味。‛ 我说:‚你难道就不做中国饭吃?‛

他说:‚美博死后,我自己很少做饭,麻烦得很,一个人吃也没意思。‛

我说:‚那么,梁平和他媳妇就不回来了吗?‛

他笑了笑:‚咳,他媳妇是美籍意大利人,不像咱们中国人那样,来了就炒菜做饭——这,你也知道——我还得做给他们吃呢!‛

这时,孙女小文对着《白香山诗集》,一字一字地念下去: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念到这里,她抬起头问老梁:‚这个‘梁’字,就是您姓的那个‘梁’吧?‛

老梁拍着小文的肩膀,大声地夸奖说,‚你真是了不起,认得这么多字,念得还真够味儿!‛

我笑了,‚人家都上小学三年级了,该认得好几千字了。‛

这时小文已念到: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

啁啾终夜悲①

老梁忽然两手抱着头,自己低声地念:‚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却入空巢里……好了,不说了,老陈,你们现在怎么样呢?‛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szw/215006.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