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作用及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江海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导学案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的作用及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目标:
1.明确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
2.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3. 掌握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学习重难点:
如何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知识链接
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
思路:
1先分析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
2如果是正面描写
可分析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中的哪一种;这其中的细致的动作描写也经常被称为“细节描写”;也可根据描写的繁简分析是白描还是渲染
3如果是侧面描写,就形成了“烘托”或“衬托”的手法,然后,看小说是通过“次要人物”来衬托还是通过“景物”来烘托。
4、主人公及其作用
考查点:1主人公是谁?
2主人公的作用。
思路:小说都是通过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揭示主旨。因此,有时着墨不多的
人物恰恰是主人公,如《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的“贝尔曼”。
5、次要人物作用
思路:首先对主人公起衬托作用;
其次,会对情节起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或者造成情节陡转。
6、线索人物作用
思路:线索人物是特殊的次要人物,
a.在“人物形象”方面会对主人公起衬托突出作用;
b.在“情节”方面起线索作用,以他的所见、所闻串起小说内容,使小说更具真实感;
c.在“主旨”方面经常是借助线索人物的感触,揭示主旨。
二、当堂练习
女教师
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
陈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陈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陈老师想从车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陈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陈老师是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陈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所学校已经相当不错了。
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玩洼洼,不过蛮大的,有城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校舍根本就不敢想。陈老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陈老师对村长说:“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
“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 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为啥?”陈老师惊问。
“读书太累。” “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粕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窗外,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一朵朵好看的小花。
“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陈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
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
“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陈老师一甩头,猛地打开教室的门出去了。
“陈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
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陈老师单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妙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一步一步往前爬。
“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想读书吗?"
“想。”学生们哭着跪在雪地上。
“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走——出——大—— 山—— 去。”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着陈老师刚教的话。“继续念。”
“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哈亮地响起。“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陈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雪越下越大,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陈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1、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用了“混蛋”、“砸”等词语却不会影响陈老师的美好形象,为什么?
2、联系上下文,回答关于“走出大山去”的问题。
① 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了孩子们怎样的心声?
② “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
3、 结合选文,分析陈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4、 结尾对雪景的描写富含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学生反思总结:
四、当堂反馈
睡美人
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序曲奏响了,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女A角却“失踪”了。
“嘭”,化妆间的小门开了,一名女演员朝回过头看的导演一耸肩:“找遍了,哪儿也没有!”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声响绷断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坐在一边的女B角:“你上!”女B角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抚摸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信的光。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优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到台上„„
导演余怒未息。女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王子菲利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万一女B角腿一软„„导演禁不住内心打了一个冷战。
女B角在追光中独舞。多么雍容的舞步,多么潇洒翩翩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光融会在一整套芭蕾舞的语言里了„„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光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导演紧张地眯起了眼。这是最令人担心的,女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台演出。奇怪,导演的眼前,女B角分明已被爱情簇拥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色双翼;她手臂的舞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犹如树叶飘然落地。她和男A角的配和真是天衣无缝!
导演的拳头松开了,他暗暗惊讶: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是由于她的执着、自信大于技巧?是由于我对女A角的偏爱所形成的偏见?还是„„
女B角弯曲着双腿,柔软的身子在向地面倾倒。
哀怨、激昂的主题乐如泣如诉地轻扣着观众的心扉。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女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A角搭档吗?而我却用“A”“B”角这道坚固的厚墙将一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唉!
醒了,奥罗拉醒了!安睡了一百年后,由于菲利浦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生了!而女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
“哗——”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女B角噙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女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
18.小说为什么以女A角“失踪”开头?(4分)
19.小说中对A角、B角和导演三个人物的写法各不相同,请指出他们各自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6分)
20.文中女A角虽然着墨不多,但确是作者最着力塑造的形象,请你扼要评价这个人物形象。(4分)
21.小说为何以“睡美人”为题? (4分)
【篇二】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学反思
【磨课反思】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磨课反思
王 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掌握从小说人物的肖像、语言、 动作、心理等描写中去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规范答题。
二、教学流程
1、导入
以我们熟悉的小说人物(猪八戒,林冲,关羽,别里科夫,林黛玉,小龙女)为导入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高考题中小说类人物形象分析题展示,并小结常见题型和设问方式。
3、课本探原(即从高中所学的小说形象中总结探究小说人物形象的表现方式)
肖像描写:祥林嫂
动作描写:林冲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心理描写:桑迪亚哥
语言描写:王熙凤
侧面描写:别里科夫
小结:人物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人物的形象。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好的侧面描写,更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4、小试牛刀
通过两个高考题中的小说人物题来分析小说人物特点。一个是《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中分析主人公马里诺的特点,二是分析《峡谷》中骑手的特点。
三、教后反思
本课力求课堂目标明确,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老师落实一个考点,学生就要过关一个考点,不抢进度,做到一步一个脚印,让学生吃透知识点。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在考纲中,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明确要求:“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落实到小说阅读中,即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学会赏析刻画人物的技巧。因此小说教学应围绕小说的特点而展开,指导学生学会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形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的能力。根据人物语言、行动、神态变化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 “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素质能力、人生态度、人生观念、修养品质等。
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但也有些许问题,我通过反思,寻找其根源所在。
1、发挥学生主体性,不可过高估计学生能力。
平时的教学中,无论篇幅长短,课前预习,只是作一般阅览要求,学生到底看了多少,思考了多少,课堂上虽然会反映出来,但没有做过研究。课堂教学时,按照一般的模式套路来,教师设计出一组问题,给学生很短的时间,要求他们结合文本进行思考并回答,一个回答不出,再找一个,三四个学生都回答不出,就由教师代劳,最终,皆大欢喜,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原本不会的问题,也从教师那里得到了答案,教学任务
完满完成。
所有的文本基本上都是这样上,为什么换到学生起来评点时,却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了呢?因为,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始终没有真正地得到发挥。
学生的主体性不等同于起来回答教师设计好了的几个问题,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课堂学习中学生忙于应付那几个问题,至于展开质疑和争鸣,时间根本是不可能有的了。没有质疑和争鸣,学生缺乏主动参与,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就无从培养。
2、鼓励学生自主研究问题,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部优秀小说,“总是以个性鲜明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审美的愉悦和启示,让读者认识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人物形象,一般停留在个性特征的分析上,比如,“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文字,思考运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征”,对于基本的描写方法早就已经掌握了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问题难度系数不是很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个形象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对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是什么,基本上很少去作深入的分析。
鉴于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小说文本的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改变旧的课堂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一、精心设计好预习习题。让学生结合学习资料、各种媒体,对文本进行阅读、比较,筛选信息,形成自己对问题独到的思考,然后带进课堂,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展争鸣,通过争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对形象的社会性、典型性的理解。 通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可以慢慢养成借助资料、各种媒体来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的习惯;培养他们比较、鉴别阅读的能力;在争鸣中逐步培养出文学批评、鉴赏的能力。
第二、在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时,注重引导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比较文学形象。因为文学来自于生活,人物形象极有可能就是身边某一个熟悉的或者曾经见过的人,让学生结合他们对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或认识的、或曾经见过的人的情感体验,再回到文本中来解读,对形象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
【篇三】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高考小说分析人物形象题解析方法
高考小说分析人物形象题解析方法
与高考大纲“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相对应,2007年、2008年全国各省高考卷中共出现6篇小说阅读题,而且这些命题都是出自处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省份,这一现象预示着小说阅读在高考试题中有逐渐增大分量的趋势。而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形象”是命题者最青睐的内容。
一、命题形式
2008年高考大纲明确要求考生能“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能力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小说中人物形象命题形式常有:
1 小说中某片段对刻画某某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如2008年江苏卷“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等。
2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某某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如2008年广东卷“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等。
3 探究赏析某一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如2008年浙江卷“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等。
二、解题技法
回答人物分析类题型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重视人物的身份特征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素,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在分析回答某一人物的形象时,须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进而可准确判断出该人物的行为依据。
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第14题: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8分)
本文段节选自《水浒传会评本》,文中直接体现林冲身份的有:差拨唤他为“教头”(这一身份也可联系《水浒传》内容),因高太尉陷害,现沦为“配军”,依此内容,我们可概括出第一答:两种身份——①教头身份,②配军身份。同时,从文中“林冲等他发作过了”看,可知林冲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乱的一面,又能体现他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总教头的风范。“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2Z写出林冲虎落平阳、龙卧浅滩的无奈,体现了他隐忍、谨慎、暂时求安的一面,也表现了他沦为配军身份而不忍脸面扫地的酸楚。在此基础上,可归纳出第二答:四种性格和心理——①谨慎小心,②沉着冷静,③隐忍顺从,④顾及颜面。 当然,小说里的人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分析形象还应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去理解,同时,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是最直接明确的性格形象体现。
2 揣摩人物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包括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就像从很小的孔穴能窥见太阳一样,细小的事情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塞•斯迈尔斯《自助
论》),细节描写,尤其语言行动的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如2008年宁夏、海南卷第13题“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小说开头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而且吹着“冷飕飕”的风,但作为一名通缉犯,可能随时被捕的主人公鲍勃仍然不远千里赶赴纽约参加20年前的一个约会。“在昏黄的灯光下”等待吉米,这种行为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信守诺言、重视友情的性格;见到警官(其实就是吉米)就滔滔不绝地述说自己的经历遭遇,又表现出其心直口快、乐观开朗企图逃避法律的一面。行合其性,言如其人,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解答此类题型,仔细揣摩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细节描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分析人物的交互关系
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各自性格的有效途径。所以理清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他们的交互评价、情感态度等,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
如2008年浙江卷第18题: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字)(2分)
回答这个题目可从“我”的角度出发。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种叙述角度,从全文看,“我”住在离乌米不远的山脚,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的人,在文中有三个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那么“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如何呢?文章依照“我”从村民了解乌米的情况,到“我”见到乌米的情形,再到“我”和乌米交流而羡慕、尊敬她的过程,层层深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虽然“已失去丈夫和两个孩子六年”,但脸上却仍有“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的表情的老人形象。如此,归纳出乌米“执着(坚韧)”、“乐观”的性格特征便已水到渠成。
另外,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注意回答的格式与内容。如“某某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等。句子主干要清晰、流畅,语言简洁、扼要。
答题模式: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诗)刻画了一个( 性格特征 )的( 人物身份 )形象。
【篇四】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阅读感悟
——小说之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一、明确中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地位 二、掌握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三、熟悉中考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本课针对中考小说形象考查题的特点进行教学组织,重在形象分析方法的指导,同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历年来,文本类阅读是各地中考的宠儿,要么考查散文阅读,要么考查小说阅读。从近五年广州市中考的命题形式来看,小说阅读越来越受到青睐,《文学类文本阅读表》,五篇文章,四篇小说,一篇散文,由此可见,小说阅读在中考阅读中的重要性。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所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 二.走进真题。
例:【13广州】《猫人》阅读。
[形象分析]2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这是一道典型的“人物形象”分析题,这道题大家不陌生,在《学到练》20页的第16题做过,老师把同学们的答案分类整理,选取了六个有代表性的答案,请同学扮演中考阅卷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给你们的答案打出分数,并写出得分说明。
<1>请仿照下表的示例,在留空处填上相应的得分与得分说明。
1.人物性格特点+原文依据2.用词准确简洁(形容人性格的词语一般为两个字或四个字的词语)3.抓关键细节(动作,心里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 (3)依照解析方法完成本题答案。
1.【形象分析】“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反映了“我”怎样的品格?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解析
(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
——“扔支票”可见他救猫不是为了奖金,表现了他不求回报。 (2)可是,我的内心告诉我把支票留下来。(
——“留下来”表现出“我”又是一个不拒绝物质,矛盾,有侥幸心里的人。 (3)关于“分析”,一定要对应品格,否则分析再好也不能得分 答案
“我”是一个崇尚精神但又不拒绝物质、矛盾、有侥幸理的人。如文中当店主拿出支票时,“我吃惊地扬起眉毛”,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我”救猫是出于自己善良的本性和对生命的尊重,没有想过因此而获得物质奖励,所以当店主给“我”支票时便是“吃惊”。而“扬起眉毛” 则表现了“我”的惊喜。当“我”知道买船需要2500元时,又侥幸地打电话给银行查支票是否有用。
【补充说明】
“品格”可以从一下几点中任选两点回答:
(1)不求回报(热心肠,乐与助人,不贪钱„„)
(2)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爱护小动物、仁慈、有爱心); (3)崇尚精神、本性善良、尊重生命 (4)不拒绝物质
(5)有侥幸心里
对做题的方法再补充。
(1)审清题目的要求(具体、概括、分值),明确答题格式。 (2)划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全面)
(3)根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形容词),要准确揭示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不可无中生有,一定要“言必有据”。 (4)防止戴高帽,任意拔高。
(5)分析不可单一化。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因此,不要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概括。 (6)合并同类信息(避免重复)
(7)要分条写出 ,做到准确、简洁、有条理。 二、中考形象分析题命题方式 (一)出示历年考题 概括人物形象
【13广州】《猫人》[形象分析] 21.“我把支票对折,扔到柜台上,好让他扔掉。可是,我的
变式:概括、简析、分析、人物性格、个性、品格
(二)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XXX的形象,或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或 XXX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四、讨论、归纳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三)解题思路分四步走:
1、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2、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
价性的语句。
3、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 4、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三)答题模式
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分述性格特点型
如:(2009年安徽高考)《董师傅游湖》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总括身份)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
生活情趣。(分述性格特点)
②单句下定义型
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林冲见差拨》)
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⑴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2分)(2)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贱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
后必然发迹”。(4分)
③分点概括型(答案尽量使用概括性短语)
(2011全国卷)“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四)误区
1、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 2、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 3、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五、实战演习。
(一)学生做练习——【11广州】《童年》
18.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
18.【形象概括】①大哥:示例1:当救起小弟时,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表现了大哥比较成熟,考虑问题比较周详、细密。
示例2:当救起小弟时,老大很主动地向我伸出手,并且称赞道:“你跑得真快!”表现了大哥比较成熟,(沉稳、有责任感、)处理问题比较得体(大方、热情);细心;有主见。
示例3:大哥也跑到井边,说:“请轻一点!”小弟弟掉到井里,他在救助的同时,还想到轻一点,别伤着小弟弟了。表现了大哥冷静,关心照顾两个弟弟。
②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szw/21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