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高中生作文 > 高三作文

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考前教你写出好作文

 不要再指望拿“保险分”

  有一种极其“危险”的说法:高考作文无须准备,只要写出800多字,就可以拿出一个“保险分”——48分左右。

  这种话,在“纸质阅卷”年月还有一点点“道理”,因为几十万份考卷堆积如山,一旦判分即沉入“纸山”之中,根本无法再查。如今是“电脑”阅卷,一切皆在“网”上,抽查、调阅皆在几秒钟之间。“纸质阅卷”是两位老师面对面批阅,往往“后者”追随“前者”;“电脑阅卷”则确保2.5个老师背靠背独立赋分,谁也不能影响谁。不少作文可能是3人、4人、5人阅卷,更增大了阅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江苏还有一绝招:每位老师阅出100份作文之后,过一个多小时,电脑又从这100份试卷中随机挑出两份,再回到那位老师的电脑上,让他重新评分。若出现前后两次判分浮动太大,则“总监控”电脑就发出警示:这位阅卷老师有“问题”了,必须加以告诫和规范。

  江苏作文阅卷点,为了根治打“保险分”的顽症,还自加压力,自找麻烦,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极为精干的“最终搜索队”,把已由多人评阅、定论的“中档分数段”作文(48分至55分),全部从电脑中调出来重阅,把误入“中档分”的优秀作文重新打上去,把混入“中档分”的低分作文毫不留情地打下去!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举措,它基本上结束了“保险分”时代,粉碎了“保险分”的好梦!阅卷点上的其他老师,都夸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别动队”。我们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介绍了上述情况,就是为了强调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和考生们,切莫指望拿“保险分”了,切莫将高考作文训练视为可有可无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甭想再吃“一锅煮”的“大锅饭”了!

  “审题”难度降低也不能大意

  多少年来,作文阅卷点有一句“口头语”:年年有高考,年年话走题。走题,就是把作文考题“审”错了,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其得分只能是“不及格”!

  自从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产生了某种共识:降低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让考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投入正文写作;因为,说到底,高考作文“考”的是“作文”!是故,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2006年的考题《人与路》,以及人人都能去念想的2007的考题《怀想天空》,——审题都比较容易。

  现在,我们之所以在此“重提”审题之事,乃因为2008年出了审题问题。

  应当说,08年高考作文命题者是不主张增大审题难度的,所拟文题《好奇心》也似乎是浅易的、容易把握的。故6月7日语文考试一结束,舆论界一片欢呼:这道作文题,好做!扬子晚报还做了测试,结果是小学生写的《好奇心》好于初中生,初中生好于高中生,高中生好于研究生。于是欢呼声更加惊天动地:连小学生都能写出好的《好奇心》,这道题太容易啦……

  然而!生活中常常出现“然而”。一旦直面试卷,大伙儿的“乐观”顿时烟消云散,因为许多考生都不能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好奇心”,驾驭“好奇心”——他们“跑题”了!

  有人写道:毛泽东为什么能坚持万里长征?因为他有“好奇心”,好奇于“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人写道:苏东坡被贬黄州,为什么能保持旷达的心态?因为他“好奇”于黄州的美妙山水,山水使他的心平静了。

  有人写道:在汶川大地震中,武警战士为什么能从瓦砾中营救伤员?因为他们“好奇”,这下面究竟有没有埋着幸存者。

  痛苦啊,阅卷之心被折磨得既酸且痛。

  一个悬疑铁铸般地摆在每一位阅卷老师面前:为什么小学生写《好奇心》不跑题,而堂堂的高三学子却离题万里呢?

  经过样卷分析、反复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好奇心”三字,是不能往“高”处、往“深”处、往“玄妙”处拔高的。“好奇心”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只是触发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个“由头”。它的特征有二:一是“肤浅”;二是不断转移,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小学生的脑袋不复杂,他们“低幼”地写“低幼”的“好奇心”,所以切题;高三同学的思考就相当复杂了,他们有意无意地将“好奇心”“拔高”“深化”,把认识的“由头”和“初始”直接挂向伟大的科学成果和革命实践,结果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大帽子套在小脑袋上,一直套到脚后跟!

  正因如此,去年高考作文中“苹果”大丰收,许多考生都写牛顿躺在苹果树下,苹果砸下来,砸出了“万有引力”。殊不知,这苹果砸到其他人的脑袋上是永远砸不出“万有引力”来的,因为,牛顿关于“苹果落地”的“提问”已经不是浅薄的“好奇心”,而是一种包含了“解答思路”的科学家的思维,一种面对自然现象的“科学顿悟”!假如别的科学家发问,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苹果越落越快?大、小苹果落地时间一样吗?把“好奇心”与“万有引力”直接挂钩,固然很是浪漫的,却省略、忽视了太多的艰辛科学研究,是对牛顿精神劳动的可悲可笑的无知!

  这是去年“审题”的一种“失误”。还有另一种“失误”,就是简单地把“好奇心”视为“好东西”,只要有了“好奇心”,万事好成功。殊不知,“好奇心”还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带来“万有引力”、“人类发展”,也可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被鲁迅批评过的无聊的、可悲的“看客”!“好奇心”是一个“中性词”,切不可误读为“褒义词”!

  在去年的优秀作文中,一些考生的思维就相当周密了。他们既没有“神化”好奇心,也没有“弱化”好奇心,而是辩证地、周到地审视好奇心,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精彩论断:“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有这样一颗‘心’。”“好奇心是初始的,缺乏深度的,奶声奶气的。人们必须将‘好奇’的所得‘深化’,必须‘用心观察’、‘灵魂在场’、‘思想定位’,否则,无论多少个苹果砸下来,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好奇心只会闭上心房的窗,落满灰尘!”“驱使牛顿探究出‘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一问题的动力,是他作为一名可以名留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而必备的能力……于是,万有引力被抛出,画出了漂亮的孤线,飞上太空!”以上,皆是认真“审题”、冷静“审题”的结果。他们成功了。

  解析08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的得失,是为了发出一种警示:即使在我们有意识地降低“审题”难度的今天,每一位考生依然不能“大意”,不能“想当然”,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切切实实地“审”好“题”,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作文。否则,一切皆为“泡影”。

深海网作文频道https://www.shenhai5.com/zuowen】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szw/182625.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