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母亲的牵挂》
母亲的牵挂
高二( 6 ) 李海敏
让我最难忘记的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空中的那道彩虹,绚丽多彩;母亲的牵挂,就像炎炎夏日的清风,给你带来阵阵凉爽;母亲的牵挂,又像那爬满墙头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断,理还乱……是啊,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演绎出人生中那许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涌现出生活中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身子瘦得简直像一根藤儿,皮肤黄得胜过那烧焦的腊。邻居们常拿我开玩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用来喂蚂蚁了。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我的身体,她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医院的门口。尽管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一切正常,没查出过什么毛病,但是母亲还是放心不下……
岁月的风霜让母亲那高大的身材日渐消瘦,曾令母亲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不知不觉,我已经十六岁了,我的身体一天天地壮起来,母亲脸上也开始挂满了微笑。
可以这样说,在我走过十六个春秋里,没有哪一天不是伴着母亲的牵挂度过的,记得学校组织一次夏令营,母亲本是不让我去的,在我执意要求下,母亲最后答应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母亲自然放心不下。临行前,她千叮万嘱:“外出旅游要小心,时时紧跟老师,睡觉要盖好被子……一一串串的唠叨,一摞摞的啰嗦,我不耐烦了,甚至感到讨厌。本来说好,她不去车站送我的。在汽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刹那,我却清晰地看见,车站的一个角落,分明有一个模糊而熟悉的身影。一双关切的眼睛正凝视着我。那一刻,我的泪水不知不觉模糊了双眼。我望着母亲,一动不动,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我的视线。出行的日子里,心里多了一些空虚,才发现母亲的牵挂是那样温暖,她成了我唯一的寄托,也化作了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和牵挂……月光下的母亲,您还好吗?
我渐渐明白,母亲想用她那粗糙的双手为女儿摘下星辰,挽住月亮;母亲想用她那勤劳的双手给女儿带来欢乐,留下温馨。看着无情的岁月在母亲额头上刻下的几道五线谱,我哭了。
友情也许褪色,誓言也许被遗忘,但亲情将永存人间。朝朝暮暮,春去秋来,我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母亲心血的结晶。母亲的牵挂就像夏天的甘霖,深深地滋润着我那干涸的心田;母亲的牵挂更是我成长的阶梯,它引领我脚踏实地地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它帮助我度过生活中的每一个难关,让我可以充满信心,勇敢地向前冲!
指导老师:邓秀英
第二篇:《思念我的母亲》
思念我的母亲
李增泓
这几天我做梦常梦见母亲,梦见她和我在一起劳动,梦见她和我在故乡的山坡上,梦见她和我在家里……
朋友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能是我对母亲的思念太深,所以如此。我也承认这是事实,随着母亲去世两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的脑海中和母亲生活的点点滴滴便更加清皙可见。
记的小时候母亲要去离村子很远的支扎滩去种地,我上学回家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去写作业,而是跑到鸽子窝崖头上去守望,守望父母的归来,那时我的眼睛真好,傍晚休工时,几公里外归来的人群中我能认出母亲来。还有一次,母亲去支扎滩拨草,我没有去上学,背着书包偷偷跑了去追母亲,淌过了一条小河,在虎头崖下我追上了母亲,于是我高兴地和母亲去田间劳作。到了哪儿,烈日当头
根本没地方乘凉,母亲带来的开水很快被我喝光了,于是我乘母亲不注意爬下喝水渠中浇地的水。晚上我们没有回家,住在了那儿,母亲用田间的娘子菜和苦苦菜包了饺子,我觉的那味儿美极了,我至今没有再吃过那么美的饭。
记得还有一次,我和母亲去大阳坡放羊,一匹马突然发了疯似的奔向我,一口把我眼角给咬烂了,危急时刻是母亲玩命赶跑了那匹发疯的马救了我。我还跟母亲去放羊时,母亲总会让我喝上带着青草味儿的羊奶。
上 小学的时候我经常随母亲去地里施肥、种田、割麦子,母亲在休息时常给我讲故事,教我识别各种野菜。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孟姜女的故事,讲狼故事,讲鬼故事……现在想来,那是多么开心的时光。
母亲曾对我说,我小时候爸爸常年给公社去当会计,家中没人照看我,于是她去地里拨草时,就把我带去,让我睡在背斗里,她一面在拨草,心里总是惦记着我,怕虫子钻进我耳朵里,怕蛇把我咬……等一有机会就跑到地边上看我。
我参加工作后,母亲许多时候和我在一起,但我始终没有能带她去外地转转,主要是由于平时工作忙,放假时我由于工资太低,根本无力办到,好不容易工资涨了,母亲却老了,哪里也去不了啦,于是这成了我心头永远的疼痛。
2013年83岁的母亲一如即往,没什么异常,但十月份却突然病倒,很快离我而去,我肝肠寸断,尽管我们尽了努力,可终究没有留住她老人家。时光一转眼已过了两年,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在天堂的母亲祈福。
第三篇:《母亲,我始终的牵挂》
母亲,我始终的牵挂
莫名地,当一种咸咸的液体滑过脸颊,那是一种无以名状的疼痛,比心更痛的心痛,那是一种比难过划过嘴角时更伤的伤。
心骤然一痛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家,想起了为我奔波让全家人牵挂的父亲,想起了日夜操劳的母亲,还有远在他乡求学的兄长,想起了秋天的枫叶,想起了儿时陪伴我走过七年之长的小路,想起嘴角微微上扬的幸福,想起了当年为了学骑单车而跌落臭水沟的女孩,想起了那年,那月,那事,那人,几乎想起了所有一切不关己的事,包括那岁月里的伤与痛„„
当一个人伤到深谷时,总会禁不住地想起那个风花雪月的岁月里,总是在不停地向你招手的人,那一个人想必是你的至亲。是的,我想起的是我的母亲,是母亲给我的一切,是母亲那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把我哺育,是母亲那一点点慈祥的关爱把我轻轻地托起,母亲的身影早已炮烙成一个个刻苦铭心的印记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底。从父亲病倒的那天起,到父亲病愈,到家里重拾欢笑,到今天,我所想的,我所做的,牵挂的始终是伟大的母亲。我想我将来一定要赚很多很多那些让人疯狂、堕落、残忍、甚至丧失理智被人称作“金钱”得东西,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有时甚至傻得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换取母亲的好日子。
或许吧!有人认为我是一位野心很大的女孩,又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拜金主义者。那又何妨,只要母亲过上好日子,野心又怎样,拜金又怎样,这世道就是这么现实,本来就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否则它又怎么会创造金钱。母亲这一生受过的苦太多,泪流的太多,委屈也受得太多,只是从未沉冤得雪过。可是母亲依然笑了过来,挺了过来,坚强了过来,我相信昨天的风雨会过去,也相信明天的彩虹会精彩,更相信母亲的未来会像帆船一直通往美丽的远方,并且一直微笑着,无论天堂还是人间,无论风雨还是晴天,微笑与爱仍然灿烂着,幸福也美妙着,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从不改变„„
深深地爱,已成为一种天然,就像千年爱恋亘古不变。这,便是我对母亲的爱!
第四篇:《《怀念母亲》阅读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课内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一、怀念母亲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 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 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yàn yān),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pínɡ pín)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hù hú)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sāng sàng)。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情,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频”字查音序应查(P),查部首应查(页)部。“寝”字查音序应查(Q),查部首应查(宀)部。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孤寂) 清晰(朦胧)特别(普通)
3、文中“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中的愿望指什么? 答: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迎养母亲。
4、请用一个成语来代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寝食难安
5、母亲弃养,“我”痛苦万分,文中有两个词语写出了“我”的心情,请写下来: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6、仿照文中画“ ”句子的写法,写一个句子。 每看到书桌上的小木船,我的脸就涨红起来,后悔不已。
7、解释下列词语
(1)母亲弃养:婉辞,指母亲死去 (2)报终天之恨:怀有终生的悔恨
8、认真研读语段中摘录的两则日记,写写“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 答:祖国频来如梦:作者身居异国他乡,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人往事,心中无限思念,以致祖国频来如梦。
9、“11月16日和11月18日”这两个时间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沉浸在思乡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10、细细品读文末用“ ”扩起来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母亲都一样,都爱自己的儿女,都思念自己的儿女。
1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
(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
(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思潮起伏)
(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可见一斑)
1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 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 沉 )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思念祖国母亲,思念家乡。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 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 怀念母亲 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 模糊不清 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
谈谈?
答:因为作者从小离开母亲,对母亲有强烈的思念之情。缺乏了母爱也就缺少了爱的教育,孩子心中没有爱、没有亲情,成为一个孤儿,他的灵魂就是不全,是一个行尸走肉。因为母亲是每个孩子的一部分,是母亲哺育了她的孩子。一个孩子没有了母爱,在他的生命和内心中都是有残缺的也说明了母爱的伟大`。
16、为什么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答:因为作者从小离开母亲到外地学习不能陪伴母亲感到悔恨,现在母亲去世了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感到遗憾,现在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有能力照顾、迎养母亲却离他而去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17、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达自己( C )(2分)
A 一种说不清却真挚的情感。
B 过不惯离开“母亲”的生活,想家了。
C 对亲生母亲的愧疚和对祖国母亲的爱意。
第五篇:《怀念我的母亲》
怀念母亲
马剑英
母亲归真已十五年了,她的艰辛,她对我的付出,对我的爱,她对信仰的执著和坚守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母亲的娘家是龙门乡大麦地,她的童年是不幸的。她4岁时失去了母亲,6岁时父亲走夷方去世,留下她和2岁的妹妹(我小姨妈张美仙)。两年之间成了孤儿。在那样的情况下,她大伯张海山收留了他们,母亲从小就懂事,她放弃了上学的机会,常常帮忙做家务,放鹅,还学了一手好针线活,让她的妹妹去上学。后来,她大伯张海山被划成了大地主,为了不影响我小姨妈的前途,她大伯决定把我小姨妈给一家“成分”好的人家当童养媳,那家人对我小姨妈不好,母亲去问明缘由,竟被人家打聋了耳朵,她一气之下把妹妹领回大伯家。{母亲,思念}.
解放前,只有16岁的母亲嫁到龙街,我小姨妈来送亲就跟她一起住了两年,后来我小姨妈14岁参加土改工作队,到龙街区政府工作。因为我家是富农,“成分”不好,被迫移居到上村朱路河居住。姐妹俩也从此划清了界限,不相往来。相依为命的姊妹俩突然成了陌生人,在那个以阶级来划分成分的特殊年代,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可是为了我小姨妈,母亲只能这样做。母亲很勤劳,能吃苦。那时全家二十多口人,妯娌几个轮流做饭,自己种菜,轮到自己做饭时就去摘自己种的菜,每次母亲总会多轮几天,她也从不埋怨。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
吃饭,很是热闹。
母亲一共生了十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医疗条件差,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六个,我是姊妹中排行最小。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那时父亲在生产队赶马,时常早出晚归,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还要照顾我们,其中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了。由于母亲学了一手好针线活,我们一家的鞋子、衣服都是她一针一线缝的,小时候,当我从睡梦中醒来,常常看到母亲深夜还在煤油灯下纳鞋底,从母亲的表情可以体会到她对我们倾注了满满的爱。我在心里想,母亲太辛苦了,等我长大要好好孝敬她。母亲为我缝的新鞋我总是舍不得穿,白天总是把鞋子藏起,光着小脚丫去上学,脚免不了被刺戳,晚上洗了脚才穿上鞋。记得有一次母亲用针把我取脚底板上的刺,我疼得掉眼泪,可我还是忍着不叫出声来。母亲对我说: “傻丫头,记得别忘了穿鞋子哦。”
童年时光短暂而美好,当我们逐渐老去唯一值得珍藏的的确是儿时的天真灿漫,可是岁月并不流连那些在它看来是那么平淡无奇的小事。我从小身子就单薄,在我印象中母亲给我的爱最多。在我七八岁时,母亲告诉我,要我好好看家,她和父亲去大队上摘帽子(是富农的成分),当时我也不懂。他们回来我很好奇的问母亲:“你们不是去摘帽子吗?怎么父亲还戴着帽子呢?”母亲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不再是富农地主了,被迫移居的几家都陆续搬回原来的住处了,就我们一家回族还继续居住在那里。在{母亲,思念}.
我家周围都是汉族和彝族,离清真寺也远,可是母亲对伊斯兰的虔诚和信仰给我的印象最深。每到斋月,无论农活多么忙,母亲总是坚持把斋。那时条件差,连个看时间的钟表都没有,母亲早上封斋看小星星、听公鸡打鸣,晚上开斋看鸡歇。当我还在睡梦中,母亲轻轻把我喊醒,叫我起来吃饭,我也学着母亲漱口封斋,做堵啊(祈祷词),可是到了白天去上学竟然把封斋的事忘记了,偷吃了东西,现在想想真为小时候的幼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同时也为母亲对信仰的执著坚定和在那样的环境下始终如一地坚守感到深深的敬佩。
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我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因为哥哥姐姐们小学没念完就辍学了。转眼我小学毕业步入镇上读初中,由于离家远,只好吃住在校,每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出发母亲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学校伙食差,每天都是吃玉米面疙瘩,每到龙街街天,母亲总是早早来到街上给我带来最好吃的,我就可以改善生活了。冬去春来,我的努力换来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离家就更远了,从此就要一个人独立生活了,幸好母亲从小就教我洗衣服、做家务,开学前几天,母亲就忙开了,给我准备行李、换洗的衣服,还有一些香樟子之类的草药。开学前的晚上,我睡在母亲身边,她教我做人要宽容,在学校要和同学友好相处,要保护好自己,好好读书。从母亲的唠叨中我感觉到了母亲那份依依不舍地母爱。以后的日子在思念母亲的日子中度过,有几次在宿舍里还因为想妈妈被同学们笑话过。慢慢地高中时间很快地过去{母亲,思念}.
了,我仍然在为自己的大学梦在不懈努力,母亲却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慢慢老去。可是我名落孙山,彻底让母亲失望了。然而母亲并不埋怨我,拉着我的手说:“女儿啊,没事的,你已经尽力了。”从母亲那双黑瘦和结满双茧的手,我读懂了她的沧桑与苦楚。我内心充满了愧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不让妈妈看见而为我难过。
一九八八年九月,也是我高中毕业后的两个月,恰巧要招收一批代课老师, 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报了名,从此我便走上了三尺讲台,那是我从小的理想,也是母亲的希望。以后的日子里我边教书边学习,考取了中师函授读了三年,又参加成人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学历,实现了我的大学梦。虽然我走过的路是坎坷崎岖的,但是始终都有母亲的陪伴,我感到很幸福。随之而来的是母亲病重了,在弥留之际,她告诉我梦到我考起了,可以转正了,我看到她憔悴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母亲走之前还有个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她对教门的虔诚和坚守能在儿女们身上延续。
一九九九年农历七月十一早上八点,母亲归真了,就在这一天我收到了一年制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可我的母亲再也看不到了,我很悲痛,我就这样失去了我的母亲,我就这样把母亲深深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恍惚中,我的思绪又回到了童年。我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辛勤劳作;我看见一个疲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缝新鞋;我看见一个欢快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我学习进步而高兴。
母亲给予我们那深沉的爱,让我从她身上学到那么多东西。但我知道:母亲胸怀里的一切,我是永远也学不完的。我觉得善良、自强、勤劳这些平凡的字眼实在无法描绘我的母亲的轮廓。对我而言,她是那么的完美,可我贫乏的词汇却派不上用场。怀念母亲的同时,真的很感恩母亲。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完母亲的唠叨,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感悟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
第六篇:《让我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牵挂》
让我最难忘的是母亲的牵挂。母亲的牵挂,就像雨后空中那道彩虹,绚烂多彩;母亲的牵挂,就像炎炎夏日的阵阵清风,给你带来阵阵凉爽;母亲的牵挂,又像那爬满墙头的密密麻麻的青藤,剪不断,理还乱……是啊,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演绎出人生中那许多动人心弦的历史,正是有了这牵挂,才涌现出生活中无数缠绵悱恻的故事。
小时侯的我,身子瘦得简直像一根藤儿,皮肤黄得胜过那烧焦的蜡。邻居们常拿我开玩笑,说我过不了几天就可以用来喂蚂蚁了。母亲的心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的身体,她带着我,一次又一次地徘徊在医院的门口,尽管每次检查的结果都是一切正常,从没查出过什么毛病,但母亲却仍然放心不下……
岁月的风霜让母亲那高大的身影日渐消瘦,令母亲那自信的容颜日渐苍老……不知不觉,我已13岁了,我的身体一天天地壮起来,母亲的脸上也开始挂满了微笑—— 可以这样说,在我已走过的13个春秋里,无一个日日夜夜不是伴着母亲的牵挂度过的。记得学校组织的一次夏令营,母亲开始是不让我去的,在我的执意要求下,母亲无奈只好答应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母亲自然放心不下。临行前,她千叮咛,万嘱咐:“外出游玩要小心,紧跟着老师走,吃饭不要挑食,睡觉要盖好被子……”一串串的唠叨,一阵阵的罗嗦,开始让我不耐烦了,我甚至感到有些讨厌。本来早就说好,她不去车站送我的,可就在汽车缓缓启动的那一刹那,我却清晰地看见,车站的一个角落里,分明有一个模糊而熟悉的身影,一双关切的眼睛正凝视着我。刹时,我的泪水不知不觉迷糊了双眼,我望着母亲,一动也不动,直至她的身影消失在我的目光里。出行的日子里,心里多了一丝莫名的空虚,才觉得母亲的牵挂是那样难得,她成了我惟一的寄托,也化作了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牵挂……月光下的母亲,您还好吗?
我渐渐明白了,母亲想用她那粗糙的双手为儿子摘下星辰,挽住月亮,但她是不能的;母亲想用她那勤劳的双手给儿子带来欢乐,留下温馨,那却是可能的;我的母亲,不正是在用她那双温暖的手默默地为她的儿子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吗?
雨,静静的下着;夜,黑暗又漫长。我走在清冷的大街上,任那冰凉的雨滴打在我的身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地分享着考试后的喜悦,而我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ezw/227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