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实验》
探究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
生存的影响实验
单位名称: 盘县第一中学
指导老师: 王 丽
小组成员:
组 长:孔垂风
组 员:李谷能 蒋林骥
骆小燕 汤云春 李建锋
盘县一中 高二(7)班{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2012年9月
探究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
生存的影响实验
指导老师:王 丽(贵州盘县第一中学 贵州盘县 553500) 小组成员:孔垂风(组长) 李谷能 蒋林骥 骆小燕 汤云春 李建锋 摘要 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生存的影响实验,浓度越高水生植物的生根数就越少,而水生动物的存活率就越低,甚至会不生根或全部死亡,结果表明: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均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废电池 探究活动 水生生物 保护环境
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据报道,目前我国电池的年产量达140亿只,占全世界年产量的三分之一。电池在现代生活中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作用,但同时,废电池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废电池的危害。 根据目前科技发展的水平来看,对废电池的处理只有二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深埋的方法处理;第二种是将废电池集中存放在地下室中,等到将来技术成熟了,再进行科学处理和回收,如果将废电池随意丢弃,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例如:一粒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使60万升水不能再使用,一节1号电池可以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使用价值,同时,乱仍废电池,还会因为水循环和大气循环造成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但仍然没有多少人付诸行动,例如:在校园内、街道等地方可以看到很多人乱仍乱丢。其实环境污染就在我们身边,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污染环境,一节废电池、一袋塑料垃圾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小的影响。面对严峻的问题,从废电池危害的研究着手,将其危害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警示人们,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朋友,更要关注生态环境,更要保护环境。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1.1.1实验材料
受试水生生物为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河蚌、泥鳅;供试电池为长寿牌1号废电池(取自于盘县第一中学生物实验室)。
1.1.2实验仪器
大烧杯10只(1000ml)、玻璃棒1根、小烧杯44只(500ml)、滴管11支、量筒、研钵、标签44个、小铁锤一个、小刀一把、天平、游标卡尺一把。
1.2实验方法
1.2.1废电池浸出液的制备
在实验的前三天,由指导老师和组长配制好废电池浸出液,用小铁锤将一对1号废电池的锌皮去除,将其中黑色固体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磨,称起相应量,分别配制成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到0.10的水溶液,放置3天后,取其上清液备用,并与自来水作为对照,整个实验过程的
方法和步骤都由指导老师监督完成。
1.2.2取材
由我们六个同学从校园旁的河流里选择四种典型的水生生物,分别为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河蚌、泥鳅。
2 实验过程
实验一 黄花水龙、紫叶鸭子草的水插繁殖试验
2.1 实验步骤
2.1.1 取配制好的溶液各300ml分别倒入20个500ml的烧杯中,并贴上相对应的标签。
2.1.2 分别用处理过的石棉网盖在烧杯上,用于固定插条。
2.1.3 从校园旁的河流里剪取长为10—12cm的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嫩枝各132枝,每枝留4——6个叶片。
2.1.4 将黄花水龙和紫叶鸭趾草分别从石棉网的四方形小孔插入烧杯内,每个烧杯中插入12株且疏密得当,然后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2.1.5 观察、测量与计算。从试验的第二天开始进行观察,统计每个组中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的插条保留数、生根数、生根时间、生根状况等,并对每组中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生根的数量、长度、时间进行测量和记录。
2.1.6 实验结果见表1、表2
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植物根生长的影响。
采用无土栽培法,测定废电池浸出液对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嫩枝的影响,并连续观察10——15天,用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栽培的嫩枝,随着废电池浸出液浓度的不断增加,插条生根数、生根长度逐渐减少,而且叶子变黄后又变黑,最后发现根部完全腐烂导致死亡。{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由表1、表2不难看出,实验组在插条保留数、生根数、生根时间及生根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减少,而且随着废电池浸出液浓度的不断增加会导致黄花水龙、紫叶鸭趾草停止生根或死亡,这说明不同浓度的废电池浸出液对水生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实验二 河蚌、泥鳅生存时间的实验{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2.2 实验步骤
2.2.1 取配制好的溶液各300ml分别倒入20个500ml的烧杯中,并贴上相对应的标签。
2.2.2 把河蚌、泥鳅分别随机分成七组、每组15只,将河蚌放进各个烧杯(500ml)中,将泥鳅放进水槽中,然后开始计时并观察其生活情况。
2.2.3 分别记录每组河蚌、泥鳅的生活情况,并记录每组中每天河蚌、泥鳅死亡的只数。
2.2.4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第二次实验,以减少误差。
2.2.5 实验结果见表3、表4
篇二:《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研究报告》
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研究报告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电池产业发展尤为迅猛,污染也随之而来由于废旧电池污染严重,其处理方法不规范,以至于造成重大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想通过此次研究,使人们有意识的自觉保护环境,应用合理的方法处理废旧电池,从而改善周围的环境,希望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和谐美好家园。
此次研究活动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形式获取大量有关废旧电池的知识,下面把我们所调查的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我国电池应用领域近年来的变化。
60年代以前电池主要用于手电筒,70年代用于半导体收音机,80年代用于小家电,90年代用于通信和电脑,21世纪将扩展到电力、交通等新能源领域,成为高科技产业之一,其应用及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使用量正在迅速增加,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WALKMAN、BP机、移动电话、照相机、计算器、电动车„„。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池生产国和最大的电池消耗国。2000 年,我国全年电池产量达170亿只,人均消耗量6.6 只,消耗量为70亿只。
二、电池的主要成分
大家知道,就体积和重量而言,废电池在生活垃圾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它的害处却非常大。电池通常分普通干电池,可充电电池和铅酸蓄电池三大类。在这三类电池中,普通干电池使用量最大,约占电池使用量95%以上。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普通干电池中的汞,镍镉电池中的镉和铅酸蓄电池中的铅。长期以来,我国在生产干电池时,要加入一种有毒的物质——汞或汞的化合物。我国的碱性干电池中的汞含量达1~5%,中性干电池为0.025%,全国每年用于生产干电池的汞就达几十吨之多。
三、废旧电池的危害
电池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和重金属的污染。不同类型的电池污染物也不同。{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一般来说,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Zn、Hg、Ni、Pb等重金属,铅蓄电池中的H2S04;各种碱性电池中的KOH和锂电池中的IiPP6电解液等。Hg及其化合物,特别是有机汞化物,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较快的生物富集速率和较长的脑器官生物半衰期。Cd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毒性。Pb对人的胸、肾脏、生殖、心血管等器官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下降、肾损伤、不育及高血压等。Zn,Ni的毒性相对较小,但超过一定浓度范围时,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废旧电池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水系的pH值,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电池的组成物质在使用过程中,被封存在电池壳内部,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经过长期机械磨损、腐蚀,使内部重金属、酸碱等泄漏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 电池→土壤→微生物→动物循环
粉末→农作物→食物→人体→神经→沉积发病
其他→水源→植物→食品→消化
生物从环境中摄取的重金属可以经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逐渐在较高级的生物中成千上万地富积,然后经过食物进入人的身体,在某些器官中造成慢性中毒,日本曾出现过的水病就是汞中毒。
有关资料显示: 一节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 60 万升 水, 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烂在地里的一号电池能吞噬一平方米土地,并可造成永久性公害。 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 320 亿节废旧电池被丢弃,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 70 亿只„„{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其危害之大不能不令人触目惊心!废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1、对环境的危害 由于电池中含有多种有害元素,当其被随意丢弃或者混在一般生活垃圾中堆放时,这些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食物链,危害环境。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骼,甚至致癌。
2、对生物的危害 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把含有铅和硫酸的废液倒掉,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渗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并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3、对水和土壤的危害 据研究,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渗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4、对人的危害 人体一旦吸收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会出现哪些病症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汞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水,人长期饮用污水造成的。汞和汞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的,科学家发现,汞具有明显的神经毒性,此外对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也有不良影响。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汞就是我们俗称的“水银”。汞具有强烈的毒性,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主要造成肾损伤以及骨疾、骨质疏松、软骨症及骨折。
四、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情况
由于人们对废旧电池的污染认识不足,随意丢弃废电池的现象十分严重,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废旧电池都随处可见。
据调查,北京市电池年消耗量达6000多吨。虽然近几年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指定了专门进行回收的定点单位,同时在学校、商场、社区等一些高密度人群区设立了回收点,但收效甚微。1998年以来,北京市垃圾回收中心共回收废旧电池400余吨,回收率仅为1.7%。大量的废电池都被丢弃了。
目前我国提倡废旧电池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再利用必须同步进行。对普通废电池的回收处理,目前国内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废电池的主要成分为锌、二氧化锰、铁、铜、石墨及汞等,约占电池总重量的75%,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且汞对环境及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因此,对废电池应当进行回收和专门处理。另一种意见认为,废电池生产实现无汞化以后,废电池可以作为普通垃圾处理。
发达国家在防止废电池污染方面,美、日、法、英等发达国家政府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干电池的,要求制造商逐步降低电池中的汞含量,最终禁止向电池中添加汞。另一类是针对可充电电池的,要求制造商逐步淘汰含镉电池。目前,氢镍、锂离子电池正在逐步取代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镉镍电池。
废电池污染及其处理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最为关注的环保焦点之一。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有关人士认为,随着我国电池的种类、生产量和使用量的不断扩大,废旧电池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一些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废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如何及时安全地回收和处理废电池,已日益突出地摆在人们面前。
五、废电池的回收利用
回收方法:实验室回收方法:普通干电池是圆筒形的,外筒由锌制成,这一锌筒即为电池的负极;筒中央炭棒为正极;筒内为二氧化锰,氯化铵和氯化锌。下面介绍两种废干电池内物质回收利用的方法:{乱丢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1)提取氯化铵:将电池里的黑色物质放在水里搅拌并过滤,将部分滤液放在蒸发皿中蒸
发,得白色固体,再加热,利用“升华”收集较纯的氯化铵。
(2)制取锌粒:将锌筒上的锌片剪成碎片,放在坩埚中强热(锌熔点419度),熔化后小心将锌页倒入冷水中,得锌粒。
工业回收方法: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
国际上通行的废旧电池处理方式大致有三种: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回收利用。
1.固化深埋、存放于废矿井
如法国一家工厂就从废电池中提取镍和镉,再将镍用于炼钢,镉则重新用于生产电池。 其余的各类废电池
一般都运往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填埋场,但这种做法不仅花费太大而且还造成浪费, 因为其中尚有不少可作原料的有用物质。
2.回收利用
(1)热处理
瑞士有两家专门加工利用旧电池的工厂,巴特列克公司采取的方法是将旧电池磨碎后送往炉内加热,这时可提取挥发出的汞,温度更高时锌也蒸发,它同样是贵重金属。铁和锰熔合后成为炼钢所需的锰铁合金。该工厂一年可加工2000吨废电池,可获得780吨锰铁合金,400吨锌合金及3吨汞。另一家工厂则是直接从电池中提取铁元素,并将氧化锰、氧化锌、氧化铜和氧化镍等金属混合物作为金属废料直接出售。不过,热处理的方法花费较高,瑞士还规定向每位电池购买者收取少量废电池加工专用费。
(2)"湿处理"
马格德堡近郊区正在兴建一个"湿处理"装置,在这里除铅蓄电池外,各类电池均溶解于硫酸,然后借助离子树脂从溶液中提取各种金属,用这种方式获得的原料比热处理方法纯净,因此在市场上售价更高,而且电池中包含的各种物质有95%都能提取出来。湿处理可省去分拣环节(因为分拣是手工操作,会增加成本)。马格德堡这套装置年加工能力可达7500吨,其成本虽然比填埋方法略高,但贵重原料不致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
(3)真空热处理法
德国阿尔特公司研制的真空热处理法还要便宜,不过这首先需要在废电池中分拣出镍镉电池,废电池在真空中加热,其中汞迅速蒸发,即可将其回收,然后将剩余原料磨碎,用磁体提取金属铁,再从余下粉末中提取镍和锰。这种加工一吨废电池的成本不到1500马克。
作为21世纪的小主人,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有强烈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首先要做到自己不乱丢电池。看到地上有丢弃的废旧电池,要自觉的捡起来放入回收箱;如果看见别人乱丢电池,要及时提醒并协助改正。我建议政府和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废电池的危害,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建议多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站(箱),以便于废旧电池的回收。同时,我也希望我国政府增加科研投入,支持、鼓励我国科学家尽快研制、开发新型、高性能的环保型无公害电池。
根据我们的研究废旧电池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解决办法,不能盲目行动,否则只会事半功倍。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ezw/22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