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高二语文必修五 阶段测评(一)》
高二语文必修五 阶段测评(一)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可爱 ..
B.与佳期兮夕张 佳期:好的日期 ..
C.举杯断绝歌路难 断绝:停止 ..
D.三顾频烦天下计 频烦:多次 ..
解析:佳期:佳,佳人。期,约会。
答案:B
2.下列诗句不属于寓情于景的一项是( )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 解析:B项抒发作者的心志。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屈原既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
B.《诗经》中的《卫风·氓》一诗,给我们展示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婚姻悲剧,信誓旦旦只不过是一时的甜言蜜语。 ....
C.曹植的《七步诗》,展示的不止是才情,还有那煮豆燃萁的....悲哀。
D.陶潜归隐田园之后,过着焚琴煮鹤的生活,远离尘嚣,何等....
快意,何等潇洒。
解析:A项,“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与该语境不合。B项,“信誓旦旦”形容诚恳地发誓,只可用作谓语。D项,“焚琴煮鹤”是指糟蹋美好事物,非指隐逸生活的潇洒。
答案:C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新乐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解析:A项,“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应为“《长恨歌》《琵琶行》”。
答案:A
二、古诗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8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
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5.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三种情感:①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②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③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
6.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思绪之绵长。②“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③“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8分)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7.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
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首诗写景的诗句主要是前四句,分析“幽”时既要从诗句中意象的特点入手,还要分析出其中所使用的手法。
答案:(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以动衬“幽”“下鹭”。(3)以声衬“幽”“鸣蛙”。
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感情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前四句描写的是优美的景色,一切景语皆情语,抒发的自然是高兴的心情;后四句中的“叹息”“谁共午瓯茶”等足以看出作者感情的转变。
答案:(1)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
(三)阅读下面李清照的一首词,然后回答9~10题。(8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这首词的上阕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细致刻画一个漂泊无依、孤苦凄凉的中年妇女形象?请作出具体的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日晚倦梳头”既是动作,也是一种寂寞悲凉心情的折射,“欲语泪先流”是写泪,看似平易,但用意精深,写出了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
10.古代词人运用多种手法形容人的愁绪。如李煜《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这两个名句相比,你是否认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艺术效果上比它们更胜一筹,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三个词人都运用夸张和比喻手法来形容愁绪,都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但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是以愁之多比水之多。秦观的“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已经把愁物化为在江中可随水流不尽的东西。李清照“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可见李清照更胜一筹。
(四)(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1~12题。(8分)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
篇二:《2015朝阳区二模语文答案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
语文参考答案解析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6分。
1. 【答案】D
【解析】A中‚瀚墨‛应为‚翰墨‛,‚平和蕴籍‛应为‚平和蕴藉‛;B中‚混然天成‛应为‚浑然天成‛;C中‚精采‛应为‚精彩‛,‚迭宕摇曳‛应为‚跌宕摇曳‛。
2. 【答案】A
【解析】‚行云流水‛指文章等自然、不拘执,‚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文中用来形容苏轼自由旷达的书法,后面又有‚一气呵成‛作补充,应选‚行云流水‛;‚变换‛指普通意义上的改变,常常是有意进行的,‚变幻‛指无规律地变化,往往并非人力可控,文中用来描述苏轼字体大小的改变,是可控的,应选‚变换‛;‚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形容经验丰富,不费思索,‚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文中体现苏轼对字体力度、节奏的控制力,应选‚信手拈来‛。
3. 【答案】B
【解析】注意③和⑥的句式是相同的:‚在XX的XX中有(保持)XX的XX‛,而③开头是一个‚又‛字,可以断定⑥和③衔接;⑤句句首用了‚然而‛,它在讲王羲之的‚严谨‛,要得到转折的效果,向前应该选择②句的‚潇洒‛,这样就分出了⑥③和②⑤两个小句组。经过试验,②⑤接⑥③,接④,接后文都不合适,只能接①,而⑥③适合接④再接后文,最终得到②⑤①⑥③④的顺序。
4. 【答案】C
【解析】从对仗上讲,‚端庄杂流丽‛用的是‚两字形容词+一字动词+两字形容词‛的结构,其中两个形容词的地位是相同的,选项A中‚而‛是连词,D中‚本‛是副词,且‚意造‛与‚无法‛地位不同,所以都不合适。B中‚豪放‛/‚婉约‛常用来形容词风,形容书法则不如C中‚刚健‛/‚婀娜‛贴切,故选C。
5. 【答案】C
【解析】魏晋诗歌从建安时期的‚风骨‛逐渐被‚清虚高远‛的玄风浸染,再到陶渊明开拓出恬淡自然的诗境,并没有‚追求华美典雅,讲究藻饰和用典‛。
6. 【答案】D
【解析】‚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
7. 【答案】B
【解析】楷书的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在备选各项中,A为草书,B为楷书,C为小篆,D为行书。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8. 【答案】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形容潇洒的叠词}.
//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解析】注意‚韩非‛、‚东方朔‛是人名,《说难》是书名,从这些出发,利用对称句式可以断出前两个小句;‚忠言逆耳而利于行‛在今天已成为俗语,利用它可以断出三四两个小句;注意三个‚则‛字,前两个构成并列句式,最后一个是连词,围绕它们展开分析,可以断出其余的小句。
9. 【答案】D
【解析】原文‚妾(与陛下)……每将有言,必俟颜色‛,皇后每次要跟皇帝说话,都必
须梳妆打扮一番,这怎么可能呢?‚颜色‛就是‚脸色‛,‚俟颜色‛就是‚等脸色好转‛,或者换个说法叫做‚察言观色‛,这可以从后文的‚不敢轻犯威严‛得到印证——皇帝脸色不好的时候,皇后是不敢随便说话的。
10. 【答案】C
【解析】从‚同为误也‛,可以看出‚校尉不觉‛和‚无忌带刀入内‛是并列关系。‚则‛表示的是因果或顺承关系,不是并列,所以错误。
11. 【答案】B
【解析】从上文可以看出,事情的起因是房玄龄转述了‚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的抱怨。太宗由此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房玄龄)不提他们能不能做到,却只说他们的怨言,这是不公平的。注意太宗这两句话的主语都是房玄龄,前半句‚不论‛是‚不说‛的意思,后半句‚直言‛是‚只说‛的意思,没有‚让他们……‛的意思在其中。
12. 【答案】B
【解析】封德彝认为应处死监门校尉而轻罚长孙无忌。正是这种不公平才引出了戴胄的反驳。
13. 【答案】①选官不先选旧部,而是考量能力,体现太宗任人唯贤;②执法不偏袒亲眷,而是一视同仁,表明太宗不徇私情;③减少长乐公主的嫁妆,表明太宗遵守礼仪。
【解析】选点没有难度,从3段的3件事分别入手即可。注意每件事要有概括有分析;而且分析中要体现太宗的‚处事公平‛,而不是‚从善如流‛等其他特征。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4.
(1)【答案】C
【解析】‚排遣了思念故乡却不得归的痛苦‛有误,远望故乡而不得见,无法排遣痛苦。
(2)【答案】C
【解析】‚当年燕子知何处‛,这里的‚当年‛、‚何处‛,就提示了古今对比,世事变迁的视角,好比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描绘的是眼前的荒凉景象,也进一步印证了这是昔盛今衰的慨叹。所以C项‚燕‛寄寓的感情其实与D相同,都是‚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此外,如果对张炎有了解,会知道他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后,因此他的‚西湖春感‛主旨也就显而易见了。
[注]:这道题中的C选项直接借用了2014高考诗歌鉴赏第2题的B项,在此‚燕子‛这一意象应是表达了兴亡之感,所以答案不准确。
(3)【答案】《燕歌行》采用了借事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1分),写游子在异乡衣衫破烂,好心的女主人帮他缝补,却被归来的丈夫误会的一场尴尬(1分),借此抒发了远行在外不如在家的感慨,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1分)。《悲歌》采用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的手法(1分),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乡之情(1分)。
【解析】题目提示了抒情手法的不同,因此要先答出各自采用的抒情方式(间接/直接),再分析内容和情感。
(4)【答案】①-④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⑤-⑥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⑦-⑧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⑨-⑩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解析】要围绕题目中提示的‚叠词‛来找句子,此外‚时日无多,呼吸微弱‛、‚钉头密密闪耀‛、‚长江奔腾不息‛、‚莲花如佳人玉立在水中‛都给出了对应的句意。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5.【答案】A
【解析】‚繁体字是结构复杂、笔画多的汉字‛有误,繁体字是相对于简化字而言的概念; ‚现在已经被简化字取代,不再使用了‛有误,原文是‚如今在一般场合已经不使用‛。
16.【答案】C
【解析】A‚说明简化字在古代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于文无据;
B‚复杂的汉字简化到十画以下是必要的‛与文意不符,在文中倒数第二段,作
者明确说明‚汉字简化有利,但也要适度,不是越简越好。‛;
D‚汉字的很多偏旁部件还未使用‛有误,原文是‚汉字部件的组合还有很多没
有使用‛。
17.【答案】(1)书写简单
(2)阅读清晰
(3)人民群众乐于接受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注意从材料一中找到理论依据。第3段‚汉字结构繁化到极致时,其不便书写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可推知简体字书写简单;第4段‚在普及群众科学文化知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简体字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第5段‚简体字笔画少,结构简单,提高阅读清晰度的优势明显‛即简体字阅读清晰。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8.【答案】AE
【解析】B‚表现了他对严峻的战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和盲目的乐观自信‛于文无据; C‚表明了她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无比珍惜‛不够准确,主要表现的是她对入侵者的憎恨;D‚栽种橘树的艰辛和收获的幸福‛于文无据。
19.
①【答案】这句采用了肖像描写(或白描、对比等)的手法(1分),
描写了老牛在激烈的愤怒之下表情的巨变,刻画了老牛刚烈的性格(1分),
表现了老牛对敌人的强烈憎恨(1分)
【解析】赏析文中的某句话,首先要看它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句子中是不是有运用得很精妙的词语;其次要看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内容,体会出哪些思想情感;最后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分条作答,写清理由即可。例如这句话,运用了肖像描写,既然是描写人物,自然会表现人物的形象和情感,仔细阅读原文,不难总结出答案。
②【答案】这句话语带双关(1分),既写出杜娜的听觉感受和心理感受(1分),也暗示了老牛家破人亡的悲剧命运(1分)。(如写比喻、夸张等,分析正确,酌情给分)
【解析】从上下文可以看出老牛一家正处在危难时期,所以这句话所写的不仅是声音,更是某种心理,某种预兆,是在为下文做铺垫,把握住这一点,结合上一题的分析,答案就可以水到渠成。
20.【答案】描写了欢快祥和的景象(1分),与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形成呼应(1分),与紧张的战争氛围形成强烈反差,与下文敌机轰炸后的悲惨景象形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gaozhong/gezw/22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