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要闻|News

国科大剑桥国际课程中心“科学家在身边”系列公益讲座成功举办

admin 要闻|News 2020-07-10 19:52:18 中国科学院大学
%title缩略图

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剑桥国际课程中心策划发起的“科学家在身边”成长计划之公益讲座正式开讲。该公益讲座隔周举办一次,旨在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剑桥国际课程中心在读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其科学素养的同时,促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前沿,学习科学家的品质、科研的过程与方法,从而为学生的背景提升夯实基础。

%title插图%num

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剑桥国际课程中心的在读学生在参与全部讲座后均会获得相应的学习证书。中国科学院大学培训中心剑桥国际课程中心始终秉持科学知识普及化的理想,将公益讲座的系列内容亦向社会公众开放,除在读学生外,每期讲座的累计参会人数均超过1000人次,获得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赢得了良好口碑,初步实现了品牌放大效应。

讲座内容回顾:

01 神奇的演化——恐龙从陆地飞向蓝天

2020年5月16日,讲座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恐龙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徐星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

%title插图%num

徐老师以研究恐龙飞行起源的过程为切入点,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通过图片和故事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了科学家野外考古过程中的艰辛与困苦,而且还以事实为证,告诉同学们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这些都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国当代科学家吃苦耐劳、不怕艰辛的科学精神和对真理勇于探究、不畏权威的勇气与执着。

%title插图%num

讲座的最后,徐老师还鼓励同学们要保持一颗好奇的、探索的、勇于创新的心灵,不畏艰难,不轻言放弃,努力学习、努力创新,毕竟科学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科学的回报也是无穷无尽的。

02 科学家是怎样学习和工作的

%title插图%num

我们生活在一个用科学技术支撑的现代化社会,无论基础材料研究还是发射火箭升空,从人工智能到无人机仓储物流,科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环境与国际格局的变化,我们今天比以往更需要科学研究,也更加期望走近科学家。那么科学家究竟是怎样学习与工作的呢?他们是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攻坚一个又一个难题的呢?

%title插图%num

2020年6月6日,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研究员作为主讲嘉宾。曹老师从“我们为什么要成为科学家”“科学家是如何学习、工作的”“科学家的特质是什么”“学霸的少年是什么样的”几个话题展开讲座。通过讲述笛卡尔、麦克斯韦、伽利略、开普勒、托马斯·杨、哈密顿、庞加莱、爱因斯坦、薛定谔以及狄拉克等科学家如何专注探求人皆未知的趣事,曹老师对科学家应具备的特质进行了深度剖析。他认为,好的科学家时刻在观察世界,并在观察中思考,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好的科学家,学问自识字始,所作文章应求风格飘逸出尘,涵义隽永;好的科学家,头脑应是开放的,双手应是灵巧的。

讲座接近尾声之时,曹老师带领中学生朋友通过一幅幅照片领略了“学霸”在其少年时的风采。他还告诫大家,应留心生活中任何奇异的事情并注意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应学会善用时间,懂得吝啬时间和舍得时间之前的权衡;应深谙“科学家式的深度学习”和“匠人式的深度练习”之道;更应知晓睡眠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最后,曹老师寄语中学生朋友道:“愿吾中华有志少年,他日皆能一飞冲天!”

03 大道至简——组成世界的“积木”

2020年6月13日,讲座特邀“典赞·2019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技馆科普讲师团副团长陈征博士为主讲嘉宾。

%title插图%num

陈博士从宏观到微观,从古希腊到近代再到现代,从哲学到物理学再到科学,结合生动有趣的科学家故事,带领大家回顾了物理中原子这个概念建立和被证实的历程。他通过讲述这一历程中的观念冲突和思想变迁,以及科学家之间的争论,为大家带来了一部浓缩版的科学史,而这种对世界组成认知的探索过程正体现了科学家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探究精神。

%title插图%num

讲座的最后,陈博士告诫中学生朋友:事实和观点之间往往是存在一条鸿沟的,需要通过深入的科学探究去跨越鸿沟,得出真理。因此在面对生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要分清证据、实验事实和观点,不要混淆这之中的概念。

04 物理学有什么用?

2020年7月4日,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科普作家吴宝俊博士,作为主讲嘉宾。

%title插图%num

讲座伊始,吴博士介绍了伽利略、克里斯蒂安·惠更斯、罗伯特·胡克等历史上数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贡献,通过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让中学生朋友切实感受到何谓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谈到了科学研究工具——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天眼等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随后,他从物理学基础知识切入,结合历史重大事件及经典影视作品讲述火铳、燧发枪、米涅步枪、来复枪、三八大盖、汉阳造、原子弹等枪械和核武器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中国近代百年落后的原因,并以近代物理学发展为参照系简述了中国考试制度的演变。

随着有趣的历史故事和经典案例的展开,讲座渐近尾声,吴博士总结道:回顾过去的历史,我们栽跟头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固步自封,重文轻理,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在过去的两百年里,科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类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而我们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他引用杨振宁先生曾经说过的话:“有些物理知识,诸如能量守恒、电量、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了解的。这一部分内容属于高中物理学的知识,任何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学习,并通过高中物理学的考试来巩固。这不是为了上大学,而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正常生活的需要。我认为高中物理学是每个人都应该当作常识来学习的。”来进一步说明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title插图%num

最后,吴博士寄语中学生朋友们:未来的中国,需要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自己的技术和科学实力扎扎实实地提升上来,这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

%title插图%num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edu-news/news/284381.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