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动人口:不想子女被时代甩落)
对众多背井离乡的流动人口而言,期待孩子以知识改变命运,是他们奔波忙碌的动力所在。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完善,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可在父母务工所在地接受教育。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对随迁子女而言,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仍有一段路程要走。
上课跟不上:
上个补习班,动不动就要上千块
“当下的教育竞争往往是比拼家庭财力、人脉、知识等资源。”有教育界人士表示,现在有的家庭一次出国游学动辄数万元,而流动人口家庭报一个辅导班就可能倾其所有。
今年1月初,当半月谈记者在杭州市郊一间出租房内采访赵女士时,她和丈夫正在辅导女儿当天的语文作业。10多平方米的房间狭小昏暗,一张蒙灰的书桌上摆满各种杂物。孩子蜷缩着腿,眼睛尽可能靠近作业本,在题目下方用旧铅笔一笔一画,费力地写出答案。
尽管女儿3岁就从安徽老家到赵女士身边,但因基础薄弱学习吃力。“其实女儿上学比我上学时好了很多,但问题是,女儿虽然有学上,但总是跟不上。”赵女士说,现在家里准备攒钱买房,可孩子的功课也需要花钱。“大家都在上补习班,上个补习班,动不动就要上千块,钱不经花啊。”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课题组相关负责人对半月谈记者表示,目前流动人口等低收入家庭教育投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最高。在上海市闵行区,5万元以下组达到了家庭收入的74.53%。
该课题组研究认为,如果一个家庭3/4的收入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这将使得家庭其他方面的可支配收入非常有限,负担非常沉重。
下课管不好:
辅导难、接送难、深层关怀难
在中部一省会城市打了10年工的黎丽终于成功买房,孩子的放学接送却成了新问题:由于距离较远,黎丽让10岁儿子放学时自己坐公交车回家,路上顺便接回小女儿。
儿子很懂事,觉得自己回家不是大问题,可学校老师不同意:“没有大人接,出了事谁负责?”“我们向学校说明情况,讲了家庭困难,千求万求,最后学校让我签署了‘责任自负’承诺书,才同意放行。”黎丽说,“放学太早,路太远,我们还要上班,没有老人在身边,能怎么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教育近期迅速普及开来。外来务工人员何立很发愁,就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需要每天上网课,由此带来一堆麻烦:家里没有电脑、网线,只能用手机看,何立甚至都不太会捣鼓手机上的学习平台。“从网站到企业微信,再到公众号,每一次注册、登录、找直播链接,这些操作方式,我理解起来费劲,操作更是一窍不通。”
半月谈记者发现,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面临课后管理难题,不仅学习辅导难,也包括接送难等实际困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家校线上交流逐渐普及的时代,隐藏在技术便利背后的深层关怀难问题更需引起关注。
“学校微信群消息越来越多,家长与老师交流却越来越难。”一位家长说,看起来热热闹闹,而且随时可以发言,但总感觉关注虽然多了,关心却没有多。
在校难相融:
同学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2019年11月,上海嘉定区南翔中学河南籍八年级学生小卢在家服用农药不治身亡,自杀当天曾与同学发生打斗。
半月谈记者采访小卢身边人了解到,尽管不存在明显的校园欺凌行为,但同学对小卢的言语歧视和侮辱在校期间确有发生,如嘲笑他家穷、脸上有痣等,并给小卢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小卢也经常向父母和班主任反映:同学看不起自己、被同学欺负等。
父母离异且长期在外打工、青春期烦恼无人诉说、在校被同学刻意疏离、在老师眼中是考不上高中的“差生”,部分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样的境遇在随迁子女群体中绝非个例。随着法律法规完善,随迁子女在大城市接受教育的各项权利正逐渐得到保障,但要真正融入城市校园生活,还需化解一些“看不见的墙”。
“不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在城乡接合部,社会治安、卫生条件、周围环境因素等对儿童成长极为不利。”(,)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认为,部分农村随迁子女受到外部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相对低于城市儿童,“随迁子女身上的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身份认同模糊、情绪控制较差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遏制教育发展两极化趋势
教育公平,是社会对公平正义最基本的期待与希望。部分教育工作者建议,解决随迁子女上好学难题要回到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共享的原点上来,从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入手,优化教育入口、出口两道关,切实遏制教育发展两极化趋势。
据“六普”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分布总体上表现为强烈的大城市偏好。约40%的流动人口居住在特大城市与超大城市(500万人以上),约17%的流动人口居住在较大城市(300万至500万人)。落实有学上、保障上好学,是当下大城市面临的两方面挑战。
(,)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杨菊华对社会融入问题有深入研究。在她看来,户籍制度的隔离、流入地的经济结构排斥、本地市民的歧视态度、流动人口自身较低的个人发展能力等,都是流动人口及其家庭社会融入的巨大障碍。“制度和观念的不包容性,可能依旧是阻碍他们融入的坚冰。”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提出,在外来人口汇聚的一线城市、超大城市,可增加外来人口本地入学机会,完善其义务教育后发展保障机制。比如,可通过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居住证积分。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立国建议,进一步加大公办学校教师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支教交流的力度,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纳入公办学校的统一管理体系。同时,学校要探索符合随迁子女学业基础和学习方式的多起点、小步子、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在一些师范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妨尝试建立志愿服务机制。
责任编辑:潘程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edu-news/news/2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