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初中历史教材整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龙源期刊网 .cn
初中历史教材整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李娟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7期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材整合时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结合学情和自身特点,并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通过阅读和思考开阔视野,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关键词:注意的问题;教材整合;初中历史
随着新课改进展的日渐深入,初中历史教材的框架体系、内容、教学理念都发生了重大转变。教材由原来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转变成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这意味着教材不再是不可动摇的“圣经”,而是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和需求进行必要的取舍和重新编排体系。由于除了历史课程标准外,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核心,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基于狭义教材观意义上的教材整合,即历史教师从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目的出发,对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历史内容(单元、课等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以引领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
一、初中历史教材整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历史教材整合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原则。建构主义是新课程理念的理论来源之一,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传递,而是通过建构,即为了使学习者得到正确的体验和解释,学习者必须对学科知识进行“再创造”,或新知识必须与学习者自身已有认知基础(包括价值观、经验、信念等)相结合。因此,历史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方法的训练,要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要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材整合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要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再好的教学方式和教材也不会完全适用于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教学智慧和专业素养来对教材的“再开发”的过程。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用教材教历史而非教教材,因此,结合学情的教材整合是落实“生本”课堂的重要内容。
二、初中历史教材整合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初中历史教材整合主要包括课内整合、单元内整合、单元间整合和学科间整合等类型。历史教师如何整合教材显示出历史教师不同的专业素养。如何让教材整合服务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成就历史课堂的魅力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对初中历史教材进行整合要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
篇二:《初中七年级历史课本》
初中七年级历史课本
第一课
1.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是生活在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他们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北京人具今约70万年~~20万年。发现于今北京西南周口店。他们还保留着猿的某些特点,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留火种,过着群局生活。
4.山顶洞人具今约3万年,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其摸样和现代人相同,仍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和钻孔技术,以采集,狩猎和捕鱼为生,懂得爱美,会用骨针缝制衣服,其社会组织形式母系氏族公社
第二课
1.河姆渡生活在约7000年前的浙江姚河姆渡,他们会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用骨制的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陶器及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生活。
2.半坡人生活在约5,6千年的今陕西西安半坡村,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木制的耒耜耕地,种植粟和蔬菜,饲养家畜,会制作彩陶,出现了原始家庭纺织业,住在半地穴的房子里
3.河姆渡原始农耕遗址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半坡原始农耕遗址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代表。
4.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富贵分化
第三课
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远古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首领,他们联合在诼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确立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地位。
2.传说黄帝及其属下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后世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后期[尧,舜,禹时期]部落之间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三过家门而不入”指的是大禹治水的故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生产,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第四课
1.夏朝第2代国王是禹的儿子启。夏朝定都阳城,制定了刑法,建立了政府,军队,监狱等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夏朝末代国王桀施行暴政,导致夏朝衰落直至灭亡。
2.商国君主汤重用人才,关心百姓,重视发展经济,乘夏朝衰落时灭掉夏朝,在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
3.[原因]由于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建立之初屡次迁都。盘庚迁都后,都城稳定,因此后世又称商朝为殷朝。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创造了“炮烙之刑”。
4.周武王伐纣,于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5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办法: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亲戚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和天子的关系:诸侯服从天子命令,交纳贡品,镇守边疆,战时带兵随天子打仗;意义: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开发了边疆,使周朝走向强盛。
6.西周周厉王时期发生了“国人暴动”。“国人”即平民。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阳],东周建立。
1.我国青铜铸造业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夏朝,商朝为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代表作司母戊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和四羊方尊,西周时期青铜种类丰富。成都平原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和商周同期,代表有大型的青铜立人像等。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就有烧制原始青瓷的瓷窑。
3.夏、商、西周是农业(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社会。商周时“五谷”具备。农业有选种、施肥和治害等生产技术,西周出现青铜农具,但奴隶生活悲惨,地位低下,可被自由转让和买卖,甚至被杀掉用来祭祀和陪葬。
第六课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2.春秋争霸原因: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各诸侯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进行争霸战争。著名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
3.齐桓公称霸条件:(1)齐国是东方大国,具有争霸的物质基础;(2)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3)“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优势;(4)多次召开诸侯会盟,确立霸主地位。以上条件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4.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使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成语:“退避三舍”源于城濮之战。
5.春秋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灾难,大国廉并小国,也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6.“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形成战国七雄,包括秦、韩、赵、魏、楚、燕、齐。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齐国与魏国之间的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减灶计),秦国与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第七课
1.生产力变革: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出现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得到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满足战争需要,也注意兴修水利。
2.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都江堰。意义:消除岷江水患,灌溉大量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3.生产力的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4.商鞅变法:措施:(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成功原因:秦孝公的支持。意义:使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创造了条件。
5.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主要阶级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第八课
1.汉字经历了甲骨文(商朝)→金文(又称铭文,商朝青铜器上)→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朝的转变。
2.农历又称“夏历”,据说源于夏朝,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月,战国测定24个节气,用安排农业生产。
3.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发明“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法。
4.屈原生活在战国末年楚国,其代表作《离骚》为抒情长诗。其为世界文化名人“端午节”即为纪念屈原。
1.孔子:春秋晚期,儒家创始人,核心思想为“仁”。教育思想及成就包括:创办私学,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等。《论语》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2.老子:春秋晚期人。著有《道德经》,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主要以柔克刚。
3.墨子:战国时期人,墨家创始人,主张“廉爱”,“非功”。
4.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提出“春秋无义战”提倡“仁政”
5.庄子: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主张“无为而制”。
6.韩非:战国末期人,法家代表人,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7.孙武:春秋晚期人,兵家鼻祖,主有《孙子兵法》,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 第十课
1.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推行郡县制;(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文化交流;(3)统一文字为小篆,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4)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5)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通灵渠,开发南疆。意义:巩固了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十一棵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或秦朝灭亡的原因:秦的暴政。
2.第一阶段为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意义: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单位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3.第二阶级为项羽、刘邦起义。项羽指挥巨鹿之战(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刘邦率先进入咸阳,秦朝灭亡于公元前206年灭亡。
第十二课
1.文景之治:西汉末年,经济萧条,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影响: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2.汉武帝为大一统:实现条件:武帝本人雄才大略,重用贤人;文景之治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措施:(1)政治上采取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家教育,(3)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解除北部边患;(4)经济上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意义:西汉王朝实现了大一统,进行鼎盛时期。
3.西汉思想在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西汉政治设立在长安的太学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
第十三课
1.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西汉初年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2.汉武帝反击匈奴:条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过程: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指挥漠北战役,打败匈奴,是匈奴再也无法与西汉对抗。
3.西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和亲(昭君出塞)。(意义)为汉族和匈奴的友好相处及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第十五课
1.西域: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或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联系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和西域各国与汉朝交往的愿望。
4.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1)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2)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来贡献;(3)为中央政府实现对西域的政治管辖创造了条件。
5.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公元前60年(汉宣帝),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条,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得以开辟,东起长安,过河西走廊,出阳关或玉门关,进入进新疆地区,途径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意义:促进了中西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起到积极作用。
7.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汉武帝之后,当时东南亚、南亚及西亚部分国家或地区通过这条海上通道与中国有密切的经贸来往。
第十六课
1.世界上以知最早的纸发明于西汉时期,原料为麻,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重大贡献。
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数学名著。
3.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可以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并创作医学体操“五禽戏”;同时期的“医圣”张仲景写成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第十七课
1.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中的某些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因此受到统治者的扶植,东汉明帝时期,都城洛阳修建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2.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起源于东汉时期,创始人为张陵,据说,四川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
3.司马迁,主要生活年代为西汉武帝时期,管任大史官,历经十余年,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述了从远古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也反映了当时雕塑业的高超工艺。 第十八课
1.官渡之战。200年,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由军阀割据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战役。交战双方为曹操和袁绍,由于袁绍骄傲轻敌,指挥不适当,并不善于采纳谋士建议,最终失败。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2.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依据,反映了东汉末年军阀混乱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3.赤壁之战,208年,三国鼎立局面得以形成的关键战役,交战双方曹操和孙刘联军。曹操失败原因:(1)曹操来自北方,不习水战;(2)曹操骄傲轻敌,指挥失错:(3)孙刘联军得当(火攻);(4)根据原因:当时,国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不具备。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或称蜀汉、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今南京)。意义: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乱的结果,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5.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三国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魏国大力兴修水利,蜀国蜀锦行销三国,吴国早船业兴盛。
1.263年,魏国灭掉蜀汉;266年,司马炎篡夺魏国政权,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晋,国家再次实现统一。
2.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西晋灭亡原因:(1)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2)“八王之乱”耗尽西晋国力;(3)内迁少数民族趁西晋内乱,起兵灭晋。
3.北方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羌、氐、内迁。主要原因:受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积极影响:促进了北方黄河流域各民族的融合。
4.西晋后期以来。我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浪潮。中原汉族(原因)为躲避战乱,南迁江南,(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5.317年,皇族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与西晋不同,东晋政权偏江南,并非一王朝
6.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统一黄河流域后,(原因)为实现国家统一,发生了对东晋的战争。于383年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打败(影响)导致前秦政权瓦解,而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
7.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影响(或意义):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初中历史几年更新一次课本}.
第二十课
1.4世纪后期,鲜卑人建立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那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已成趋势。
2.(原因)为解决都城供给问题和学习中原汉族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3)改用汉姓;(4)与汉族贵族联婚;(5)采用汉族的法制制度;(6)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意义:(1)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加快了北方个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使北方经济的到恢复和发展。
4.南朝:东晋灭亡后南方依次存在的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北朝:北魏,北魏分裂成的东魏和西魏,取代东魏的是北齐,取代西魏的是北周。
第二十一课
1.(原因)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江南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成就。
2.南朝的数学家和天文家祖冲之采用“割圆法”,推演出圆周率的近似数值,领先世界近1000年,并写有专著《缀术》。
3.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4.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专著。
第二十二课
1.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以其用行书写成的代表作《兰亭序》,被后世称为“书圣”
2.东晋画家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为了宣传佛教,北魏统治者主持开凿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篇三:《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历史》
中国历史课本中的历史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作者微博】
【编者的话】本文为作者中国历史教材研究系列之二。
为了解中共六十多年来历史课本的演变,我从孔夫子网上陆续购买了一些早年的历史教材。这些尘封在仓库里的出版物,留存着使用者的印痕,有铅笔、钢笔的划线和字迹,可以见出上课时的状态;也有贩卖者的抓痕,泄露出一本无用的课本的再生历程——如何从废品收购站辗转流入旧书商人手里,又经过便捷的电子交易,来到我的面前。发黄、单薄、脆弱,带着那个时代的特征,一股熟悉的旧时代的气息,在2015年的春天漾开。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yzw/224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