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初一生活二三事开头

admin 初一作文 2020-04-22 23:51:18 的是作文

篇一:《童年生活二三事》

童年生活二三事

童年生活,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像一串五光十色的珍珠,像一幅神秘的画,使人留恋,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已经成为过眼烟云,但有一些趣事,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很好笑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奶奶去田里收地瓜。干累了休息的时候,奶奶坐在田埂上,闭着眼睛睡着了,看着奶奶那副疲倦的模样,我想起了读过的一篇文章《给爷爷画眼镜》。我灵机一动,也想给奶奶画一副眼镜,于是我悄悄地从兜里拿出彩笔,轻轻地在奶奶的眼睛上画了两个大大的圆圈,又在奶奶的耳朵上画了两条眼镜腿。画好后奶奶居然还没醒,我暗自庆幸,看着奶奶的模样,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奶奶醒来后浑然不觉,看着我笑她也跟着莫名的笑着。回到家里,爷爷看到奶奶,笑的两眼眯成了一条缝,爸爸看到奶奶,笑的赶紧走开了,姑妈看见了奶奶,笑的连腰都直不起来,话也说不清了。奶奶莫名其妙地环顾自己,当她去镜子前看到自己可笑的样子时,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并笑骂起我来,但眼神里没有责怪,却充满了爱。大家嬉笑着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记得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充气娃娃。可是玩了几天后,它越来越瘦,变小了。妈妈说娃娃破口了。于是我想起衣服破了的时候,妈妈是用针给我缝好的,我便想到了医治我的娃娃的方法。我认真地拿起针穿好线,就往娃娃身上扎,只听见“嘭”的一声,娃娃没了,我伤心地哭了起来。现在想起,觉得这真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可当时我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呢。

童年,是美好的,是纯真的,是珍贵的,是令人怀念的,是令人向往的。童年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沉积着许许多多的快乐,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陪伴我一生。

童年生活二三事

童年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如一颗五彩斑斓的珍珠,串起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我最喜欢在老家和妹妹、姥爷一起去北河捉小鱼。那一次,在家里闲着没事,姥爷又带着我和妹妹去北河玩。姥爷骑着摩托,坐在车上,感受着风抚着脸颊,听着知了唱歌,看着蝴蝶在花中飞舞,心情是多么愉快!

“到了到了,哇,今天小鱼好多呀,这里这里,快来捉!”一到北河,我脱了鞋就向河边跑去,看到小鱼们成群地游来游去,我忍不住大声喊了起来。看看妹妹,她的可爱的小脸上也洋溢着兴奋。

我们后来渐渐安静了,怕吓着鱼儿。我盯上了一小群鱼,瞪着大眼贼溜溜的跟着。我的双手放在水面上方几厘米的空中,“啪”地一声把手迅速在水里匀了一下,再马上拿起来,就有两三只小鱼在我手掌里乱跑乱撞。“啊哈,我抓到啦,哈哈!”我大笑着,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洒在我笑的弯弯的眼睛上,我在水中兴奋地跳着,我身边荡起一周又一周的涟漪。

太阳落到了西边,小桶中有20多条小鱼,还有四五只姥爷捉的小虾,带着这满满一桶的快乐,幸福的回家了!在老家,除了去北河,就是去那一片绿色的的东将身上。在那儿我们肆无忌惮的跑着,爬上那巨

大的石头,仰望着蓝天白云,看着绿色的稻田,在这美景中穿梭,偷偷的摘下人家种的的菜上的大叶子,撑在头上当小伞。跑在地上的每个脚印,都是童年时最快乐的痕迹!

在老家陪我度童年时光的,还有狗狗黑虎。那次,我们一起出去遛狗,它兴的不行了,直摇尾巴还往我身上扑,大大的舌头舔着我的脸,最后,它竟在我腿上撒了一泡尿,但我那时一点也不生气,只会笑,只会玩,只想快乐的生活!

童年那快乐的时光,走过了,就回不去了,但是,转头回首昔日的快乐,仍然历历在目,在那段时光中,脸上一直都是幸福的笑!

童年生活二件事

吃过晚饭后,天气闷热的像锅上的蒸气,我们一家人一起坐在客厅里,享受饭后的宁静。

“嘀嗒,嘀嗒,”什么声音在响?“嘀嗒,嘀嗒”,为什么还在响?我便在屋中地毯式搜索,哦?原来是时钟,可是它为什么会响?它什么时候才能不响

“绚,睡觉!”妈妈的声音盖过了我的思想。“好,妈妈!”我应声上床,可是心中还是想这那个问题。月光透过窗户照在我的身上,风轻轻吹动窗外的树叶,沙沙的好像一首催眠曲,可是我无心睡觉,望着四周墨一样的黑暗,心中感到有些害怕,“嘀嗒,嘀嗒”是时钟,我悄悄下了床。

时钟的镜面反射着月光,照着坐在沙发上等待钟停的我,“嘀嗒,嘀嗒,”一声连着一声,像一首乐曲传入我的耳朵,瞌睡的感觉像潮水一般涌上来,我已睡着在了沙发上。

第二天,妈妈发现了在沙发上睡着的我,问我怎么事,梦游到沙发上了吗?我忙说出了昨晚的事,妈妈听了笑着说:“傻瓜,时钟靠电池,只要电池没电了,钟也就停了。”“哦!我明白了,谢谢妈妈!”“不客气!”回望钟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闪闪的光。

八月底,我们搬入了新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房间,干净,漂亮。在里面坐着觉得心旷神怡。

晚上睡觉时,妈妈 为我盖好带着菊花香的新被子,关好灯便走了。

我一个人仰望着天花板,忽然发现了一个在一动一动地影子,我心中泛赶快了害怕的感觉,是老巫婆来抓我了,还是我在幼儿园表现的不好,大灰狼要来抓我了?

我“哇”的一下跑到了妈妈的房间,问妈妈,妈妈在月光下做了一个手影,说:“这是被月光照射出来的影子,光下我们可以做各种手影对吧?”我立即明白了,但还是赖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童年的生活无忧,无虑,是那么的天真,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有意思啊,怀念童年!

童年生活二三事

当太阳又散发出强烈的光时;当知了又开始在太阳下高唱时;当人们因酷热难奈而无精打采时。我就可以去姥姥家里消夏了。幼时,就这么容易满足。

初到姥姥家,便对那在树枝上叫个不停的知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叫上兄弟姐妹一起翻箱倒柜,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布满了灰尘的网兜,虽然已经脏了,但丝毫掩饰不住我想抓知了的强烈愿望,只见哥

哥猫着腰,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不知危险的知了,他紧握着手中的长杆,小心翼翼的走向了树下,直起腰来双手向前一伸,还在唱歌的知了就这样扣在了网里,当反应过来时,已经在我的手心里了,我好奇的看着这个黑黑的,长着翅膀的小东西,心想:这么点儿的小玩意儿也会发出如此尖锐的声音?难道里面装了个录音机?还是用嘴上的那根长针扎自己,才叫的这么大声。

就这样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被姥姥拉着回了家。在一声声知了的叫声中,我和姐妹们一起手拉着手去了一条小河边,因为天气太热,所以姥姥才让我们出来,我们走到了小河边,清澈的河水在阳光下发着光,水里的鱼儿都吐着泡泡游来游去,我们拍着手,跑向了小河边,在水里玩了起来冰凉的河水,使我觉得这个夏天也不燥热了,看着水底游来游去的小鱼,我想,要是抓一点儿喂给姥姥家的小狗该多好啊!

这样想着,也这样干了。叫着姐妹对她们耳语了一番,就都出发找起了石头,我在水里一捞,就捞起了一块石头,我把它们一个一个摞在了河底,却听见姐姐说:“石头太小了。”我低头一看,确实,连水面也没有没过。我忽然发现在一个岸边有好多大石头,我招呼着姐妹一起把那些石头搬了过去,在水底围成一个大圈,只留下了一个小口,再准备好一块石头,好让鱼进来后,再把石头添上,方便我们抓鱼。就在这时,几条小鱼游了过来,我刚想把石头添上好抓鱼,但姐姐让我停手,我不解地看着她,她冲我解释道:“先放过这两条鱼说不定能引来一大群呢!”我低下头来,发现果然,一大群鱼浩浩荡荡地游了过来,我把石头一围,河边上响起了“啪啪”的水声和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时多姿多彩的,童年是丰富的,童年是让我难以忘怀的。

童年生活二三事

童年是湛蓝的天空,任我翱翔;童年是彩色的蜡笔,在人生中添上绚丽的一笔;童年是一条小溪,路旁有我留下的脚印,那是岁月的痕迹„„童年的事,久久难忘。五岁时跟随我妈妈回浙江,一回去便闹着要去水库玩,不答应我便要哭,一大家子人那我没有办法,说第二天早上去。于是我很早便睡下了。 早上天还没亮,我便起了床我和几个姐姐绕过了十几个村庄,终于到了。

片刻,东方天际露出了鱼肚白,可以看清云朵了。云朵一会儿就变成了浅红色,黑暗正在慢慢消失。黎明揭开了蒙在大地上的乌纱,近处苍松翠柏上露珠映着红霞闪闪发亮„„„„

我们放下背包,开始干活。要知道,我们可是有任务的——抓鱼。拿一个盆,放在水底,压上几块石头,再加上我精心制作的巧克力味鱼饵。上面盖一张网,两个人抓着四个角放在水底,鱼一来,捞起来便是。待我等一下,机会来了,我捞,我捞,我再捞。哈,是一条红色的小家伙。

红色的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非常耀眼,小嘴巴一张一合的动着,尾巴一左一右的摆着。

转眼到了中午,我们该回去了,回去的路上,蓦得发现在旁边一块儿花生地上空有一群蜻蜓,便跑过去抓,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们只扑到一个,不过花生到被我们踩烂了不少,有几个还连根翻了出来,又怕别人家来骂,便把踩烂的都偷了回去。

我们回去怕被骂,就翻墙进了后院,谁知道,小舅正好出来,看见我们鬼鬼祟祟的提着鱼,又满身是

泥,这狼狈的模样,谁看了不笑呢?、

待到爸爸妈妈叫我们吃午饭,桌子上就有我们抓的十几条鱼和我们踩烂的花生。

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花生了——也没有再吃到过那么好吃的鱼了。

篇二:《语文练习资料》

语文练习资料

1. 金岳霖说到逻辑学的时候,说,“我觉得他很好玩儿”。这句话可以表达金岳霖治学的投入。

2.在《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戴望舒吟道:“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在这里,“闲话”包含了这样的意思海涛的声音,似乎萧红地下有伴。

3.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其散文气势充沛、雄奇奔放,对当时及后世都有重大影响,而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韩愈。

4. 现代文化人中,被称为“诗僧“的是苏曼殊。

5. “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主张出自战国思想家杨朱。

6.《踏莎行(郴州旅舍)》中有“驿寄梅花”,是指梅花在诗文中是代指寄给朋友的书信。

7.下面著作里面不属于周作人的是《猛虎集》

8.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属于文学评论。

9.下面不属于梵·高作品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10. 以下哪些观点与季羡林先生的看法一致我们应该警惕西方人对待自然的观念。

11.《我的四个假想敌》最主要的一个行文特色是运用了军事术语。

12.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生活的具体时期是中唐。

1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艺术手法的是颂。

14.人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的李是指李商隐。

15.《诗经》中的“国风”类作品是按照不同地域收集的诗歌。

16.评论者,《秦腔》乃是以秦腔的方式写秦腔,这其实是说秦腔高亢火爆,《秦腔》行文也是高亢火爆。{初一生活二三事开头}.

17. “鹅湖之晤”发生在辛弃疾和谁之间?陈亮

18.艾青《北方》一诗中在书写了对北方大地的爱与悲伤的同时,也写了作者对民族敌人的仇恨,这种情绪孕育在下面哪一物象之中?沙漠之风

19.下列诗句中运用典故的是男儿本自重横行

20.《古诗十九首》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委婉含蓄

21.《史记·刺客列传》中,“白衣道行,易水悲歌”一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是烘托气氛

22. “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这句话出自陈寅恪

23.《我学国文的经验》一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迂回、曲折

24.陈省身强调他曾经经常和爱因斯坦见面,其目的可能是暗示中西文化互相融会的价值

25.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王蒙觉得,这体现了语言可以独立于现实之外,可以不符合真实

26.《现象七十二变》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有何象征?时代的多变

27.李宗盛的《凡人歌》可以看作是中国流行音乐启蒙时代的结束

28.《金缕曲(赠梁汾)》句中有“青眼”二字,这一典故源于阮籍

29.马克·吐温说,你们可要非常谨慎地对待说谎;否则十有八九会被揭穿。一旦揭穿,在善良和纯洁的眼光看来,你就再也不可能是过去的你了。这些话是一种正话反说的反讽

30.戴望舒曾经受到法国的著名象征主义诗人魏拜伦的深刻影响

31.《别赋》中使用典故的辞句是赋有凌云之声

32.艾青《北方》一诗为使诗作于悲哀与忧郁的调子之外,有坚实纵深的内涵,诗人反复吟诵的是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33.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提到,叶圣陶提倡“写话”,意思是作文要用于简洁,随便自然

34.沈从文作品风格独具,蕴含深刻,问题多样,题材多是围绕湘西

35.《一个偏见》中的“偏见”是指人声是一种污染

36.《复仇》选自鲁迅的《野草》

37. 所谓“个狗主义”,可以理解出非人

38.下列作家中,梁实秋对现实政治采取冷静旁观态度

39.蔡元培最为著名的教育主张是兼容并收

40.在艺术上达到了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以至被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古诗十九首》

41. “十四行”,又译“商籁体”,起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

42.《论语·侍坐篇》中,“吾与点也”中的与的确切解释是同意

43.下列对《梵·高的坟茔》文章风格的概括,正确的是愤激直率

44.陈寅恪提到,王国维“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这里的“一人”、“一姓”可以理解为清朝或清帝

45.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6.从诗体的角度来看,艾青的作品《北方》属于自由诗体

47.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家

48. “道可道,非常道”,在王蒙看来,这句话体现了语言的言不尽意的陷阱

49.周作人的文集,常常以“知堂”命名

50.下列选项中对《古诗十九首》中“无乃杞梁妻”一句届时错误的是无乃是杞梁之妻的姓氏

51.下列不属于《我的四个假设敌》所用手法是妙用谚语

52.艾青的诗大多抒写对祖国土地的眷恋和热爱

53.以下选项中,对《孟子》一书描述错误的是《孟子》一书是孟子所独撰的,这是与早期诸子散文的最大不同

54.《世说新语》中主要记载了主要记述魏晋时期的社会上流行的趣闻轶事

55.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诗经》体裁的是?赋

56. 鲁迅在《复仇》中集中而深刻地表现了对“看客”进行“复仇”应以毫无动作

57.“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昭明文选》

58.在《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诗人提到“铸就而今相思错”,以下对“错”字的解释中,错误的一项是错字是指诗人与朋友之间彼此错过

59.《无题二首》(其一)中提到“隔座送钩”,其含义是一种酒令游戏

60.《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作者用以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表达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的是红山茶

61.下列作品中属念远怀人的作品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62.在国会演讲中,丘吉尔说,“我所能奉献的没有其他,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在这里,“热血、辛劳、汗水与眼泪”一组词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63.《刺客列传》中,当秦舞阳在秦国朝廷上“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时,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其中,“顾笑”二字表达了怎样的含义?表达了千钧一发之际的泰然自若的神情

64.《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临末揭示出全篇主旨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不幸的

65. 马丁·路德选择四个“我梦想有一天”作为段落开头,在行文中的主要作用为串联系列语句,形成激励性的语气

66.马克·吐温的作品以幽默、机智、反讽风格见长

67.周作人认为学好“国文”的根本是逐渐养成一个健全的人生观

68.《陶庵梦忆》是著名的小品文集

69. 作为政治家,罗斯福和马丁·路德具有不同的诉求,体现在他们的演讲中:罗比较注重演讲内容的认知性,马比较注重演讲内容的感染性

70. 在我国诗歌理论中,有不少著名的诗论绝句,其中最早、最有影响的是杜甫

71. 《长恨歌》中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金步摇”是指一种头饰

72. 四大名著中与宗教关系最密切的一部是《西游记》

73. 艾青的诗歌具有文体自由,显示了现代白话文的抒情魅力特色

74. 《庄子显灵记》的作者是范曾

75. 有关戴望舒与萧红的关系和交往,正确的一项是萧红的《呼兰河传》经戴望舒之手在《星岛日报》连载

76. 《李鸿章办外交》提到曾继纪泽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中国亟待现代化

77. 虽然也是传记的一种,但又和传记不同,它不需要记述人物生平事迹,往往只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来写,这种文体是书事

78. 20世纪80年代以小说《受戒》享誉文坛的作家是汪曾祺

79. 《下棋》借“下棋”这样的日常琐事写人生,其主旨是要写出人生的趣味

80.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爬满了虱子。”出自张爱玲《天才梦》

81. 蔡元培提出大学要“兼容并包”,主要是一种大学的管理理念

82.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六观”,其中兼指内容和形式的是通变{初一生活二三事开头}.

83. 《一个偏见》出自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

84. 从《渐》可知,丰子恺的所崇尚的一种人生境界是通脱明达

85. 关于“诗”与“歌”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诗不能吟唱,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

86. 在《金岳霖先生》中,汪曾祺提到金岳霖为死去多年的林徽因过生日请客,表明金岳霖的真性真情,不拘俗套

87. 《金岳霖先生》一文中没有提到的人是张伯苓

88. 关于晏殊生平,不正确的选项是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的儿子

89. 雷海宗心中的学者的最高境界是精通一门学问,对其他学问略知一二

90. 《秦腔》里运用描写手法主要是侧面描写

91. 《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充满理趣而又放荡不羁,词中正面说理的句子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篇三:《初中作文二十讲》

作文指导二十讲

第一讲 画龙点睛 精心拟题

知识要点:

1、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

2、“题好一半文”。

3、从内容上看,文章的题目要力求新颖脱俗,使人一见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4、从立意上看,要“求真求细”“量体裁衣”,力求让拟定的题目能概括文章的主要精神。

考试说明:

近几年来,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提供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写作自由。那么,话题作文如何为自己的“文章”巧施“脂粉”,使其呈现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孔呢?

1、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如:

(1)比喻 《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四川成都)以“阳光”喻暖人的关爱,简洁含蓄,如将喻体换成“热情帮助”之类,则索然无味。又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江苏南通)、《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山西长治),这些设喻佳题也都富于文学色彩。

(2)借代 辽宁大连一位考生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给文章拟题目《黑白债》,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又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这一标题借“掌声”代“鼓励”,也很有创意。

(3)层递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浙江温州)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

(4)比拟 《小树又快活了》(江苏盐城)《读水千遍真有趣》(陕西西安)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5)对偶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吉林长春)、《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浙江温州)这两例都将文旨浓缩在整齐对称的句子中,体现出考生善于推敲的语言功夫。

(6)对比 《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浙江温州)“躺着”与“站着”形

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

(7)双关 《我最需要一剂良药》(安徽庐江)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8)设问 《错?对!》(江苏南京)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9)反问 《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河北唐山)反问中饱含着摆脱应试教育重负的强烈愿望,观点鲜明,言辞恳切。

(10)顶真 《读书乐 乐读书》(浙江温州)《活读书 书读活》(同上)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

(11)反语 《我发现了家中的“贼”》(河北石家庄)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12)仿拟 《我是服务的小行家》(湖北武汉)《读书就是爱自己》(江苏徐州)前者仿歌词“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后者访广告语“爱你就是爱自己”,鲜活生动,点明主题。

(13)引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浙江温州)、《风物长宜放眼量》(内蒙古呼和浩特)前者形象地表现读书的作用,后者揭示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题目,能较好地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4)反复 《“我”为我服务》(湖北武汉)前面的“我”为克隆人,两个“我”重复,设置悬念,新颖醒目。

(15)通感 《绿色可听》(青海西宁)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

2、善于引用

(1)引用诗词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I>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又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运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来作标题,还可以显示出作者浑厚的文学素养和不同一般的写作功底因此,常用的一种拟题方法。

(2)引用歌词 现在的流行音乐中,不少歌曲的歌名、歌词非常优美,借用它们作文章的标题,既显得活泼风趣,又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时自拟的题目是《因为爱你》,见到这个

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女孩四重奏》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晴天、阴天、雨天》讲述的是自己一天的几次误会。

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2000年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2000年江苏一考生以“10-1=……”为题,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其他形式

(1)转换角度 有时我们还可以从反面,或是从侧面来拟题。如《下周我不回家》这个题目就很有吸引力,写的是作者和爸爸消除误会之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来写老师对学生的过分约束,读时令人忍俊不禁,读后发人深思。

(2)故设悬念 文章的题目最忌“千人一面”。在标题里设置悬念,把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含蓄地展现出来,才能紧紧地抓住读者的心,这种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富有悬念的题目,也会让你觉得有话可说。如《女生传来的纸条》这个题目就很典型:这位女生为什么要给男生写纸条呢?纸条上都写了些什么话呢?结局又会如何?读者一看题目,便有了这么多要弄明白的问题,自然会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又如新闻标题《当列车驶来》也属于这一类。{初一生活二三事开头}.

让文章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当然还有很多方法。不过,我们要注意不管用哪一种方法,一定要“不窘于题而又不失其题”,要像孔子说的那样,“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同学们若能认真注意到这些方面,必将得到意外的收获。

[1-1] 一位小学老师要学生在方格本上写一个“a”字,要求把这个字写满。结果有一个孩子写了一个大大的“a”字。这个字几乎占满了全篇。老师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了他偷懒、胡闹。

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把看法浓缩成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是一道拟题训练题。角度很多。

1、你可以就事论事,如:有的同学说:“从小偷懒胡闹,大了怎么得了?”有的同学批评老师布置作业交代不清,标题拟为:“说话要力求准确,无歧义”。有的批评老师教育方法不对,过于严厉,拟题为“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还有的说老师布置作业太烦琐,拟题为“干嘛非写满全篇?”这些标题都是从材料中提取出来的,但都只作了表面文章,十分浅俗,很难给人以启迪。

2、你也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挖掘它的深意。如:有些同学经过深入分析思考拟定了以下标题,如“拒绝框框!”“敢于破„矩‟,标新立异”“冲破束缚,锐意创新”“鼓励创造,发展个性”“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该废止了”“规矩–扼杀个性的枷锁”“开启智慧的大门”“谁扼杀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培养人才还是庸才”“不要扼杀个性的萌芽”“这个„懒‟偷的好”“标新立异„好‟”“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等,都有一定的深度和新意,确能给人一定的启迪。

相信你能拟出有一定深度、一定新意的论点型标题来。

[1-2] 秋天,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外地学生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他就把包都放在路边。这是,正好一位老人迎面走过来,年轻学生走上去说:“您能不能替我看一下包呢?”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新生于是轻装地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了,老人还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使命。年轻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各自走去。几天之后,北大开学典礼,这位年轻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请根据上述材料,拟一个论点型标题。

导思:这道拟题训练题的角度也颇多。

1、如果就事论事,做表面文章,则拟题为:“助人为乐”“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一诺千金,负责到底”“谦逊为人,长者风度”。

2、如果稍稍挖掘一下,则可拟题为:“开学第一课”“北大第一课”“人间自有真情在”“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

3、如果再深一层,则可拟题为:“己所欲,施于人”“不以善小而不为”“可敬的赤子之心”“质朴无华见纯真”“自然心–最高的境界”“金子般的平常心”“难能可贵的平常心”“呼唤平等与博爱”“超凡脱俗境界高”。这些标题赞颂季先生平凡中的伟大是真正的伟大。

4、还可以从赞扬或批评学子的角度立意:“人的尊严与平等”“留住诚信”“没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人与人只须平视”“不必仰视,不可俯视”“不

必„惊讶‟”,这些都有相当的新意,这类标题能给人以新鲜、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第二讲 抓住关键 审清题意

知识要点:

1、审题是应试作文的关键。

2、审题要快速、准确。

3、审题就是要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和角度,确定写作的重点。 考试说明:

随着考场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考生们除了审视“题目”(材料),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体会。题目审准了,才会写得切题。

1、审清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就是根据指定的题目写文章。在命题作文中,题目是选择材料、确定主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文章是否切题,是行文成败的关键之一。

审题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全面理解题意。对题目的含义要全面理解,辨明题目的要求,把握题目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重点。如《初中生活二三事》,题目要求写发生在初中生活中的事,而且至少要写两件。如果写的事情与初中生活无关,或者只写了一件事,就不切题意。

(2)要辨别题目中的精微含义。在全面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要注意辨别其中精微的含义,把握住写作的中心。如《学习是青年学生特别突出的任务》一题,就要注意强调“特别突出”这个限制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德、智、体全面发展时期,他们有各种任务,但是比较起来,学习是“特别突出”的任务,不是一般的任务。这是“特别突出”的含义。文章紧扣这些内容来写,就能突出中心,体现题意。

(3)要选择适合题目要求的体裁。命题作文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文章的体裁。有些题目较明确地表示了对体裁的要求:在题目的首尾有“记”“事”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标明写某个过程、某人事迹等,这就要求写成记叙文。如果题目首尾有“论”“谈”“说”“驳”一类字眼,或者题目明确提出一种主张或一个问题,这往往是要求写成议论文。

2、审清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是初中作文命题的另一种形式。出题者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学生依据自己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融化、提炼,然后据此展开想象,依据要求写作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给材料作文一般有三种形式:纯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听音乐作文。这种题型的特点一是考

篇四:《作文选材》

作文选材

选材,即根据题目的要求考虑些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了命题作文中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如何审题,这一讲我们将学习这类文章如何选材。我们知道,要想写好记叙文,就必须精心选材。

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充足的材料,就无法写好作文。命题作文在规定的范围内,可写的材料往往是很多的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yzw/220336.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