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admin 初一作文 2020-04-22 23:42:18 词语封建

【篇一】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孔乙己》(必修)

学习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解题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

1、圈点批画出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3、①字词:

咸亨(hēng)酒店 砚(yàn) 附和(hè) 羼(chān)

蘸(zhàn) 舀(yǎo) 打折(shé)了 绽(zhàn)出

②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不屑(xiè)置辩——认为不值得申辩。

颓唐(tuítáng)——精神萎靡不振。

4、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通过“我”——咸亨酒店小伙计的口述,记叙了清末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一生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结局。)

三、分析课文

(一)快速阅读,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场景变换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孔乙己活动的典型环境——鲁镇咸亨酒店。

第二部分(第4—13节)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揭示其社会根源。

第二部分又以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三层:

第一层(4—9节)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和发展)选取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

①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②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③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④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

侧重于写封建文化、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

第二层(10—11节)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

侧重写封建制度对孔乙己的摧残。

第三层(12—13节)交待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

(二)社会环境分析

思考下列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

2、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从衣服、地点、方式三方面思考)

3、“短”和“长”,“外”和“里”,“站”和“坐”等对立词语反映了什么?

明确:

1、地点:鲁镇咸亨酒店

时间:“这是20多年前的事”(由此理解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

2、衣服 地点: 方式:

长衫 柜里 坐喝

鲜明的阶级对立


短衣 柜外 站喝

——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环境,为既穿“长衫”又“站着喝酒”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场作了铺垫。

3、开头两段从容地勾画了清代末年江南小镇以酒店为中心的社会风俗画,然后再写孔乙己出场的热闹场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这样安排,可以先把与后面的故事有关的地点、人物交代清楚,可以很自然地引出故事,可以展示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的不平等,人心的自私,预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可以用冰凉的气氛为前奏,使孔乙己出场的热闹场面显得哄然而起,行文更有波澜。

朗读第2、3节。思考:

1、掌柜对长衫客、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

掌柜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义,恣意剥削

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媚富欺贫,唯利是图。

2、小伙计所管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

明确:单调无聊“叫人活泼不得”反衬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为孔乙己出场作了铺垫。

3、小说开始介绍鲁镇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咸亨酒店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展开情节,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

(三)分析孔乙己的典型性格。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究竟属于哪一类主顾?这说明了孔乙己的什么特点?

“短衣帮”与“长衫客”之间等级森严,隔着鸿沟。孔乙己“站着喝酒”,说明社会地位低下,应属“短衣帮”;而“穿长衫”,总想保持读书人架式,却穷困潦倒,不能“踱入”房里,与长衫并起并坐。孔乙己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与思想意识的严重矛盾,充分说明了他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短短一句话点明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2、小说怎样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的肖像,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孔乙己外貌分析:

“身材很高大”----具有谋生条件

“青白脸色”----营养不良,贫困

“皱纹间常夹些伤痕”----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

“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风烛残年

穿长衫站着喝酒----地位低下、自视清高

长衫又脏又破-----懒惰轻视劳动

满口之乎者也-----卖弄学问,热衷功名

(好逸恶劳,潦倒不堪,自视清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已渗透骨髓。)

3、孔乙己说话为什么“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的绰号的由来说明了什么?

明确:“满口之乎者也”为的是显示他“很有学问”,说明他长期受封建文化教育的熏陶中毒之深,迂腐之至。而别人从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绰号正是对孔乙己这种欲上不能、欲下不甘的迂腐性格的强烈讽刺与揶揄。

4、当人们见他脸上的伤痕故意高声嚷,取笑他偷东西时,他怎样对待?为什么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显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旁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

明确:他先故作镇静,“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现出对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的得意而炫耀的神情。逼得他“青筋条条绽出”睁大眼睛,进行争辩。一个“绽”字活画出他的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争辩理由是“窃书不能算偷”,“窃”和“偷”本是同义词,只有口语与文言的区别,他企图故作斯文,为自己开脱,反而落得哄堂大笑,这反映他死要面子、自欺欺人,不敢正视现实的性格,也反映了他的自命清高,迂腐穷酸。

“不屑置辩”,含蔑视意,认为不值得一辩。酒客追问击中要害,“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在他是终生耻辱,一提此事,犹如揭了他的癞疮疤,所以“颓唐不安”,足见封建教育之毒已浸透他的灵魂。孔乙己的悲剧正源于此。

5、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和给小孩吃茴香豆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教“茴”字的四种写法,见小伙计毫不热心,便长叹惋惜,说明孔乙己把僵化无用的“学问”视如至宝,说明迂腐不堪,中毒甚深。分豆给孩子吃说明他的善良诚恳。不看对象,“多乎哉,不多也”的词句脱口而出,说明迂腐可笑,麻木不仁。

6、思考:第九节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前句归结了以上各个场面不同人们的笑,说明孔乙己的存在,不过是逗人发笑的笑料;后句预示孔乙己的悲惨结局,在那冷酷的社会里,他只是可有可无的戏弄对象,这是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下必然产生的悲剧。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寄寓着作者浓烈的感情:对孔乙己既哀其不幸,又批判其麻木不仁和苟且偷生,以画龙点睛之笔,深刻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


7、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忽然”,说明偶尔想起,他在掌柜等人头脑里印象不深,只是由于他欠的十九个钱才想起,承接上文(“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又引起下文(一酒客讲“他打折了腿”)。

8、“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设计这样的情节有什么用意?

明确:侧写孔乙己因偷窃被打成残废,用“竟”和反诘句突出丁举人作为地方上封建一霸的凶横残暴和狠毒。小说写一个读书人毒打另一个读书人,再次点出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科举制度。丁、孔二人,同是读书人,但地位命运截然相反,科举中,一个爬了上去,成了有权有势的“举人老爷”,成了狠毒的“吃人”者,一个因“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而跌了下来,成了可怜的牺牲品,这就深刻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9、第11段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何用意?

写晚秋的凉意,给孔乙己的末路更增添了悲凉的气氛;写“靠着火”,穿棉袄,反衬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夹袄的凄凉。

10、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和第一次出场有什么不同?请从肖像、声音、神态、动作几方面加以比较。看课文找出: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与文中最后一次出场在肖像、动作、语言方面有什么变化?

以上对比,说明了封建制度不但戕害了他的思想,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孔乙己已经不成样子,周围的人们仍对他取笑,这反映了人们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

11、写“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用了四个“到”,说明什么?

明确:具体写出了孔乙己已渐渐被人遗忘,点出了“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1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因事隔20多年,无人确切讲过孔乙己死的消息,只能推测。说“的确”,因为从孔乙己的社会处境和不幸遭遇来看,死亡是必然的。又由于在社会上毫无地位,根本无人重视,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无人关心的。小伙计确信其死,但又始终没有听到确实可靠的消息,所以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小结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看以下语句,分析归纳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孔乙己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

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名家点评]

鲁迅: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叶圣陶:潦倒、不幸的读书人。

李欧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历史转折时期,落后于时代的,固守着过去价值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读书人。

刘再复(美学家):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

钱理群(北大教授,鲁迅研究专家):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

四、概括中心思想

1、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原因,总的来说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①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迂腐不堪,成为废物笑料,任人践踏的对象。②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而且使他不只不能成材,相反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③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分不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奴隶地位,反而以嘲笑更不幸的孔乙己为能事,为乐趣。④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把孔乙己推向了死路。

2、怎样理解这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小说还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五、欣赏本文写作技巧

1、精巧的布局:

(一)描述鲁镇咸亨酒店,为典型人物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

(二)以插叙说明孔乙己的经历,使人物形象完整,情节紧凑。

(三)以“我”——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组接生活画面,使人物性格脉络清楚,故事情节的展开线索分明,结构安排严谨完整,增强了亲切感和真实感。

(四)以笑贯穿全文,使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

2、巧妙运用对比。

(一)小说通过对孔乙己第一次与最后一次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对比描写,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不幸遭遇。

(二)通过科举制度的获胜者和失败者的对比描写,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三)通过孩子和大人对孔乙己的不同态度的对比描写,从而揭示封建文化教育使人们逐渐丧失良知变得冷漠。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给下列括号前的一个字注音。

咸享()羼()水颓()唐阔绰()

舀()出拭()擦蘸()酒门槛()

二、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正确与否,用“√、×”表示。

1.不屑置辩:不值得去辩解。()

2.颓唐:精神萎靡,情绪低落。()

3.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4.阔绰:宽裕。()

5.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

6.无聊:没有话说。()

三、根据原文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最恰当的词。

1.只有穿长衫的,才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

2.孔乙己出九文大钱。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住。

4.孔乙己出四文大钱。

5.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上了一层灰色。

四、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孔乙己到店,可以笑几声,至今还记得。

A.就如果就那么 B.便只要就因此

C.也只有才所以 D.就只要才因此

五、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②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③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从全文的情节发展看,它属于()。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所记叙的主要内容。

3、孔乙己被打折腿的直接原因是,而根本原因是。

4、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封建科举制度不仅毒害了他的,而且也摧残了他的。

5、店里喝酒的人和掌柜对孔乙己的态度是,这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

6、正是读书人出身的丁举人,置孔乙己于绝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A.尖锐地揭露封建统治者的罪恶

B.尖锐地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本质和罪恶

C.尖锐地揭露丁举人的凶残本质

D.尖锐地揭露封建制度吃人的罪恶

7、“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段文字属于描写,作用是:。

【试题答案】

一、hēngchāntuíchuòyǎoshìzhànkǎn

二、1.√2.√3.√4.×5.√6.×

三、1.踱2.排3.罩4.摸5.笼

四、C

五、1.C

2.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形。

3.偷书;封建科举制度的摧残。

4.思想;肉体。

5.嘲弄;冷酷无情。

6.B

7.自然环境。交代时令、渲染寒冷、凄凉的气氛,为孔乙己的悲剧埋下伏笔。

【励志故事】

马克•吐温年轻时就在一家报社工作。六个月以后,总编辑叫他明天不必再来了。马克吐温就问为什么,总编辑说:「因为你太懒。」马克•吐温听了笑着回答:「你要经过六个月的时间才发现我懒,可是我却在进报社的第一天就知道了。」

【篇二】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初一月考试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勤建学校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分)

A、隐秘 (bì) 结束(sù) 凝成(nínɡ) 目眩(xuàn) ....

B、迸溅(bèng) 伫立(zhù) 伶仃(dīng) 颤抖(zhàn) ....

C、嶙峋(xún) 嚷嚷(rān) 酒酿(niàng) 盘虬卧龙(qiú) ..

D、啜泣(chuî) 沉淀(diàn) 纳罕(hǎn) 忍俊不禁(jīn) ..

2、写出下列拼音或汉字 (3分)

收liǎn( ) 宗pú( ) yū( )回

琼( )浆 闷( )热 聒( )噪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 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起来。

D.你们学校打篮球的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5、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3分)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 )

②忍不住笑。 ( )

③长时间的站立。 ( )

6、《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_______国作家。(2分)

7、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3分)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冬天的雪, ,。

8、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

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

主要内容。(3分)

二、阅读(44分)

(一)(16分)

⑪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

⑫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令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⑬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⑮在这浅紫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3分) 11.“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2分)

12.第一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2分)

13.文中有一句话点出“一大株紫藤萝”的命运是特别年代造成的,这句话是

(2分)

14.“过了之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的含义是什么?(2分)

15.划线句子运用了2分)

16.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3分)

(二)在山的那边(15分)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个海呢?

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7.“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2分)

18.诗歌第一部分,写童年时候我的想望和困惑,第二部分,写长大后我的拼搏和奋斗。尽管两个部分都写到了“山”和“海”,但第一部分的“山”和“海”和第二部分的“山”和“海”所指并不相同。你能说说前后两个部分的“山”和“海”的区别吗?(3分)

19.“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

20.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这里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信念?(2分)

21.“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2分)

22. 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哪些有益的人生启迪?(3分)

(三)艰辛的历程(13分)

①“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

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

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⑧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口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

⑩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23.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2分)

24.本文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2分)

25.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2分)

26.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27.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的?(2分)

28.你觉得应该学习文中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什么精神?(2分)

三、写作(50分)

时光在悄悄流逝,转眼之间同学们初一的学习生活已经过了一个月了。生活或者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

时候开心地笑过、伤心地哭过……静心回忆回忆,写下一篇记叙文。

题目:___ __的回忆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文章不要出现班级姓名

②力求新颖,不落俗套。

③从现实生活中选材,做到真实感人。字数500字左右。

注:答题卷中附有附加题

【篇三】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紫藤萝瀑布反馈题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导学稿(编号:04<02>)

课题 :紫藤萝瀑布 课型:检测反馈题 主备:邬娇 审核:备课组

一、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1、A.浅紫 B.抚摸 C.遮住 D.遗撼 ( )

2、A.笼罩 B.繁蜜 C.琼浆 D.喜悦 ( )

3、A.瀑布 B.发瑞 C.迸溅 D.蜂围 ( )

4、A.蝶阵 B.盛开 C.最嫩 D.贮立 ( )

二、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1、观察别人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 )

2、忍不住笑。 ( )

3、光辉灿烂,也用来形容有显著成绩。 ( )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三、下列划线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D .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四、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因为作者偶遇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写成此文。

B.文章中多处使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

C.本文描写紫藤萝花的生机勃勃,实际上是赞美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D.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五、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如果说命运是那

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

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

①沃壤千里 ② 繁花似锦 ③星光灿烂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六、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七、阅读课文

(一)“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只见一片辉煌的紫色”、“只是深深浅浅的紫”,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什么?

2.“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这一句,写得非

常细致,颜色为什么会“上浅下深”?“花苞”指什么? 。

3.文中写花繁多茂盛的句子还有哪些?试从文中找出两处比喻句并说明其作用。

4.“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表现了“我”对如此美丽的紫藤萝的

(二)“但是我没有摘。„„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1、“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首段中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

3、文中有一句话点出“一大株的紫藤萝的命运是特别年代造成的”,这句话是

4、“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的含义是

5、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

八、作者喜欢紫藤萝,她告诉我们“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

止境的。”你喜欢哪些花草虫鱼,想通过他们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呢?

例如:我喜欢水仙花,它要求于人的只是一盆清水,给人的却是沁人心脾的芳香,它告诉我: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我喜欢

【篇四】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4 紫藤萝瀑布1

初一语文《紫藤萝瀑布》学案﹙一﹚

编号:009 编制: 玄艳霞 王亚平 审核: 审批:

时间:2012年 9月 15 日

班 组 号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篇五】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篇六】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紫藤萝瀑布 导学案

稻地中学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 张乐 审批人: 编号: 执教人: 备课时间: 使用时间: 学生姓名: 班级: 课题: 紫藤萝瀑布 课型: 学法指导:品读感悟法 分析讨论法

学习的重点、难点分析:1.掌握扣住事物特征,以优美的语句描写景物的方法。

2. 领会作者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

【篇七】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12.31七年级语文测试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A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擎天撼地( ) 一瞬间( ) 啜泣( ) 盘虬( ) 卧龙( )

嶙峋( ) 眩目( ) 啜泣( ) 茫茫( )

A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小qì lín 峋 伶dīng gū 负

( ) ( ) ( ) ( )

B.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迸溅(bènɡ) B.伫立(zhù) C.沉淀(diàn) D.伶仃(tīnɡ)

错误的是( )项,正确的读音是( )。

C.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迸溅(bènɡ) 挑逗(tiāo)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B.仙露琼浆(qiónɡ) 沉淀(dìnɡ)

C.忍俊不禁(jīn) 绽开(zhàn)

D.盘虬卧龙(zhá) 酒酿(nànɡ)

D.下边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啜泣(chuò) 一堵墙(dǔ) 峭壁(qiào) 耸立(sǒnɡ)

B.崩土(bēnɡ) 蓬乱(pénɡ) 颤抖(zhàn) 嶙峋(xún)

C.凝视(nínɡ) 嘲笑(cháo) 头晕(yūn) 目眩(xuàn)

D.陡峭(dǒu) 动弹(tɑn) 摔死(shuāi) 翼翼(yì)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忍俊不禁:

②肃然起敬: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震撼 迸溅 稀零 震动

①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一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的水花

5.《在山的那边》第二部分开头句“在山的那边是海”,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海”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浅紫 B.抚摸 C.遮住 D.遗撼 ( )

②A.笼罩 B.繁蜜 C.琼浆 D.喜悦 ( )

③A.瀑布 B.发瑞 C.迸溅 D.蜂围 ( )

④A.蝶阵 B.盛开 C.最嫩 D.贮立 ( )

3.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 )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

③长时间的站立。 ( )

④忍不住笑。 ( )

⑤爆发,往外溅散。 ( )

⑥光辉灿烂,也用来形容有显著成绩。 (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 沉淀 琼浆 抚摸

B.梦幻 茏罩 发瑞 迸溅

C.稀零 伶仃 遣憾 瀑布

D.酒酿 疑望 伫立 喜悦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3.解释下列词语。

①纳罕:

②小心翼翼:

③训诫: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C.从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全校冒尖,而且是全班之首。

5.《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 是_______国作家。课文选自《 》。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训诫:告诫,教导

B.嶙峋:形容人瘦削 灌木:灌溉树木

C.目眩:眼睛昏花 啜泣:抽抽搭搭地哭

D.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

3.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

B.“我”在伙伴的怂恿下爬悬崖。

C.伙伴们勇敢地一个接一个地爬了上去。

D.我终于爬了上去并跟他们一块艰难地下来了。

4.用课文中词语填空。

那座悬崖就________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________垂直的________,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灌木。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玷污 雏形 禀告 奢望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洗zhu6 zǐ 妹 金jiào 蹂lìn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具体而微:

②获益匪浅:

4.在下面四个词语中选择合乎句子语义要求的词语填空

各具风韵 珍重 险象环生 珍惜

①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 的清新。

②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 。

5.下列诗句,哪句是比喻,哪句是拟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比喻:

拟人: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 镶边 唱和 枯涸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黄yùn zhù 蓄 níng 神 清 liè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①花枝招展:

②玄奥:

4,默写《春》一课中两组优美的排比句

描写春花色彩美: , , 。

②描写春雨形态美: , , 。

5.在下列语句后面的括号内,写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②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③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①夏蚊成雷, 。

② ,,盖一癞虾蟆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②徐( )喷以烟。

③果如鹤唳( )云端。

④神游其中,怡然( )自得。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9,《童趣》一文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他做这件事感受到怎样的“物外之趣”?从这一事

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①见贤思齐焉, 。

② ,任重而道远。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吾日三省 ( )吾身

②学而不思则罔( )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也。

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也。

8,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请结合你身边一些人的实际情况,说明你是否同意“三人行,必有我师”这种说法。

一、语言运用你最行(33分)

1.给加粗的字注音。(2分)

功勋( ) 玷污( ) 剔透( ) 奢望( )

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3分)

①可望不_______ 繁弦______ ______绿酒

②具体__ ____ 得失______ ______匪浅

3.《人生寓言》《落难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人生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难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诗句都用了比喻,请填出它们各自的喻体。(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________落九天。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________向东流。

D.天似________,笼盖四野。

5.试改正下列广告语中不规范的字。(2分)

A.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 B.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

C.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 D.万室俱备(某房地产公司广告)

6.依照课文补写下面句子。(6分)

①理想既是一种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立在城市的飞尘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一次,让每个人都心动。课文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_________,使人_________。”

④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7.填空题。(5分)

(1)《理想》的作者是_______,著有诗集_______等。

(2)居里夫人,__________人(填国名),著名_______家,她的_______,她的_______等精神值得我们佩服。

(3)《行道树》作者__________,行道树自述它们是一列___________。

(4)《第一次真好》作者_______。文中曾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上面诗句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诗句。(2分)

月光照耀在水面上,

月光也照耀远近的田野和山岗;

它照耀无数的农村和都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请以“爱心”为话题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4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0.你能说说《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首诗中内涵相同的诗句。(5分)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①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山岛竦( )峙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

③路转溪头忽见( )

④枯藤老树昏( )鸦

8,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yzw/219124.html

作文素材网 - 让教育更简单

https://www.wuliandi.com/

新ICP备18000016号-1

Powered By 作文素材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