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期然来临的感动(一)
2014年初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试 卷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准确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臵上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凌驾(lín) 旁骛 一杯黄土(póu) 重蹈覆辙 ..B. 鄙夷(bǐ) 抽噎 歇斯底里(xiē) 十拿九稳 ..C. 狡黠(xié) 玄虚 持之以恒(héng) 格物至知 ..D. 逞辩(chěng) 谮害 唯唯连声(wéi) 起承转和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B.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C. 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
D. 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B.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诉。 C. 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 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由此可见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②黄岩岛是周边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③因为礁盘口门宽大,经过疏浚深挖建设后可以自由进出大型舰艇。
④再加上由于有一圈完整的环礁阻挡,礁盘外风浪无法进入泻湖,一直是渔船的避风良港。 ⑤而且黄岩岛整个礁盘浅水区面积广阔,开发建设十分方便。
A.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③⑤① C.②⑤③④① D.②③①⑤④ 5. 依照下列划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人们喜爱竹子,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美好的品格:它用淡泊豁达的胸襟面对自身的平凡朴实,它用感恩眷恋的情怀回报土地的宽厚无私, 。 A. 它顽强执着地对抗着漫天雪雨风霜的世界 B. 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抗击世间的雪雨风霜
1
C. 它对抗世间的雪雨风霜总是那么顽强执着 D. 它用顽强执着的精神对抗雪雨风霜的世界
6. 根据下面的文字介绍,对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重要贡献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构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A.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
B.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C.王羲之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D.王羲之使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7-8题(4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下列对本词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你看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烤着牛肉,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速战速决,表现出所向披靡。
D.“可怜白发生”与前面九句形成极大的反差,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我们深沉地感受到词人火一般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无奈。 8.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 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 “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10.解释加点字意思 (l)故不错意也: (2)长跪而谢之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2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2. 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人物的,这种手法有什么好?(2分) 13.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西北望,射天狼。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还于旧都。 (4)《观刈麦》中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
(5)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6分) 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①感动无处不在,仿佛泉水,是滋养生命的。但是,我们却匆匆走过,忍受着干渴。 ②每天上班,我都要在北大东门过斑马线,再往东走到单位。多数时候,都是刚到路口,人行横道的红灯就亮起来,我只有等待。那天也一样,只是我偶然回了一下头。我忽然看到北大校园扩建工地围墙边被留存下来的两棵老柳树,那巨大的绿色树冠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随着微风荡漾着,美到极致。
③那一刻,一种感动深深袭击了我。无异于多年以前,在某个路口突然看到我单恋的男孩的身影。整整一天,我都感到莫名喜悦。一个很平常不过的日子,仿佛也被早晨的感动镀上了金边。
④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本是匆忙上班时一次难耐的红灯,偶然的回头,给我的竟然是一整天的幸福,甚至是一生中任何时候对柳树的回忆重复唤起的幸福感觉。”
2
⑤自从我家保姆走后,我的生活就是白班加夜班。每个夜晚总要醒来数次给三岁的儿子盖
被子、把尿。有一天夜里,他突然挣脱我,在迷迷糊糊中大叫:“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然后,跑到马桶边,吃力地踮着小脚尖,很快小便完了回到自己的被窝里立刻又呼呼大睡了。我却一下子清醒起来,感动于儿子的生命历程又发生了质的飞跃。黑夜里的我,心花怒放。
⑥有一天午餐时候和台湾佛光大学原校长龚鹏程先生在北京的西餐厅聊天,他讲到他在台湾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孩背着另外一个小小孩在乞讨。他心中悲悯,就给了孩子一张大额的钞票。走了好远,他被人叫住了,回头一看是那两个乞讨的孩子。孩子见他回身,立刻跪到地上给他磕头。龚先生说,那一刻,他眼睛湿润了,一个小孩和他背上的小小孩在他面前磕头的样子令他终身难以忘怀。
⑦听龚先生说着,我的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当我没有孩子的时候,这个世界只是一个熙熙攘攘的世界,我只是其中的一粒尘埃。但是,当我成为一个母亲,听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我心中的感动就像暮色苍茫,无边无际,世界在我心中就变成一个需要我去做一点清扫的房间了。我很感激龚先生传递给我的这份感动让我获得了瞬间的成长。
⑧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心累,有时身累,有时候,人生仿佛就是天涯苦旅。但是,头顶的鸽哨突然掠过,让人顿感一丝惊喜,这就是感动不期然的来临。感动,仿佛纯棉呵护我们的身心,让我们常住在体贴入微的幸福家园之中。无论是幸存柳树的自然之美、一个幼儿长大成人的细枝末节,还是人间辛酸唤起的良知援助,都是感动之花开放的枝丫,都为我们结出幸福的果实。
⑨人能感动,就能幸福。
15.作者在文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szw/24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