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给佚名哥哥的一封信》
龙源期刊网 .cn
写给佚名哥哥的一封信
作者:莫茁丹
来源:《学苑创造·B版》2013年第11期
亲爱的佚名哥哥:
你好!
你知道吗?我是看你写的文章长大的。看作文书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你的名字,从很早开始,“佚名”两个字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小时候,每次去书店买了作文书回家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书,找找有多少篇作文是你写的。每次数完后,我都会捧着书,屁颠屁颠地跑去厨房,告诉正在炒菜的妈妈,这本书里有多少你写的作文。每次妈妈都会抚摸我的头说:“哇,这么多!你看人家佚名哥哥多厉害,有这么多作文发表。你要向哥哥学习哦,知道吗?”我总是眨眨清澈的双眼,微笑着点点头。
小时候,看完你写的文章,我就会天真地幻想,你长什么样儿——乌黑的短发、浓浓的眉毛、雪亮的双眼、高高的鼻梁、能说会道的嘴巴,还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特别见多识广、学识渊博。
“哥哥”这个称呼,是我自己靠感觉来认定的,所以我不知道对不对。我不知道会不会像“梅兰芳”一样——第一眼看到“梅兰芳”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女生呢,后来才知道梅兰芳先生其实是男性。
寒假里的一天,我在上网时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我在百度搜索里输入我的名字,那会怎么样呢?会出现我的资料吗,还是什么都没有?”页面加载完毕后,我看到的结果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我的资料,而是我曾经获得过的奖项。
我心想:“既然输入我的名字会出现我曾获得过的奖项,那么输入佚名哥哥的名字会不会出现佚名哥哥曾经获得的奖项呢?佚名哥哥发表的作文这么多,获得的奖项应该也很多,搜索到的结果恐怕会有十几页吧?”我这样想着,立刻输入了“佚名”两个字。点击了“百度一下”后,我紧咬着嘴唇,眼睛死死地盯着白花花的屏幕,一颗心也开始跌宕起伏。
可结果页面出现后,我立刻愣住了。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佚名是指作者是匿名发表作品,或是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什么?”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一直被我仰慕的你,竟然只是我用自己的天真、单纯想象出来的,根本不存在。
但,如今我想通了。有你活在我心里的童年是美好的、快乐的。
篇二:《语文作文素材》
作者:佚名
作文离不开素材,而素材的多少,能否灵活运用素材,直接决定了文章质量的高低。本文旨在帮助各位考生积累作文素材,希望对中高考生有所帮助。 作者:佚名
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5.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9.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25.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2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7.大丈夫宁为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2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3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31.当?喜欢?,反受其乱。(《汉书》)
3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3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34.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3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3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4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3.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4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4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47.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4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0.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叶适)
5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5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5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5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5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5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5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5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6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61.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6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6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6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轼)
6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6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6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6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7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71.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7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7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7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6.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7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7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8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8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8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8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8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8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8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9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佚名的文章}.
9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篇三:《兰亭集序(4)作者佚名》
兰亭集序(4)
作者:佚名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自由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佚名的文章}.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佚名的文章}.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设计二
这里设计两种自读方案,供选用。
方案一: 反复诵读—逐层领悟—当堂背诵。本设计以诵读为中心,通过诵读带动其他。时间为一节课。具体如下。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读准所有字音。已经认识的字词不但要读准声调,还要读清平舌与翘舌、前鼻音与后鼻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如“岁在癸丑”中的“岁”是平舌音,不读翘舌音;“畅叙幽情”中的“情”是后鼻音,不是前鼻音。陌生的字词则边读边看注释或查阅词典。陌生字词如:癸丑、会稽(古音异读)、禊、急湍、流觞、骋怀、晤言、趣舍、曾不知、嗟悼、彭殇。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意。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流畅的诵读可感知全文大意为:叙兰亭之会,抒人生感慨。
第四次,细读,把握全文思路。通过细读可知,文章开头叙兰亭游宴之事,以“乐”字作结,并为下面的抒情议论张本;第二段由乐而生悲叹,感慨“死生之大”;然后继续扩展,论“一死生”、“齐彭殇”之虚妄,由哀转兴,并回到眼前的诗集上来。全文首尾圆合,一气呵成,无雕琢做作之嫌,有清新自然之趣。
第五次,品味,涵咏。本文语言洗练,清新有致,需细细品味,对特别优美的景语、情语、叙事之语,更要用心品味。对景语、叙事之语,要边品味边展开想象和联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语言能在脑海中幻化成美景;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些叙事之语能幻化成众多文人墨客雅集游宴的欢乐情景。对情语“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则能深入领悟,打破时空与年龄的界限,与作者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方案二:翻译—诵读—背诵。该设计以翻译为中心,通过翻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快对课文的熟悉速度,最后达到当堂成诵。具体如下。
先根据课文的注释,把全文连起来翻译一遍。“连译”时要顺畅,因此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词语间组合的协调,并且有时要另加一些字词上去。比如原句是:“永和九年,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译句可译为:“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晚春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河边做消灾求福的)修禊之事。”再比如原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翻译为:“抬头仰望,天空(是这样)的广阔无边,低头细看,地上万物(是如此)的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穷尽视和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然后进行对照阅读。先读一句原文,再说一句译文;一遍结束后又倒过来,先说一句译文,再读一句原文。以此加深对原文的印象,也借以训练文言文与现代文两者的语感。
然后略去译文,只读原文。要读得连贯流畅,有韵味。
最后试着背诵,直至当堂背熟。
附:扩展阅读
1.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对照课文,请你把他的意思具体阐述一下。然后,如果你有自己新的理解,不妨继续说说。
[参考解说]
本诗的诗意就是《兰亭集序》中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具体点说,“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相应,“寓目理陈”、“群籁”、“适我”,分别是“极视听之娱”的“视”与“听”。 另外,“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与《兰亭集序》中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引以为曲水流觞,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等句分别照应。全篇诗意清新,简洁有味。(个人的新理解因人而异,比如,从情感流露来说,此诗通篇洋溢着欢乐和喜悦,而《兰亭集序》除了喜悦,还有感慨和悲叹,交织着多种情感。再比如,本诗虽寥寥数语,却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虽无法像散文《兰亭集序》那样具体阐述,却也能让人回味出来。)
2. 下面是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请与课文作比较阅读,并回答文后问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况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④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⑤俊秀,皆为惠连⑥;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⑦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⑧。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注]①旅舍。②古人(白天还玩不够),夜间持着烛灯游玩,是很有原由的。③烟景,水气朦胧的春景。④大块,大地。⑤季:弟。⑥惠连,人名,谢灵运的族弟,很有才华。作者借用谢惠连赞誉其诸弟的才华。⑦康乐即谢灵运。此句言外之意是自己才华比不上诸弟。⑧在花丛中间摆开华贵的筵宴,飞快地传递着雀鸟状的酒杯,醉于月下。
[阅读提示]
(1)从标题看,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属于什么文体?
(2)本文所叙之事及一些细节与《兰亭集序》颇有相似之处,请一一罗列出来(引用两文中的原句)。
(3)两文在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上各有何异同?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分析。
[参考解说]
1.序文,且都是诗序。2.《兰》文“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本文则“会桃花之芳园”;《兰》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本文则“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兰》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本文则“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3.两文语言都运用了较整齐的句子,都运用了铺陈夸张等手法;表达方式上都运用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但《兰》文的描写更细腻,抒情也更具体,所占比例更大。《兰》文笔调清新和媚,本文用笔恣肆犷达。思想内容上,两文同样写到了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本文的感情基调基本上以一“乐”字贯之,强调及时行乐。而《兰》文的感情则曲折多变,先由乐而叹,后由叹而悲,最后从悲中渐出,积极面对现实。
3.阅读东晋庐山诸道人* 的《游石门诗序》,回答文后问题。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
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绝迹,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途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辟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邪!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庐山诸道人,指东晋安帝时居住在庐山的一些僧人,具体姓名及生平均不可
考。 [阅读提示]
本游记是东晋佛教徒(一说道教徒)聚会作诗的序文,它从石门所在、名称由来、出游年月、同游人数,写到石门的奇观胜迹,游者的兴会标举,最后以佛理点题结束。现在请你当当小研究家,结合《兰亭集序》,并结合自己课内外所学到的关于东晋时代的社会史、文化史、文学史知识,写一篇200~400字的文章,说说你可从本文和课文两篇文章看出东晋时代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特点、思想倾向及作文喜好。两文又有什么不同的 风格。
[参考解说]
东晋时代,政治动荡,社会黑暗,那些受压抑的文人名士便避开现实,追崇佛教,向往自然,于是避世隐居、依恋山水渐成风气,游宴空谈也成习俗。反映在文章里,《兰亭集序》和《游石门诗序》两文都 有一些游宴欢情之语,《兰》文是:“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极视听之乐也。”《游》文为:“ 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 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两文又都有悲叹之言:“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
他们作文都注重对山水风光的细致描摹,且讲究辞采,注重骈对。比如《兰》文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游》文则有“ 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等等。
两文相比,内容上,《兰》文更实一些,它虽也有感叹,但能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不逃避,少空谈。而 《游》文则终归于虚,充满了玄风与佛理,如“ 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形式上,《游》文最能体现晋朝文风,通篇都是丽辞骈句,雕章琢字。而 《兰》文则没有受太大的影响,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虽也有骈句,但不是主体,主要的还是灵活自由的散句,且语言纯朴清新,无雕琢之痕,接近口语,流丽畅达。可以这样说:它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东晋这个骈体文时代的两枝清秀的山花。
篇四:《文章的细节理解技巧》
文章的细节理解技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英语教研网
一篇文章有了话题(topic),确定了要表达的中心思想(main idea), 还必须通过许多细节的信息来进一步解释或表达主题,体现中心思想。弄懂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归纳、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因此,在高考命题中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找所需的细节。这类考题 可以是比较直接的,理解字面意义就可以答题;但也可能是比较间接的,要通过归纳、综合或推理才能答题。
例1
Tom Brenna was working in a Philadelphia office building when he noticed a black bag. The bag contained a book.
This chance discovery ended a 12-day search by the 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 for a historical treasure – a 120-page diary kept 190 years ago by Deborah Logan, “a woman who knew everybody in her day,” James Green, the librarian told the magazine American Libraries. Most of the diary is a record of big events in Philadelphia. It is also includes a description of British soldiers burning Washington, D.C. in the war of 1812. She describes President James Madison on horseback as “perfectly shaking with fear” during the troubled days. George Washington, she writes, mistook her for the wife of a French man, and praised her excellent English.
The adventure of the lost book began September 4 when Cory Luxmoore arrived from England to deliver the diary of his ancestor (祖先) to the library Company, which he and his wife considered to be best home for the diary.
Green told American Libraries he had the diary in his possession “about five minutes” when Luxmoore took it back because he had promised to show it to one other person. On returning his hotel after showing the precious book to Green, Luxmoore was shocked to realise that he had left it in the taxi.
Without any delay, Green began calling every taxi company in the city, with no luck. “I’ve felt sick since then,” Luxmoore told reporters.
According to Green, no one has yet learned how the diary came to the office building. Tom Brennan received a reward of $1,000, Philadelphia gained another treasure for hit history. And Luxmoore told reporters, “It’s wonderful news. I’m on high.”
1. 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the diary is now owned by _______.
A. Tom Brenna B. an unknown person
C. a Philadelphia magazine C. the 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
2. Philadelphia is thought to be the best home for the diary because ________.
A. it was written in Philadelphia
B. it tells stories about Philadelphia
C. people in the city are interested in old things
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s once fought in Philadelphia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what happened to the diary?
a. Tom Brennan found the book in an office building
b. The book was shown to James Green
c. Cory Luxmoore arrived from England
d. The book was left behind in a taxi
A. a, b, c, d B. c, b, d, a C. a, c, d, b D. c, a, b, d
注释:
第3小题是掌握文章细节的第一种情况,即获取信息是比较直接的,理解字面意义就可以答题,正确答案显然是B.
第1和2 小题属掌握文章细节的第二种情况,即信息获取是比较间接的,要通过归纳、综合或推理才能答题。第1题通过文章所给的两个信息This chance discovery ended a 12-day search by the Library Company of Philadelphia for a historical treasure„ ; The adventure of the lost book began September 4 when Cory Luxmoore arrived from England to deliver the diary of his ancestor (祖先) to the library Company, which he and his wife considered to be best home for the diary.判断正确答案是D. 第2小题通过Most of the diary is a record of big events in Philadelphia.确定正确答案是B.
以上介绍的是处理文章细节的一般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 解题时应认真阅读题干和文章中的有关细节,以确保所选答案与文章提供的信息完全一致。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s://www.wuliandi.com/chuzhong/cezw/243135.html